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街讲故事丨舌尖上的腊味 记忆里的乡愁

时间:2018-12-09

在本期老街讲故事中,将带您了解重庆qiu腊肉、熏香肠的民俗,寻回记忆中的老味道,向您讲述重庆的传统习俗

提示:本文共有 18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重庆,有许多有趣的民风民俗,它们见证了古巴渝的文化演变,承载着老重庆人的美好记忆,凝结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之魂。在本期“老街讲故事”中,将带您了解重庆qiu腊肉、熏香肠的民俗,寻回记忆中的老味道,向您讲述重庆的传统习俗。

重庆,是一座被山包围的城市,独特的地貌孕育了古老的巴渝文明,塑造了重庆人豪爽的性格。对于喜欢走南闯北的重庆人来说,身在异乡,能慰藉他们的,除了故乡家人的殷切期盼,还有魂牵梦绕的故乡味道。无论何时何地,只需几片腊肉,几块香肠,便能将重庆人短暂地“带回”故乡,抚慰乡愁。

重庆人称腊肉制作的过程为“qiu腊肉”,在重庆人的味觉体系中,腊肉的味道绝对是最令人熟悉和向往的。腊肉,在时间流逝中不断累积的故乡温度和烟火气息,都是重庆人的“独家记忆”。不仅仅是情怀,qiu好的腊肉确实好吃。作为美食种类丰富的重庆,每家每户都有制作腊肉的“独门秘诀”。要问重庆人哪里的腊肉最好吃,他们肯定回答:个人屋头qiu的腊肉最香。

传说延续了传统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相传在很久以前的隆冬腊月里,古代巴渝一个卖肉的屠夫,有一天生意不好,到了天黑猪肉都还没有卖完。屠夫气呼呼地把没有卖完的猪肉挑回家后,叫妻子将剩肉全部煮来吃,由于肉实在太多,妻子将肉抹上食盐后顺手挂在了火塘上。几天之后,火塘上经过烟熏火烤的剩肉,变成了油光锃亮的酱红色,并冒出了浓郁奇特的肉香。好奇的妻子将火塘上的肉取下食用,发现味道极佳。屠夫大悦:“腊月里吃肉,就叫腊肉了!”

不光腊肉,重庆熏香肠的民俗也由来已久。据事实考证,早在北朝时期,就有了关于香肠配方的记载。因其便于保存,不易变质,这一门做法便逐渐流传开来。后来有人专门制作香肠,做好后运到他处去销售。渐渐地,从事这行生意的人多起来,香肠也开始遍及全国各地。

从远古到现代,在漫长的时光中,腊肉和香肠渐渐变成一种文化的符号,凝结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文明。从传说到传统习俗,这些独属于重庆的记忆愈加深刻,腊肉、香肠的味道也愈加回味悠长。

材料彰显了亲情

腊肉和香肠味道的好坏,取决于选材的优质与否。入冬以后,山城变得湿冷起来,每家每户开始准备qiu腊肉、熏香肠的材料。为了能让归家的孩子吃到最熟悉的味道,“爹妈团们”会特意早起,赶到菜市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腊肉制作经验,挑选出肉质最好的散养土猪肉。

除了上好的肉质,腌制和熏制腊味材料也很有讲究。花椒、八角、桂皮、香叶,各种精挑细选的香料混合煸炒,碾成粉末,加入细盐一同焙香,趁着热力未散,均匀涂抹在精心挑选的猪肉上。房前屋后的香柏枝和杜仲树,有绵长而浓郁的香气,是熏制腊味的上好材料。繁琐的选料过程,只为孩子脸上满足的笑容。

腊肉温暖了思念

有一种腊肉、香肠是“外婆牌”的,对于做腊味,操持了几十年家务的外婆最有经验。分量、比例、按摩的力道,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腊肉、香肠的味道,外婆总能恰到好处地掌控着制作的节奏。

外婆做的腊味不仅好吃,还承载了满满的爱。温暖的灶火映着她脸庞上的笑容,仿佛连冬日里的寒冷也一同融化了。制作腊肉和香肠,不只是为了味蕾的享受,更是为了温暖那些对子女和儿孙们剪不断的思念。

时间沉淀了味道

风干后的猪肉、香肠被外婆挂在火塘上方,开始接受烟火的熏陶,等待时间把它变成美味。火塘中是用香樟、柏木、大料,糯米和各种香料制成的燃料,加上烧起的烟,一起来熏已经腌制好的猪肉,要熏上24小时,丰富的植物油脂在热力作用下,升腾直上,笼罩着火塘上的肉,慢慢渗透。几乎把肉里的水分和油分都熏没了,肉质中还熏进去各种香料的味道,味道就变得好吃。熏制后,外婆会把腊肉、香肠移到院子里,接受阳光的沐浴。在外婆的院坝里,向阳的墙上挂着的一排排腊肉和香肠,仿佛是人间烟火的诗意画,充满了温馨。一年又一年,多少日子在腊肉、香肠漫长的制作过程中悄然溜走。

