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看了那么多书 还是养不好孩子:那是因为没理解最关键的两个字

时间:2019-01-09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亲子冲突屡见不鲜?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处理亲子关系的课程,改善却是微乎其微,问题出在哪?也许一本书的书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提示:本文共有 47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无数的家长深陷焦灼,四处求治:我的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我的孩子光打游戏,怎么办?我的孩子成绩下降,怎么办?与此同时,市场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汗牛充栋,各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多如牛毛。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亲子冲突屡见不鲜?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处理亲子关系的课程,改善却是微乎其微,问题出在哪?

也许一本书的书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父母的觉醒》的作者沙法丽萨巴瑞的新作《家庭的觉醒》。

《家庭的觉醒》这本书中的亲子教育理念很科学,但对我来说并算不新鲜。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特别想着重讲述书名的这两个字——觉醒。在我看来,这两个字既是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同时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字。

所以,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已经呼之欲出:学习有用,看书有用,但若没有“觉醒”,改变就只能拘囿于皮毛。

01 觉察:真我与自我

作者认为,觉察的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觉察“自我”。作者提出的“自我”概念,并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中的那个“自我”,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虚假自我”。它类似于我们携带在脑海中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从每个人幼年时期便开始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尤其是父母)。

虚假自我,是认识自己的一种错觉,很多时候,我们是通过他人的意见来认识自己,并把这个形象当成了自己。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将真实的自己掩盖在了它下面。

所以,所谓觉醒,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就在于将每个人的“真我”从“虚假自我”的假象和迷途中解救出来,当我们面见真实,就获得了自我疗愈的可能,同时,也会看清楚我们究竟把多少自己的问题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制造出无数的亲子矛盾和孩子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觉醒,其实就是颠覆了过去的认知,这种颠覆让我们震惊、甚至恐惧,否认,但是当你真正臣服于真实的世界,你便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认为:作为家长我们必须管孩子,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学习生活,这种管理经常越界,引发孩子的逆反,并且,管的越多的孩子,反而问题越多。在这个信念里面,“必须管孩子”是我们意识层面的认知,也是“虚假自我”向我们传递的信号,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管孩子,并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而是通过管孩子,让孩子时刻处于我们的掌控之中,这样可以极大的缓解我们自己对于失去“失控感”的恐惧。

觉察,就是先放下具体的事件,觉察到自己背后无法面对的情绪和感受。

虚假自我之所以成为我们难以撕下的面具,和我们完全的融为一体,威力巨大,是因为它根植于恐惧之上。恐惧,是人的最根本、最深刻的情绪。仔细聆听脑海中的声音告诉你的关于孩子的无数事情,你会发现它们大部分起源于恐惧——无论是对孩子夸张的期待和愿景,还是为他们感到担心或失望,其背后,都是深深的恐惧。

托马斯摩尔说: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就是拉近他与真实的距离。只有一个人能够洞见真实的自我,ta的觉察力才能有质的提升,同时亲子关系的改善,孩子在自己影响下发生的改变,才能水到渠成的到来。

02 觉醒: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内心恐惧绘制的幻象

虚假自我总是以一种“暴戾”的方式出现——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归根到底,它的出现源于一种精神上的绝望,源于我们每个人自我保护的需要,使我们免于受到家庭教育中无意识的冲击。

举个例子。我在情感上属于隔离型的人,具体表现是越有大事发生,我反而越冷静。这是因为在巨大的恐惧面前,我启动了隔离的防御机制,成为一架只处理事情,不考虑情感的机器。生活上的表现,是我比较独立。

冷静、独立,如果是一种真实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则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多益处,但如果是出于防御,则是一种虚假的冷静和独立,它会带来情感的冷漠、情绪的压抑。

