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关于诸葛亮的事迹 传说 俗语。

时间:2018-04-10

诸葛亮的传说故事40字

提示:本文共有 31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三顾茅庐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著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不过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如鱼得水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麼才学 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麼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 「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 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初出茅庐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逼近新野.刘备叫来关张二人 商议迎敌,张飞原本对刘备说的「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地说:「哥哥何不就派『水』去迎敌 」 刘备说:「智谋靠孔明,勇武须二弟,怎麼可以推诿呢 」 刘备叫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张等人不听从号令,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首评议诗赞扬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成语「初出茅庐」原说诸葛亮出山后初掌兵权就打胜仗,后来则用以比喻刚刚进人社会工作,缺乏实际经验.例如:别看他「初出茅庐」,却有一股冲劲,又肯虚心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业务,作出了成绩. 锦囊妙计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应该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可以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后来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锦囊妙计」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 一时瑜亮 周瑜一直要置刘备与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计谋却一个一个地被诸葛亮破坏,《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身上本来带有箭疮还末痊愈,气怒之下,终於死去,他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个周瑜,为甚麼又还要再有个诸葛亮呢!」由这个故事引出「一时瑜亮」这个成语,指同时存在的才干能力相当而又相抗衡对峙的两个人. 七擒七纵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登上帝位,蜀国兴盛起来.当时南中地区现在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了解到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各部族中很有名望,便决定攻心为主,把孟获争取过来. 诸葛亮善用计谋,第一次交锋就把孟获活捉了.他游说孟获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孔明也不勉强他,把他放了,让他再来较量.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到了第七次,孟获终於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命令孟获和各部族首领照旧管理原来的地区,不派出官吏,也不留军队,使汉人和各民族长期相安无事,稳定了蜀国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无后顾之忧」的条件.「擒」就是捉拿,「纵」就是放.「七擒七纵」比喻对战胜对方稳有把握,在策略上有收有放地控制对方. 淡泊明志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进了草庐大门,到了中门,只见门上写看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意思是用淡泊简朴来显示自己的志趣,用心境平静来远离名利.这副对联表现了诸葛亮品德修养的一个方面.诸葛亮《戒子书》则是用了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还是一样.诸葛亮与武当山诸葛亮,三国时人,出生於琅邪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十四岁时,他姐弟三人随叔父诸葛玄到了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市,不久,又随叔父到了襄阳投奔刘表.叔父逝世后,诸葛亮姐弟三人就在襄阳城西二十多里一个叫隆中的地方,置了田产定居下来.诸葛亮天资超凡,居於隆中之卧龙岗,躬耕之余,博览诸子百家,显示出很高的知识才华.据《诸葛亮集》载,诸葛亮当时曾结交过许多荆州名士,谦恭请教,,知识愈加广博.当时著名的古文经学家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他在襄阳一带传授道业,收有很多门徒.据《仙鉴》记载,司马徽因见诸葛亮有经世之才,便向他说:「以你的才华,应当再访名师,充实你的学问.汝南灵山萼公玖熟谙政治,军事之雄韬大略,我常常向他请教,他的知识我们永远也学不完,你可以向他虚心求之.」诸葛亮很高兴,就随司马徽拜萼玖为师.诸葛亮在萼玖处住有一年, 萼玖却什麼也不教,但诸葛亮仍旧恭恭敬敬奉侍老师,直到萼玖认定诸葛亮确实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时,终於将《三才秘篆》,《兵法阵图》,《孤虚相旺》诸书一一传授给他.这些书有道学的,有天文气象的,,有兵法的,大多是诸葛亮以前未曾涉及到的学问,这使他受益颇大.数月之后,萼玖见他已能领会到所授著作的奥妙,就向他推荐说:「南郡有个武当山,此山有七十二峰,三十二岩,二十四涧,风景奇异,该山天柱峰,紫宵峰为最高,这两峰之间隐修的道家高人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北极教主,精於《琅书》,《玉册》,《灵符》等六甲秘文及五行道法.你在我这里学的主要是兵法,而未精学道术,这深显不够,长此下去会落入偏激的左道之流,所以,我将带你拜北极教主为师,再深研道法.」於是,诸葛亮随萼玖便上了武当山.北极教主收诸葛亮为徒后,也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每日令他砍柴担水,食以黄精.这样住了很久,见其果有诚心,方授之以道术.然后令其下山行世.这以后,诸葛亮也曾再访萼玖及北极教主,但终无所获,於是,继续隐耕隆中.司马徽因知诸葛亮大器已成,所以后来刘备向司马徽访问世事时,司马徽向他首先推荐的治世人才就是诸葛亮. 这以后就发生了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拜为蜀相,终於显示出政治,军事天才的一系列动人经历.按后人考隆中,卧龙岗,似有南阳,襄阳之争.据《诸葛亮集》「亮家於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所记,当以今襄阳为确.原因有二:一,襄阳当时归南阳郡所辖,当有南阳之称;二,襄阳接壤今之宜城县,宜城有地名曰邓林,其名久远,三国时可能以邓林名邓县,隆中归此邓县所辖极有可能.又按道家者流有出世,住世,隐修,治世之不同,汉之张子房,三国时诸葛亮可谓住世,治世一派之代表.从诸葛亮一生的事迹来看,他於萼玖和北极教主处学得的道门学问很多,其中广博及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医药,符篆等等,这在他辅助刘备打天下的生涯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他唯一未能学得到的就是神仙炼养之术,使他终未得享天年而病逝.或许这也是他道门师长看他是个治世的料子,且有治世的抱负,因而因材施教的结果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诸葛亮的事迹 传说 俗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刘备,荆州,刘璋,俗语,大族,蜀国,刘禅,孙吴,曹操,北伐,事迹,传说,地区,建兴,益州,豪强,乐毅,何生亮,刘表,刘备取,南阳,南伐,周瑜,孙权,封武,并多次,曹氏,琅邪,诸葛

