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时间:2017-11-23

疫情第一线动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2020 02 11 作者:李洋杰

衡阳网讯 记者李洋杰报道 “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可以再上一线。”“希望第二批医务人员再接再厉,再创辉煌!”2月10日下午,一场简单而又特殊的交接仪式,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进入隔离区的第一批21名医务人员和第二批22名医务人员正式轮换交接。至此,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圆满完成了自己14天的值守。

隔离区里环境如何?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如何克难而上?病房里发生了些什么暖心故事?2月11日上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到了南华医院隔离区首批轮换修整的医务人员,听听他她们述说来自抗击疫情第一线隔离病区里的感人故事。

南华医院“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书记邓立普教授:“防护衣里的他们还是群孩子,一定要把他们平安送出去。”

建章立制、划分区域、成立抗击“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

年三十晚,南华医院的一场紧急调度会,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拉开序幕,21位来自各个科室不同岗位的他们也因此而聚集在一起,坚守在疫情一线,曾担任中国第十三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长的老将邓立普教授就是其中一员。

“现在脑海回想起当时进来时的场景,我依然历历在目,并为之感动,这群孩子用行动证明了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邓立普教授通过电话向记者讲述道,昨天是他最安心的一天,即使在口罩帽子、防护服、隔离衣、防护眼罩、面屏与两三层手套的保护下,他们仍有被感染的风险,面对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冲锋上前,就在昨天第一批进来的孩子们圆满完成了艰巨而又无比光荣的任务。在隔离区工作的这14天里,每天结束高强度的工作后,每当他看见这些孩子们在脱下防护衣摘下防护镜后被汗水侵泡出褶皱的双手和脸上护目镜的压痕时,作为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他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

感染科主任钟哲峰:每天摄入的水源只有两包中药汤剂

“南华医院作为全市集中救治医院,那我们感染科就是这场战役中的主阵地,我一定要上去。”电话里南华医院感染科主任钟哲峰在记者问到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时如是说,并分享着让他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在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战役打响后,隔离区医务人员与防护服的斗争也随之展开。刚开始穿防护服时,缺氧、脱水的感觉很明显,再加上防护服较为笨重,说话、行动十分费劲,从刚开始穿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闷得慌,再到后来的号称“可以战胜高原反应去西藏”。

钟哲峰回想着在隔离区与同事们并肩战斗的这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有穿着防护服辨认不出是谁的同事在隔离区会面时,比着加油手势的温暖;也有着为预防医护人员感染,一天只靠喝两包中药补充水源的苦涩与艰辛。

感染科护士长张丹丹:最难忘的除夕夜

这位患者是一位军嫂,她的丈夫在武汉某部队,平时难得一见。前不久去探亲,好不容易见着一面,结果就遇上了疫情。她的丈夫早就投入了这场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感染病毒后的她选择独自坚强面对,没有告诉坚守疫区的丈夫。“年三十怕她觉得孤单,我和胡曦特意去病房陪她过除夕。那位军嫂感动地说,这是她人生当中度过的最难忘的除夕,其实我也是!”护士长张丹丹通过一张照片向记者讲述着。

记者注意到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丹丹的防护服背后不仅写了她的名字,还写上“江戎隽妈妈”五个字。她犹豫了一会儿,告诉记者,在进入隔离病区的前夜自己想了又想,还是决定把儿子的照片随身带进了病区办公室。她言语间有点哽咽:“每天换班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会看看儿子,很想他!”

今天是张丹丹在一线抗疫的第二十二天,在昨天送出了笫一批队员后,为确保与二队无缝交接,目前仍在隔离区坚守。她表示,看着病人一批批康复出院,也给了她无穷的信心与希望。她坚信,隔离病毒,隔离不了希望与爱,隔离不了思念与祝福;只要我们一起携手并肩,一定能攻克难关。

隔离区护理一组组长杨玲:“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可以再上一线。”

隔离区护理一组组长杨玲在第一天日记中写道,“今天是进入隔离观察的第一天,感谢大家的互相帮助与互相关照,安全度过了在隔离区充实忙碌的每一天。也感谢全院各科室兄弟姐妹们、家人与同学的支持与鼓励,你们让我在一线没有后顾之忧。为了战胜这场疫情,我们都坚守在不同的岗位,肩负重任,努力前行。”

