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蕴藏民族担当和中国梦

时间:2018-02-05

一首古诗背后蕴藏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8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0 分钟。

[摘要]《指点江山》根据纪录片《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及其解说词编辑而成,把毛泽东及其诗词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考察,概括毛泽东辉煌一生,体现毛泽东对民族复兴担当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精神。

《指点江山》封面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诗人。毛泽东诗词艺术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光辉足迹,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画卷,是一部中国人民的理想史、奋斗史、创造史和建设史。

《指点江山》根据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重点影视作品电视文献纪录片《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及其解说词编辑而成,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以诗意的语言、精美的画面,深度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书中突出毛泽东政治家诗人、诗人政治家的特点,把毛泽东及其诗词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考察,把历史的真和艺术的美结合,概括了毛泽东辉煌的一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民族复兴的担当以及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精神。

本文摘自:《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作者:季世昌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百二十年前,在中国中南部的湖湘文化腹地,韶峰灵秀之乡的山脚下一间农舍里,一个男孩呱呱坠地。

虔诚信佛的善良母亲文七妹,为了让孩子好养,就抱着儿子去拜认一块名为“石观音”的石头做“干娘”。这个孩子的乳名就叫“石三伢子”。

在母亲的怀抱里,石三伢子唱着“月光光,夜光光,河里担水洗衣裳。一姐洗,二姐浆,打发哥哥进学堂”的儿歌渐渐长大。

他从韶山冲,走到橘子洲,从长沙走到武汉,从上海走到广州;再上井冈山,到瑞金,渡湘江水,夺娄山关,过雪山草地,进延安城,迁西柏坡,入北平市,登天安门,一直走到人生的巅峰!

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是英雄的人民造就了他!是华夏大地造就了他!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杰出的思想家、天才的军事家,也是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潇洒浪漫的诗人!

毛泽东诗词,艺术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光辉足迹,生动展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画卷,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理想史、奋斗史、创造史、建设史的诗意写照。

在中国革命的低潮时期,他面对浩淼的长江,仍然高歌“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战斗中,当“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的时候,他高举着红旗,吹响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号角;

在万里长征的征途中,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他热情地鼓励红军将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 !

在解放战争的滚滚洪流中,他运筹帷幄,导演了一场“天翻地覆慨而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威武雄壮的活剧。

“一唱雄鸡天下白” !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他领导中国人民,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气概,重整河山;同时,以饱满的热情,讴歌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尚未建成时,他就热切描绘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图景!他还以诗人的情怀,预言了一个浪漫主义的奇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世纪之梦”!

毛泽东既是独步天下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诗词,就是 “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斑斓的情感之虹。

柳亚子先生夸赞毛泽东诗词:“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赞誉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毛泽东是政治家,但不是一般的政治家,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但不是一般的诗人,是一个政治家诗人。

追踪伟人毛泽东的成长足迹,寻觅诗人毛泽东的创作道路,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一生奋斗,一生革命,一生逐梦,因而一生有诗。

他是吟唱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离开家乡的;他是背诵着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踏上革命征途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严峻时刻!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沉重压迫下,陷入了极度屈辱与苦难深渊的时代。主权沦丧,经济衰败,生灵涂炭,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多少有识之士在呼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又有多少爱国志士,在苦苦思索,寻求着救世拯民的道路。

毛泽东奋斗终生的梦想,就是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让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

这是一个伟人的梦!这是一个诗人的梦!这是一百年前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世纪大梦!

这个梦,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许多仁人志士一直在做!

为了这个伟大梦想,毛泽东少年离家,忍别亲人,立奇志,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成为当时名动一方的奇人,被称为“毛奇”。

然而,毛泽东没有想到,这一“奇”,把他推上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推上了一个九死一生的关口!

1925年8月底的一天,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密令湘潭县团防总局,赶往韶山冲抓人。

就在此前几个小时,两位农民用轿子刚从韶山冲抬走了一位看病的“郎中”。这位“郎中”,正是赵恒惕发誓要抓捕、并要“就地正法”的毛泽东。

这是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以来的一次遇险。

这一年,全国的工农运动蓬勃兴起,“五卅”工人运动和广东香港等地省港大罢工,震惊中外;湖南、广东、江西、湖北的农民运动,也如火如荼,日益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成立。

这些事件,都昭示着大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

这年2月中旬,毛泽东携夫人杨开慧和他们的两个儿子岸英、岸青回到湖南韶山冲上屋场。

在韶山的半年时间里,毛泽东与共产党员毛福轩,贫苦知识分子毛新梅,钟家湾的小学同学钟志申,以及李氏、庞氏族校的一干人等,利用农村结婚、寿宴等机会,向群众宣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讲国内外的政治形势,讲农民遭受的剥削、压迫,号召大家团结起来,进行革命!

不久,一个以韶山为中心的农民运动逐渐开展起来,他们筹建秘密农民协会,创办农民夜校,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中共韶山党支部。

毛泽东的活动,早已引起大土豪成胥生等人的注意和仇视。于是,他向赵恒惕告了密。幸亏开明绅士、县议员郭麓宾探得消息,连夜派人送信到韶山冲,毛泽东才得以脱险。

赵恒惕做梦也没有想到,毛泽东离开韶山后,竟然来到了他的眼皮底下——长沙。

在长沙期间,毛泽东先后同中共湘区委员会、省工团联合会、文化书社的负责人谈话,建议他们派人到广州去学习,到农村去发展农民协会。

9月上旬,毛泽东奉命离开长沙,到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参加国民政府工作。临行前,他依依不舍地重游了岳麓山和橘子洲。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面对动荡难料的国家命运,他心潮难平,写下了著名词篇《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的诗词作品之一。从词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热血青年的不同凡响和志存高远。