很显然,我之前的独立和冷静属于假的。正因为如此,我每次看到那些“软绵绵”的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心中都要一股怒火,我希望他们像我一样“勇敢”,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实际上,“勇敢”是自我粉饰的恐惧,一个人正是因为内心极度的恐惧,才会用张牙舞爪的勇敢来保护自己。我见不得别人“软弱”,本质上是不接纳自己内心弱小的部分。

这才是真相。真相常常与我们粉饰过的自我感觉相反。

有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反而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愤怒和嫌弃,狠狠的骂ta:“活该”,“你这么怂就该被人欺负”、“笨蛋”,这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是对自己脆弱的回避。

同理,家长看到孩子拖延而不耐烦,可能是因为不接纳自己的拖延,或者即使父母自己现在看上去很麻利,但这种麻利的养成,是在恐惧驱使下养成的习惯——比如小时候如果动作慢一点就会被父母责备,久而久之,为了防御惩罚,学会了麻利的习惯。但是这种看上去干练、麻利的现状,却是以内心的创伤为代价换来的。当在孩子身上看到同样的特质时,ta的早年创伤被激活,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孩子的挑剔和抱怨——因为ta不能觉察到对孩子的不满的本质,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我觉得“精神的绝望”这个词用得很妙,当我们长大后,常常忘记了自己小时候脆弱的样子,我们忽视了自己处在一个绝对的弱者地位时,也许大人一不小心的言语,就极大的挫伤了我们脆弱的内心,造成极大的精神世界的绝望。

从这个角度说,虐待绝不仅仅是身体虐待,更包括精神上的暴力——包括语言的羞辱、情感的冷漠、甚至父母的表情:不屑的微笑、轻蔑的憋嘴,阴沉的脸庞............所有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可能会造成创伤。

不管是父母的觉醒,还是家庭的觉醒,只有真正觉醒到自己看到孩子身上的种种错误、问题,其实都是自己内心创伤的投射,才会从根本上扭转家长的育儿态度,改善亲子关系,那些美好的教育学词汇——接纳、尊重、边界、积极关注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一个人的改变,起始于开悟,而所谓的开悟,就是觉醒,带着觉知去生活。

03 觉醒:恐惧的核心

刚才已经对于觉醒父母自己的恐惧做了一些粗略的介绍,在这一段里,我将重点介绍几种我们内心最核心的恐惧类型。

1、不被爱的恐惧

被爱,是所有人,不分年龄、国籍、种族、性别的共同渴望。它会被掩盖、压抑,但从来都不会消失。所以我们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桀骜不驯的“坏”孩子,最终被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收服”。这就是爱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得到的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成人之后就会要么无意识的使用各种方法去追逐它,要么完全封闭自己的内心,变成一个情感冷漠的人。

当这样的人成为父母,他们与孩子的互动,本质上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出于对孩子作为独特个体的真正关心。比如一些溺爱孩子、过度满足孩子的家长,表面看他们是在满足孩子,但本质上他们是在满足内心那个匮乏的小孩。这就理解了他们,为什么她自己也知道溺爱不好,但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

这种恐惧,会以以下方式表现出来

尝试过分讨好孩子,用物质购买孩子的爱发现很难和孩子树立规则很容易心软,立场不坚定孩子的自然反抗,被自己解读为拒人千里之外孩子的反应,被认为是对自己的攻击很难把孩子的身份认同和自己分开——比如微信名会改为xx妈很容易对孩子动怒

只有对自己内心缺爱状态的真实而清晰的觉察,父母才能意识到为什么会有以前那种方式的育儿方式。改变这一切,需要耐心、勇气和决心,在生活中,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不断觉察自己被爱,同时也是值得被爱的——养育孩子本身,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件自我疗愈的事情。所以,珍惜这个上天赐予的机会吧。

2、对冲突的恐惧

很多人恐惧冲突,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每当有冲突发生时,他们都会遭受到惩罚,让自己体会到羞耻,甚至面临被抛弃的威胁。

内心充满这种恐惧的家长,可能会有如下表现形式:

无法坚持对孩子说不一见到孩子遇到困难,就想上去解救每次拒绝孩子,都会感到羞愧无法为孩子树立规则害怕孩子激烈的情绪不直接说No,会采用唠叨的说教方式教育孩子对孩子百般控制,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和痛苦绝缘

这样的家长,太在意冲突,所以缺乏帮助孩子正确处理童年重要事情的能力。本质上,他们是把自己内心的恐惧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他们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父母如此“弱”,这可能造成她们的孩子过度担当,但同时内心虚弱——因为连ta的父母都如此“软弱”,又怎么保护ta呢?

