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据说很不像张艺谋的黑色幽默喜剧

时间:2017-03-08

没有带场景、带制作、带舞台,除了后来一个个都成名的带演员之外,怎么看都不像老谋子调性

提示:本文共有 20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据说很不像张艺谋的黑色幽默喜剧。没有带场景、带制作、带舞台,除了后来一个个都成名的带演员之外,怎么看都不像老谋子调性。黑色幽默配上张艺谋,讲究。

尽管《有话好好说》在当年并没有得到什么商业上的巨大成就(对我就是在点名说《疯狂的石头》),但是在艺术上,他获得的荣誉真是可圈可点。不管是在影视艺术还是大众艺术上,他都留下了该有的痕迹。

——毕竟“安红,我想你想的想睡觉”的段子和一系列大明星的若干表情包都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表情包艺术。

《有话好好说》讲了个什么故事

赵小帅是一个不好好讲话的人,他的前女友安红和一个基本能好好讲话的夜总会老板刘德龙在一起了。

赵小帅要挽回安红,刘德龙知道之后也不愿意好好讲话,改打人了。

一个一直愿意好好讲话的知识分子张秋生在打斗过程中,被姜文摔坏了电脑。所以张秋生以理服人让他们赔。

赵小帅不赔反而要利用张秋生去砍刘德龙的手。最终,刘德龙没被赵小帅砍手,反而张秋生变得不愿意讲道理。

影片在张秋生举刀砍向劝架的赵小帅的这一刻,黑屏了一长段时间。

怎么样,是不是听得很一头雾水?觉得剧情的最后一句话莫名其妙瞬间跳跃了几个世界线?

这部电影的剧情魅力就在于,当你弄清事件的来龙之后,他会用一系列事件合理地实现最后这个看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去脉。

之前自己在思考剧本创作的时候,也曾想过这么一个主题:让一个人处于一种崩溃到极致的状态。

说白了,这部电影就是在讲述让一个人到崩溃极点状态的莫名其妙的过程。

从开始的理智到最后的崩溃;从开始的冲动到最后的万物和谐。

我真的仔细想过,是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好好说、慢慢谈。

我觉得就我自己而言,不能。

毕竟我是这么一个太容易在乎自我感受和较真的人。

张秋生被赵小帅的不理智逼成了另一个不理智;赵小帅因为不理智到极点,再放松下来反而回归到了理智。对于这一点,除了深刻体会到万事万物都是个圆以外你还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人与人之间始终都是无法互相理解的。

关于人类个体之间的精神隔阂,我在提到贾樟柯的那篇文章就有思考过,我认为《有话好好说》可以说是从另一种方面论证了我的想法。

你之所以能够去理智地劝解他人,是因为你能够从他人的情绪中抽离开来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要脱离情绪看问题,这件事能够被称作理解吗?只能叫分析吧。

就像张秋生开头反复苦口婆心地劝诫赵小帅不要冲动,三十六计花样百出,却在最后被他人彻底激怒之后反过来需要冷静下来的赵小帅的规劝,甚至比赵小帅表现的更激进、更油盐不进。你能说他不懂的道理吗?不可能。

那为什么他也不理智了?因为他自身就处在情绪之中看待事情。也只有这个时候,赵小帅作为一个抽离情绪的人,才能理性的去劝张秋生。

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以及加缪的《局外人》的主角,都是一种理想主义下几乎完全剥离开情感的人物。他们唯一没有抽离情感的时刻就是他们失控的时刻。那么这个时候,就算有话似乎也没有办法再好好说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想要保持绝对的理性那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暂时)不同于机器人的一个区别。

我觉得想要解决有话不好好说,最好的方法有两点。自我反省和时间。

自我反省让我们自主的把自己分离成3个人——一个正面、一个反面、还有一个看戏的。

这也就是马薇薇提到过的辩论的思维。你只有把事情都推导一遍、斟酌一遍、辩论一遍,你才能从中找出最符合你需求的一个中和的答案。而不是最终被情绪占据大脑。

另一个时间,就是老人们常说的——“时间会带走一切”(包括你的生命。死人是莫得感情,也莫得说话权利的。)

让时间帮你平息你的情绪吧,在你记忆力也不好的情况下。那么问题出现了!

为什么有这些好方法,我还是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特别理智的人呢?

