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唐朝寒门子弟的科举路

时间:2017-09-14

同样的,在科举制度刚建立不久的唐朝,家境清寒的士人子弟要考上科举也是相当不容易

提示:本文共有 18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现在的人常说:寒门难出贵子。同样的,在科举制度刚建立不久的唐朝,家境清寒的士人子弟要考上科举也是相当不容易。

唐朝科举为何重进士科

诞生于隋朝,并在唐朝进一步发展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不同于汉代以品德取人的察举制(贤良方正、孝子廉吏为主)、魏晋南北朝看重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科举制度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更为客观。唐朝科举考试分为常举与制举,常举为常年按制度举行的考试,制举则是因皇帝需要临时下诏举行,性质类似清代不定期加开的“恩科”。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与明算六科。

唐初时,秀才高于明经、进士科之上,但要求举人精通时事又要引经据典、提出治国方略,对当时士人来说难度相当高,加上部分文人醉心于词藻,应试者稀,遂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被废。明经科考试内容主要考验对经典的记忆,不仅要背诵还要熟悉儒家等思想经典,因此以经学传家的世家子弟较有优势;而进士科的考试则较为灵活,考“时务策”,策文内容有礼制、刑律、诉讼、治国等问题,让求才的朝廷与参加考试的考生彼此都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

由于隋唐两代皇室都是出自北朝西魏、籍贯为在关中盆地与陇西一带的胡汉融合世族,国学大师陈寅恪(1890—1969年)将其称作“关陇集团”。在武则天(624-705年)主政期间,为打击握有庞大政治权力、以李唐皇室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她加开制举还扶持不少寒门进士,陈寅恪研究“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武则天在位时提拔张柬之(625-706年)、宋璟(663-737年)等进士出身的寒门士人出任秋官侍郎(刑部侍郎)、御史中丞等朝廷要职,以此排除旧势力。而在武则天之后,唐朝科举考试以进士为尊,宰相多是进士出身。

寒门出头天

相较于世家大族,一般人家要考科举可谓艰辛万分。然而只要考上,“进士者,谓可进而授之爵禄也”,就能让家族的社会经济地位立刻翻身,便吸引不少贫困的寒门子弟应试。如诗人元稹(779-831年)在《同州刺史谢上表》曾写道:“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饥”,可见在金榜题名前,寒门考生本人与其家庭生活有多艰难。

考生在应举过程中的所有开销费用称为“举资”。除了衣食花费外,穷人家如果买不起马、驴,那只能徒步去考试,到京城考试路途遥远,花费的交通时间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数月以上,途中经过渡口还要缴纳一定的“船之资”。学者估算,考生抵达京城到考试放榜,至少会停留四个月,其间的寓居、衣食、蜡烛、煤炭、书籍文具等“举资”总和相当惊人,更不用说为了有朝金榜题名在京城长居的文人了。《太平广记》曾载,将领刑君牙(728-798年)与一名久居长安的考生张汾聊天,其间张提到:“在京应举,每年当用二千贯文,皆出往还”,张汾表示待在京城,钱都花在人际往来上。

由于唐朝科举的干投行卷之风盛行,士子在应试之前都会把得意之作投献名士,以求荣誉,但也需要花费不少银钱打点关系。以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关中的物价来说,一斗米要价7,000钱(7贯),2,000贯钱可买米285斗,相当于一个人6年半的粮食消耗量,但在京城仅仅只够生活一年。

由于唐朝妇女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丈夫儿子是否能封妻荫子,如果另一半与儿子的官位品秩越高,那么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升。为支持丈夫或儿子应考,妇女也要背负相当大的经济压力,许多女性长年与另一半、儿子天各一方。专门记载唐朝科举的笔记小说《唐摭言》曾记载一位在京城考科举三十年的考生公乘亿,因久居京城与妻阔别多年,相遇时差点认不出彼此。