长沙,对于毛泽东来说,有其特殊意义。从1911年到1923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和从事革命实践活动长达13年。长沙是毛泽东人生旅程的起始舞台,是他革命生涯的第一站,是他光辉人生的起点,是他青春时代的象征。

诗人在深秋之中独立于湘江橘子洲,不只是交代时令、地点和独自重游橘子洲特定的情景,更是塑造了一个诗意的环境,描绘出诗人“独立特行”的形象。仿佛把人们也带到橘子洲头,一同欣赏长沙秋天的绚烂景色。

接下来的视点从湘江开始流动,上下左右,远近高低,尽情扫描。纵笔挥洒,万物竞现,好一派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境界宏大、诗意盎然的秋景图。

不管写山还是写江,不管写鹰还是写鱼,不管写天还是写地,都是在写人。“层林尽染”,是毛泽东火热的情怀;万类霜天,是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因而,诗人用“怅”字一转,由景入情,道出了无尽的感慨,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心事,表现了阔大的胸怀: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应由“谁主沉浮”,“谁来做主”?

毛泽东在拷问历史,拷问社会,拷问未来!

他曾解释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指在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中国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这一设问,将人们引向了一个非常深远的思索之中。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和最初从事革命活动的时期,有着许多难忘的回忆。那时,他们青春年少,朝气勃勃;意志坚强,热情奔放。回忆从前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不平凡生活,令人心潮激荡。

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宏图大志,毛泽东发起组织了新民学会,后来发展到70多个会员,确立了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宗旨,还提出了“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的口号。他们之中不少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

毛泽东常对同学说,读书,不但要读死的书本,而且要善于读“活”的书本,经常和同学利用节假日,采用“游学”的方式,进行社会考察。

毛泽东还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力主德智体三育并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坚持冷水浴、游泳、爬山、远足、露宿及六段操运动。

从湖南一师毕业后,毛泽东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多次领导反对军阀政府的斗争,全身心投入“五四”运动的爱国浪潮。

早在1920年,毛泽东就与何叔衡等有识之士,组织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1922年10月,他领导了长沙6000多泥木工人罢工,经过20天英勇斗争,获得完全胜利。直到1923年4月,毛泽东才离开长沙,去中共中央工作。

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国家大事敢于议论和批评,敢于提出救国救民的主张,敢于用褒贬分明的文章,批判腐朽事物,宣传革命主张,把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反动政客和军阀看得粪土不如。

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被李大钊称为《新青年》的好兄弟。他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发出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豪迈誓言。

他还说:“什么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毛泽东预言:“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光明……光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

为唤起青年战友的回忆,诗人情不自禁地向他们发问,勉励他们永远记住当年的豪迈气概,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到时代的急流中去勇敢搏击。暗示应由“我们”登上历史舞台,主宰国家的命运。

这是一首青春之歌,更是一篇战斗檄文!

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1925年就写出了这样非凡的词章来,像这样成熟的作品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分三路进军:第一路7月攻入长沙,10月攻克武昌;第二路11月占领南昌、九江;第三路12月占领福建、浙江两省。同时,冯玉祥部国民军9月从绥远五原挥师南下,11月控制了陕西、甘肃等省。

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租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猛烈开展起来。

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却和帝国主义相勾结,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逮捕和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7月15日,汪精卫也公开叛变革命,蒋汪合流,更加疯狂地镇压革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遭到失败。

山雨欲来风满楼。毛泽东已经预见到这场即将发生的风云突变,对此深感痛心,而又无力改变现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1927年春季的一天,毛泽东偕同夫人杨开慧登上武昌蛇山,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心事浩茫。

眼下,江城苍莽,烟雨,正身处东西南北交汇点上的诗人,看龟蛇夹江对峙,观江水惊涛拍岸,想政局思潮难平。一时间,古代文人墨客登黄鹤楼的吟咏,似乎骤然在耳边回响,一团愁云在心头萦绕,一股诗兴在脑际涌动,他用那特有的湖南韶山腔,抑扬顿挫地吟诵出一首《菩萨蛮·黄鹤楼》: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诗人登楼远望,以黄鹤楼为“坐标”,用雄浑凝重的笔墨,勾勒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巨大“十”字构图。烟雨,一片迷茫,无边无际,江北汉阳的龟山和江南武昌的蛇山,两山夹江相对,似乎要把长江锁住,正如当时严峻的形势,暗示了大革命遭到重大挫折和自己的郁闷心情。这是久积胸中的愤懑的喷薄,更是在为中国的命运而呐喊。

这首词真切表达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忧虑之情。它的景物描写、感情抒发与特定的政治形势,水乳般交融于同一幅艺术画面中,读后可以深切地感受那血雨腥风的岁月,特定历史年代强烈跳动着的时代脉搏,显示出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和决心!

对“心潮”一词,诗人曾作了这样一条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马克思曾经指出:“即使(巴黎)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毛泽东也正是看到滚滚奔流的大江,即景生情,发出了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和豪情。

这就是毛泽东,越是艰难困苦,他就越有斗志;越是处于逆境,就越是诗兴勃发!