3、对失控的恐惧

这类家长就是嘴边常说“我不管他,行吗?不管他就学坏了”的家长。她们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家长,必须控制孩子的一切,确保孩子的成长方向。

但其实她们很难意识到,最应该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不允许孩子犯错觉得如果给孩子独立权,就等于抛弃了孩子觉得没有自己的存在,孩子就不能茁壮成长给自己过度试压,满足孩子每一个需求为了帮助孩子管理好每一个决定和活动,累垮了自己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把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因为孩子成功,所以自己为人父母的角色也闪闪发光

这样的父母多数有完美型人格特质,很容易焦虑,自己焦虑,也为孩子焦虑,他们的孩子大多数缺乏生命力,有比较典型的隐性逆反,做事拖拉,磨蹭。

家长觉察自己对完美的期待,觉察自己对”不完美“的恐惧,至关重要。这是解决自己强势、控制、唠叨的关键所在——在你心中,住着一个”只有表现完美才能得到赞赏“的小孩,而且一直没有长大。

4、对投入的恐惧

如果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善于公开表达情感,父母对于孩子吝啬表达爱与认同,那么长大后,这样的人同样会对奉献自己的爱充满恐惧。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而想构建一种深度的关系,则需要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敢,比如在相爱时没有那么多的算计和计较,无所畏惧的奉献自己。亲子关系也是一样,敢于奉献自己的爱,不吝啬给予孩子爱、认同,让孩子感觉良好的父母,才能养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但是一个内心匮乏,自己都从未得到父母慷慨的爱的人,即使成为了父母,也无法给予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的爱——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甚至有的人会嫉妒自己的孩子,嫉妒自己的孩子得到了太多人的关注和爱,这是自己小的时候所没有的,所以他们有的时候会无意识的破坏孩子愉快的感受。有的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对孩子的嫉妒,但是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因为这种嫉妒的情绪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会让他们觉得羞耻,自责,无法接受。

在这样的人心中,他们深信爱是稀缺的资源,供应有限,因为怕浪费了珍贵的爱,所以会保护自己,从一开始就不会付出太多。

所以,真正的爱,并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健康人格才具有的能力。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本能之爱,但这种本能却很可能会因为自己人格的种种不健全,导致真正投向孩子的,不是高质量的爱,而是“有毒的爱”。

很难不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孩子身上很难用孩子的心态陪伴他们很难把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当做自然发生的事,而是当成一种对自己的威胁很难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给予很难把自己的心思放下,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仔细觉察,会有委屈感)

恐惧,是我们情绪的核心,也是促使防御机制发展的核心需要。识别自己内心的恐惧,意味着真正的觉醒,改善亲子关系,是随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想改善亲子关系,我只想让孩子写作业、别玩游戏。

我的回答是:所有一切,都是”关系“的产物。孩子学习不好,是ta与学习的关系不好,为什么与学习的关系不好?是因为学习被赋予太多意义,ta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压力、困难,而没有喜悦和幸福。究其根本,是因为孩子没有再良好的家庭关系中构建出基本的自尊、自信和抗挫折能力,所以当父母不断用“学习”隔离和孩子的情感时(不断因为学习和孩子争斗),孩子就会越来越讨厌学习。

之所以打游戏成瘾?是因为游戏中有赞赏、有回报,有不被控制和干扰的自由。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心理学的终生学习者与践行者。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打赏...你的评论,可能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我为自己写作,而产生共鸣的读者,只是刚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看了那么多书 还是养不好孩子:那是因为没理解最关键的两个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NBA超级巨星那么多 让库里最佩服的只有他!

