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新疆山普拉古墓群讲述的是丝绸之路最黑暗的故事

时间:2019-01-31

当时洛浦县文体局给我们安排了司机和翻译,司机名字字数比较多,我们都简略化,叫他米提,翻译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维吾尔族姑娘,在县文体局工作,名叫

提示:本文共有 20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13年春天,我到洛浦县考察。当时洛浦县文体局给我们安排了司机和翻译,司机名字字数比较多,我们都简略化,叫他米提,翻译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维吾尔族姑娘,在县文体局工作,名叫热依汗古丽。

这天,米提开车带着我们去看了山普拉古墓群。

从洛浦县出来,在绿洲的道路上弯来拐去,我也不知道是朝着什么方向走的,就到了古墓群。古墓群已由当地政府保护起来,修建了围栏,由一位维吾尔族小伙子当管理员。小伙子不懂汉语。走进围栏大门,去古墓群的路上,我见地上有一只不锈钢调羹,就开玩笑说:“如果过了千百年这调羹还没有腐烂,那时候的考古学家发掘出来也会做研究的。”古丽和米提笑了;古丽翻译了之后,管理古墓的小伙子笑得前仰后合。语言或许不同,幽默是相通的。

当然,见到古墓群之后,谁也乐不起来了。

山普拉古墓群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地点。丝绸之路,千年繁华,驼铃摇曳着东西方人关于财富的梦想,黄沙沉淀着丝绸、瓷器和罗马珠宝昔日的光辉。给人的感觉,丝绸之路是一条财富之路。这不错,丝绸之路的商人们都有一个关于财富的雄心壮志。然而,事实上的丝绸之路并不繁华,也不富裕,甚至并不安宁。

就算在中国新疆境内,丝绸之路也并不是坦途。从西向东,踏上高耸入云的帕米尔高原,空气稀薄,道路崎岖,路况多变,天寒地冻,就不是个好滋味,更何况野兽成群,瘴疠滋生,到处都是对人的考验。这里有著名的悬渡,《汉书》写作“县度”,便是帕米尔高原上丝绸之路第一难行之处:陡峭的山坡,钻洞插木结绳才能通行,稍不注意,绳木断裂,就会跌下万丈深渊,人悲马嚎,粉身碎骨,游魂难归。下得山来,绿洲之外便是漫漫黄沙,狂风肆虐,沙丘流动,迷离着双眼,也考验着心智。很多时候,一夜狂风,到第二天早上,整个驼队都被淹没,丝路冒险之旅就此画上句号。正因为此,丝绸之路商遍地白骨,张骞和堂邑父才能循着白骨找到路。烈日、饥渴,强盗,以及奇禽异兽、恐怖传说都是小事,最令人恐怖的是扑面而来的死亡。就算没有遭此厄运,到了长安,必定形容枯槁,状若疯癫。然而能顺利到达长安的几率并不高。

丝绸之路,是一条冒险之路,是一条苦旅之路。所谓的丝路繁华,不过是零零星星的驼队经年累月堆叠起来的故事,不管是在于阗、精绝、皮山,还是仑台、拔换、尉犁,丝绸之路上从来没有客流如潮过,就算是作为丝绸之路交换中心的疏勒,也从来没有过东西方人摩肩擦踵,大量的店铺冷冷清清,等待着远方来的客商(根据《汉书》记载,在疏勒有市列,即店铺)。

大量的客商死在路上。绝大多数并没能掩埋。山普拉古墓群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一个高岗上,周边没有任何河流,具有天然的防腐条件,也因此埋葬在这里的人体很多得以完好保存。古墓群长6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6平方公里。2013年之前只发掘了极少部分,具体古墓群埋葬着多少尸骸,恐怕无人说得清,只能用“成千上万”来形容。

踏上高岗,眼前便是几个大坑,这便是发掘过的痕迹。坑内坑外,到处都是零落的白骨,虽然零散,但是每一块骨头都很完整,没有被风蚀。白骨杂陈在鹅卵石之间,让人不自觉就感到凄凉。

看网上的资料,山普拉古墓群墓葬年代在战国到三国之间,而洛浦县文物局、和田地区博物馆以及新疆社科院等方面的资料则显示年代在距今3900-1900年之间。因为在2013年之后又发掘过一次,而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新疆的相关资料,我倾向于网上的资料是正确的。在古墓群发掘出了精美的丝绸、丝绸纺织的地毯,甚至还有纺锤,成为丝绸之路的鲜活证据。

山普拉古墓群大多数是埋葬的人,也有少量埋葬马的坟墓。我问过洛浦县文物局局长,他告诉我,塔克拉玛干以南的民族,没有埋葬老死病死的马的习惯。除非是战死的马,因为也算是战士,所以有的人会埋葬它们。

山普拉古墓群是在连续近2000年里埋葬而成的,其中战死的、自然死亡的,以及横尸丝路的,各有多少,已经没人能说得清。但是,森森白骨给我们诠释了丝绸之路的本质:凶险、艰辛,恐惧和死亡随时相伴,梦想中不尽繁华,脚底下却是地狱。