时间,或许是世界上最具神奇魔力的存在。古老的食物储存技艺,让腊肉和香肠在时间的沉淀下,饱食故乡的人间烟火,塑造出醇厚的滋味,这是他乡食材所不具备的味道。

“有腊味,才有年味。”对重庆人来说,腊肉与香肠不止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烟火的味道,更是亲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新年已近,那烟熏火燎的记忆,是重庆人活色生香的过年味道。腊味,融入了家乡的一草一木,散发着浓郁而深厚的情感;时间,造就了醇香的腊味,也积淀了强烈的乡愁,沉淀了重庆的山城气质。

漂泊远方的游子,你是否已经闻到了家乡腊味的香气?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街讲故事丨舌尖上的腊味 记忆里的乡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条老街一段乡愁 国内最有故事的老街巷弄 你去过几个?

一条老街一段乡愁 国内最有故事的老街巷弄 你去过几个?

重庆,店铺,总会,北京,八廓街,拉萨,气息,步道,老街,街道,街巷,长江,最古老,能看到,吴侬,多拉,程德,步行商业街,白粉墙,胡同里,中兴路,中国,小摊,临江,买些,信徒,南锣鼓巷,古香古色,同仁堂,味儿

2016-11-25 #小故事

钦州骑楼老街 这里的乡愁故事你可懂?

钦州骑楼老街 这里的乡愁故事你可懂?

骑楼,钦州,老街,记忆,城市,历史,故事,一带,一家,商铺,巷子,建筑,时间,街道,老城,沧桑,气息,洗礼,老字号,韵味,骑楼街,何文,多来,小瑶,五马路,二马,休闲娱乐,商贸中心,岁月流金,看电影

2019-11-19 #短篇故事

老街讲故事|一口炒米糖开水 找回记忆中的“甜蜜感”

老街讲故事|一口炒米糖开水 找回记忆中的“甜蜜感”

开水,重庆,图片,网络,炒米,糯米,老街,米花糖,老重庆,米粒,味道,民俗,踏青,张恨水,乡愁,传统,作家,呼声,响声,小时候,寒夜,年代,小贩,工序,抗战时期,打卡,担子,时间,爆米花,白糖

2016-01-10 #长篇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这个剧集不仅介绍中国美食 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地域风貌 时令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这个剧集不仅介绍中国美食 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地域风貌 时令

美食,剧集,人间,时令,故事,清远,特点,地域风貌,中国,网友,舌尖,腊肠,腊味,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美食,东陂腊味,和美,介绍了,做生意,作业,字数,地方,峡谷,山风,技术,来风,深通,用户,语言

2020-09-01 #故事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这个剧集不仅介绍中国美食 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地域风貌 时令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这个剧集不仅介绍中国美食 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地域风貌 时令

美食,剧集,人间,时令,故事,清远,特点,地域风貌,中国,网友,舌尖,腊肠,腊味,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美食,东陂腊味,和美,介绍了,做生意,作业,字数,地方,峡谷,山风,技术,来风,深通,用户,语言

2020-08-31 #经典故事

山西刀削面 用铁皮“砍”出来的面 捞起舌尖上的乡愁

山西刀削面 用铁皮“砍”出来的面 捞起舌尖上的乡愁

刀削面,铁皮,山西刀削面,阿宏,老汉,菜刀,面食,美食,传说,乡愁,一家,切菜,劲道,卤汁,开水,时候,舌尖,老婆婆,老头,朱元璋,品味美食,故事,中国,代表性,全家人,入口,历史,制度,切面,厨房用

2018-04-29 #长篇故事

11个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典故

11个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典故

菜品,典故,嫂嫂,飞龙,味道,苏轼,宋弟,东坡肉,传说,香味,叫化鸡,腊味合蒸,北京鸭,方法,武昌鱼,猪肉,湖南,特点,色泽,肉质,道菜,调料,西湖醋鱼,飞龙汤,北京,历史,徐州,恶棍,榛鸡,樊口

2020-05-25 #小故事

老街 家乡的景色作文300字

老街 家乡的景色作文300字

老街,人们,得累,盖上,家乡,孤身,乡愁,含意,亲切感,句号,孩子,灰烬,明珠,房子,幻想,屋瓦,岁月,形色,情味,成就感,时光,方人,满天,芬芳,相拥,点点,绿色,绿意,细数,蝴蝶

2007-06-0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