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习水土城古镇的清晨 感受独具特色“十八帮”文化的魅力(上)

时间:2017-09-16

昨日介绍了古镇的打铁花表演和青杠坡战斗遗址,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城古镇

提示:本文共有 20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接着分享我的习水土城之行。昨日介绍了古镇的“打铁花”表演和青杠坡战斗遗址,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城古镇。

计划在古镇里住两天,在古镇里,最喜欢在早上出去走一走,那是古镇最淳朴的一面。这里是土城景区的西北方向的入口,时间尚早,无人值守。不愿意花上70元门票的同学,可以早晚进来逛逛。

土城古镇位于赤水河古盐道上,系古时“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古镇同时还是享有盛誉的酿酒中心之一。历史上四方商贾云集,形成了古镇浓郁的商埠文化底蕴。今天传统街区内不仅保留了“前店后宅”的历史格局,更有盐号、船帮(王爷庙)、宋代酒窖、古驿站、茶旅馆、“张半担”宅等一系列凸显古镇商埠文化的历史遗存。

在土城,有个独具特色的土城“十八帮”文化,过去,土城石板街生存着盐帮、船帮、马帮、铁帮、袍哥等共18个帮类。当年在赤水河流一带,水运交通发达,而土城“十八帮”控制着土城各个行业的商业进出,也造就了当时土城的经济繁荣。

景区入口处就是丐帮。土城丐帮颇具传奇色彩,相传土城美食竹筒饭、叫化鸡、竹筒米酒为土城丐帮特色美食。到民国后演变为力行帮。新中国解放后,在地方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丐帮成员自谋生路,进入搬运工会,自力更生。

土城景区西北入口的右侧是古镇的舞台,每晚都有文艺演出,舞台后面的河滩上每周三到周日晚上还有精彩的“火树银花”表演,这可是难得一见的“非遗”项目。

前行又看到了“药帮”。土城药帮,当地人习惯称为山货药材帮,因其贩卖的货物以药材为主,兼营其他山货。土城历史上的药帮成员包括各大中药铺子、土城周边的专事收集药材山货的商人。药帮供奉药王孙思邈,颇具传奇色彩。

一家小店这么早就开门了,古镇的老街,特别是西北段特别清静,这样的小店也不多。看到小黑板上写着的苕汤圆、猪儿粑、黄粑和冰粉等,都是古镇里值得一尝的小吃。古镇似乎对特色小吃的价格进行了统一,都是一个价。

“茶帮”就在街边。土城盛产野生茶,据《华阳国志》一书记载,汉、晋时期,土城盛产茶叶大量销往泸州和成都市场,成为四川地区知名产品。明朝在土城设有茶场。土城著名的茶品为老鹰茶和虫茶,其中虫茶极具保健功效,为世人所钟爱。土城茶帮形成于明朝末年,乾隆十三年后进入鼎盛时期。

静静地老街上,早起的老人们坐在家门前聊着天、吃着早饭,原汁原味的古镇日常生活场景令人着迷。

透着甜蜜的“糖帮”。土城历来有制糖传统,家家户户都会制糖。苕丝糖、米花糖、芝麻糖等在省内驰名,为土城一绝,制糖品种达300多种。土城糖食帮兴盛于清朝末期,由专营制糖、贩卖糖食的商铺组成。至今土城有名的制糖铺子有十余家,均有祖传妙方,风味各有所长。

“土城袍哥”。土城袍哥,分为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清水袍哥与一般社会组织无异,不参与暴力性质活动;浑水袍哥则带有暴力活动性质。袍哥又称啯噜,始于清乾隆末年,提倡狭义与互助共济,重视宗法观念,以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信条。袍哥为人,义气为重,最重兄弟情谊,因此,袍哥遍布五湖四海。时间太早了,这里都没有开门迎客,无法参观,我们白天再过来。

这个“酒帮”隐藏挺深,在小桥流水广场上,很容易错过。

土城酒帮,是以酿酒的糟坊、贩运各种酒类的商贩和街上开店设摊卖酒的坐商组成。明末清初,土城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酒帮最为兴盛时,酒商达到了20多家,其中以宋朝的春阳岗为代表。清陈熙晋就著有“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部来。”

小桥酒帮场景重现当时土城酿酒情形。

“布帮”。土城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为土布。后来布商兼营土布和外来宽布。早期的布商并未形成统一的行业规矩,互损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规范行业行为,布商遂统一起来,成立了布帮。

布帮场景雕塑

这里是土城盐号遗址,建于1909年,石墙采用当地发育最好的丹霞石(红色砂砾岩石)建造,从建筑艺术和规模上,可见当时的鼎盛气象。红军四渡赤水河,土城盐号向老百姓开仓分盐,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点。红石墙经过上百年风化和食盐侵蚀,形成了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彷佛在向世人讲述着土城盐号的悠久历史 。

