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时间:2017-03-21 03:10:03

相关推荐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1、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73231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这就是陆羽弃佛从文的励志故事。

2、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

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

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

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3、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刘勰佛殿借读。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

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5、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匡衡,蜡烛,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邻居,苏秦,主人,大户人家,屋子,赵学红,东周洛,孙敬,季子,凿壁偷光,内心,丞相,书籍,光线,勤奋学习,小洞,头悬梁,学者,寒门,很穷,很富,时间,愿望,战国时期,晚上好,照得

2020-06-19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匡衡,蜡烛,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邻居,苏秦,主人,大户人家,屋子,赵学红,东周洛,孙敬,季子,凿壁偷光,内心,丞相,书籍,光线,勤奋学习,小洞,头悬梁,学者,寒门,很穷,很富,时间,愿望,战国时期,晚上好,照得

2020-06-19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匡衡,蜡烛,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邻居,苏秦,主人,大户人家,屋子,赵学红,东周洛,孙敬,季子,凿壁偷光,内心,丞相,书籍,光线,勤奋学习,小洞,头悬梁,学者,寒门,很穷,很富,时间,愿望,战国时期,晚上好,照得

2020-06-20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匡衡,蜡烛,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邻居,苏秦,主人,大户人家,屋子,赵学红,东周洛,孙敬,季子,凿壁偷光,内心,丞相,书籍,光线,勤奋学习,小洞,头悬梁,学者,寒门,很穷,很富,时间,愿望,战国时期,晚上好,照得

2017-08-14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匡衡,蜡烛,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邻居,苏秦,主人,大户人家,屋子,赵学红,东周洛,孙敬,季子,凿壁偷光,内心,丞相,书籍,光线,勤奋学习,小洞,头悬梁,学者,寒门,很穷,很富,时间,愿望,战国时期,晚上好,照得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