2020-06-21 #故事会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刘备,荆州,刘璋,俗语,大族,蜀国,刘禅,孙吴,曹操,北伐,事迹,传说,地区,建兴,益州,豪强,乐毅,何生亮,刘表,刘备取,南阳,南伐,周瑜,孙权,封武,并多次,曹氏,琅邪,管仲

2013-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刘备,荆州,刘璋,俗语,大族,蜀国,刘禅,孙吴,曹操,北伐,事迹,传说,地区,建兴,益州,豪强,乐毅,何生亮,刘表,刘备取,南阳,南伐,周瑜,孙权,封武,并多次,曹氏,琅邪,管仲

2017-07-13 #故事大全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刘备,荆州,刘璋,俗语,大族,蜀国,刘禅,孙吴,曹操,北伐,事迹,传说,地区,建兴,益州,豪强,乐毅,何生亮,刘表,刘备取,南阳,南伐,周瑜,孙权,封武,并多次,曹氏,琅邪,管仲

2014-08-06 #经典故事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刘备,荆州,刘璋,俗语,大族,蜀国,刘禅,孙吴,曹操,北伐,事迹,传说,地区,建兴,益州,豪强,乐毅,何生亮,刘表,刘备取,南阳,南伐,周瑜,孙权,封武,并多次,曹氏,琅邪,诸葛

2016-08-03 #故事会

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刘备,诸葛,司马先生,五丈原,将军,鹅毛扇,司马徽,司马,张飞,黄承彦,后代,地方,襄阳,东西,传说,先生,瓜子,荆州,关羽,刘表,司马懿,黄月英,三顾茅庐,神机妙算,一带,卧龙,古城,天下,夫人

2014-01-29 #经典故事

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

诸葛亮,政治,诸葛,刘备,司马懿,琅邪,时代一,家和,传说,事务,人们,公元,作用,军事家,军政,冤家对头,沂南县,智慧,蜀国,经济,蜀汉,西南地区,过人,任丞相,字孔明,发展起,都知道,深谋远虑

2015-09-30 #故事阅读

有关诸葛亮的事迹 传说 俗语 成语

有关诸葛亮的事迹 传说 俗语 成语

诸葛亮,刘备,诸葛,司马先生,五丈原,将军,鹅毛扇,司马徽,司马,关羽,张飞,黄承彦,后代,襄阳,东西,先生,地方,瓜子,荆州,刘表,司马懿,黄月英,三顾茅庐,神机妙算,一带,传说,卧龙,古城,天下,夫人

2018-07-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