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李国航医生的战疫故事

时间:2017-10-16

战疫医生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从1月24日除夕夜开始一直到现在,他主持着感染科住院部的诊疗业务,接诊了一个又一个隔离留观病人,让整个团队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每天都带领医生查房诊视每一个隔离留观患者,在最危险的地方为每一个患者问诊、检查及治疗。他一直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至今没有休息过一天。他默默地付出,无怨无悔!他就是坚守在龙岗区的抗疫大本营—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病区的战疫中坚,感染科的副主任李国航医生。

李国航医生身材不高,圆圆的脸庞上架着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他话不多,脸上却常常浮现出朴实真诚的笑容。在谈到工作时,他总是说:“我没做什么,庄桂龙主任,余希医生,丁玲护士长他们才辛苦呢!”。可同事们知道从除夕到现在他已经在病区坚守了35天。他们都说:你们宣传一下我们李主任吧,他是才是我们的战疫英雄。

2003年抗非典时,李国航医生就是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的青年抗非典骨干力量,曾受到深圳市政府的表彰。其后每次出现紧急的公共卫生事件如: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他都冲在第一线。2007年手足口病首次暴发流行时,李国航医生还在诊治过程中成功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新方案,使手足口病的病程明显缩短、短期治愈率显著改善,提高了医院和科室的品牌及知名度。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识和赞誉。甚至有远在江西湖南的患者长途跋涉慕名前来找他诊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带领医护团队承担下感染病区隔离留观患者的全部诊疗业务工作。龙岗中心医院是龙岗区的三甲综合医院,也是全龙岗区唯一有常规配置感染科独立病区的医院。所以从疫情初期到现在,收治的病人都是病情相对较重者,同时还接收各个街道医院以及龙岗区六院留观病区和本院发热门诊的转送的病情较重或者病情进展者,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承担的压力及风险可想而知。

除了主持感染科病区工作外李国航医生还承担着龙岗区区内专家会诊的任务,轮到他当值时,不分昼夜地对各个街道医院提交的患者资料进行会诊,协助街道医院安排患者的诊疗。

他对其它医护人员说:“我们诊治的新冠疑似病人在龙岗区来说是最重的,病情容易变化,容不得一丝疏忽。”所以他每天都会亲自逐一查看病人医嘱、生命体征变化、检查检验等,同时还会对病情较重或者病情进展快或疑难的病人进行现场讨论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1月22日,感染科收住了一位有流行病学史的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上仅有低热,血液检验以及胸片检查结果并无特殊。但李国航和管床医生邝建玉仔细分析了患者病情,并结合入院后的CT片上影像学特点,判断该患者为新冠肺炎属高度疑似。他们马上与区CDC沟通,应时采集咽拭子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第一时间拿到阳性报告,最终确诊了龙岗中心医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2月1日感染科收治了来自平湖一位患者,根据其症状及CT影像特点,初步判断为疑似病例,但连续查两次新冠病毒核酸均为阴性,且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按照当时国四版的标准应该将其转为严格的居家隔离。但李国航一直未放松对该患者的随访和跟进,他根据其流行病学史及影像学特点,于2月8日再次将患者收住院,并多次进行核酸检测,终于在第四次核酸检测取得阳性结果,并成功将该患者转到市定点医院治疗。

2月6日下午,病区新收1名中年女性,为可疑新冠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入院后突然出现血压、血氧下降,李国航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抢救。但患者的病情仍继续恶化,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果断地指示多科协作插管上呼吸机治疗。病人情况才得以逐步好转。在那与死神抗争的4小时里,李国航反复查看、安抚病人、交代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指导用药及及时完成抢救记录,一刻也没有停歇,终于使患者转危为安。

2月15日科里收治了1名青年男性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持续高热,16日夜间突然出现血压低,呼吸困难,血氧低,等症状,李国航和团队一起一直指导抢救到次日凌晨一点半把病人送进ICU负压病房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

当万家灯火通明的时候,也许你在陪家人吃饭,也许在看电视,也许在聊天。此时此刻的感染科办公室的灯却一直亮着。李国航医生已经在病房忙碌了一天,但他仍然在查阅资料、审批归档病历。饿了就吃块面包、泡碗方便面。他说:“我们排查新冠肺炎的工作量大,病人周转快,病历也得按时完成,而且还要保质保量,不加班是忙不完的,每天都有新的工作,大家都很努力,都很辛苦,等到春暖花开战疫胜利之时,希望能好好休息一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 “战疫”中,李国航医生把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原本预定好的春节休假旅游计划早就不见了踪影。这段时间一直呆在病区值守也鲜有时间回家。所有的一切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妻子对他说:“湖北是主战场,龙岗是分战场,你带领你的医疗团队阻击疫情,其实就是保卫我们的家,我们都支持你!”他的儿子是大三的临床医学在读生,在父亲身体力行的影响下,也深受鼓舞,他说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毕业后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好医生。

