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情故事

时间:2016-10-03

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9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爱缠绵、至死不渝的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虽然他们的爱情总是游走在聚散离合之间。

李清照18岁便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经常会有新奇感悟和发现。虽然当时夫妻两人家境都较宽裕,但是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他们居然 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总要到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市场上去寻访金石书画,然后倾囊买回家里。如此几年,积少成多,他们的书斋 归来堂 ,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有两千卷之多。

在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给予丈夫全力支持,凭借广博的见识,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对材料出处有所遗忘疑惑时,李清照总能很快说出出处。长此以往,夫妻之间就以谁说得准、说得快决胜负,确定饮茶先后,胜者往往举杯大笑,致使茶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相互鼓励,乐在其中。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秋佳节,赵明诚的好友陆德夫等人来访。陆德夫向李清照施过礼后,转身笑问赵明诚: 赵兄,近日又有几首佳作,能否拿出与大家共享? 赵明诚将夹有李清照填好词的十几篇近作递给好友们,大家传换阅读,吟咏品味。忽然,只听陆德夫拍案叫道: 好一首《醉花阴》,真可谓千古绝唱。 人也都齐声叫好,纷纷评论说: 《醉花阴》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别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句更是绝妙之极。 赵明诚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只好承认这一阙实为夫人所作,并当着众人的面拜夫人为师。

在爱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并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体物超妙,绝尘去俗的独特风格。就这样,他们在互相激励与学习的日子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好的时光总是不能长久,长期的离别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对丈夫的思念之中。

随着赵明诚离家日子的无限延伸,李清照相思之情日甚一日,由于情绪不好,睡眠不足,她的身体渐渐消瘦下来,任何花开花落,秋风春雨,四季更迭的情境都会激发多愁善感的她的创作灵感,用词来寄托和表达自己对爱人的绵绵相思之情成了李清照唯一排解苦闷的方式。

李清照在得到赵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时,当天就乘船东下,日夜兼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他们夫妇诀别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录后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 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 此后,直至客死他乡,李清照对爱人的追忆始终没有消褪。

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往往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可是,肯定没有人愿意这样的爱情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在我们感怀古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千万别忘记疼惜我们身边的亲密爱人,毕竟,做到 我爱你 并不容易。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情故事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内心的甜蜜。

结婚时,赵明诚21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到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万人贸易,有专门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籍文物却囊中羞涩,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灯前对坐,说说笑笑,摩挲展观,无限浪漫与温馨。

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赋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上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诚抽书查证时,李清照已满怀自信地举杯在手,开怀大笑,直笑得茶水溅出了怀子。

赵明诚偶尔出京远游,李清照倍觉思念与伤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

离别之情,相思之苦,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深挚动人。赵明诚读后叹赏不已,发誓要写一首词超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三昼夜,填词50首,把这首词混杂其中,请朋友品评。朋友反复吟咏,说只有三句最好: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婚后在京城度过了7年快乐时光,他们的生活有如琴瑟和鸣,浪漫而又高雅。正当他们埋首书斋之际,政局却发生了地震般的动荡,其父李格非与朝庭全力排斥的所谓 元佑党人 有牵连,罢职远徒。而这个案件恰恰是丈夫的父亲赵挺之审判的。李清照便亲自写诗给自己的公公。三天之后,家产被封,自己的丈夫被罢免官职。于是,她一同丈夫去故里青州居住。

赵明诚重病时期,一位探望者携带一把石壶给这位病榻上的文物鉴赏家看过。赵明诚死后,谣言四起,说他把石壶托人献给金国。李清照为了洗刷冤屈,她便想把多年携带的古董一起献给宋高宗赵构。她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踏上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历程。

从南京到越州,经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然后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皇帝最后回到杭州。李清照一路追随,雇船求人,历尽辛苦,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途中,她贫病交加,身心憔悴,她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也丧失殆尽。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她独自漫步在落叶黄花之中,无边的寂寞阵阵袭来。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终于凝结成浓缩她半生痛楚的绝唱《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远房亲戚的疏通和劝说下终于结束了追赶。

有一次,朋友邀她去看灯。李清照无心游乐,却想起了少年时代京城火树银花、人涌如潮的元宵之夜: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她独坐屋中,抚今追昔,不禁黯然神伤: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卒于何年何地无人知晓。在历尽悲欢、荣辱之后,她在寂寞凄凉中悄无声息地结束她愁苦的生命。她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日夜怀想、万分留恋的京都汴梁。

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爱情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从高中一位语文老师那里听来的。他们是古代历史上难得的一对儿恩爱夫妻。