杨开慧当年看到毛泽东的词后,称赞说:“这首词真好,前几句太苍凉了,后几句一变而显得昂扬,激动,我听了也心绪难平。”

毛泽东一生有大志,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一生都在为国为民而操劳,在他的心里,在他的诗词中,那杆中华民族精神的旗帜,始终在高高飘扬。

1965年, 72岁高龄的毛泽东,早已成为亿万人民的领袖,但他仍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矢志不渝地追求远大革命理想和宏伟抱负的实现。

这年5月,他以豪迈的气概创作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登上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被称为“革命摇篮”。

38年后的1965年,毛泽东结束了大江南北的巡视,从湖南出发到井冈山。

5月22日下午,毛泽东站在茅坪前,举目凝视着当年的谢氏慎公祠和附近的八角楼旧址。

当年他曾在谢氏慎公祠主持召开过中共湘赣边区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且在此当选为第一任湘赣边区特委书记;而在那幢名叫八角楼的砖房里,在黑暗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他借着旧马灯的微光,挥笔写就《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文章,犹如点亮了一盏明灯,照耀着中国革命的前景。

车子到达黄洋界,毛泽东等不及警卫人员开车门,自己开门下车,心情十分愉快。

他仔细查看了已经修复的当年的红军营房,健步登上黄洋界哨口。

他纵目远望,群峰起伏,白云袅袅,仿佛看到当年挑粮上山的小路、当年上山歇阴的槲树,仿佛看到当年鏖战的壕堑、当年枪声密集的山峰。

他久久地伫立着……

车队依次继续前进,毛泽东不时兴奋地拉开车帘,细览沿路井冈山那峰、那云、那松、那石,若有所思。下午6时30分左右,一行人到达井冈山山顶之镇——茨坪,毛泽东下榻在茨坪宾馆一楼的115号房间。

毛泽东在井冈山住了多日,他希望见见当年的革命老战士。

一天下午,井冈山广播站反复播送着一条大会通知:“全山革命同志请注意!全山革命同志请注意!今天下午4点钟在茨坪宾馆门前召开广播大会,请相互转告。”

不多时,在茨坪宾馆餐厅门前,几十个老赤卫队队员、暴动队队员、烈士遗孀,站了里三层外三层。不一会儿,毛泽东带着大家熟悉的笑容从宾馆大门走了出来。

“毛主席!”“是毛主席!”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愣住了。主席真的来看大家了,人们一个个激动得忘了说话。有的人揉揉眼睛,看是不是在梦境。

毛泽东大步流星地走在井冈山大道上,高举着右手和大家打着招呼。激动的人群沸腾起来了,“毛主席万岁!”口号声随着松涛久久地激荡。

这一天,毛泽东沿途接见群众3000多人,茨坪当时常住人口也只有几千人,几乎是老老少少倾巢而出。离开井冈山时,主席的心情非常激动,老人家在沙石路上走得很慢,频频地向两旁的群众挥手。

在这里,他广泛地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情况,通过几天的广泛观察和交谈,他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阙著名词篇。

激情的词句,是诗人对井冈山的一往深情,是毛泽东高远凌云的雄心壮志,是诗人“千里来寻故地”的满腔热忱。

思之愈久,情感愈烈。

井冈山,环境优美,处处充满勃勃生机,盘山公路直插云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井冈山的变化,使毛泽东欣慰,让毛泽东兴奋。

追忆当年黄洋界保卫战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我们经过了那些最艰难的历程,在我们面前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和夸张手法,描写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谈笑凯歌还”。

写到这里,诗人无限感慨,总结了古往今来,特别是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哲理性结论。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鼓舞力和感染力。

这是一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

黄洋界上炮声隆

毛泽东既是叱咤风云的统帅,又是独领风骚的诗人,两者兼于一身,世所罕见。

他常常是一面指挥作战,一面作诗;也常常是一面作诗,一面指挥作战。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毛泽东转战南北,戎马倥偬,他的诗常常是在马背上吟成的,因而,毛泽东被称为“马背诗人”。

毛泽东直接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诗词有22首,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占了三分之一。

纵观历史,有的诗人也打过仗,但是,有哪位诗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打过那么多“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胜仗?横看世界,有的统帅也写过诗,但是,有哪位统帅能像毛泽东那样,作过这么多“气吞万里如虎”的好诗?

1933年底,冯雪峰来到瑞金,他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其中就有鲁迅和毛泽东。

毛泽东听了不禁开怀大笑,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

冯雪峰又说,鲁迅读过毛泽东的诗词,曾戏言说有“山大王”气概。

鲁迅读过的毛泽东诗词,指的就是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留下的一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后来不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

8月30日,国民党所属湘军和赣军,共四个团的兵力,乘红军主力还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大规模“会剿”井冈山。

红军守军——红三十一团第一营,兵力不足一个营,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凭借黄洋界天险抵抗。红军弹药不多,就削了许多尖利的竹签,埋在半山腰的草丛里,敌人尽管穿着布鞋,也能扎进脚心。还搬来许多圆木,拴上绳子,绳子一放,圆木就滚滚落下,不亚于枪炮子弹的威力。

这一仗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敌人的几次冲锋都被红军打退。

8月31日中午,红军从茨坪军械修理所抬来一门迫击炮,但只有三发炮弹,因放置过久,前两发没有打响,第三发打响了,而且打到了敌军密集的地方,敌军死伤很多,乱作一团,以为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主力回来了,于是连夜退兵。

红军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928年9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把去湘南的红军迎回井冈山。在砻市广场召开了红军归山的欢迎大会。二连连长龙普林在台上演出了新京剧《毛泽东的空山计》。只见他有板有眼地唱道:

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

只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

你既来就该把山进,

为何山下扎大营?

