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汶川地震十年:在重庆央企拍摄抗震MV 记录援建故事

时间:2019-04-30

那些曾亲历地震的人们,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今日11日上午,亲历地震的小伙胥力文和他的同事们,拍摄抗震MV祖国不会忘记首映

提示:本文共有 30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猝然发生。那些曾亲历地震的人们,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今日(11日)上午,亲历地震的小伙胥力文和他的同事们,拍摄抗震MV《祖国不会忘记》首映。

十年前,他尚在念高二,地震让他第一次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十年后,他在中建二局工作,前几天刚刚完成了第五次献血,并进行了骨髓捐献登记。于他,灾难让他帮助别人的想法愈发强烈,这便是他的牵挂和领悟。

视频截图

亲历

操场地面像波浪晃动

2008年,17岁的胥力文在四川射洪中学理科班念高二。5月12日下午,午睡起床后,胥力文早早地从寝室来到2楼宿舍大门口,等着生活老师开门。

突然,一阵巨大的响声传来,伴随着的还有整栋宿舍大楼的左右晃动。“我听到宿舍楼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还听到床铺晃动和地面碰撞发出的巨大声音,在走廊都能听到,声音非常巨大。”回忆当时情景,胥力文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反应过来是地震,胥力文第一时间跑到走廊角落靠着墙壁蹲下来。这时,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从寝室往外涌,一瞬间,走廊挤满了人。

领悟

灾难面前生命太过渺小

“开门了!开门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齐刷刷望向宿舍楼大门。门开了,每个人都急着往外跑。从宿舍跑到操场,胥力文平时大概要四十多秒,这一次,他只花了十秒钟。

跑出来后,胥力文第一时间想到了家里。“当时只有爷爷在家,我很担心,但是电话一直打不通。”那部诺基亚手机,成为胥力文联系家人的唯一通道,每一格电都变得格外宝贵。

当晚,胥力文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操场打了地铺。第二天,他和姐姐以及同村同学汇集到一起,决定连夜走回家。“我平时坐车回去要花一个小时,地震了只好走路,但是没想到刚走了半小时,就发现必走的大桥封了路!”当晚,河堤上睡满了人,胥力文就在河堤的栏杆上睡了一夜。

也是这段经历,改变了胥力文对生命的看法。“那时我才发现生命太脆弱了,在灾难面前人太过渺小。”胥力文说。

牵挂

献血捐骨髓助人唤起善念

经历过地震,也改变了胥力文的人生轨迹。大学毕业后,胥力文进入中建二局工作,工作地点也一直在绵阳、德阳、雅安等遭受过地震重创的地方。

胥力文的家人也曾亲历过地震。“地震那年,小舅舅在北川当警察,地震发生后,整个城市都被埋了,小舅舅也不例外。”胥力文回忆,山垮了,小舅舅被救出来时很虚弱,但没有生命危险。

2015年夏天,胥力文带着爷爷前往老北川看地震遗址。“我的爷爷是一名老党员,他一直很关心地震灾后重建的情况,特别关心国家大事。”胥力文觉得,在当年的灾区工作,或许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救赎。

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胥力文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五次献血,并进行了骨髓捐献登记。也就是说,只要配型成功,他就会把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作为一个个体,我能做的微乎其微,我的希望就是唤起更多人的善念。”

希冀

拍抗震MV缅怀过去还原援建场景

今日,参与地震援建项目的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注册地重庆)《祖国不会忘记》。据介绍,中建二局曾先后参加唐山、汶川、陇南震后恢复建设。

视频截图

据悉,整支MV时长5分钟,以油墨绘画结合实景演绎的方式进行拍摄。主创人员表示,汶川地震后,中建二局参与援建了东汽八一中学、德阳人民医院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希望借助这支MV,展现中建二局在汶川震后援建以及各个时代建设经历的故事。

拍摄期间,主创人员曾前往长沙、昆明、德阳、成都等地实地取景。“德阳当年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中建二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在德阳。”1958年10月13日,四万多人聚集在德阳城南广阔的田野上,一同挥镐破土,拉开了二重正式建厂的序幕。

时至今日,即便经历了汶川大地震,中建二局先辈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厂区仍然还在投入使用。“这也是最让人自豪的地方,我们不仅要建设被灾难破坏过的城市,同时也在建设震不垮的工程。”该主创人员说。

援建在渝央企披露这些细节

A

震后新修校园 特别为伤残学生设便利

据了解,汶川地震后,中建二局参与了多项震后援建工程。对于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员工老何来说,在参与过的援建工程中,有几个项目格外记忆犹新。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就是老何终生难忘的记忆。

高标准建成的东汽八一中学

东汽八一中学位于德阳市,是国家灾后重建工程之一。汶川地震后,学校遭受巨大伤痛。然而,震后的东汽八一中学并没有倒下。2009年7月,新学校由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承建完成,可容纳60个班、3000名学生和120名教职员工。

参与援建项目员工展示援建项目东汽八一中学今昔对比

“我们学校和普通学校不同,教学楼设有两部电梯,专门为伤残学生提供方便。”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建起了千兆网信息系统、多媒体设备以及报警求救系统可无障碍通行轮椅坡道,还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宿舍,实现了校园智能化管理。此外,实验大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等也一应俱全。

B 医院建筑用上抗震阻尼器

与东汽八一中学一样,汶川地震发生后,德阳市人民医院、罗江县人民医院、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一大批民生工程,都由中建二局进行援建。据悉,三项援建项目获得了四川省建筑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天府杯”金奖。

