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时间:2017-03-20

苏轼书法小故事50字

提示:本文共有 24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 5 篇 著名书法小故事一 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 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 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 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 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 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 “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 大**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 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 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 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 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 要唾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著名书法小故事二 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 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 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 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 家学渊源的。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 见解,曾著《书论》一篇。所以宋文帝如是说。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 即帝位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建元中公元 479—482 年,太祖召已是丹阳今江 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王僧虔只得从命。君臣二人各自 展纸濡墨,挥毫逞兴。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 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 能与王僧虔匹敌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语。于是反问道:“第 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 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样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 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真可谓善自 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 代名人法书精品。 著名书法小故事三 黄门侍郎张融,不但对皇帝老子不在乎,对先贤书圣二王也老大不恭敬。相传他 与齐高帝有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话:“融善草书,常自美其能。帝曰:卿书殊有骨力,但 恨无二王法。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见《南史》卷 32《张融 传》。从现象上看,张融的确狂妄得可以。何等人,敢去比肩二王?再查张融书作, 虽原作不可得,但历代的一些评价,于他十分不利:梁·庾肩吾《书品》列融书品下: 唐·李嗣真《书后品》所列亦同;张怀璀《书断》云, “融书兼众体,於草尤工,而时有 稽古之风。宽博有余,严峻不足,可谓有文德而无武功。”此而抗衡二王,当然是心有 余而力不足。人指其为“常自美其能”,语涉讥刺,想来也不是毫无来由的。 但是,撇开张融本人而言,光论“臣法”与“二王法”,此语不无可取之处。尽管张融 在特定条件下出此狂言为人讥笑,但一般地说,他的“恨二王无臣法”,在观念上却是 凌烁前辈、居高临下的。 “二王法”是前人法,对后人言是经典;其后人之法对更后人而 言,不啻也是楷范。每一时代的风尚各异,后时代要有建树,势必要冲破前一代确立 的种种“二王法”,自出机抒,独标新帜,这对于当时人而言是“臣法”,对后世人则又成 了新的“二王法”。唐之视晋与宋之视唐,元之视宋与清之视明,无不是“二王法”与“臣 法”之间互相影响又互相转换的嬗变关系。故而,张融此言落实到他这个具体环境中, 是难於逃脱狂妄之嫌的;但从纯理论角度看,此言又是绝对真理,说出了历史嬗变的真 谛。 宋人黄山谷对此深有感受,袁燮题其《食面帖》云: “涪翁书大率豪逸放肆,不 纯用古人法度。尝称:杜周有言,三尺法安出哉?前王所是著为律,后王所是疏为令, 以此论书,而东坡绝到。”见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 15 引山谷的“三尺法安出哉” 直是张融“恨二王无臣法”的张本。古代书家之法,可以成为今人楷则,今人书法也将 成为后人楷则 安知后人不会以我黄山谷的“不法”之法为法。 著名书法小故事四 颜真卿是书史上唯一能与王羲之相抗衡的书法巨人,这当然与他精湛的书艺分不 开,但究其根本原因,我以为应该是他的书法风格填补了王羲之偏于阴柔的书风的另 一面 阳刚雄浑。 颜真卿历来被人们称颂的多为其人品:正直、忠贞、刚烈,他是封建时代忠臣的 代表人物。伟大的人格融入进了他的书法作品;所谓“书为心画”、“作字先作人”在他身 上完美体现,他的传世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因此也就不亚于王羲之了。因为王羲之对后 世的影响还仅仅限于书法本身。 在书坛的地位上,颜真卿是仅次于二王,而有着极高声誉的大师级人物,但有一 点须值得注意的是历来学书的,大都由颜入手,无论直接或者间接的,他都深深的影 响着每一个后来者,在这方面确实超过了二王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书法易学,初学者 容易上手。 颜真卿的字有一种平民化倾向,他不故弄玄虚,每一笔,每一画都很朴实的表现 出来,雄浑大气,充满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我特别喜欢他的一些有着奇异味的作品, 如“裴将军帖”、“修书帖”、“守政帖”、“广平帖”、“送刘太冲序”等等,写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蔡京,人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人品,后人,王无臣,小故事,书法家,地位,宋文帝,书品,四大,元佑,今人,作品,公卿,君臣,后世,楷则,法书,王导,造诣,陛下,骨力

2020-08-21 #长篇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蔡京,人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人品,后人,王无臣,小故事,书法家,地位,宋文帝,书品,四大,元佑,今人,作品,公卿,君臣,后世,楷则,法书,王导,造诣,陛下,骨力

2020-08-22 #短篇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蔡京,人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人品,后人,王无臣,小故事,书法家,地位,宋文帝,书品,四大,元佑,今人,作品,公卿,君臣,后世,楷则,法书,王导,造诣,陛下,骨力

2020-08-21 #故事会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蔡京,人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人品,后人,王无臣,小故事,书法家,地位,宋文帝,书品,四大,元佑,今人,作品,公卿,君臣,后世,楷则,法书,王导,造诣,陛下,骨力

2009-01-04 #故事会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蔡京,人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人品,后人,王无臣,小故事,书法家,地位,宋文帝,书品,四大,元佑,今人,作品,公卿,君臣,后世,楷则,法书,王导,造诣,陛下,骨力

2007-11-09 #故事大全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王次仲,人们,蔡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小故事,书法家,人品,后人,王无臣,秦始皇,四大,后世,地位,文字,影响,宋文帝,书品,背景,今人,元佑,作品,作者,公卿,君臣

2020-05-04 #故事大全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王次仲,人们,蔡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小故事,书法家,人品,后人,王无臣,秦始皇,四大,后世,地位,文字,影响,宋文帝,书品,背景,今人,元佑,作品,作者,公卿,君臣

2020-05-04 #长篇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书法,二王,张融,王次仲,人们,蔡京,王羲之,蔡襄,颜真卿,太祖,小故事,书法家,人品,后人,王无臣,秦始皇,四大,后世,地位,文字,影响,宋文帝,书品,背景,今人,元佑,作品,作者,公卿,君臣

2020-05-1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