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听父亲讲那过去的事情——文革及文革以前.

时间:2017-01-26

听父母讲那过去的故事10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9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革中如何将三岁孩子打成“反革命分子”? 梁文道 我今天跟明天就要给大家介绍这样的一本书《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作者就是有名的小说家 。余华过去给我们的印象的他会写一些散文,他也谈过音乐。当然他的小说最为出色,但是我们很少看到他对社会乃至于政治问题提出一个态度非常鲜明,甚至有时候非常尖锐的很正面的一个看法。但是我很意外的发现,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余华非常清晰的站出来告诉大家,他对今天中国的看法。然后他用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就是选了十个词汇,用这十个词汇来表达来整理他对60年来中国的一些演变的一些了解跟认知。 比如说这里面他提到了一个词汇叫“人民”,那么他对“人民”这个词汇的解释其实也很能够看出来,就是我们左右的这些了解的中国的词汇,它们本身好像有点不牢靠,你没办法把它抓下来放在手中,贴在地面上的这样一种特性。例如他这么将讲,他说我在写下这个词汇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写错了,或者说写的不像是人民,我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睁开眼睛后觉得它有点像了,我再次闭上眼睛,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终于确定自己没有写错,这个词汇就是这样,让我有时候陌生有时候熟悉。我不知道在今天的汉语里还有哪个词汇像人民这样处境奇怪,它不出不在,同时又被人视而不见。 为什么无处不在,我们法院是人民法院,检察是人民检察,“人民”这个词到处都出现,但是这个“人民”这个词很多时候像虚词一样。他用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就像现在讲一些人搞空壳公司借壳上市一样,谁都可以借着“人民”这个词,借它这个壳来上市搞点什么。 但是除了像“人民”这样的一个字眼到处都用,然后用到一个我们都不了解它是什么意思的词之外,还有一些词也是过去中国人很习惯用但是现在迅速贬值的词,他讲的是“领袖”。为什么他说领袖这个词贬值的厉害呢?比如说他讲今天中国各个领域都有领袖层出不穷,什么青年领袖,少年领袖,未来领袖,创新领袖,地产领袖、IT领袖、传媒领袖、商界领袖和企业领袖,让他吓一跳。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他记得他年轻的时候,小时候文革的年代,领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一个人能用,那是谁,当然就是毛 。 余华就提到,我的妻子告诉我,她过去生活的小镇上有一个工会 ,姓毛,小镇群众也叫他毛 ,他就很自然而然的答应了,文革之后他就被打倒,罪行就是让世界上出现了两个毛 。他解释他说是人家叫我毛 。但是打倒他的革命群众就说,你可以不答应。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些我觉得更有趣的小例子,比如说这里面就提到余华自己,他说他小时候,小学有一个二年级的女生,因为把毛泽东的肖像折叠了,让毛泽东脸上出现了一个十字架般的影子。她因此被打倒,我们都叫她小反革命分子,她在全校的批判大会上痛苦流涕,口齿不清的交待自己的反革命罪行。后来在这个批判大会之后呢,一年级的学生被老师召集到一起,要求这些一年级的小孩子揭发其他隐藏在同学中的小反革命分子。结果除了刚才那个小女孩又有一个人被揭发了,那么这个被揭发的孩子,他三岁,揭发他的是他家邻居的男孩。 那么这个三岁的小孩,怎么又是个小反革命分子呢,就是因为有一天在黄昏的时候,他看着这个太阳真是夕阳西下无限好的时候,他很感慨的,三岁小男孩说一句太阳掉下去了。这个太阳当然就只有毛 才是太阳对不对,你如果说太阳掉下去了,你的心,你用心是多恶毒呀。于是这个三岁小男孩也被打倒了,是个小反革命分子。 那么,余华我们知道他是很喜欢写文革期间的一些经历跟故事,跟平常别人讲话的时候也是一样。但是在这本书里面我比较密集的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他怎么描述他在文革之中的经历跟他后来阅读写作成为一个作家的关系。这个我觉得很有趣,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形容那个年代,大家无书可读,然后遇到书是么的饥饿,这些故事我们都听过,但是我觉得余华在这里面就提到,无书可读的状态怎么样帮助他成为作家。 所以现在说我们不是有很多手抄本,或者叫回忆皮书,传来传去那些书,传来传去的很多外国名著小说不是很多都掉页了,没了结局对不对。那么于是当时一些渴望读书的人拿到一本书,好不容易能够有书看了,结果结局没有了怎么办,余华在这里面就说了,他说他开始自己去设想故事的结局。就像国际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有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更妙的是他后面讲到他写作,他一开始写作的其中一个契机就是,除了刚才讲这个虚构故事,就是写大字报。而当年的大字报他特别强调到了文革后期,捉奸的热情空前高涨,差不多期待了文革早期的革命热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把自己偷情的欲望转化成捉奸的激情,然后大伙像他这些写大字报呢的年轻人,就在这样的写人家怎么偷情,怎么去捉奸的大字报里面得到了莫大的快感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 2012 04/24/14120315 0.shtml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父亲讲那过去的事情——文革及文革以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听父亲讲那过去的事情——文革及文革以前.

