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汉字的故事——“寸” “尺” “丈” “寻”和“仞” 五字趣释

时间:2016-07-18

讲一个古代造汉字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6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长度单位与人体的关系——“寸”、“尺”、“丈”、“寻”和“仞” 五字趣释

中国古代的不少长度单位,如“寸”、“尺”、“丈”、“寻”和“仞”所表示的长度几乎都与人体有关,这是怎样回事呢?下面我们分别作一些介绍。《大戴礼??王言》中说:“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这段话道出了“寸”、“尺”、“寻”的长度是古人根据人的指、手和肘确定的。 “寸”字的小篆作“”。《说文解字??寸部》:“寸,十分也,人手脚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林义光《文原》:“又,象手形,一说手后一寸之处。”他们二人的解释告诉我们:“寸”字的上面是“又”,即一只手,“又”下一小横为指事符号,指出中医学上诊脉之处,也即为寸口处。长度单位“寸”就是古人根据这一距离来确定的。也有人认为“寸”的长度正好是自身中指中关节的长度。 由于医生看病诊脉时,必须把握在手腕一寸的地方这个标准,所以“寸”引申出“法度”、“准则”的意思。“寸”在长度单位中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因此又引申出“极短”或“极小”的意思。如《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其意思是圣人不看重大块璧玉,而十分重视一分一秒的时间,这是因为时间对于人生来说太难得,而却容易流失。再如“寸步难行”的“寸”,就是比喻“极短”的意思。 古代关于“尺”的确定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古人以一拃(zhǎ)为一尺,所谓一拃就是伸开右手,张开拇指与食指后其间的距离。也有的人说伸出右手,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张开拇指和小指,其间的距离为一拃,一拃为一尺。“尺”字下面是两指,两指之间的距离即一拃,也就是一尺。也有的人认为古人以男子的臂长为标准确定下来的长度单位叫“尺”。这一长度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尺”的长度大致相当。许慎则认为“尺”是在“寸”的长度基础上确定的。《说文解字??尺部》:“尺,十寸也。……从尸,从乙。”不管是哪一种说法,看来“尺”的长度的确定或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古代的一尺长相当于今天的七寸或八寸。古代说的“七尺男儿”的“尺”就是古代的“尺”。“尺”对于“丈”来说仍然算短的,因而常以“尺”喻短小或狭小。如《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其意思是:当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纣王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归纣王所管。又由于“尺”对“寸”来说是长的,因而“尺”有时喻长的东西。如《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意思是:长的东西有时嫌短了,短的东西有时嫌长了。 “丈”的小篆作“”。《说文解字??十部》:“丈,十尺也,从又,持十。”其中的“又”就是“手”,手持“十”,表示十尺就是一丈。段玉裁注:“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根据古代的尺码,一个成年的男子约有一丈高(实际上不到一丈高,所取为约数),所以古人称成年男子为“丈夫”,而称那些伟男子,则为“大丈夫”。后来妻子称自己的男人也叫“丈夫”,其中自然有褒称之意。 “寻”也是古代的长度单位。《说文解字??寸部》:“度人之两倍为寻,八尺也。”这是说“寻”相当于一个人两臂张开所示的长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说:“度(测量)广四寻,度深四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寻、仞皆以两臂度之。” 由于“寻”是人的两臂张开的长度,人两臂张开时,看上去像有所期待,因此“寻”引申为探究、研究、追寻等意思。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寻所以度物,故揣度以求物谓之寻。” 根据前面朱骏声的解释,“仞”也是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因而与“寻”相同。《说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寻。”不过对于“仞”到底有多长,古书上说法不一,有说八尺者,也有说七尺者。也有的人认为“仞”字所以从“人”,就是由于“仞”所表示的是一人高,我看此说也不无道理。也有人认为一人加一把护身刀剑的长度就是“仞”。由于“仞”可以用来测量长度,因而引申为“测量”的意思,动词。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沟洫。”晋杜预注:“度深四仞。”(作者:吴东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汉字的故事——“寸” “尺” “丈” “寻”和“仞” 五字趣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调侃汉字 八《美丽的汉字——汉字是故事》

调侃汉字 八《美丽的汉字——汉字是故事》

汉字,典故,故事,农妇,曹操,其意,历史,小篆,苏轼,曹娥,桑榆,蔡邕,八个字,书生,含义,故乡,楷书,桑树,经线,中国,丁香花,书籍,先民,代称,写法,古书,国家,声音,才能,害命

2016-12-28 #小故事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时候,妈妈,幼儿园,多得,汉字的故事,靠的是,中国,老师,错字,那可,都是由,作文,做作业,外婆家,墙壁,呆呆地,外婆,拼音,智慧,笔画,猜字谜,在画,历千年,中国汉字,中国人,人的名字,数不过来,教我们,有一天

2020-06-16 #经典故事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时候,妈妈,幼儿园,多得,汉字的故事,靠的是,中国,老师,错字,那可,都是由,作文,做作业,外婆家,墙壁,呆呆地,外婆,拼音,智慧,笔画,猜字谜,在画,历千年,中国汉字,中国人,人的名字,数不过来,教我们,有一天

2020-09-06 #故事会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时候,妈妈,幼儿园,多得,汉字的故事,靠的是,中国,老师,错字,那可,都是由,作文,做作业,外婆家,墙壁,呆呆地,外婆,拼音,智慧,笔画,猜字谜,在画,历千年,中国汉字,中国人,人的名字,数不过来,教我们,有一天

2020-09-25 #故事阅读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时候,妈妈,幼儿园,多得,汉字的故事,靠的是,中国,老师,错字,那可,都是由,作文,做作业,外婆家,墙壁,呆呆地,外婆,拼音,智慧,笔画,猜字谜,在画,历千年,中国汉字,中国人,人的名字,数不过来,教我们,有一天

2016-09-24 #长篇故事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时候,妈妈,幼儿园,多得,汉字的故事,靠的是,中国,老师,错字,那可,都是由,作文,做作业,外婆家,墙壁,呆呆地,外婆,拼音,智慧,笔画,猜字谜,在画,历千年,中国汉字,中国人,人的名字,数不过来,教我们,有一天

2017-08-31 #长篇故事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100字

汉字,时候,妈妈,幼儿园,多得,汉字的故事,靠的是,中国,老师,错字,那可,都是由,作文,做作业,外婆家,墙壁,呆呆地,外婆,拼音,智慧,笔画,猜字谜,在画,历千年,中国汉字,中国人,人的名字,数不过来,教我们,有一天

2017-07-11 #故事阅读

有趣的汉字故事 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

有趣的汉字故事 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

猪肝,师爷,知县,店主,耳朵,口袋里,猪耳朵,新来,肉店,山东人,山东,县太爷,县衙,太爷,挂帐,根竹,明白人,生气,聪明人,老爷,肉铺,新上任,你给我,买的是,哪里去,当然是,面如土色,在我,一听就懂了

2020-06-03 #故事大全

有趣的汉字故事 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

有趣的汉字故事 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

猪肝,师爷,知县,店主,耳朵,口袋里,猪耳朵,新来,肉店,山东人,山东,县太爷,县衙,太爷,挂帐,根竹,明白人,生气,聪明人,老爷,肉铺,新上任,你给我,买的是,哪里去,当然是,面如土色,在我,一听就懂了

2020-06-0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