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2020年疫情见证史

时间:2017-07-31

春节,是中国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提示:本文共有 25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一、欢欢喜喜过新年

2020年,到处一片欢歌笑语,车水马龙,洋溢着新春的喜悦。春节,是中国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无论你身在何方?在外的游子们也会不远千里,归心似箭赶赴回家和亲团聚。

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特色年贷,人声鼎沸,叫卖声、喧哗声……预示着春节正一步一步地踏着欢快的步伐而且来。人们高高挂起灯笼,贴对联,放烟花,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一场盛大的party盛宴,拉开了序幕。人们开始载歌载舞,每张笑脸如鲜花般在人们的脸上绽放。

二、疫情来临,展开防控

正当人们沉浸在团聚的快乐时光中时,突然,平地一声惊雷,炸响在中国的大地上,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装病毒,来势汹汹,如天空中的乌云,黑沉沉的压在人们的心头上,让人猝不及防,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感染者开始发烧,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如一把利剑刺向人们欢快的胸膛。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急呼人们新型冠军状态病毒肯定人传人,出门戴好口罩,少出门,勤洗手,勤消毒。

很快,处于风暴之眼的武汉,在1月23日封城了。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样,整座城市前所未有的寂静,晚上9:00静得像凌晨3:00,这样的情况,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见。

这个春节,人们对口罩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红包的渴望。街道上空空荡荡,马路上静悄悄,人们惶恐不安,各家各户大门紧闭,街道上,响起疫情宣传广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由于武汉疫情爆发,请大家少出门,勤洗手,多通风,出门带口罩。

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湖北武汉疫情的爆发,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此时的武汉,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紧缺,疫情之下,许多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的爱心插上了翅膀,向武汉英雄之地汇聚。

严酷战役中,我们又一次领略到了中国的速度。全国口罩平均每秒产出约1343只,民航系统平均每分钟运出46件防控物资。短短10天,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真是“人心齐,泰山移。”不愧是神兵天降。

除夕夜,中国解放军率先出征,危难关头,乘风破疫。空军出动了三架服役多年的伊尔——76运输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起飞,将第一批军队医疗人员450名和医疗物资投送到武汉。2月13日,11架空军运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习近平主席作出指示:“疫情就是军情,生命重于泰山。”

84岁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出征武汉,全国各地一批批白衣战士,成为新年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代表着无为和坚守,是他们在和病毒赛跑。和死神抗争。24小时连轴转,脸上满是深深的印痕,疲惫的身影,让人心疼。大家一丝都不敢松懈,和病毒继续作斗争,才换来了后方的安全和幸福。

一个个感动的故事,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身影。一场疫情,尽显人间百态。街道上坚守岗位的警察,和小区的保安人员,个个尽职守则,默默付出,严防死守控制疫情。

四、疫情期间感动的故事

1、武汉卓尔万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医疗队,近400医护人员住在这里。

大年初三下午,来了一个农民。

他开着农用三轮车赶来,车上,装了24箱蔬菜。他说:

“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我送些新鲜的菜来。”

他坚持不要钱。

这个质朴的农民,骑了40公里电动三轮车。

他不会用导航,一路问路找到酒店,脸和手都被风吹得通红。

但他很开心,告诉酒店的人:“这是最新鲜的!我只有这么多了。”

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哭了。

其实,武汉封城后,本地菜农的菜本来能卖得很好……

让我们记住他:秦师傅, 45岁,武汉的一位菜农。

2、封城中的武汉,绝大部分餐馆都关门了。

医护人员吃饭,成了难题。

而有一家很小很小的小店,一直在忙活。

他们每天要做将近1000份盒饭,专门供给金银潭等医院的医护人员。

一份盒饭里,有胡萝卜炖牛腩,土豆炖五花肉,一个青菜,再配上一个鸡蛋或半个玉米,料很足,卖16块钱。

以当下的物价,店主小姐姐是在赔钱干的。

由于忙不过来,她还叫来父母兄妹齐上阵,一家人每天从早忙到晚,两只手当四只手用。

店主小姐姐更是每天只睡四小时。

别人问她为啥要干。

她说不出来,挠着头想半天,说:“我看到医护人员的朋友圈,很受不了,我想做这个事儿。”

姑娘,我知道你为啥干:因为你的心里,装着别人。

感谢有你。

3、感动中国的两位捐款老人:一位是街头卖艺(刘玉池老爷爷)

一位是捡垃圾(张忠权老爷爷)

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得想流泪。

4、疫情期间给警察送夜宵的男孩,孩子,你的善良,会让你的未来充满希望和爱。

5、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生活用品,医疗物资。一声声高喊:山东兄弟来了!武汉别怕。

广东来了!武汉加油!

上海来了,武汉挺住!