责任编辑:林慧清

审核:陈珂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李国航医生的战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枣庄市立医院感染疾病科医生女儿眼中的战“疫”故事

枣庄市立医院感染疾病科医生女儿眼中的战“疫”故事

爸爸,妈妈,工作,时候,病人,医生,回家,董民,我和姐姐,穿着,疾病,女儿,故事,枣庄,武汉,渡过难关,病毒,白衣战士,第一线,门诊,我们家,得连,安地,水都,那一天,里一,一线,休息室,专家门诊,不透气

2017-11-23 #小故事

「你有多美」感染疾病科医生的一天:每位患者有着自己的故事

「你有多美」感染疾病科医生的一天:每位患者有着自己的故事

患者,妈妈,家人,工作,医院,孩子,肺炎,疫情,从武,一线,奶妈,的哥,结果,装备,筛查,新型冠状病毒,孩子们,越来越好,都会,专家组,人员,医务人员,同事,口罩,医生,大夫,小区,岗位,影像学,早餐

2016-07-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从援鄂抗疫到抗洪防疫 一个感染病科医生的一线故事

从援鄂抗疫到抗洪防疫 一个感染病科医生的一线故事

患者,病人,医生,武汉,病情,情况,时刻,疫情,状态,战斗,检查,中国科大,省立医院,丈夫,手部,经历,责任,变化,工作,副主任医师,中安,何宏,华科,徐慧,王佳,在为,中安在线,和家,一夜之间,一线

2019-12-02 #故事大全

“我是感染科医生 就要冲在第一线!”|战疫24小时

“我是感染科医生 就要冲在第一线!”|战疫24小时

卫中,医护人员,疫情,防控,中心医院,医院,韩思,人员,南城医院,工作,东莞,一线,企业,口罩,孩子,护士,樟木头,发热门诊,塘厦,市妇幼保健院,24小时,医生,南城,患者,妈妈,志愿者,照片,松山湖,预检,隔离

2009-09-20 #故事会

「中安在线」从援鄂抗疫到抗洪防疫 一个感染病科医生的一线故事

「中安在线」从援鄂抗疫到抗洪防疫 一个感染病科医生的一线故事

患者,病人,医生,武汉,病情,情况,时刻,疫情,状态,战斗,检查,中国科大,省立医院,中安在线,丈夫,手部,经历,责任,变化,工作,副主任医师,中安,何宏,华科,徐慧,方雯,王佳,在为,责编,和家

2007-04-06 #短篇故事

感染科专家讲述隔离病房里的故事医护人员

感染科专家讲述隔离病房里的故事医护人员

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武汉,长征医院,冲上,医生,家人,患者,防护服,公卫,关爱和,小锋,张仁霞,惠丽,李晗,殷玲,田立,王俊学,科里,陈哲,陈秋,魏博,最前线,第一时间,病毒,战役,俊杰,主任,专业,上海市

2015-09-16 #短篇故事

并肩抗疫 书写最美爱情 这对伉俪在湖北医院感染科奋斗35个日夜

并肩抗疫 书写最美爱情 这对伉俪在湖北医院感染科奋斗35个日夜

潘杰,病区,孩子,患者,夫妇,肺炎,疫情,病人,随州市中心医院,医生,随州市,父母,工作,一线,医务人员,医学,时候,病情,中西医结合科,事情,全国,医院,妻子,心理,武汉,自习室,随州,防护服,考试,主动请缨

2013-06-16 #经典故事

抗击疫情 他们逆向前行——记山阴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王玉军和他的伙伴们

抗击疫情 他们逆向前行——记山阴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王玉军和他的伙伴们

王玉军,疫情,生命,患者,医护人员,隔离,主任,全体,山阴县,父亲,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被隔离,感染性疾病科,人民,医疗,医生,孩子,妈妈,护士长,笔者,集团,生活,作为一名,戎燕,李翠,李晓明,杜丽,白桂兰,科主任

2015-06-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