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致敬妇女节 致敬近现代中国杰出的女性

时间:2018-01-30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

提示:本文共有 23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致敬妇女节,致敬近现代中国杰出的女性

林巧稚: 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林巧稚

1901年出生福建厦门,28岁就获得获本科学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这放在现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协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女性,也为她们设置了一道不近人情的门坎:担任住院医生的女性,一旦结婚自动解聘,女护士如果结婚必须辞职。因此,老协和女医护人员她们大多终身未婚,将自己嫁给了医疗事业。虽然林巧稚一生从未有过孩子,但她亲手接生的婴儿却有50000多名,就有了“万婴之母”的名号,林巧稚说过:“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而林巧稚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很多妇女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据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她曾看到林大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让她买营养品。“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300块,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的病床上走向人生终点,享年82岁。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一身白大褂,一颗平凡心。一双手,承接了万千的生命;同样一双手,托起了职责与天使。

何泽惠:“中国的居里夫人”

何泽惠

何泽惠,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18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面对传统偏见,她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以优异成绩完成毕业论文,随后在政府资助下,出国深造,出于抗日爱国热枕,毅然选择了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何泽惠从德国到法国,在法兰西学院和居里夫人实验室,她和钱三强以及两位研究生R.沙士戴勒与L.微聂隆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1948年夏,何泽慧与钱三强一起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科研事业中。由她具体领导的小组,在条件十分简陋的前提下,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成功研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使我国成为当时少数几个能生产核乳胶的国家之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的研究工作。

1973年,何泽惠担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何泽惠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光环的背后是淡泊人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何泽惠除了治学与探求真理之外,对物质生活毫无要求,为祖国无止境的付出。耄耋之年,仍然坚持每天上班,将自己仅剩的岁月也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和祖国的下一代。

2011年6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数具有强烈爱国之心的先辈,从始至终,都将祖国的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使命,这种高尚情怀,值得当代人传承。

谢希德: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谢希德

谢希德,1921年生于福建泉州,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培养出数位当今中国该领域的领军人才,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七七事变”后,谢希德一家便开始了逃难生活,辗转武汉、长沙,谢希德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颠沛流离中度过。这使她强烈地意识到:只有摆脱强权压迫,使中国富强起来,人们才会有安定的生活。因此,发奋读书、学好本领,是当时谢希德生活的主旋律。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大学。然后却患上了股关节结核,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结核病犹如今天的癌症,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她并未向命运低头,在卧床治病期间,谢希德自学了大学英文、数学。

4 年后,谢希德最终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但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双腿不能弯曲。在经历了 3 次高考之后,她终于踏进了大学的殿堂。

1947 年,毕业后的谢希德顺利考入美国史密斯女子文理学院攻读硕士,两年后又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在这一流的高等学府,几年如一日,咬紧牙关,以数倍于旁人的努力,坚持不懈,向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迈进。

新中国成立,谢希德和同学们奔走相告,他们的心早已飞回北京,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执拗地在耳畔回响。

然而远在菲律宾的父亲的一封来信却使谢希德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父亲在信中写道:“得悉你欲回中国,我感到很不安,我不想让你回到贫穷而落后的中国去!”深爱女儿的父亲希望女儿能有很好的科研环境,能生活幸福。怀着对祖国炽热和执着的爱,谢希德终于还是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代价却是父女俩从此断绝往来。

1956 年,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成立,由北大的黄昆和复旦的谢希德共同主持,培养半导体人才。当时她的孩子刚满 5 个月,但她没有犹豫。1983年1月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从1966年到1999 年这30多年中,由于多年高强度的工作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谢希德五次与病魔抗争,癌细胞几度向胸腔、淋巴结转移,一次次手术、化疗,令她受尽折磨,然而生命却在一次次在砥砺中放射光芒。

2000 年 3 月 4 日晚 9 时 35 分,一生和病魔作斗争的谢希德这一次没能继续扼住死神之手,离开了她热爱的事业和学生,享年79岁。

面对命运的多次不公,你没有低头,而是奋起反抗,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生命的乐章,完成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陈萍,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洁能源应用“储氢”材料领域研究专家。

于吉红,女,吉林大学化学院教授,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领域研究专家。

张纪岩,女,炎症调控信号转导机制研究领域研究专家。

王小云,女,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教授,计算机密码算法领域专家。

.

.

.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女性节日,让我们为广大优秀女性祝福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致敬妇女节 致敬近现代中国杰出的女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致敬妇女节 致敬近现代中国杰出的女性

致敬妇女节 致敬近现代中国杰出的女性

谢希德,何泽,中国,祖国,林巧稚,女性,R.,L.,妇女节,生活,近现代,专家,协和,享年,事业,半导体,父亲,研究,童先生,钱三强,林大夫,新中国,一生,奠基人,人生,人才,优异成绩,光明网,命运,大学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八妇女节 致敬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三八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 致敬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三八妇女节

中国,新中国,中国第一,女性,先驱,祖籍,社会活动家,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奠基人,女权运动,丁玲,上海人,开拓者,政治家,福建,工作,何香凝,何泽慧,冰心,唐群英,史良,吴贻芳,吕碧城,周璇,唐丽,宋庆龄,宋美龄,居里夫人,张爱玲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近现代五位杰出女性代表

中国近现代五位杰出女性代表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6-20 #故事大全

三八国际妇女节:致敬和怀念中国近代三位杰出女性

三八国际妇女节:致敬和怀念中国近代三位杰出女性

妇女,宋庆龄,邓颖超,何香凝,国际妇女节,中国,女性,中国妇女,历史,上海,先驱,事业,主席,同盟会,妇女节,学校,家庭,政治家,母亲,福利事业,领导,教育,活动,中国第一,伟大女性,值得我们,妇女工作,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百家号,孙中山

2014-03-11 #长篇故事

三八妇女节之际 致敬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十位女性!

三八妇女节之际 致敬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十位女性!

冰心,宋美龄,中国,张爱玲,小说,散文,母亲,笔名,林徽因,萧红,女性,时候,创作,出生于,宋庆龄,林巧稚,屠呦呦,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作家,原名,外交,奖项,方面,日本,时间,汉族,研究员,祖籍,贡献

2014-01-23 #短篇故事

中国科技界的“铿锵玫瑰”——盘点近现代杰出的女性科学家

中国科技界的“铿锵玫瑰”——盘点近现代杰出的女性科学家

领域,中国,女性,男性,女性科学家,才能,科学研究,国际和平日,和建,阿祖莱,总干事,科研人员,一直以来,科技创新,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八节,三八妇女节,一大,科技界,盘点,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主导地位,优势,人类,作用,创造...

2020-06-20 #经典故事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八位杰出女性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八位杰出女性

政治部,丁雪松,女大使,中国,中央委员,女子,秘书长,刘适兰,向警予,武秀,金雅妹,韦钰,当选为,副参谋长,中国共产党,女博士,女飞行员,女性,荷兰,湖南,称号,组织部,中国第一,全国劳动模范,最杰出,被评为,中多,博歇尔,宁波人,曾任国

2011-03-25 #小故事

被称为近现代史上 中国最杰出的的女性 你认为还应该有谁?

被称为近现代史上 中国最杰出的的女性 你认为还应该有谁?

宋美龄,张幼仪,女性,外交,宋庆龄,史上第,徐志,志摩,徐志摩,林徽因,秋瑾,轩亭口,家和,国母,女人,妻子,女权,学者,尊称,政治家,我国,民国,知名人士,生命,绍兴,辛亥革命,解放运动,发展,中国近现代,20世纪

2014-08-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