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意思

时间:2016-12-18

今天继续分享被误解极深的弟子规的内容,弟子规原文讲: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凡是说话时每一个字的吐字发音,声音要

提示:本文共有 14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天继续分享被误解极深的弟子规的内容,弟子规原文讲: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凡是说话时每一个字的吐字发音,声音要浓重并舒缓,不要语速太快,太急促,不要吐字模糊。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规则是最常见的,也是与人交流时说话最基本的东西,但确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你留意过的话,我们不管是在公开课或者在网上看或听每一个学者演讲,他们说话时都有这样的特点,基本上每个字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这是作为一名学者最基本的,几乎看不到那个学习说话无力、模糊的。如果真的有,其实学生们也听不下去。

而弟子规的学习对象是弟子们,不管将来是否会去演讲或讲课,但是都会与人交流,那么“道字”最最基础需要练习的。

郭德纲在相声表演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吐字不清如盾刀杀人。非常的贴切,说话不清楚,别人听着也累。哪怕你说的内容很精彩,但因为你说话不清,吐字不明而让听众失去最基本的兴趣,这同样也是与别人交流最大的障碍;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把说话吐字的重点以及注意事项讲得很明白了,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如下。

重点是说话吐字要注重“重”和“舒”。何为“重”?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每个字的音要突出,比如“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西巷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这是一段典型的绕口令,读这段绕口令也特别能体现出吐字音不够突出的问题,在“i”和“iang”之间容易导致吐字的不清晰。

不过我们不是要练绕口令,而是在读这段绕口令时要领会吐字发音不突出的现象,比如前六个字,最容易不突出的字是“一”字,如果你读的时候“一”没有突出,读下来是很无力的,所以在读的时候“一个”要重点突出。

其次是重音的落点,如果没有重音的落点,那么整句话是听不到重点的,没有重点的一句话,从听众的角度容易忽略,成为了一句废话。依然拿绕口令的前六个字来说,重音的落点可以在“漆匠”的“漆”上面,这样就能听出这句话的重点。

当然逻辑重音的落点也要根据想要表达的重点去落点,这需要我们在日常增多朗读量,不断反复去琢磨和练习。

何为“舒”?

“舒”简单的可以理解为语态,音调不要太尖,语速不要过快,而且有一定感性色彩。比如这一段:把心灵打开,让一窗子的阳光住进来,暖暖的午后,携一缕暖风,茗一杯清茶,读一卷诗书,回画一幅窗外的雪景图,轻吟文字的墨香,就这么陶醉在文字的世界,心静,温暖,无欲无念,尘世的喧嚣再也听不见,答悠然的时光里,我在沉淀着宁和静中所蕴含的深度。

当念这一段的时候,是很容易饱含感情的,也更容易用舒缓的语调去读,因为画面感很柔和。这就是“舒”的语态,在我们吐字发音时要找这种舒缓,含有情感的语态,这样更容易引发听者的共鸣。

当然这些并非是要上升到专业的程度,而是在日常的交流的吐字发音中要特别注重这两个方面,并且尽量的练习。

需要注意的也是两个方面:“急疾”和“模糊”。

急疾是语速过快,听者倍感压力,上一句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下一句已经说完了,对于听者来说等同于没有听到任何有效的话。

模糊是吐字不清楚,一句话10个字,但从嘴里好像只出来5个字,听者完全听不明白在说什么,也等于没说。

关于吐字发音,虽然有专业的训练方法,但毕竟我们不是专业从事播音工作的,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参加专业训练,所以需要在日常阅读中多加注意“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所告诉我们的几个方面,通过日常阅读来不断改善自身的吐字发音,也可以达到效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理解弟子规中“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意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弟子规》之“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规》之“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裴秀,故事,弟子规,客人,活动,有礼貌,事情,多种形式,小结,时候,机会,过程,变化,出生于,消防员,含义,原文,以太,会错意,勤奋学习,名声,实际,大臣,家庭,意思,心情,情境,才能,方式,教师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弟子规》之“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可编辑doc

《弟子规》之“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可编辑doc

裴秀,弟子规,故事,客人,活动,有礼貌,资料,事情,多种形式,小结,机会,过程,变化,出生于,消防员,实用类,专业,作者,以太,会错意,原文,勤奋学习,含义,名声,大臣,实际,家庭,文档资料,文档,意思

2020-06-19 #小故事

弟子规教说话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规影响

弟子规教说话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规影响

讲话,孩子,爸爸,习惯,言语,母亲,儿子,先生,妈妈,时候,弟子规,态度,不了解,一定是,就知道,里可,尖酸刻薄,同学,以太,声调,家人,家长,手机,朋友,来源,环境,电话,结果,讲清楚,语气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弟子规》之“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规》之“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裴秀,故事,客人,活动,有礼貌,事情,小结,机会,过程,出生于,消防员,实际,以太,会错意,大臣,勤奋学习,名声,心情,家庭,才能,情境,方式,教师,时候,母亲,讲清楚,火灾,节奏,言语,谈吐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弟子规》之“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word免费

《弟子规》之“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word免费

裴秀,弟子规,故事,客人,活动,有礼貌,资料,事情,多种形式,小结,时候,机会,过程,变化,出生于,消防员,实用类,专业,作者,以太,会错意,原文,勤奋学习,含义,名声,大臣,实际,家庭,文档资料,文档

2020-06-18 #故事阅读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太后,讲话,裴楷,电话,声音,孩子,老师,赵国,皇帝,谈吐,领导,齐国,华罗庚,小儿子,发音,人质,办公室,口才,听众,子女,弟子规,时候,母亲,父母,言辞,节奏,从小就,有一位,最后一句,明白了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钟茂森: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钟茂森: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讲话,钟茂森,博士,听众,时候,一个字,一种是,修德立业,场合,学习心得,弟子规,方式,毛病,有度,根基,缓急,重锤,速度,影响,交流方式,很难受,很自然,听不到,就不能,把这个,所以说,有两种,有一种,比较适合,要留心

2020-06-18 #故事阅读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读后感600字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读后感600字

比丘,沙弥,少年,婆罗门,老比丘,商人,证悟,阿罗汉果,声音,迦叶佛,才得,弟子规,优点,和尚,佛门,佛法,做生意,侍者,半路,偷吃,十戒,儿子,印度,圣者,因缘,天目,妙法,尊者,孩子,年纪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