湖南兄弟来了,我们在一起加油!………

封城封不住人间的真情至爱,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共同抵抗病毒,共克时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推不倒击不垮的万里长城。壮哉我中国!

五、停课不停学,一起静待花开

一场疫情,检验着每个人心路历程。在这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老师们都成了主播,和家长们一起牵手,齐心协力,共育祖国的花朵。老师们在线上答疑解惑,发送做好的课件、日程表,通过QQ、微信,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和表扬孩子,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陪伴着孩子。让孩子们在这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越来越优秀!这也需要孩子的自律,小学生则需要父母的陪同,考验着每一个孩子。

在这个非常时期,我的生活也变得“多味”起来,扮演多种角色。早上起来,和儿子吃完早餐,制定好一天的学习计划。此刻,我是孩子全科的辅导老师,中间休息时,又是孩子的运动教练,陪着打羽毛球、跳绳等。

除了学习上、运动上,我还得是一名烹饪师。儿子看到我朋友微信圈里,大家都在晒包子、油条、奶茶……各种美食小吃,儿子也吵着要吃包子。特殊时期,外面的早餐店只有几家肠粉店开了门,到哪里去买包子?从来没做过包子的我,也只好从零开始,按照教程一步一步来操作。

相信大家在家的这段日子里,学会烹调,学会了让时光慢下来,沉淀起来。

人生百年,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挥霍,时光,总是匆匆,太匆匆,要学会珍惜。

疫情之下,信念是唯一的力量,爱是唯一的通途,努力是唯一的目标。所以,在大疫压境,人心惶惶的时刻,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的是那些“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医护人员,非同寻常地坚持和拼搏。我知道,对于他们来说:此刻,除了“职责”,还有一种精神,叫作“博爱!”

我们终于迎来了山花烂漫,万家灯火,英雄凯旋归来。武汉解封!中国胜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20年疫情见证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情见证伟大的中国精神

疫情见证伟大的中国精神

疫情,防控,依法治国,意见,法治,方案,习近平,工作,新型冠状病毒,中央,国家,精神,见证,全国一盘棋,司法,力量,总书记,报告,时代精神,科学,能力,人民群众,民族精神,大爱,战一,方驰,责任编辑,中国出版,党中央,商环境

2018-07-23 #短篇故事

征集战“疫”见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关于公开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的公告

征集战“疫”见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关于公开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的公告

宝鸡,疫情,博物院,实物,青铜器,资料,文字说明,征集,个人,政府,我院,肺炎,来源,物品,人民,事件,作者,公告,单位,地区,基本要素,宝鸡市,我国,方式,照片,花海,见证物,请战书,邮箱,工作

2013-09-27 #故事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见证了哪些历史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见证了哪些历史

疫情,武汉,见证,解封,全国,历史,中国人,东京奥运会,奥运会,我们共同,党中央,国务院,中考,人们,事情,人民,勿忘,图片,奇迹,奇数,才能,春回大地,汽车,生命,盘点,网络,英雄,重大事件,防空警报,影响

2020-08-04 #故事大全

《战“疫”故事》第2季 讲述疫情见证物——车票

《战“疫”故事》第2季 讲述疫情见证物——车票

车票,不一样,新生活,人意,乡愁,故事,起点,节目,疫情,见证物,回家,一份责任,是不同,多的是,就是这样,喜怒哀乐

2020-06-21 #小故事

见证疫情下的高校力量

见证疫情下的高校力量

实践团,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高校,故事,毕业生,疫情,精神,老师,行李,教育,直播,高校教师,人数,任务,教学,队员,辅导员,工作,防控,全国各地,李琳,温文,在校大学生,责编,腾讯,举行了,主题,制度

2015-01-13 #短篇故事

《战“疫”故事》第2季 讲述疫情见证物——手札

《战“疫”故事》第2季 讲述疫情见证物——手札

疫情,见证物,有的时候,手札,故事,张国立,韩雪,马思纯,普通人,纸短情长,梦想,节目,讲解员,有一句,我们的青春,两代人

2020-07-04 #经典故事

《战“疫”故事》第2季 讲述疫情见证物——“车”

《战“疫”故事》第2季 讲述疫情见证物——“车”

故事,疫情,见证物,张国立,袁弘,萨日娜,历史,人口,使命,大城市,武汉,节目,讲解员,有关,是人类,上第一次,对一个,最严厉,防疫措施,人来人往,安静了

2020-07-04 #长篇故事

「征集“抗疫”见证物」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关于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的启事

「征集“抗疫”见证物」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关于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的启事

市博物馆,嘉峪关城,实物,疫情,城市,照片,见证物,记忆,资料,工作,征集,历史文化,杨艳玲,医护人员,一直以来,时代发,研究部,公益性,义务,人心,公告,信件,冠状,军人,凭证,博物馆,嘉峪关,地域,图片,岗位

2014-03-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