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

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援兵……

他那悠扬动人的唱腔,加上熟练的表演动作,宛如当年诸葛亮坐在城门楼上,面对城门楼下的司马懿及其兵马,弹琴说唱……最令人称绝的是最后一段唱词:

你上得山来我别无敬,

我准备红米南瓜、南瓜红米,

犒赏你的三军,

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上谈革命。

一曲京剧,悠然自信,婉转坚毅,显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无穷智慧,很快在红军中流传开来。

此时的毛泽东,豪情勃发,写下了著名的词章《西江月·井冈山》。

读着毛泽东铿锵的词句,我们仿佛看到了井冈山军民士气旺盛,严阵以待的雄壮声势。山下到处红旗飘扬,山上战鼓隆隆,军号阵阵。

敌人的力量十倍于红军,气焰嚣张,“围困万千重”。面对如此强敌,早已严阵以待的红军沉着应战,岿然不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上下协力,齐心拒敌,胜算在握,信心百倍,毫不畏惧,气概如山。正所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结果,湘赣联军大举进攻的嚣张气焰,在英勇的红军面前不堪一击,连夜逃之夭夭。

黄洋界保卫战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毛泽东曾指出:“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这次战斗,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是一曲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赞歌!

这首词也成为毛泽东诗词中较早流传于世的作品之一。

虽然这是一首短诗小令,却气势贯通,格调豪迈,又有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之感。其多幅画面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构成一个有上下承转关系的统一艺术整体。在格调上,既雄伟,且又不乏轻松幽默,笔调轻快,充满自信。

毛泽东就是这么一个富于挑战性格、卓尔不凡的奇人!

他的军事天才,常常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得以展示;

他的艺术天才,常常在艰苦卓绝的残酷斗争中得以迸发。

后来,这首词潇洒畅达的书法作品被刻在黄洋界的纪念碑上。

那是1965年初夏,郭沫若到井冈山参观访问。当地的负责人对郭沫若讲,他们计划在黄洋界立一块纪念碑,把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词的手迹刻在上面。但现在苦于找不到这首词的手迹,希望郭老帮忙。

郭沫若回到北京后,多方查询,均未找到这首词的手迹。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郭沫若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他自己希望得到《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当时如果提出是为刻碑而用,毛泽东是不会同意的。

1966年7月中旬,郭沫若到武汉。

7月16日下午,毛泽东派秘书给郭沫若送来一封亲笔信和一幅《西江月·井冈山》手书,郭沫若看后十分高兴和激动。送走毛泽东的秘书,郭沫若让新华社摄影记者把题词拍成了照片,寄给了井冈山管理局。原件带回北京后,装裱加框,悬挂在郭沫若办公室正中的墙壁上。

如今“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已经修缮一新,巍然耸立在当年的黄洋界哨口。

到了1930年初,革命形势有了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赣、闽、湘、鄂、皖、豫、粤、桂等省已经建立了许多大小不一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大为恐慌,于1930年10月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第二次战争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大“围剿”。

第一次 “围剿”,由当时的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任海陆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以约十万人之众,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向赣西南革命根据地进攻。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提出:“撒开两手,诱敌深入,待机歼敌”的作战方针。

12月25日,红军总前委在小布召开盛大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写了一副反映当时战略思想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会上,他以这副对联为题,生动地向全体指战员及在场的人民群众解释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思想,分析了敌必败、我必胜的条件,大大增强了苏区军民反“围剿”的决心和取胜的信心。

12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等派红十二军对张辉瓒部边佯打边退却,张辉瓒得寸进尺,步步尾追。

12月29日,张部陷入红军包围圈。

30日凌晨,毛泽东、朱德登上小别山指挥战斗。

上午9时许,张辉瓒率十八师在龙冈以东,小别山以西开始登山,突遭乘雾预伏在龙冈附近的红军迎头痛击,红三军打正面,四军打右翼,三军团打左翼,十二军包抄敌人后路。

下午四时左右,红军发起总攻,全歼敌军两个旅和一个师部,共9000人,活捉敌人前线总指挥张辉瓒!

从1930年12月30日至1931年1月3日,红军五天打两仗,消灭敌人一万五千余人,缴枪一万两千余支。诸敌纷纷撤退。

毛泽东诗兴涌起,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上片:

雾满龙冈千嶂暗,红军怒气冲霄汉。唤起工农千百万,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上片刚刚写完,总前委秘书长古柏走了进来。毛泽东放下笔,起身抽烟,中断了写作。

1931年2月,蒋介石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大“围剿”,气焰十分嚣张。

红军在江西青塘两次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就如何粉碎敌人“围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多数人主张“分兵退敌”。毛泽东深刻分析了敌我形势和利弊得失,说服大家放弃了“分兵退敌”的主张。会议作出了“坚决的进攻,艰苦的奋斗,长期的作战,以消灭敌人”的决定。

毛泽东的军事意图被广大干部理解和接受后,心情分外兴奋,填写了这首词的下片: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泽东将上片词拿来对照,发现“唤起工农千百万”一句重复了,便进行反复斟酌修改。最后,将上片的开头改为“万木霜天红烂漫”,以描写龙冈的自然风貌和苏区的政治气氛,并根据敌人报纸有关红军是突如其来,犹如天兵从天而降,实在无法招架的报道,将原“红军怒气冲霄汉”改为“天兵怒气冲霄汉”。

经过一番精心修改,便形成了后来广为流传的著名词作。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起笔宏阔,色彩鲜明,是一曲鼓舞人心的革命礼赞!

