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艺术:书法艺术——篆 隶 楷 草 行(下)

时间:2018-06-21

颜书的价值在于突破了自二王至初唐四百年间流美趋逸的书风,开创了雄强刚健、大气磅礴的新风格,形成了二王以后的第二大流派,强烈地表现出盛唐的时代风貌

提示:本文共有 22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让我们接上之前的文章,继续来了解一下古代艺术:书法艺术——篆、隶、楷、草、行,

苏轼在《东坡题跋》里认为:“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颜书的价值在于突破了自“二王”至初唐四百年间流美趋逸的书风,开创了雄强刚健、大气磅礴的新风格,形成了“二王”以后的第二大流派,强烈地表现出盛唐的时代风貌。颜体书法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可以说,1000多年来长盛不衰。今天,颜体仍拥有极其广大的书法爱好者。颜真卿的书迹很多,据说当时就有130多种,留存至今的仍不下60多种。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就楷书而言,代表作为《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等。颜真卿之后的主要楷书家还有柳公权,他的书法兼容欧、颜,笔力险劲似颜而结字紧凑似欧,后人以“颜柳”并称,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当然对于这样两个大家,后世也有不同的评价,宋代米芾在《书品》中这样写道:“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

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唐代之后,经五代,宋、元、明、清各朝,都以楷书作为正书,可谓名家辈出,如五代杨凝式,学字欧、颜,体态多奇,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称,行楷《韭长帖》为其代表作;北宋蔡襄,与苏轼、黄庭坚、米莆同为宋四大家,楷书代表作为《谢赐御书诗》。北宋赵佶,学薛稷而创“瘦金体”,《千字文》是其代表作。南宋张即之,运笔翻侧有力,强调肥瘦对比,虚实相间,自成面貌,代表作为《金刚般若经》。元代赵孟颊,其书以圆润清秀、悠雅妩媚见长,代表作有《妙严寺记》、《胆巴碑》、《三门记》等。明代擅于小楷,如文微明《醉翁亭记》,祝允明《临黄庭经》。清代翁方纲,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为清四大家,大都取法晋唐,相承沿习。

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书体,自汉代以来一直风行于世,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晋代是行书第一高峰,王羲之是最杰出的代表。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在他的书法中吸取了前人丰富的优点,他自己曾说,初学卫夫人,在北游中见过李斯、曹喜的书迹,在许下见过钟繇,、梁鹄的书法,在洛下见过蔡邕的三体《石经》,后来又见过张昶的《华岳碑》,正因为他博涉多优,兼取众美,从而改变了汉魏以来流行的质朴书风,形成了“尚韵”的一代书风。王羲之精于各体,他的书法造诣达到了“博精群法……古今莫二”(南朝宋·羊欣《采石来祀书人名》)的高度。特别是他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件作品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构上变化多姿,匠心独具;文中20个“之”字,7个“不”字,6个“一”字,5个“所”字,3个“足”字,虽重复出现,却无雷同;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承接呼应,虽字与字间绝少牵丝连带.却一气连贯,神采焕然。

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慷,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无怪乎后人一直把“兰亭”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家法薪传,他的书法名作有《鸭头丸》与《中秋帖》,比王羲之的书风更俊美、雄健。晋人行书梢品还有王询《伯远帖》,亦是潇洒超逸、气氛奔放。唐代是行书发展的第二高峰,唐代书法家在晋代隽秀妍逸的基础上,由楷入行,开拓了雄伟壮美、气势恢宏的书风。唐朝前期李R,善以行楷人碑版,取法二王而又有六朝气势,笔力沉雄,结字沉稳,自成一家风貌,代表作有《李秀碑》。唐后期主要有颜真卿,其行书代表作《祭侄稿》,变二王之妩媚为挺拔,变二王之秀润为苍劲,另辟途径,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他唐人行书精品有欧阳询《张翰帖》,柳公权《蒙诏帖》。宋代掀起行书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开启了“尚意”的一代新风。代表者是苏、黄、米、蔡四大家。苏轼的行书用笔圆润含蓄,结字自然生动,笔墨浑厚而爽朗有神,特别以气韵见胜,充分展示出一代大文学家兼书法家的高深修养,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寒食诗》等。

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黄庭坚的行书运笔起伏逸放,线条遒劲洒脱,且有既酣畅淋漓又沉着稳健的辩证艺术效果,代表作有《松风阁帖》、《苏轼寒食帖跋》等。米带的行书,笔调飘逸洒脱中见有雄健宕落,结构敬侧相依中见体势鲜明,节奏强烈而气势磅礴,代表作有《蜀素帖》等。蔡襄行书则以温淳婉媚为特色,代表作有《自书诗卷》等。此后,元代赵孟顽、鲜于枢,并称“元代二妙”,前者行书风格同楷书一样以秀雅见长,后者擅长行草。明代行书主要有文微明、董其昌两家。尤其是董其昌,书风温雅秀媚,影响了整个清代前期。清代刘墉、何绍基、赵之谦等都是行书名家。