由于公乘亿被误传因病亡故,在河北道的妻子得知消息赶至京城奔丧,路上巧遇丈夫,但多年未见夫妻都认不得对方。

因为唐朝婚事重财物,女子出嫁大多都能获得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都属于妇女的私有物,《唐律》对女性的财产权继承有相当清楚的规定,因此妇女的财产多半成为男性赴京考试的经济基础。更有男子依赖妻族财力支持,安心考科举,记录唐朝社会风气的笔记小说《玉泉子》曾记载,士人赵琮在尚未考取进士以前,曾长期随妻居于岳父家。

无论古今,小老百姓都只能适应制度,并从中想办法翻身、改变社会阶级。不管是古代的科举还是现代的升学、公务人员考试,都是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制度,进而让社会产生上下的阶级流动。但在各种利欲熏心和投机心态下,总能让考试产生许多弊端。希望与科技辅助下,维持考试的公平性、降低弊案发生率,以保障每位考生都有公平应试的权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朝寒门子弟的科举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王维行卷分析唐朝的科举行卷制度 寒门子弟依旧无可奈何

从王维行卷分析唐朝的科举行卷制度 寒门子弟依旧无可奈何

王维,考生,韩愈,进士,白居易,顾况,举子,太平公主,长安,制度,文章,主考官,诗人,张九皋,皇甫湜,陈子昂,考试,公主,公元,印象,卷轴,宰相,姑姑,家庭,对象,才华,故事,文坛,科举,科举考试

2011-10-18 #长篇故事

唐朝的科举制让寒门翻身了吗

唐朝的科举制让寒门翻身了吗

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天下,宰相,范阳卢氏,科举,大族,始祖,五姓,世家,望族,进士,高门,卢植,卢氏,崔氏,崔业,李玑,李牧,郑覃,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儒学,力量,制度,博陵,士族,太原,家风,文化

2020-05-31 #故事会

科举制“高考”让唐朝强盛 让寒门学生努力读书 改变家庭命运

科举制“高考”让唐朝强盛 让寒门学生努力读书 改变家庭命运

高考制度,制度,人才,进士,寒门,选拔人才,历史,地方,学识,时候,瑕疵,通道,高考状元,教育,考试,九品中正制,通过考试,亚于,徐孟南,次大,次比,白居易,隋炀帝,在过,和家,塔下,我国,人生,一生,上品

2007-10-02 #故事大全

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是怎样的 应该不止是科举制度吧

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是怎样的 应该不止是科举制度吧

功臣,子弟,唐太宗,皇室子弟,科举制度,武则天,时候,统治者,唐高宗,俸禄,官员,世袭罔替,选拔人才,立下了汗马功劳,唐玄宗,天子,吃好喝好,京师,主流,事情,人才,安和,学子,大力推广,官职,宴会,新科,弊端,政治,旅社

2016-04-28 #故事大全

唐朝科举制度 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 进士与高级官吏的选拔

唐朝科举制度 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 进士与高级官吏的选拔

科举,宰相,武则天,进士,官吏,时期,高宗,入流,比重,资格,进士及第,主子,总数,高官,高宗时,地主,人为,及第,县令,显庆,张柬之,裴炎,郭正一,韦思谦,一般地,十四人,制科考试,每年平均,人数,子弟

2018-12-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寒门难出贵子吗?来听听一位寒门子弟怎么说

寒门难出贵子吗?来听听一位寒门子弟怎么说

2014-06-10 #经典故事

唐朝科举制的发展 是几经周折 慢慢才稳定下来

唐朝科举制的发展 是几经周折 慢慢才稳定下来

科举,时期,官职,时候,官吏,官僚,发展,地主,进士科,官员,科举制,过程,变化,一般地,主要来源,中科,仕途,制度,子弟,宰相,方式,文学,比重,高官,经济,达官,在那个,唐高宗,唐玄宗,和政

2019-05-25 #故事会

唐朝文宗时代 科举考试公平盛行 许多有用的人才得到选拔录取

唐朝文宗时代 科举考试公平盛行 许多有用的人才得到选拔录取

李肱,高锴,皇上,宗室,子弟,文宗,遗韵,霓裳羽衣曲,唐文宗,刘安,好的,草坪上,主考官,上品,事务,人才,体例,作品,光彩,国人,大唐,圣明,好戏,天下,嬴政,始皇,爵禄,宗正寺,常规,宴会

2016-09-2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