毕竟在日常生活中,我的暴躁老哥人设几乎是在人人面前都坐实了。

其实我也尝试过理智的,但是我发现了理智需要非常快的处理器,而我的cpu大概是windows98年代的处理器吧,速度跟不上。

举个例子:假设我在上地铁的时候被人踢了一脚。

这个时候我cup开始工作了:

反面:他踢我,我就踢他。

正面:不行,我俩打起来了耽误上班怎么办。

反面:可是我不踢他我这不吃亏了吗。

正面:那他踢你也不是故意的啊。

吃瓜的:那他也好歹说声对不起吧。

一套运算下来我总结出了最优选项,我应该在他能看得到的地方表现出我被踢了,并且我很不爽这件事。

然后我一个回头,对方已经走到另一个车厢了。

我这个气啊,我这个恼啊,还不如刚才直接一个反身就是一脚同态复仇呢......

你也看到了,至少我的cup跟不上意外发生的速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嘴巴会趁着我们大脑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一句“踏马的”出去了。

这是一种缓解自我心情的非条件反射,但往往也就是这种非条件反射会引起所谓的不理性事件。

不过锻炼自己的自我反省至少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人人都这么做,大概率情况下你会和没来得及让对方道歉的我相遇,尽管双方感觉都不是那么圆满,至少咱俩不会打起来。

所以有话好好说是没错的。如果实在做不到,那就暂时先别说。

总有一天你会愿意好好说话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话好好说》是一部据说很不像张艺谋的黑色幽默喜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话好好说》:张艺谋也玩黑色幽默 记录瞿颖颜值巅峰的电影

《有话好好说》:张艺谋也玩黑色幽默 记录瞿颖颜值巅峰的电影

赵小帅,刘德龙,安红,张秋生,瞿颖,影片,女朋友,观众,影片中,方式,过程,道理,张艺谋,有话好好说,生活中,喜剧片,剧情,对手戏,情节,故事,手下,气氛,现实,黑色幽默,追打,斗争,是一部,大老板,最简单,颜值

2020-06-05 #故事大全

《有话好好说》:如何把张艺谋逼成冯小刚?

《有话好好说》:如何把张艺谋逼成冯小刚?

张艺谋,作品,导演,张秋生,赵小帅,时代,国师,脉搏,冯小刚,主线,台词,小人物,黑色幽默,刘德龙,安红,作品中,是一部,家国,影片,时候,演员阵容,生涯,电影,老实人,身份,高潮,在讲,一部作品,依旧是,作为一个

2015-10-18 #故事会

张艺谋一生只拍一次的作品 分析《有话好好说》传递的“严肃寓言”

张艺谋一生只拍一次的作品 分析《有话好好说》传递的“严肃寓言”

张艺谋,有话好好说,导演,镜头,城市,电影,观众,乡土,京派,作品,社会,国师,对话,情绪,时代,逻辑,风格,仍旧是,第五代导演,习惯,个人,寓言,寓意,市场,题材,第三者,创作,设计,冯小刚,姜文

2008-01-15 #故事阅读

《有话好好说》:人与人交流的困境

《有话好好说》:人与人交流的困境

小赵,影片,老张,刘德龙,小帅,作品,结果,观众,菜刀,有话好好说,层次,影院,问题,赵小帅,安红,张秋生,是一部,事件,国产电影,劝服,包袱,后现代,影像,板砖,电脑,答案,身份,体现在,姜文,刘信义

2013-04-01 #短篇故事

有话好好说 里面的镜头超好

有话好好说 里面的镜头超好

秋生,安红,网友,有话好好说,张艺谋,姜文,李保田,先锋,故事,电影,刘信义,冯小刚,瞿颖,葛优,赵小帅,在我,喜剧,剧情片,主旋律,主意,作品,人格,共犯,全片,凡事,分子,利益,喜剧片,国语,喜剧电影

2018-0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部没看懂的喜剧片《有话好好说》

一部没看懂的喜剧片《有话好好说》

赵小帅,老张,安红,这部电影,年代,刘德龙,姜文,葛优,场景,念诗,电影,老实人,镜头,我想你,然后在,这一段,张艺谋,张秋生,方都,李雪健,瞿颖,赵本山,农民工,回归路,出处,元素,乖乖,人犯,余味无穷,例子

2013-03-24 #故事会

《有话好好说》:全景式中国社会图景

《有话好好说》:全景式中国社会图景

张艺谋,赵小帅,张秋生,电影,有话好好说,喜剧,文化,悲剧,暴力,精英,市民文化,格局,精神,记忆,冲击,变化,安红,80年代,主流文化,关系,地位,大众文化,女人,影片,形式,故事,方式,风格,深度,深意

2007-07-29 #短篇故事

家庭关系中 有话好好说 真的很重要

家庭关系中 有话好好说 真的很重要

有话好好说,妈妈,好的,丈夫,个人,原因,夫妻关系,夫妻,孩子,对方,性格,摔碎,才能,晚饭,脾气,两个人,构建一个,张艺谋,越关越,说话了,导演,喜剧电影,亲子关系,东西,别哭,内心,作用,人生,冰点,冬暖

2014-01-2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