在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的壮丽图景下,红军这支正义之师,被敌军的嚣张气焰所激怒而气冲云霄。

他们利用笼罩龙冈群山的浓雾,巧施克敌之策。

据说,毛泽东随身带着地图,和朱德在雾幛之中离开阳宅驻地,前往半山腰的前线指挥所。毛泽东曾风趣地对朱德总司令说,“你看,这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候,诸葛亮智借东风,现在我们也是借晨雾歼敌啊!”。

在一阵雄壮的冲锋号声中,红军开始发起总攻。手榴弹的爆炸声、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荡着山谷。敌人在山沟里疯狂的顽抗,红军战士、赤卫队员怀着对敌军的满腔仇恨,挥舞着土枪、梭镖、大刀,同敌人拼搏。

前后不到两个小时,战斗即以我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蒋介石并不死心,1931年,增兵20万,向红军发动第二次大“围剿”。敌人的兵力比上一次多了一倍,可谓风烟滚滚,来势汹汹。

面对更多的强敌,千百万军民,团结一心,豪情不减,以共工头触不周山的大无畏气魄,坚决打倒反革命统治。

共工从来都被认为是失败的英雄,而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来说,认为共工那种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是永远活着的,因而共工确实是胜利了。把共工与红军,神话与现实联系起来,充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革命队伍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景象。

毛泽东诗兴未尽。

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大“围剿”才刚刚开始,毛泽东的诗词又岂能草草作结?

1931年5月15日,国民党军队由富田向东固进犯。

5月16日拂晓前,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总部打算登上白云山红军总部指挥所指挥战斗。在由敖上沿通向中洞的大路西进时,前卫特务连同沿中洞至东固大路东犯之敌第二十八师先头部队遭遇,发生了一场险恶的战斗。

红军总部直属队及特务连抢占白云山,敌军则猛攻不舍。双方从山下打到山上,敌人以为遭遇到红军总司令、发洋财的机会到了,口中还狂呼乱叫。

近午时分,黄公略率其红三军主力,由小道秘密前进到中洞的南侧,处于居高临下的地形,待公秉藩二十八师后尾全部离开中洞时,突然从山上猛攻下来,好像神兵天降,直朝山下敌人压去,敌人遭此突如其来的侧面攻击,顿时陷入混乱,激战到下午五时许,将该师大部歼灭。

红军几乎全歼王金钰部第四十七师一个旅,当夜占领富田。

第二次大“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曾在南昌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气急败坏地大骂部属无能,以至痛哭失声。

1931年6月1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总部进驻建宁城西门外天主堂。次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第二次反“围剿”战役的捷报。3日,总部在县城又召开了军民庆祝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大会。

毛泽东满怀喜悦,吟写了这篇激励人心的词章: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似乎,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大“围剿”,就是为毛泽东提供创作素材的。

白云山是反第二次大“围剿”时,毛泽东、朱德指挥打第一仗的地方,关系到全局。白云山峰峦特出,夏季常有白云缭绕。这次战斗的拂晓前,毛泽东和朱德一早就登上白云山,山头确实是白云缭绕。

近午时分,白云山下战斗打响,我英勇红军意气冲天,怒不可遏,冲向敌人,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冲杀声。

红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积极能动性,集中优势兵力从山上猛冲下来,直逼敌人,如高山滚石,锐不可当的气势。敌人纷纷缴枪投降,有一个被俘敌军官惊疑地说:“娘呀!你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

红军从江西富田镇一直打到福建的建宁县,约700里;战斗从5月16日开始至5月31日结束,共激战15个昼夜,彻底打败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大“围剿”。

关于反第二次大“围剿”,毛泽东后来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时说:在第二次反“围剿”时期,兵少觉得不好办,开头不了解情况,每天忧愁。我到白云山上跑了一天,察看地形,看了很多地方。如果不去看呢?就不知如何打法。只要调查研究就会有办法。

红军取得胜利,诗人心情愉悦。在他的眼里,红军所经过的地区,景色迷茫,山清水碧,极富诗意。

蒋介石第二次大“围剿”的失败,终于为毛泽东的《反第二次大“围剿” 》词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件轶闻:当时《人民文学》编辑部送给毛泽东审定的传抄稿,“有人泣”三字,原本作“蒋何泣”,蒋指蒋介石,何指何应钦。原本写法的好处是十分痛快,淋漓尽致,缺点是太露太实,改为“有人泣”则更含蓄蕴藉,符合诗人之旨。

这首词既气势浩大,又轻松愉快,洋溢着胜利的豪情和喜悦,把点与面的描写相结合,把战争的局部特写和全局概写相结合。具有史诗的特点,是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典范。

这正是毛泽东诗词的高超与精彩之处!

毛泽东诗词的精彩,反映了革命战争的精彩;而革命战争的精彩更加造就了毛泽东诗词的精彩。

《菩萨蛮·大柏地》是毛泽东又一首革命战争的热情颂歌和精彩之作。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占了统治地位,1932年10月,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不久,毛泽东被调离军事领导岗位,改做政府工作。1933年2月,来到瑞金,主持中央政府工作,搞调查研究,领导查田运动。

这年夏天,毛泽东到宁都视察工作,在返回瑞金县城时,路过大柏地,曾健步登上附近的山岭,当时适逢雨后放晴,极目远眺,回想起当年取得胜利的大柏地战斗,不禁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这样一首极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词章: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大柏地,是江西瑞金县城北面的一个小镇。1929年1月,为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国民党反动派以重兵一路围追,追到瑞金,追到大柏地。

这时,毛泽东命令一支小部队边打边退,逐步将其主力诱入大柏地南北走向的十余里长的狭谷。

下午,早已隐蔽在道路两侧山林中的红四军主力,突然向敌人发动攻击,一战获胜,共歼敌近两个团,俘虏敌团长萧致平、钟桓800余人,并缴获步枪800余支,水旱机关枪6挺,迫使刘士毅残部溃退至赣州。

大柏地战斗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在井冈山会师后,离开井冈山协同作战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次战斗异常艰苦,一般不用枪的毛泽东提起一支手枪,亲自带着警卫排向敌人冲锋。经过这一仗,红四军摆脱了被动局面,形势大大改观。

1939年,著名作家刘白羽曾采访朱德,他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大柏地之战是一场激烈的生死搏斗,一个报告从火线上送来:子弹打完了,敌人又在增援了!在这胜败关键时刻,总司令屹立不动,坚毅如钢,他命令:“子弹光了,等敌人靠拢来,拿刺刀杀!”