NBA超级巨星那么多 让库里最佩服的只有他!

科比,库里,比赛,雷阿伦,乔丹,段子,是否能,超级巨星,哈登,姚明,杜兰,比雷,詹姆斯,米勒,阿伦,雷吉,麦迪,代表,关键球,天赋,圆桌会议,因素,后卫,名字,天时地利人和,成就,时刻,时候,文章,河中

2019-06-18 #经典故事

觉得孩子读中国神话没有用?那是因为90%的人不

觉得孩子读中国神话没有用?那是因为90%的人不

神话,孩子,洪水,儿童,人类,中国,世界,思维,故事,方式,神话故事,是怎样,神话中,大地和,万物,上帝,世人,人物,今人,关系,先人,历程,创造力,发明创造,大地,品格高尚,呓语,天时,大禹,意义

2019-05-14 #故事会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那是因为你不懂哄孩子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那是因为你不懂哄孩子

孩子,妈妈,电视,妙计,看电视,让孩子,蔬菜,妈妈说,数到三,奶奶,时间,遥控器,乔治,詹姆斯,电子屏幕,还可以,子关,幼儿,恐龙,手机,结果,方式,时候,爷爷,游戏,胡萝卜,造型,问题,饭菜,回家

2015-08-14 #故事大全

闭上你那欠操的逼嘴 我没那么多故事让你讲述!

闭上你那欠操的逼嘴 我没那么多故事让你讲述!

朋友,所有人,当回事,个人,心眼,故事,没影,社会,茬子,远点,就这么,只要你,你说我,交不起,别跟我,做不到,就不能,我的事,我对你,我也没,我不是,我帮你,我没有,我知道,找准自己的位置,竟不是,社会人,给我滚,跟我玩,那是因为

2017-09-12 #经典故事

孩子怕写作文 那是因为没掌握这4个方法

孩子怕写作文 那是因为没掌握这4个方法

孩子,作文,老师,同学,家长,小学生,观点,内容,写作文,套路,学生,文章,爸爸妈妈,作品,妈妈,爸爸,部分,伍美珍,写作时,个人,传统美德,作者,假话,写作技巧,兴趣,写作方法,前提,好作文,家庭作业,小朋友

2011-08-05 #小故事

孩子阅读半途而废?那是因为你还没掌握这些诀窍

孩子阅读半途而废?那是因为你还没掌握这些诀窍

孩子,让孩子,提问,里程碑,故事,爸爸妈妈,勋章,孩子们,关键,意义,方法,过程,问题,亲子阅读,主人,主题,书面语,兴趣,儿童,动画片,原因,区域,学会,家长,时候,注意力,目的,特点,语言,里程

2010-10-23 #长篇故事

博士妈妈坦言:孩子写作文“流水账” 那是因为没有掌握这份方法

博士妈妈坦言:孩子写作文“流水账” 那是因为没有掌握这份方法

作文,孩子,阶段,语文,老师,写作文,学生,流水账,方法,小学,家长,知识,高分,中小学,写出来,学习资料,学习方法,多累,练一练,好的,博士,一大,事情,主页,作业,写作方法,写作水平,妈妈,原因,发消息

2015-07-11 #经典故事

绘本买一堆 但孩子不爱读?那是因为家长踩到“雷区”了!

绘本买一堆 但孩子不爱读?那是因为家长踩到“雷区”了!

孩子,家长,故事,文字,兴趣,图片,学会,年龄,幼儿,方面,时候,问题,错误,发育,提问,会产生,会导致,给孩子,认知能力,这是什么,小朋,本中,在给,不一样,告诉妈妈,好的,都会,人生,创造力,动物

2008-10-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