参与援建项目员工展示援建项目德阳急救中心已是今非昔比

项目负责人介绍,震后,这三项援建工程同时开工,总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且仅有一年多的时间,工期压力不小。抢工期期间,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优势,不断优化工程方案,将更多精力放到技术创新上。“我们交付给灾区人民的工程,不仅要合格,更得是精品。”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罗江县人民医院工程,在施工时首次运用了抗震阻尼器,这在传统施工基础上是一次全新突破,大幅度提高了建筑主体的抗震效果。

C 结构强化能抗震 这个博物馆结构软化更抗震

“震后援建,我们会特别考虑建筑的防震问题,也采用了很多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防震效果。”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总工程师石立国告诉记者,在建设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城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新馆时该企业在建筑隔震减震技术上进行了很多探索。

成都博物馆新馆工程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度。为了实现防震效果,原本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用到了此次工程中。

“虽然成都博物馆新馆不属于超高层的施工范畴,但是为了确保博物馆能抵抗类似于汶川地震的冲击力,在工程上我们特别采取了这一技术。”石立国说,经过努力,成都博物馆新馆的主体结构就解决了地震困扰。

新馆有一个部位悬空,没用柱子做支撑,那建筑安全如何得到保证呢?石立国介绍,新馆结构设计没有采用过去通过结构加强抗震的方式,而是通过“结构软化”来追求“减震”。

“就像海绵吸水,这一技术通过吸收地震能量的方式来抗震,而非传统的用力抗力。”石立国说,按传统方法,结构越加强刚度越大,地震荷载作用也越大,如果持续加强结构的话,容易超过结构所能承担的受力极限,既不安全也不经济。

现在的方法通过在基底设置隔震装置,小震时,隔震装置的初始刚度足以使房屋屹立不动;中、大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水平滑动,将震动与房屋隔开,降低震动对房屋的影响;特大地震时,隔震装置又能起到“锁”的作用,限制结构过大的滑移,确保房屋在强震中不倒塌。

据悉,这项技术不仅成功解决了该工程的防震难题,相关科技成果经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都博物馆新馆工程也获得了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夏祥洲 受访者供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汶川地震十年:在重庆央企拍摄抗震MV 记录援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的英语介绍 关于汶川大地震一写感人事迹的英文作文

关于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的英语介绍 关于汶川大地震一写感人事迹的英文作文

汶川地震,地震,汶川大地震,英语,作文,英语作文,感人事迹,汶川县,英文,命运,同学,四川,学生,教室,汶川,网友,胳膊,对话,为我们,感人故事,李莲,白乐潇,门卡,英语翻译,主教学楼,四川地震,有家,上海,东西,个人

2020-06-27 #长篇故事

汶川地震十年 记者回访抗震救灾英雄子弟兵

汶川地震十年 记者回访抗震救灾英雄子弟兵

陆苇,陈洪亮,中队,汶川,杨志,群众,地震,官兵,武警,救援,战士,支队,部队,军人,中队长,亲人,孩子,邱少云,工作,明珠幼儿园,5·12,灾后重建,余震,北川县,废墟,岗位,记者,重灾区,战斗,执勤

2015-07-19 #小故事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现场 一名士兵大喊让总理让路 是为何原因?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现场 一名士兵大喊让总理让路 是为何原因?

灾难,王肃,救援,故事,温总理,中国,地震,士兵,第一线,未经允许,汶川大地震,多让,次比,中发,年发,都会,名士,原因,上个世纪,一代人,军人,余震,亲临现场,受害者,总理,地震带,建国初期,坦克,孩子,小女孩

2012-02-05 #经典故事

“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仪式侧记

“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仪式侧记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遗址,仪式,亲人,5·12,纪念仪式,周年纪念,中学,人民,同胞,英雄,习近平,北川,彭清,中不,党中央,老县城,一面,中华民族,兄弟,各界人士,四川,哀思,国际友人,壮举,孩子,废墟,旧址,海外侨胞

2020-05-14 #短篇故事

关于汶川地震的英语作文.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的灾情;:使你感动的具体事例:抗震救灾的

关于汶川地震的英语作文.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的灾情;:使你感动的具体事例:抗震救灾的

作用,地震,前景,意义,灾情,灾民,词汇,汶川地震,内容包括,具体事例,英语作文

2020-07-05 #经典故事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成都分享十年成长记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成都分享十年成长记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王佳明,全国,工作,清华大学,一生,废墟,称号,十年前,给了我,姚明,文并茂,曾在汶,张浪,北川中学,精神文明建设,中新网,一家人,会场,光环,儿子,公益,公益活动,办公室,建筑,同学,压力,可乐,国旗

2014-10-20 #长篇故事

各界人士纪念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 认为奋斗历程将激励继续开拓向前

各界人士纪念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 认为奋斗历程将激励继续开拓向前

张喆,同胞,地震,映秀,社会各界,鲜花,映秀镇,人士,灾区,纪念碑,遇难者,特大地震,遗址,中学,各界人士,汶川县,志愿者,十年前,一侧,全省,吴兴,哀思,大字,四川省,地震遗址,学生,学校,建筑,时间,村民

2007-12-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10周年纪念仪式侧记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10周年纪念仪式侧记

映秀,映秀镇,李静,仪式,人民,汶川特大地震,干部群众,灾区,何泽,刘平,沈文,茶溪谷,中学,周年纪念,农场,四川,地震,志愿者,汶川县,村民,服务队,为了更好,5·12,大堂经理,纪念仪式,代敏,工作人员,新华社,一片天,人民检察院

2013-07-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