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书法由于其造型性和表现对象的丰富性,较之其它艺术种类更能鲜明地表现人的审美理想、气质、心灵和人格,古人将其高度概括为“书如其人”,如王羲之超逸俊美的行书,表现了他飘逸潇洒的风度;颜真卿庄严整肃的楷书,表现了他雍容大度的心怀,刚正不阿的人格;张旭气势磅礴、狂放浪漫的狂草,表现了他的喜悦、优悲、怨恨、思慕、酣醇、无聊、不平等种种心态。书法作为艺术还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貌和文化特征。晋人尚韵,从以王羲之的行书为代表的书法风貌中可以领会晋人的诗歌、散文、绘画、园林的韵味;唐人尚法,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可为代表,从中亦可联想到杜甫的诗,韩愈的文,吴道子的画;宋人尚意,苏轼、黄庭坚、米莆、蔡襄可为代表,因其字可以贯通到宋诗的平淡、宋画的远逸,宋词的清空;明清尚态,无论是浪漫派徐渭,中占学派董其昌,还是碑学派郑燮都有明显表现,又与戏曲小说中的市民性、世俗风相暗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艺术:书法艺术——篆 隶 楷 草 行(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隶书,书法,小篆,大篆,书法艺术,字体,甲骨,四大家,今草,艺术,文字,甲骨文,章草,行书,金文,变化,大书法家,书丹,了真,元帝,周宣,唐李,张旭,李斯,木达,李阳冰,柳公权,杨凝式,比大,欧阳询

2008-10-24 #小故事

游千年古村——流坑 赏古代书法艺术

游千年古村——流坑 赏古代书法艺术

流坑,书法,书法艺术,聂豹,罗洪先,董氏,朱熹,董燧,怀德堂,曾同亨,罗汝芳,董士,邹守益,作品,楹联,理学,名家,方面,数量,手迹,摹刻,文字,江西,状元,艺术品,进士,王阳明,谭纶,董德元,理学家

2010-09-03 #长篇故事

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字集书法艺术之大成

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字集书法艺术之大成

中国钱币,我国,书法,艺术,文字,钱文,中国,书体,历史,成就,杰作,美学,文字书法,纪重,西夏文,中国书法,美和,艺术精品,中华文化,宝库,书法艺术,卢文,古钱,变体,墨迹,图像,回纥,大篆,璀灿,明珠

2011-01-27 #故事大全

明明聊文化:书法艺术在古代或是今日依旧地位很高

明明聊文化:书法艺术在古代或是今日依旧地位很高

书法,萧翼,书法作品,书法艺术,书法家,兰亭集序,唐太宗,太宗,珍宝,王羲之,作品,地位,字体,情绪,真迹,评论,艺术,造诣,发展,天之,太宗本,孙萧,王羲,使者,一区,中一,素材,朋友,导语,中国

2012-09-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代历史上 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经过了这4个时期!

古代历史上 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经过了这4个时期!

书法,时期,书法艺术,发展,文字,隶书,王羲之,和发,人们,唐宋,文化,扇子,篆书,萌芽期,过程,影响,古代历史,人们的生活,文化艺术,著名的书法家,魏晋,经过了,仓颉,就达,张旭,明文,王献之,王羲,颜真卿,好的

2014-08-06 #故事大全

北大才女4岁学书法 苦练20余年 终得古代书法艺术精髓!

北大才女4岁学书法 苦练20余年 终得古代书法艺术精髓!

书法,书法作品,艺术美,中国,书法爱好者,中国书法,中国的传统,功底,才能,是非,网友,书法文化,好的,传统,奥妙,字体,感想,法方,交流,创作,书法名家,体会到,作为一名,北大,只有这样,有何不同,评论区,钟繇,在书,在我们

2019-08-06 #故事阅读

古代历史中 最早的书法艺术 论甲骨文之美

古代历史中 最早的书法艺术 论甲骨文之美

图画,文字,甲骨,殷代,甲骨文,史臣,汪怡,一面,书契,书法,先生,学术,小品,小令,朱墨,符号,精神,音符,雕刻,中国文字,甲骨卜辞,认识的字,商卜文,叶玉森,游于艺,简琴斋,罗振玉,书法美术,创格,红黑

2010-08-25 #小故事

足以抗衡古代名家书法水平的《敦煌写经》艺术

足以抗衡古代名家书法水平的《敦煌写经》艺术

书法,书法艺术,名家,民间,特色,笔画,乌丝栏,敦煌写经,大成,佛教,小楷,方块,笔法,速度,高人,变化,发展,体会到,大多是,书成,宋徽宗,得中,次多,玉璋,赵孟,中华,中达,主笔,书体,人称

2014-10-1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