相传赵明诚的几位好友来家做客,赵明诚将自己的十几篇佳作给朋友阅读,其中一篇夹了一首妻子的词。一个朋友读到一首,拍手叫好,其他人也纷纷来看,都齐声夸赞。

谁知那正是自己的老婆李清照的《醉花阴》,赵明诚又高兴又惭愧,便当众拜夫人为师。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在18岁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俩人琴瑟和鸣,浪漫高雅,志趣相投,感情融洽,互相鼓励,说说笑笑,无比浪漫,李清照在与赵明诚甜蜜期间,创造了不少经典之作。

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相爱的人。他们只是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并不是特别长久。因为赵明诚在外做官,俩人长期分离,这时期李清照的诗带着一股闺怨气息。

又因政治原因,几经辗转升官又被贬。期间,因丈夫在兵变中的懦弱表现在她心中留下了阴影。

在一次逃亡中,到了乌江,也就是霸王项羽和虞姬葬身的地方。李清照便随口说了一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赵明诚听后深深自责,后悔难当,俩人也相对无言,从此赵明诚变得多病起来,不久便病死在他乡。

此后李清照的诗变得凄凉、孤独、愁苦。最经典的便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赵明诚死后,不久后便改嫁了。那个人一开始对她照顾得不错,不久便露出原形。因赵明诚生前喜欢收藏古玩一类的。而那个人想占有那些文物。

俩人在物质分配上有分歧,在思想上亦有分歧,兴趣也大不一样。这个男人不久对李清照家暴。

李清照多么高傲的一个人,怎会受这种窝囊气。便把这个男人给告了。当然理由不是家暴,而是他科举考试中作弊的行为为由。

但李清照也坐牢了,因为当时的宋朝法律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是妻子告丈夫都要坐两年牢。

李清照宁愿坐牢也不愿与他在一起生活。按现在的话说因李清照当时挺有名气,当然也少不了关系,坐了几天牢便出来了。

突然想到了 长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曾经历过最美好的事物,对世间别的事物都毫无感觉。

我想李清照唯一承认的也只有赵明诚一人,他与那个男人结婚不到百天便一拍两散,各自天涯。

一代才女,那个男人配不上她,不懂得尊重她,不值得托付。

而赵明诚对李清照来说,是丈夫,也是知音。

赵明诚58岁,李清照活了71,在没有赵明诚的十几年,不知她是怎样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情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情故事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情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丈夫,爱情故事,时光,朋友,陆德夫,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莫道不消魂,醉花阴,金石书画,京城,夫妻,夫人,妻子,文物,诗词,生活,石壶,赵挺之,赵明,钟鼎,首佳,书斋,书籍,古董,出处,原因,古玩

2010-05-24 #故事阅读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赵明诚,李清照,赵挺之,名誉,父亲,夫妇,夫妻,青州,李格非,王亦,丈夫,书画,书籍,公公,文物,朋友,朝廷,知府,赵明,石壶,金石书画,之父,儿子,古玩,地方,大相国寺,官职,字画,家族,金石

2007-04-06 #经典故事

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丈夫,原因,妻子,家暴,爱情故事,评论,生活,不久便,有分歧,那个人,这篇文章,那个男人,虞姬,诚一,赵明,项羽,来家,世间,所作,情调,个人,乌江,事物,历史,佳作,兴趣,关系,恩爱夫妻

2016-07-31 #经典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评论,爱情故事,李格非,丈夫,一面,人生,原因,历史,后半生,国家,家庭,寻寻觅觅,总资产,爱情,父亲,璧人,老天,英雄美人,随缘,影响,却是旧时相识,是多么,正伤心,雁过也,哲思,大诗,小礼,易安

2018-02-10 #经典故事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丈夫,婚姻,爱情,全程,精品,公文,资料,范文,指导,悲剧,生活,赵明,侍妾,女子,人生,秦楼,夫妻之间,典故,婚姻制度,时代,金石,对金,苏轼,赵家,青州,李清,赵挺之,歌妓

2017-01-22 #故事会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人爱情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人爱情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丈夫,陆德夫,爱情故事,钟鼎,首佳,出处,夫妻,夫人,悲剧,时光,爱人,诗词,日子里,相思之情,醉花阴,了情,涂金,赵挺之,赵兄,东下,亲密爱人,名人书画,和发,好一,都会,一带,后人,丞相

2013-07-11 #故事大全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丈夫,赵明,京城,父亲,李格非,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莫道不消魂,夫妻,朋友,李清,玉枕纱,石壶,金石书画,书画,书籍,京都,古玩,大相国寺,女孩,妻子,故里,文物,爱情,汴梁,男人,金石,销金

2017-05-11 #经典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丈夫,赵明,京城,父亲,李格非,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莫道不消魂,夫妻,朋友,李清,玉枕纱,石壶,金石书画,书画,书籍,京都,古玩,大相国寺,女孩,妻子,故里,文物,爱情,汴梁,男人,金石,销金

2010-03-1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