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张氏百年宗祠——文登张氏宗祠的故事

时间:2018-07-05

张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物名片

名称:张氏宗祠

级别:省级

类别:古建筑

年代:清末

地址:文登张家产镇汤村店子村

公布时间:2013年

宗祠即祠堂,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家族祠堂,更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后人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

门厅为四开间单檐硬山平屋,硬山面饰四兽。

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建造祠堂是皇室的特权。宋代朱熹提出家族祠堂,每个家庭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直到1536年,允许民间建立宗祠,随着明代嘉靖皇帝“联宗立庙”诏令的颁布,民间建立宗祠终于获得合法的地位,从此,宗祠与家谱一起成为家族最重要的象征。位于张家产镇汤村店子村的张氏宗祠是张氏族人的象征和中心,也是我市保存较完整的家族宗祠之一,作为礼制性建筑,它是文化遗产的历史见证,在本地区现存古建筑中独领风骚,其延绵不息的祭祖活动对传承民俗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房与东厢房之间的烟囱和石碑

张氏宗祠位于汤村店子村西南,是一处清代祠堂建筑,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今已过百年。张氏宗祠是张氏后人为纪念张树甲所建。张树甲(1814—1879年)字耦堂,文登汤村店子人。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曾中过秀才,后屡次参加乡试不第,他仍不气馁,更加刻苦读书,冬映雪、夏映萤,不分昼夜,凡名家名稿及历科闱表,均潜心研究,广泛涉猎。对汉魏六朝以后各类经书、古诗词文章尤为钟爱。咸丰二年(1852年),已近不惑之年的张树甲参加乡试,名列全省第一,成为清朝登州府第九名解元,后人将其与吕璇、于霖逢并称文登三解元。丙辰年(1856年),与毕瀚昭同登进士榜,张树甲名列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被授户部主事。毕瀚昭因与张树甲同乡同榜,惺惺相惜,二人读书之余,交往甚密。

暖暖的斜阳,美美的窗棂

咸丰十一年(1861年)秋,张树甲正在家乡省亲,一部分捻军东进,张树甲与当地士绅共同谋划组织团练防卫,因为文登境南北临海,西有昆嵛诸山作为屏障,绵延境上有险可拒。于是他率领文登、荣成数万人合力防守,配备器械粮草。张树甲不仅亲临各山隘,而且赴石岛和俚岛等商贾云集之地,发动商人出钱资助团练。当时捻军抵达福岘、章皮横担、青山等关口,均被其组织的团练击退。捻军西退后,张树甲和工部主事毕瀚昭共同策划,组织农民在各关口依山势垒石而建防护墙,历时3年,在昆嵛山筑起南北至海,全长80余公里,高3米、宽1.2米的石墙,有“胶东长城”之称,现仍存有遗迹。后来,张树甲母逝服丧期满后回京供职,负责捐输、纳粮、库房,国子监等官署中收发公文,并督办通州粮运。在朝中有20多年名籍后,得补福建司主事,加员外郎衔。同治十三年(1874年),张树甲奉命赈济文安各县,除公款外,看到当地百姓疾苦,民不聊生,他又将自己所有积蓄倾囊赈济,帮助百姓摆脱困境。

张氏祠堂东侧门

张树甲为官清廉,爱护百姓,以改善民生为己任,深受百姓爱戴。他生平博览群书,因学问广博深得相国宝鋆器重,曾赠联云:“居心忠耿应知我,下笔恢奇最羡公”。著有《诗经论文》《颐志堂杂著》等。精通地理学,绘制文登县地图,为准确描绘文登山川面貌、水文条件不辞辛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文登各处,最终将文登县地图绘制得清晰明确如同指掌螺纹,纤毫不缺。无论是做学问、做官还是绘制地图,张树甲总是一丝不苟,事必躬亲,虽历经磨难但从未放弃,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后世子孙的敬仰。