因为是高岗,古墓所在地一直风声猎猎,间或有砂砾砸在脸上。看着高低不平、一眼看不到边的古墓地,我的心情是沉寂再沉寂,那风声都化作了临死的呻吟以及极度饥渴中的呓语……

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沟通了历史,贯通了东西方,然而本质上并没有带来多少繁华,也没有带来多少进步。而且,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蒸汽、燃油、电动交通工具代替了驼马,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作用,在沙丘涌动中湮灭,在狂风盘剥下消亡。山普拉古墓群,也就在静默中风化,在烈日和狂风中,白骨渐渐露出地面,成了当地人捡拾文物的高岗,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引起考古部门的注意。

当然,进入21世纪20年代,丝绸之路忽然奏出世纪最强音,一带一路沿袭丝路路线和丝路精神,成为世界发展的最大动力。

当时拍了不少照片,遗憾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搞丢了,而网上的山普拉古墓群的照片事实上是热瓦克佛寺,并不是山普拉,就只好另外选一张五官的图画来做封面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新疆山普拉古墓群讲述的是丝绸之路最黑暗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疆一神秘古墓群 出土女娲伏羲图 专家:手里的东西意义非凡

新疆一神秘古墓群 出土女娲伏羲图 专家:手里的东西意义非凡

伏羲,女娲,规矩,古墓群,伏羲女娲,人类,阿斯塔纳,新疆,万物,代表,创世神,古人,居民,绢画,高昌,伏羲女娲图,是我国,这两位,中多,图中,夏秋冬,奇图,国务院,国际社会科学,天地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会,专家,三皇,东西

2013-04-16 #故事会

新疆古墓群出土一件神秘古图 专家:女娲伏羲拿的东西意义深刻

新疆古墓群出土一件神秘古图 专家:女娲伏羲拿的东西意义深刻

伏羲,代表,女娲,东西,古墓群,古人,尺子,时候,图里,丈量土地,一面,圆规,天象,权力,规矩,研究,我相信,而且在,非常好,非常相似,下相,伏羲氏,得比,来代,阿斯塔,中出,发现了,好的,新疆,古图

2008-09-05 #故事阅读

比新疆古墓DNA图更厉害 河南出土一画 可证实《山海经》神话

比新疆古墓DNA图更厉害 河南出土一画 可证实《山海经》神话

嫦娥,嫦娥奔月,蛇尾,古墓,常羲,形象,山海经,后羿,神话故事,归藏,月亮,人们,神话,西王母,蟾蜍,记忆中,了学,图中,比那,那当,飞仙,发现了,中发,月亮宫,古墓群,伏羲女娲,习惯,人形,云烟,人样

2009-07-31 #长篇故事

新疆发现古老墓葬群 出土神秘女娲伏羲图 其意义非常深刻

新疆发现古老墓葬群 出土神秘女娲伏羲图 其意义非常深刻

古墓群,万物,伏羲,女娲,所以说,东西,古人,规矩,墓葬群,代表,伏羲女娲,古墓,意思,测量,伏羲女娲图,这句话,人间,地方,天地,新疆,工具,气候,是非,蛇尾,专家们,并且在,测量工具,非常好,内勾,怒斩

2011-12-06 #故事会

从中亚来新疆为赚钱?3800年前这群人有着怎样的神秘故事

从中亚来新疆为赚钱?3800年前这群人有着怎样的神秘故事

古墓,房子,掘墓人,石头,麦田圈,存储,图案,巨石,牧民,坟墓,古墓群,地方,民族,阿敦乔鲁,农耕,小麦,帐篷,温泉县,石棺,石块,示意图,说法,黄金,新疆,专业,中亚,信息,会种,博士,历史

2011-02-21 #小故事

新疆巴州向世界讲文化旅游故事推介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

新疆巴州向世界讲文化旅游故事推介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

巴州,王小军,文化旅游,游客,推介会,板块,资料,阿尔金山,历史文化,楼兰文化,乌鲁木齐,主题,会上,文化学术,昆仑,民俗,罗布泊,精品,研讨会,巴州文,乌铁,周海霞,养文,刘新福,张树,沙海,陈国权,路中,副州长,千年文化

2011-09-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新疆的2座兄弟市 一个卖苹果一个卖梨 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

新疆的2座兄弟市 一个卖苹果一个卖梨 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

城市,阿克苏,库尔勒,新疆,苹果,瓜果,兄弟,塔里木河,沙漠,边缘,发展条件,库尔勒香梨,区的,库玛,拉克河,生产基地,西北地,中国,一大,人民,农业,冰糖,前景,土质,名声,发展潜力,含糖量,地域,情况,差距

2011-12-26 #故事大全

新疆沙漠出土千年文物 描绘伏羲女娲交尾 老外:这竟是DNA结构

新疆沙漠出土千年文物 描绘伏羲女娲交尾 老外:这竟是DNA结构

文物,伏羲女娲,华胥氏,伏羲,女娲,古人,日历,国家宝藏,形状,发现了,人头蛇身,我国,蛇尾,人们,博物馆,古墓群,国宝,外国人,孩子,故事,文物展,时间,构造,新疆吐鲁番,上古时代,世人,交河,人身,代表,众人

2012-09-1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