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在镜头里 看似偶然的故事 其实都是准备之下的呈现

时间:2018-02-17 23:56:50

相关推荐

2016年年底,有一部关于生育的记录片在国内上映。

排片不多,口碑很好,影片网上评分9.5分,而票房收入只有150万。或许,有人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或许,有人曾看到过它那并不抢眼的海报,却根本没想过要去观看。

整部记录片,演员都是自己本色出演自己,没有服化,没有彩排,直接在医院拍摄下生死一线的现场。

镜头下,母亲与死神擦肩而过时,新的生命呱呱坠地,生死之间,其实近在咫尺。不同的人,通过导演的镜头,解读出了不同的生命理念。

幼年时,每个人都会想,自己从哪里来,有变出来的,有母亲轻描淡写地回答从肚子里来,然而,现实却是直白而残酷的。

为了解答这个成年以后早已觉得平常的问题,这部纪录片,它在海报上写着:“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可以说,从纪录片,在最短的时间里,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可片子里的那些,像记日记一样拍摄下来的事情,明明都是这么平常,明明就是讲故事,甚至平常得早已被忽略。现在火得一塌糊涂的VLOG,也是记日记呢,或许……拍摄纪录片,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

答案就在这本《纪录片完全创作手册》里。它是一本业界公认的经典教材,系统地展示了国际通行的纪录片创作全流程,大到筹资企划、组建团队、参加电影节,小到租赁设备注意事项、拍摄计划进度日程的细节安排,无论你是迫不及待的新手,还是有经验的从业者——纪录片创作者关心的所有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作者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 Rabiger),曾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导演了超过20部纪录片。

他说: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既要掌握技术,也要懂得心灵艺术。

摆拍 or 实拍?究竟纪录片素材怎么拍?

《舌尖上的中国》曾一度引起过网友们的指责。

有人说,它造假,因为很多镜头,是在摆拍;

有人说说它逾越了纪录片的底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应该用摆拍欺骗观众;

也有的人说,摆拍是为了呈现细节,无可厚非,纪录片,让大家涨了知识就好了,何必在意实拍与摆拍?

这样的争论,其实从纪录片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存在。

1922年,在美国上映的,被称为纪录片史上具有里程牌式意义的《北方的纳努克》,展示了生活在美国北部哈德逊湾的爱斯基摩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捉鱼,捕海象,建造冰屋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一部影片,当时的美国人得以了解,爱斯基摩人不完全是心目中那样的原始和野蛮,他们是智慧的、坚韧的。为了还原最原始的捕猎海象场景,作为被拍摄的主角纳努克,放下了当时已经在使用的步枪,换成他父亲使用过鱼叉在镜头前捕猎海象。

这一部纪录片历时16个月,而一直和剧组生活在一起的纳努克,因为参与拍摄,忽略了正常的捕猎活动,没有攒够食物,在剧组走后的那个冬天,全家饿死了。

于是,这种“摆拍”手法,当时引起过极大的争议。

随着时间推移,纪录片越来越精彩,也越来越多的导演在银幕前分享拍摄经验。

例如,BBC 《冰冻星球》中,拍摄北极熊出生的场景,导演坦诚,这是在荷兰一家动物园的人工场景中而不是在野外拍摄的。此言一出,不少人纷纷指责这样的“摆拍”就是在造假,就是在欺骗。

而有英国国宝之称的 BBC 电视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人大卫·阿滕伯勒爵士( Sir David Attenborough)却力挺这样的“摆拍”。

这位拥有32所英国大学荣誉学位的学者,他认为,纪录片中的“摆拍”和造假,不能划上等号,只是通过重构现实的方式,还原现实的世界,只要这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结果,是有真凭实据的事实。

同时,他还举例子说:“如果有人把摄像机架到野生北极熊穴中,成年北极熊不是会杀死幼熊,就是杀死摄像师,两者必有其一”。

作为业余观众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怎么看?

纪录拍摄成本很昂贵,小成本根本烧不起钱?那是因为不会讲故事

还记得是在哪里看的第一部纪录片吗?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一度被视为冷门的、小众的影片,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纪录片很精彩,而每一部震撼的纪录片背后,都有一批疯狂的工作人员,同时,观众们也一样好奇,这些场景,怎么拍出来的?