张氏祠堂西侧小拱门

张氏宗祠坐北朝南,气势恢宏,保存完好,是由门厅、正厅及两侧厢房组成的四合院,东西长18.9米,南北长28.6米,总面积约540.54平方米。门厅为四开间单檐硬山平屋,硬山面饰四兽;北正房五开间单檐硬山平屋,硬山面饰五兽,门前有石鼓一对,东西厢房为单檐三开间。建筑东西对称,北正房为祭祖殿堂,东西厢供贵客居住,西夹道内有厕所。于光绪二十四年开工建设,历时一年完成。宗祠大门上刻有张氏家训“两铭世业,百忍家风”八个字,此家训由明代末年“奇山守御千户所”军政掌印正千户张权(张氏八世祖)逝世前所留,告诫张氏子孙保持民族气节,要明事理,多忍让。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张氏家训一直被张氏后人牢牢地记在心间,从未忘却。祠堂内陈列着张氏族谱、祖先牌位,供后人祭祀和缅怀先辈。张姓作为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几大姓氏之一,一直人丁兴旺,生生不息,其家族后人一直在各行各业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氏宗祠遭到破坏,屋檐上的吻兽被严重损毁。2006年,张氏后人——文登企业家张锦卫及村民共同捐资对宗祠进行了全面修缮,损毁部分基本按原样恢复,另将院内地面铺上大理石。修葺一新的张氏宗祠建筑精美,技艺精湛,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作为新发现,并于2011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09年12月被公布为威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晋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百年的风雨沧桑仍历久弥新的张氏宗祠,如今继续发挥它传承家族文化的历史作用。作为张氏家族的象征,作为张氏后人的归宿,它傲然屹立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张氏后人,成为张氏家族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氏百年宗祠——文登张氏宗祠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白石张氏的新故事——书画名家齐聚张氏宗祠献艺

白石张氏的新故事——书画名家齐聚张氏宗祠献艺

白石,宗祠,书画,笔下,支张氏,歙县,黄国,张氏宗,于峰,张明忠,张雯杰,张顺,杭徽,白石源,程健,张氏宗祠,满田,书画家,三阳,匾额,宗族,宗亲,张氏,甲道,精神,历春秋,家声振,建家,张千,松云

2009-05-31 #经典故事

古老宗祠讲述张氏家族的故事

古老宗祠讲述张氏家族的故事

张謇,张公,张氏家族,通州,五里庙,张绪武,西亭,历史,张氏,祠堂,瞿家,金西,海门,故事,村民,金沙,大宗祠,过程,银子,常乐,发现了,先生,父亲,石碑,任福,张绪,蓬山,龚丹,三姓街,张氏宗祠

2020-03-07 #经典故事

张家古老宗祠讲述张氏家族的故事张家人都在看

张家古老宗祠讲述张氏家族的故事张家人都在看

张謇,张公,张氏家族,通州,五里庙,张绪武,西亭,历史,张氏,祠堂,瞿家,金西,村民,金沙,大宗祠,故事,海门,过程,银子,蓬山,发现了,父亲,石碑,任福,常乐,张绪,张氏宗祠,三姓街,新生小学,河南头

2008-10-03 #故事大全

组图:杜家泊是莱阳有名的张姓村落 村里还有座张氏宗祠

组图:杜家泊是莱阳有名的张姓村落 村里还有座张氏宗祠

杜家,莱阳,村庄,宗祠,张氏,县志,张家灌,大夼镇,历史,云南,双山,物件,老辈,莱阳市,说法,一种说法,卫籍,和建,富水河,孙重修,张梦鲤,张格庄,汪家庄,祖志,祖居地,鲍村,靖海卫,修撰,张氏宗祠,树发

2014-05-01 #故事大全

张氏的起源

张氏的起源

宗祠,通用,佚名,张氏,张良,蒋介石,下联,刘邦,张公艺,黄帝,张果,金鉴,张学良,老翁,公艺,张九龄,始祖,西安事变,张氏宗祠,赐姓,千秋,忍得,杨虎城,项羽,一带,姓氏,年间,抗日,人们,和平解决

2018-09-14 #长篇故事

张氏家族简介花五分钟了解张氏发展史

张氏家族简介花五分钟了解张氏发展史

张氏,下联,上联,始祖,清河,张九龄,张公艺,张氏宗祠,赐姓,公艺,金鉴,年间,诗人,河南,河北,张良,支张氏,一带,上杭,千秋,忍得,来源,战国,政治家,福建,黄帝,范阳,兄弟,地区,宰相

2020-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莱阳杜家泊张氏第十一次修撰族谱 传承六百余年的历史

莱阳杜家泊张氏第十一次修撰族谱 传承六百余年的历史

杜家,修撰,张氏,族谱,族人,家族,云南,莱阳,民国,乾隆,张氏家族,张少瑜,底蕴,起源,十世,续修,道光,先生,军籍,县志,宗祠,碑记,胶东半岛,资料,工作,传统文化,定州塔,仲卿,仲义,和珍

2008-08-08 #故事会

你知道麒麟舞的传奇故事吗?

你知道麒麟舞的传奇故事吗?

麒麟,大水坑村,西贡,邹氏,后人,客家人,张氏,康熙年间,孟公屋,好友,幼子,张家,碑记,香港,香火,仁兽,国珍,孔子,来福,高义,龙与凤,兄弟情,张氏宗祠,梅子林,贡坑,古人,人间,人畜,不幸,一家亲

2009-12-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