老街小巷子里的盐茶小道,地面上的马蹄图案很新颖。 盐、茶在封建时代一直是市场上的硬通货,对土城来说尤其如此。士城历来是川盐入黔的重要水陆码头,同时在土城周边明清时开设有茶场,盐茶贸易在土城十分兴盛。此小巷是从盐号通往小桥茶帮市场,盐茶商人交易往往由此经过,因此得名“盐茶小道 。

“盐帮”。土城不产盐,土城的盐大多来自四川。川盐入黔都靠船运、人背马驮。清朝时期,赤水河疏浚,土城的盐运达到鼎盛时期,土城成为川盐入黔的主要码头和集散地。为能对赤水河流域的盐商进行统一管理,盐商们组建了“盐帮”。这里是盐文化陈列馆,一会儿去参观一下。

早上,从古镇景区西北入口走到了“滋州客栈”,这里是我在古镇里客栈的早餐用餐处,远处是晨雾中的群山,背后是经典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庭院里空气清新,先吃完早饭,再逛古镇的下半段,待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习水土城古镇的清晨 感受独具特色“十八帮”文化的魅力(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习水土城古镇老街最有烟火气 神仙般悠闲眼馋不?

习水土城古镇老街最有烟火气 神仙般悠闲眼馋不?

古镇,老街,土城,茶馆,生活,铁炉沟,习水,历史,原住民,悠闲地,打铁花,老人们,土城古镇,古街,土城镇,魅力,游客,红军,老人,老宅,东南入口,孩子们,烟火气,养马,小巷子,熊孩,黛瓦,发型师,老茶馆,老年协会

2016-04-17 #小故事

习水土城古镇盐文化馆里的盐遗故事 曾经心酸的“熬草取盐”

习水土城古镇盐文化馆里的盐遗故事 曾经心酸的“熬草取盐”

土城,陈列馆,赤水河,决议,文化,分院,红军街,古镇,古街,土城古镇,场景,故事,政府,救济,盐巴,稻草,船主,赤水,赤水县,很有意思,这句话,周恩来,朱德,李云龙,毛泽东,石玉生,富贵人家,习水,一带,入口处

2010-07-17 #长篇故事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习水县土城古镇展演红歌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习水县土城古镇展演红歌

红军,艺术团,习水,习水县,四渡赤水,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红歌,红色,文化,游客,纪念馆,观众,服务,红色文化,张小海,毛泽东,青杠坡,黄金周,保洁员,工作人员,三渡,一渡,二渡,红歌会,文化部,正成,初心,上海,中央红军

2010-01-21 #长篇故事

红色习水|听红军故事 品韵味土城 赏醉美丹霞

红色习水|听红军故事 品韵味土城 赏醉美丹霞

习水,丹霞,女红军,古镇,土城,红色,世界,习水县,事迹,商埠,土城古镇,峡谷,特色,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军事,传统,年历,文化遗产,文化,红军,景区,石窟,精品,船帮,绿色,被誉为,遗迹,韵味

2015-08-14 #经典故事

丙安古镇前往习水土城古镇 这个“苕汤圆”咋是咸的?

丙安古镇前往习水土城古镇 这个“苕汤圆”咋是咸的?

古镇,客栈,丙安古镇,景区,汤圆,土城古镇,习水,赤水,房间,春卷,门票,表演,客栈老板,周边,小店,小葱,旗袍,春卷皮,淡季,竹笋,遵义,火树银花,和燕,咸香,小巷子,张土城,下一站,发现了,好一,王记

2009-12-27 #故事大全

热闹的习水土城古镇老街上喝茶场面 这可是老水码头的遗风

热闹的习水土城古镇老街上喝茶场面 这可是老水码头的遗风

土城古镇,古镇,茶馆,茶庄,盖碗茶,习水,鹤鸣,丙安古镇,土城,成都,木桌,老街,人民公园,成都人民公园,红军街,遵义,习惯,历史,国际友人,小镇,时间,柠檬茶,游客,竹椅,老人,赤水,黔北,复兴,生活,周恩来

2011-10-20 #故事大全

习水土城古镇里的“女红军街” 中国唯一的一条女红军街

习水土城古镇里的“女红军街” 中国唯一的一条女红军街

土城,女红军,红军,贺子珍,景区,赤水,古镇,旧居,老街,河畔,自行车道,赤水河,平南王,毛泽东,一渡,井冈山,渡口,周恩来,袁世盟,董必武,四渡赤水,东北门,习水,历史,入口,大元帅,担架,沥青,长征,中国革命

2016-01-29 #故事大全

习水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 自由行只好坐“摩的”前往瞻仰

习水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 自由行只好坐“摩的”前往瞻仰

青杠坡,红军,纪念碑,战斗,土城,帅哥,战斗遗址,土城古镇,广场,简介,贵州,毛泽东,红军烈士,习水,手机,烈士,丙安古镇,一面,山路,摩托车,敌情,红色,石雕,红军烈士陵园,组织,纪念馆,车费,车子,返程,阵地

2015-05-0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