总司令亲自跑上火线,从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一路走一路讲:“同志们!一定打!没有子弹,用枪托砸,用拳头打,谁也不准退,死也死在这里!”整个部队像一个人一样跳跃起来,用枪托砸败了敌人,把敌人消灭在大柏地,由危局变成胜局,大柏地遍地是枪枝弹药。

陈毅当年在描述这次战斗时说:

二月中旬(阴历正月初一)复与刘士毅师全部鏖战于江西宁都、瑞金交界之大柏地,从是日下午三时起,相持到次日正午始将刘部完全击溃,其团长萧致平、钟桓被活捉,因不认识被逃去,得计枪械八百余支,俘虏数略同。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的战争。

毛泽东的词,抚今追昔,描绘大柏地雨后景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绚烂夺目,美丽动人;热情讴歌人民和革命战争,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表达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天空亮丽,大地多姿。斜阳之下,关山流动着一阵阵苍翠之色。

诗人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生动。在他的笔下,大柏地丰姿盛彩,关山充满动态之感,显示出勃勃生机。

然而,毕竟美景来之不易,胜利来之不易。诗人追忆四年前,在这宁静优美的村庄曾经发生的激战,那次战斗形势是多么的紧张,打得是多么的激烈,整整鏖战两天,才消灭了尾随的敌人。今天,革命根据地的大好江山,是经过艰苦的斗争,从炮火中夺来的。前村墙壁上无数的弹洞,就是当年战斗留下的见证。

“前村”,原来并不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而是泛指战场附近的小村庄。大柏地确实有一个村庄,原名杏坑,1967年,有人在村中墙壁上挖出了子弹头,于是以毛泽东这首词中的诗句,改称“前村”。

今天看来,那些弹洞,装饰和点缀着阵阵苍翠的关山,别有一番风采,使得关山更加美丽。

诗人移情入景,表达了革命的战争观和豪迈的感情。

诗人对革命战争的热烈颂扬之情溢于言表。

短短词作,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亦诗亦画,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人间正道是沧桑

革命战争远没有结束,毛泽东的诗词也远没有结束。

其实,毛泽东并非喜欢战争,他说过:“战争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然而人民为求解放,争自由,却不能不以革命的武装斗争对付国内外反动派。

毛泽东从革命的实践中悟出了一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必须用正义的革命战争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才能把中国人民从苦难的深渊解放出来。

1934年8月,红军第六军团奉命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0月,中央红军也开始长征。

1935年1月7日,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了遵义城。

1月10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

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撤销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毛泽东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后,中央又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新的起点。

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1月19日,毛泽东率领红军离开遵义,1月20日翻越娄山关,打算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

蒋介石发现了红军的行动意图,在长江沿岸集结重兵,处处设防,红军只得改变计划,突然抛开四川敌军,转头东进。开始了红军长征中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为了战略需要,毛泽东指挥红军再次攻打娄山关。

娄山关,是进入四川和贵州北部的重要隘口,位于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

川黔公路从娄山关北面的峡谷中弯弯曲曲通向关口,又弯弯曲曲沿着南面的峡谷通向遵义。关上树立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娄山关”三个大字,关口周围的三座山峰像剑一样直插云霄。

这是一处怎样易守难攻的关隘啊!

2月25日,在距离娄山关还有5公里的地方,红军十三团和敌人发生了遭遇战。在嘹亮的冲锋号中,战士们迅速出击。

在悬崖绝壁之间,有一制高点叫点金山,又尖又陡,敌人认为红军无法攀登,没有防备。在激烈的交火中,红军主力奋力抢占了点金山。黄昏时,主力从点金山冲下山来,抢夺娄山关。经过四次激烈的争夺战,敌人溃败,十三团胜利地占领了娄山关。

次日拂晓,敌人又组织两次密集进攻,都被红军打退。

红军乘胜追击,2月28日重占遵义城,歼灭王家烈部两个师,击溃国民党中央军两师增援部队,获得了遵义会议以后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毛泽东同军委纵队过娄山关,触景生情,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词: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校长的成仿吾,参加过长征,他说:战斗结束时,毛主席登上娄山关。这时迎面碰上抬下来的一个伤员,一条腿被打断。毛主席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叫钟赤兵,是红三军团的一个团长——他就是后来新中国的独腿将军。

当时太阳还未落山,战场也未来得及打扫,硝烟笼罩着血迹和尸体。这场血迹斑斑的胜利,让诗人的心情摆脱不了几分沉重和复杂。

毛泽东对这首词曾经有一个批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战斗打响的清晨,西风猛烈,寒霜满地,残月悬于半空,辽阔的天空中传来归雁的鸣叫声。西风、长空、大雁、晨霜和残月——悲凉凄清的氛围,怎能不深深触动人的听觉、视觉和触觉!

红军拂晓时在崎岖不平的群山乱石间行进,马蹄声杂乱细碎,军号声为凛冽的西风压抑得低沉而沙哑,部队紧张急速而又高度戒备,可见气氛的肃穆;行军途中听不到一点人声,可见任务紧迫和军令森严。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环境中,抢关夺隘,这种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是何等的壮烈!

红军虽然屡遭挫折,却依然意志不衰,志在必胜。纵使娄山关如钢似铁也算不了什么,如今红军再次大踏步地越过去了!

越过关隘,一片望不尽的山峦起伏,好像是翻腾的大海,将落的太阳,像血一样殷红。这样一幅阔大艳丽的宏伟图景,不正是诗人夺关胜利后悲壮而豪迈的心境的写照么?