听父亲讲那过去的事情——文革及文革以前.

余华,词汇,领袖,人民,中国,文革,太阳,反革命分子,这里面,时候,这个词,故事,结局,毛泽东,被打倒,他用,人家,作家,写错,大字报,孩子,小说,小时候,小男孩,小镇,看法,睁开眼睛,结果,经历,群众

2020-09-23 #短篇故事

这是我们惠州本地人的老手艺 战乱 文革曾中断!重振的故事感人

这是我们惠州本地人的老手艺 战乱 文革曾中断!重振的故事感人

王伟华,王伟,手工,惠州,绮云,父亲,传统,浆糊,字画,手艺,裱画,王球,机器,工序,粘合剂,桥子头,裱画店,书画,传人,事情,作品,工作室,小时,技术,石花菜,袁子,陈安邦,书画装裱,儿子,大工

2011-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采访爸爸过去的事作文

采访爸爸过去的事作文

父亲,爸爸,妈妈,北京,学校,那时候,北京站,小时候,生活,奶奶,农村,小巴,小孩,火车票,牛车,省城,细节,试卷,回家,伤心地,候车室,努力学习,国家,外婆,差别,成绩,房子,时间,江苏,每顿

2012-0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听长辈讲述过去的故事之三:文革开始了 文革又结束了

听长辈讲述过去的故事之三:文革开始了 文革又结束了

爸爸,爷爷,农村,文革,年代,时候,记忆,地主,太爷,奶奶,村里,红卫兵,劳动,生活,萝卜白菜,那时候,丈夫,人群,产量,农业,物质,时代,牛粪,经历,玩笑,白色,长辈,存储,革命,很多人

2020-06-28 #故事大全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3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3

外婆,太婆,父亲,陈其寿,太公,盐官镇,苏州,潘氏,亲友,助手,周氏,早餐,海宁,沈氏,辛亥革命,生活,元龙,介卿,惠先,祖遗,陈园,陈赓,一杯清茶,一生,年代,口才,上海,不幸,事务,亲戚

2012-12-30 #小故事

文革轶事续篇

文革轶事续篇

胡同,人民商场,牙膏,北京,商场,小街,大军,小屋,小窗,北京老胡同,北京胡同,北风,幽灵,广州,成都,时间,经历,盐市口,老胡,车站,完全没,内大,双松,杨克,傍晚时分,老北京人,作者,住家,上海,一毛钱

2018-05-20 #故事阅读

文革轶事续篇

文革轶事续篇

胡同,人民商场,牙膏,北京,商场,小街,大军,小屋,小窗,北京老胡同,北京胡同,北风,幽灵,广州,成都,时间,经历,盐市口,老胡,车站,完全没,内大,双松,杨克,傍晚时分,老北京人,作者,住家,上海,一毛钱

2018-05-20 #故事阅读

文革时代的小人书

文革时代的小人书

故事,连环画,东郭先生,毛主席,列宁,小朋友,农夫,孩子,高尔基,革命,儿童,小人书,恶人,文章,时期,空间,样板戏,画面,老好人,读物,语录,毛泽东,王大爷,王国福,东郭先生和狼,英雄故事,那时候,地主,图画,人物

2020-07-0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