为了拍摄到海豚冲浪的画面,摄影师右手扛着高速摄像机,左手驾驶喷气式海撬,在海面上狂奔,身后是不断逼近的凶猛海浪……

为了实现全方位,各角度、各缝隙精确拍摄,甚至还会动用当下最新的黑科技,例如4K超高清和高感光摄像机,4K超高清的探测相机、超高清无人机等……

为了在纪录片画面与音效完全结合,会动用大师级的音乐人及配音解说员……

西方每集纪录片的制作在10-20万欧元,大制作甚至达到百万美元。

例如,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纪录片《海洋》来到中国,两个月票房收入高达2500万元人民币,看似赚得盆满钵满,但《海洋》拍摄历时5年,耗费5000万欧元。

这样的投资回报率,愿意主动投资的投资者寥寥无几,创作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完成盈利诉求。

没有雄厚资金,无以成就一部震撼的纪录片,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难道没有低成本的纪录片逆袭的先例?有。

例如,2015年上映的,13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作为一部退伍军官导演和婚庆公司摄像执机的低成本纪录片,它获得了一万六千多人打出的9.6分高分。

除去设备、人工等成本,这样一部口碑爆涨的纪录片作品,成功之处在于,导演用人本初心,给观众讲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

纪录片没有非常具体的、详细的剧本,只有导演的创作大纲与内容,因为镜头记录的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故事的碎片;

纪录片没有具体的演员,因为镜头前的演员也许只是一位路过的陌生人,甚至一只昆虫;

纪录片还很可能没有事先的彩排与台词,因为镜头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情景,而导演需要在后期告诉观众,他串起的这些片段、细节,究竟要给镜头前的观众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一部纪录片中,它的立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纪录片的中心思想。

也许你见过最美的极光,吃过最昂贵的食物,但你一定无法想象生活在雨林、极地圈、沼泽……这些环境中的人类、动物、植物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技能、创造力以及勇气生存下去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但却能决定怎样提高自己的眼界;

我们无法对自己的生命历程提前进行彩排,但却能通过纪录片看到别人的人生轨迹;

我们不一定能在有生之年把世界走一遍,但却能通过纪录片看这个世界。

如果一部纪录片足够优秀的话,那么观众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部纪录片中所包含的情感,使得观众有继续观看的动力,而这一切都主要归功于,能给观众带来真实情感体验的纪录片立意。

剧情不确定,接地气地真实,同时又满足了观众的好奇,直戳内心,这就是纪录片的心灵艺术。

如何在有限的经费里表达出想说的东西,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对纪录片导演而言,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摸索。

如今,电子设备的普及,已经使拍摄成为越来越平民化的东西。

就草根而言,纪录片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渠道,镜头是我们的,可以编写自己的所见所感。

如果用创造力,将已记录下来的真实事件的碎片,组合成为故事,而正是那么巧,你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那么,你就算制作了一部草根的“纪录片”。

在镜头里,不再靠他人来记录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是让其他人可以“看见”你的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在镜头里 看似偶然的故事 其实都是准备之下的呈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镜头里的故事 “美丽冻人” 雪地里最美的风景

镜头里的故事 “美丽冻人” 雪地里最美的风景

大地,白雪皑皑,大雪,朋友,晚装,美女,红色,故事,摄影师,所在,家乡,古都,世界,出镜,仙女,化身,安阳,天冷,女神,模特,服装,红梅,神话,艺术,豫北,赞歌,雕像,魅力,镜头里,拍摄过

2017-10-07

旅拍故事:加拿大人镜头里的香港

旅拍故事:加拿大人镜头里的香港

香港,加拿大人,镜头里,城市生活,亮点,城市,图像,建筑,景观,时间,海洋,城市景观,包罗万象

2016-06-17

镜头里的“战役”故事

镜头里的“战役”故事

照片,患者,病区,工作,中药房,老师,鄂州,队员,中医专家,医院,故事,时候,药房,贵州,集体,援助,战斗,蒋林,心里面,医疗队,人生,中药材,中药,全国,仪式,大事,团队,妈妈,太极拳,家乡

2020-08-23

镜头里的“战役”故事

镜头里的“战役”故事

照片,患者,病区,工作,中药房,老师,鄂州,队员,贵州,医院,故事,时候,药房,集体,援助,战斗,蒋林,中医专家,心里面,医疗队,人生,中药材,中药,全国,仪式,大事,团队,妈妈,太极拳,家乡

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