这首词被认为是毛泽东最好的词作之一。全词塑造了一个气象万千,苍凉动人的艺术境界!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史诗般的格调。

毛泽东对最后这两句词也颇为自得。他在修改郭沫若对这首词所作的解释的文章时,曾经借郭沫若的口气写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诗人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诗人自以为颇为成功的两句话。”

娄山关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前面的道路,仍然障碍重重。

仗,还要继续打;血,还会继续流;长征,还要继续走!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主力一路披荆斩棘,在翻越过千里积雪的岷山之后,正如毛泽东所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他在凝神,他在沉思,他在用诗人的激情,记录着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创举!

《七律·长征》就是这个时候,毛泽东吟就的著名诗篇。

这首诗是毛泽东以朗诵的形式“发表”的:

1935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这天下午,召开了有两百多人参加的副排长以上干部会。

在聂荣臻政委的陪同下,毛泽东来到会场,并发表讲话。他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和红军的胜利。当时同志们经过长途行军都很疲劳,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还要走多久。他和蔼地鼓舞大家:“我们要到抗日最前线去,到陕西北部,消灭侵略我们国土的日本鬼子。”

毛泽东看大家热情很高,说道:“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在大家的欢呼声中,他高亢有力地朗诵起来: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那博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他还号召大家编一个“到陕北去”的歌子,边唱边走。

长征诗只有短短56个字,却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56个字,不知浓缩了多少世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56个字,不知包含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拼搏和牺牲!

在红军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前,纵使千山当道,万水阻隔,野草充饥,马革裹尸,又有何难,又有何惧!

对伟大的红军战士来说,五岭大川,不过是一条粼粼细浪;乌蒙高山,也就如滚动的泥丸。

毛泽东自己也曾经解释说:“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在艰辛的长征中,金沙江和大渡河是必经的两大天堑。金沙江两岸,山崖高耸入云,急湍的江水拍打着云崖,极其壮观;大渡河上,铁索桥横系两岸,碗口般粗细的铁链寒光闪闪, 令人不寒而栗。

我们的勇士,在枪林弹雨和熊熊大火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表现出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本色,成为长征的两个典型事件。

这首七律诗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典范,可称得上毛泽东诗词中的诗之冠绝。

毛泽东这首诗的书法也有很多故事。

这首诗最初流传于世,是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障碍,毅然访问陕北根据地。

毛泽东和他谈了十几个晚上,第一次向世人披露了他的身世,并且将长征诗书赠给斯诺。斯诺接过墨迹,欣赏着对西方人来说完全陌生的中国书法,不禁脱口说道:“你真是一位书法家!”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将自己的诗词书法送给外国人。后来斯诺将这件事写进了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书中这样写道:“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善于领导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的一首关于这次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

1961年4月,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调到天津工作,李银桥请毛泽东为他写字。李银桥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很长的折子,请毛泽东书写。在李银桥全家向毛泽东告别时,毛泽东将已经写好的《七律·长征》诗递到李银桥手上,李银桥看了非常高兴。

回到家里,李银桥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中漏写一个“索”字。第二天他带着册页找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呵呵一笑,用毛笔在旁边添写了一个小小的“索”字。后来郭沫若看了,称赞说:“这添的字,写得很好,真是神来之笔!”

这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受到人们赞扬的一幅毛泽东的书法作品。

《七律·长征》被人们称为长征诗,毛泽东还有一首诗词作品与之媲美,被称为长征词,这就是《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9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了最后阶段。

10月初,经甘肃东部回民区,连续突破了会宁、静宁之间及平凉、固原之间的封锁线,击败了敌人第七师四个骑兵团的追击。

10月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过六盘山时,一鼓作气登上了主峰。翻过六盘山,长征的终点——陕北根据地、抗日前线就近在眼前了。

在越过一道山卡之后,他转过身挥手招呼同志们说:“休息一会儿吧!”他习惯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右手摘下帽子,一边歇息,一边眺望远方,高兴地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

翻过六盘山,有一天,毛泽东没有开会,也没有看书,静静地坐在桌前,反复吟诵,挥笔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一篇激奋人心的宣言书,是一首战斗的壮怀曲。

只有毛泽东诗词,才能如此起句即景,宛然入画;只有毛泽东的胸怀,才能如此高瞻远瞩,境界辽阔。我们如同就在诗人的身边,看着他伟岸的身躯矗立于六盘山高峰之上,纵目远眺:天高气爽,天上点缀着淡淡的白云,大雁往南飞去。

诗人为什么要回头“望断南飞雁”?

古人有雁足传书的说法。也许,他在回顾一路跋涉的曲折;也许,他在怀念那些倒在雪山草地的战友;也许,他在牵挂还在苏区坚持斗争的同志;也许,他在遥想南方根据地的父老乡亲。

红军长征把战略大转移,将要变为奔赴抗日前线。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它在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毛泽东把“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抗日前线的代称,强烈地表达了红军要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奔赴抗日前线的坚强信心和顽强的革命精神。

屈指一算,红军所走的路程已经两万里了,我们预定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我们一定要达到,一定会到达。这才是真正的好男儿、英雄汉!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的虚写,有的实写。毛泽东屈指算出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路程确有其事。

当年护送毛泽东、周恩来去陕北吴起镇的萧忠渭曾回忆说:1935年10月19日,他奉命完成护送任务。

当晚,他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前,洞内亮着灯光。毛泽东走了出来,叫萧忠渭进屋坐坐。毛泽东说:“忠渭,你算过没有,我们离开中央苏区已经走了多少天了?”萧忠渭挠了挠头,一时答不出来。