51岁,作为一名工作28年的老呼吸科护士,不是党员的杨玲当初为什么会义无反顾的报名进入隔离区?记者从与杨玲的交谈中得到了答案,她说:“我的孩子今年已经23岁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我没有后顾之忧。”“我是一名老护士,有丰富的经验,有能力可以保护好自己和同事。”当记者问到等待修整14天后是否还会选择再进隔离区时,杨玲毅然表示,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可以再上一线。

记者手记

“微信群聊、视频语音采访”,还是跟很多媒体前辈同时采访这么多人,对我来说绝对是第一次。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后来深深被医护人员的故事吸引。“我想去隔离病区采访!”我向单位领导提出这个请求。领导回复我说,如果有必要会安排,但是此刻我们莫去打扰。

看着来自隔离病区的那一张张照片,我想也对,口罩和防护服那么珍贵,与疫情抢来的时间那么珍贵,都留给“白衣天使”,让他们多一次喝水、上厕所的机会也好,对一分钟思念家人也好,多睡一会儿也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隔离,隔离区,南华医院,疫情,杨玲,一线,医务人员,病区,记者,防护服,张丹丹,工作,丈夫,肺炎,邓立普,教授,第一线,区的,钟哲,感人故事,有需要,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中国,主任,军嫂,孩子,岗位,年三十,潇湘晨报

2020-06-28 #小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隔离,隔离区,南华医院,疫情,杨玲,一线,医务人员,病区,记者,防护服,张丹丹,工作,丈夫,肺炎,邓立普,教授,第一线,区的,钟哲,感人故事,有需要,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中国,主任,军嫂,孩子,岗位,年三十,潇湘晨报

2020-07-02 #短篇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隔离,隔离区,南华医院,疫情,杨玲,一线,医务人员,病区,记者,防护服,张丹丹,工作,丈夫,肺炎,邓立普,教授,第一线,区的,钟哲,感人故事,有需要,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中国,主任,军嫂,孩子,岗位,年三十,潇湘晨报

2020-09-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隔离,隔离区,南华医院,疫情,杨玲,一线,医务人员,病区,记者,防护服,张丹丹,工作,丈夫,肺炎,邓立普,教授,第一线,区的,钟哲,感人故事,有需要,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中国,主任,军嫂,孩子,岗位,年三十,潇湘晨报

2020-09-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隔离,隔离区,南华医院,疫情,杨玲,一线,医务人员,病区,记者,防护服,张丹丹,工作,丈夫,肺炎,邓立普,教授,第一线,区的,钟哲,感人故事,有需要,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中国,主任,军嫂,孩子,岗位,年三十,潇湘晨报

2013-10-12 #经典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隔离病区演绎的感人故事

隔离,隔离区,疫情,病区,记者,防护服,南华医院,杨玲,一线,医务人员,张丹丹,工作,丈夫,肺炎,邓立普,钟哲,医护人员,教授,区的,有需要,义无反顾,主任,军嫂,孩子,口罩,岗位,家人,年三十,故事,护士长

2020-09-28 #经典故事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近百名白衣天使誓师抗击疫情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近百名白衣天使誓师抗击疫情

杨琦,南华大学,中心医院,肺炎,长沙,附属,冯永,红忠,志愿,医务人员,工作岗位,女儿,疫情,疾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刘鸣,师杨,易征,李晶,陈亚男,医护人员,科主任,医院门诊,救援队,诊疗中心,时刻,一线,代表,主任

2016-08-29 #故事会

「逆风飞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高高飘扬——记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临时

「逆风飞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高高飘扬——记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临时

隔离,发热门诊,病区,党员,秦翠,疫情,患者,隔离病房,秦晓,女儿,杨翠华,一线,医院,工作,罗志立,医护人员,主任,肺炎,护士长,长时间,防控,人民医院,丈夫,党支部,医务人员,医生,微信,疑似病例,疑似,病人

2020-02-2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