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历史故事:王允谋划刺杀董卓(续)

时间:2016-10-07

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六月,戊午,引众入城,放兵虏掠

提示:本文共有 17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城,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六月,戊午,引众入城,放兵虏掠。布与战城中,不胜,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出走,驻马青琐门外,招王允同去。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太常种拂曰:“为国大臣,不能禁暴御侮,使白刃向宫,去将安之!”遂战而死。

李沿途招集人马,等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之众。他们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等会合,一起包围了长安。长安城墙高大,无法进攻。守到第八天,吕布属下的蜀郡士兵叛变。六月,戊午(初一),叛军引李部队入城,李等放纵士兵大肆抢掠。吕布与李等在城中交战不胜,便率领数百名骑兵,把董卓的头颅挂在马鞍上,突围出走。他在青琐门外停马,招呼王允一起逃走,王允回答说:“如果得到社稷之灵保佑,国家平安,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此愿不能实现,那么我将为之献出生命。如今皇帝年龄幼小,只能倚仗着我,遇到危险而自己逃命,我不忍心这样做。请勉励关东的各位将领,常将皇帝和国家大局放在心上。”太常种拂说:“身为国家大臣,不能禁止暴力,抵御凌辱,致使刀枪指向皇宫,还想逃到哪里!”于是奋战而死。

汜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万余人,狼籍满道。王允扶帝上宣平门避兵,等于城门下伏地叩头,帝谓等曰:“卿等放兵纵横,欲何为乎!”等曰:“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卓报雠,非敢为逆也。请事毕诣廷尉受罪。”等围门楼,共表请司徒王允出,问:“太师何罪?”允穷蹙,乃下见之。已未,赦天下,以李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皆为中郎将。等收司隶校尉黄琬,杀之。李、郭汜等驻扎在南宫掖门,杀死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赵骑校尉王颀等人,官吏和百姓被杀一万余人,尸体散乱地堆满街道。王允扶着献帝逃上宣平门,躲避乱兵。李等人在城下伏地叩头,献帝对李等人说:“你们放纵士兵,想要做什么?”李等说:“董卓忠于陛下,却无故被吕布杀害,我们为董卓报仇,并不敢作叛逆之事。待到此事了结之后,我们情愿上廷尉去领受罪责。”李派兵围住宣平门楼,联名上表,要求司徒王允出面,问道:“太师董卓有什么罪!”王允被逼无奈,只好走下楼来面见李等人。己未(初二),大赦天下。任命李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都为中郎将。李等逮捕司隶校尉黄琬,将他处死。

初,王允以同郡宋翼为左冯翅,王宏为右扶风,等欲杀允,恐二郡为患,乃先征翼、宏。宠遣使谓翼曰:“郭汜、李以我二人在外,故未危王公,今日就徵,明日俱族,计将安出?”翼曰:“虽祸福难量,然王命,所不得避也!”宏曰:“关东义兵鼎沸,欲诛董卓,今卓已死,其党与易制耳。若举兵共讨等,与山东相应,此转祸为福之计也。”翼不从,宏不能独立,遂俱就征。甲子,收允及翼、宏,并杀之;允妻子皆死。宏临命诟曰:“宋翼坚儒,不足议大计!”尸王允于市,莫敢收者,故吏平陵令京兆赵戬弃官收而葬之。始,允自专讨卓之劳,士孙瑞归功不侯,故得免于难。

起初,王允任命同郡人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李等想要杀死王允,又恐怕他们起兵反抗,于是先要献帝下诏征召宋翼、王宏。王宏派人对宋翼说:“郭汜、李因为我们两人在外,所以不敢杀害王允。如果今日应召,明日就会全族被害,你有什么办法吗?”宋翼回答说:“虽然祸福无法预料,然而皇帝的诏命是不能违抗的。”王宏的使人说:“关东诸州、郡义兵好象滚水沸腾,想要诛杀董卓,如今董卓已死,他的党容易制服。如果起兵一同讨伐李等人,与关东诸军相互呼应,正是转祸为福的上策。”宋翼不同意,王宏孤立不能成事,于是双双接受征召。甲子(初七),李逮捕王允、宋翼、王宏,一齐处死。王允的家小也都被杀死。王宏临死之前辱骂道:“宋翼,你这个没用的腐儒,真不足以与你商议国家大事!”李把王允的尸体放置在闹市之中,没人胆敢前去收尸。王允从前的部属、平陵县县令京兆人赵戬,放弃官位,将王允的尸体收葬。当初,王允将讨伐董卓的功劳全都归于自己。由于士孙瑞的功劳归给了王允,没有封侯,因而这次能够幸免于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王允谋划刺杀董卓(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允连环计除掉董卓 为何依然没有力挽狂澜?只因犯了这两个错误