毛泽东边抽烟,边看地图,说:“到今天为止,我们共走了十二个月零两天,算起来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根据一军团司令部的阵中日记计算,我们已经走了二万五千里路程……”

在六盘山的高峰上,红军的红旗随风翻卷,红军将士豪情激荡,我们的长征取得了胜利,一幅新的壮丽图景向世人打开。

今天,我们已经长缨在手,掌握了革命武装,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打倒一切反动派?诗人渴望革命早日成功,全国几万万同胞也在渴望革命早日成功。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城,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各路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自然界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14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相继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是斯诺笔下“惊心动魄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最动听的凯歌,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长的诗句。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一结束,新的局面就开始了。”

1938年11月,著名教育家李公朴偕同夫人张曼筠,来到仰慕已久的延安。到达延安的第三天,李公朴去拜见毛泽东。

次日晚上,毛泽东来到交际科招待所看望李公朴夫妇。毛泽东离开时,李公朴拿出一本画册,请他题字。毛泽东在张曼筠画的一幅《长城》图上,欣然用毛笔题写了自己的旧作《清平乐·六盘山》词。李公朴夫妇非常高兴,视若至宝。

从那时起,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词就流传开来了。

毛泽东这幅字至今仍被保存,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这首词,在革命根据地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1947年3月,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的艰苦日子里,有一支向北转移的解放军部队,在途中被国民党军包围,他们隐蔽在一个小山洼里,经过五天五夜苦战,精疲力竭,弹尽粮绝。最后,支队长下令:把剩下的手榴弹分给战士们,准备天明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时,支队长为向党告别,很想再听一听党中央的声音。于是他打开一架即将毁掉的收音机,正巧听到一位播音员以饱满的情绪、铿锵的声音,朗诵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那充满乐观精神和战斗力量的豪迈词句,给人以生的信念和鼓舞。

支队长听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地宣布:“同志们,前令撤销,刚才毛主席说了,枪在我们手中,我们能够战胜敌人,不回到纵队就不算好汉!”

战士们顿时精神振奋,他们力克艰险,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胜利地走向目的地。

如果说,这个传奇的故事是“神话”,那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话”,只有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话”!

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曾经说过:“毛泽东在描写使人振奋的斗争场面时,运用了鼓舞意志的手法,使人读起来感到增添了力量,……使他的同志们成为几乎不可战胜的队伍。”

“神话”还在继续。

(本文为腾讯文化独家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返回腾讯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蕴藏民族担当和中国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献片《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同名书出版

文献片《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同名书出版

毛泽东,毛泽东诗词,故事,指点江山,政治家,诗人,诗词,一生,中考,历史,日子,特点,艺术,中国革命和建设,于近日,文献纪录片,和建,季世昌,中国梦,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中国出版社,电影制片厂,摘要,中国,乡情,书名,书号,共产党,出版...

2020-06-16 #经典故事

39.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增强中华民族凝 聚力和中

39.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增强中华民族凝 聚力和中

文字,作者,意义,制度,教育,功名富贵,先民,国文,读万卷书,时间,民族,真意,知识,道德,俞平伯,利为利,纪晓岚,对他说,书本,中国,卧游,利禄,别字,前途,华夏,古人,古今,声名,官位,太史公

2020-08-07 #经典故事

39.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增强中华民族凝 聚力和中

39.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增强中华民族凝 聚力和中

文字,作者,意义,制度,教育,功名富贵,先民,国文,读万卷书,时间,民族,真意,知识,道德,俞平伯,利为利,纪晓岚,对他说,书本,中国,卧游,利禄,别字,前途,华夏,古人,古今,声名,官位,太史公

2020-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向伟人学习 做有志向的中华好少年!

向伟人学习 做有志向的中华好少年!

毛主席,故事,诗词,毛泽东,小记者,兰州,同学们,老师,活动,伟人,同学,小学,妈妈,精神,向伟,李济,人学,古诗词,大会,讲故事,诞辰,语言,为了纪念,了一场,刻苦学习,毛泽东诗词,民族自豪感,万里冰封,代一,许雅

2020-06-17 #小故事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3》的10段精彩语录!最实用的作文素材!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3》的10段精彩语录!最实用的作文素材!

中国诗词,大会,语录,诗词,舞台上,就让我们,文化,李白,作文,想象力,母亲,民族,诗人,毛泽东,爱诗,再一次,写下了,写作文,历史,国度,孩子,天涯若比邻,景象,时候,节目,诗经,道路,魅力,又一次,就没有

2020-01-07 #经典故事

比美 和中 老 不夜媚 的故事 非常 典!

比美 和中 老 不夜媚 的故事 非常 典!

辛黛瑞,孩子,王子,故事,作者,朋友,仙女,灰姑娘,為什麼,上王,有仙,全班,作家,南瓜,教室,老鼠,不喜歡,加倍地,成功地,就不能,埃克,格林,好一,不合理,人平,人面,姐姐,女孩子,大和,地方

2007-03-23 #故事会

比美 和中 老 不夜媚 的故事 非常 典!

比美 和中 老 不夜媚 的故事 非常 典!

辛黛瑞,孩子,王子,故事,作者,朋友,仙女,灰姑娘,為什麼,上王,有仙,全班,作家,南瓜,教室,老鼠,不喜歡,加倍地,成功地,就不能,埃克,格林,好一,不合理,人平,人面,姐姐,女孩子,大和,地方

2019-06-28 #长篇故事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故事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故事

毛泽东,诗人,毛泽东诗词,斯诺,中国,外交,屈原,苏联,诗词,外国,才华,形象,日本,立场,蒙哥马利,尼赫鲁,新中国成立,毛主席诗词,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文学,新中国,主题,出版局,命运,声音,外交政策,外国人,故事,文本

2008-02-0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