王允连环计除掉董卓 为何依然没有力挽狂澜?只因犯了这两个错误

王允,蔡邕,董卓,吕布,朝廷,西凉军,李傕,蔡文姬,郭汜,事情,士大夫,时候,汉室,西凉,错事,刺杀董卓,力挽狂澜,董卓入,司徒王允,曹操,王允坚,董卓死,不一样,诸侯,味道,两件事,人才,京都,典型,例子

2018-12-28 #短篇故事

吕布为什么杀董卓 是为了貂蝉中了王允的美人计 还是另有原因

吕布为什么杀董卓 是为了貂蝉中了王允的美人计 还是另有原因

吕布,董卓,王允,丁原,貂蝉,上级,原因,刺杀董卓,三国演义,小妾,事件,关东,天下,朝廷,私下里,何颙,伍琼,袁绍,郑泰,吕布能,乱世,亲信,历史,安全感,成分,旧主,时候,诸侯,道德素质,长安

2019-12-31 #小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王允谋划刺杀董卓

中国历史故事:王允谋划刺杀董卓

王允,董卓,吕布,牛辅,凉州,军队,关东,李肃,长安,将领,大军,解兵,陕县,士孙瑞,皇甫嵩,恶逆,胡文才,董公,贾诩,校尉,亭长,将军,弘农,武威,百姓,皇帝,财物,部下,把他们,人人自危

2017-10-01 #小故事

《三国演义》王允说了几个字颠覆了董卓政权 让吕布恨不得杀了他

《三国演义》王允说了几个字颠覆了董卓政权 让吕布恨不得杀了他

吕布,董卓,貂蝉,司徒王允,王允,义父,内心,美人计,董相国,将军,吕奉先,吕将军,对酒当歌,丞相,关系,天下,房子,父子,皇上,皇宫,脑子,角度,贵妃,交流,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刺杀董卓,譬如朝露,都知道,明志

2019-05-22 #故事会

枭雄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

枭雄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

曹操,董卓,王允,天下,宝刀,吕布,李儒,刺杀董卓,相国,大人,情况,时候,七星宝刀,刘备,王司徒,一匹马,这个时候,发现了,下人,决心,意志,叫声,声音,士兵,生命,铁甲,长安,叫了起来,就在这,没有一个

2017-10-14 #长篇故事

董卓称霸朝纲 荼毒天下 曹操等人为了拯救家国百姓而刺杀董卓

董卓称霸朝纲 荼毒天下 曹操等人为了拯救家国百姓而刺杀董卓

曹操,貂蝉,故事,董卓,吕布,王允,家国,朝纲,天下,人为,作品,团队,天赋,孩子,百姓,表演,东汉末年,刺杀董卓,让孩子,刘关,吕伯奢,张三,小演员,好的,书籍,下人,主角,伯父,切入点,剧情

2011-03-16 #故事大全

和豫因刺杀孙策而被砍为肉泥 曹操刺杀董卓 三国里有这些刺客!

和豫因刺杀孙策而被砍为肉泥 曹操刺杀董卓 三国里有这些刺客!

孙策,曹操,许贡,刺客,乱世,董卓,荆轲,袁绍,豫让,三国志,历史,小霸王,舍生取义,孙坚,刘备,乐为,何进,刘协,刘表,司马,吴郡,孙权,王霸,聂政,袁术,董卓入,韩当,项羽,鹿耳,大将军

2009-01-02 #短篇故事

三国演义——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

三国演义——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

曹操,董卓,王允,吕布,乙方,甲方,砍死,丙方,变数,条件,挥刀,乱砍,众家,合作者,结果,不具备,刺杀董卓,有两种,义务,手段,成本,合作,袁绍,这样说,信誓旦旦,必死,相府,脑子,计划,进攻

2007-12-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