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厦大门匾的“学”写错了?这不是鲁迅先生写的 而是草书的写法

时间:2016-07-03

那么这其中到底又有什么故事呢?厦门大学可以说是国内有名的一所高校,它是我国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提示:本文共有 22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身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大文豪,反正我个人是不太相信鲁迅先生会写错字,而且放在给厦门大学题写校门门匾这样重要的场合,“厦门大学”这四个字在鲁迅先生笔下,肯定是会谨慎小心的,那么又何来错别字呢?怕只怕是有些人的脑海当中,对某个字或有些字产生了很大出入吧!只不过在现实生活当中,鲁迅先生确实没有给厦门大学题写过校名,但“厦门大学”四字校名的字迹确实是出于鲁迅先生之手。那么这其中到底又有什么故事呢?

厦门大学可以说是国内有名的一所高校,它是我国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关于厦门大学的建校史,我们大概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20年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曾于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因此,厦门大学也被蒙上了一层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神秘面纱——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转眼时间来到了2020年,今年是厦门大学建校百年华诞,7月7日,知名民族企业厦门春华集团有限公司于百年华诞之际,捐赠600万元献礼。

厦门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知名影响力和重要地位,而且单从“1921年”这个特殊时间来看,就足以彰显出厦大于当时建校时代背景下的独特光辉。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都十分著名的高校,厦大的一切似乎都显得与众不同。能够彰显一所名校的名气,除了这所学校的教育实力、科研实力等因素以外,校名也显得十分重要。追溯厦门大学校名的缘由,确实和鲁迅先生有一定关系,但却没有直接联系。

01

“厦门大学”不算是出自鲁迅先生的亲笔

如今见到厦门大学的校门牌匾,大概始于1955年,这一时间根本和鲁迅先生的存世时间对应不上,所以有不少人猜测:厦门大学的牌匾,是不是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就曾题写留存下来了?其实不是,我们如今见到的“厦门大学”,它是由后世人在鲁迅先生去世之后,从先生留存的遗世书法作品当中找出来的,然后拼凑而出“厦、门、大、学”这四个字,所以这既算是鲁迅先生的亲笔,当然也不算是鲁迅先生的亲笔。

书法上这种“从作品当中择出来,然后再拼凑在一起”的现象叫做——集字,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将这些择出来的字拼接起来,这一向都是书法学习过程当中和创作过程当中惯用的一种方法。鲁迅先生曾于1926年至1927年担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鲁迅先生逝世之后,厦门大学为了纪念鲁迅先生,便于1952年设立了鲁迅纪念室。

02

“学”字的合理性

那么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待“被人们当成错别字的学”,鲁迅先生笔下的“学”字,不管远看近看,确实没有宝盖头。那究竟是不是鲁迅先生把这个字写错了呢?按照常理来说,在鲁迅先生的诸多作品当中,“学”字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字体模样,而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因为书写习惯的不同,或许某个字和某些字会在我们的手下形成别人看不懂的字。所以按照这种惯性思维,我们大概会有这样猜测:这个字也是鲁迅先生也是在书写习惯下形成的。

这种想法其实也不然,比较让人觉得有信服力的一种说法是:鲁迅先生,书法作品当中的“学”字,其实是惯用了草书的写法,而在草书的领域当中,“学”字就是这样写的,所以这个字并不是错别字,而是被认同的。同样的道理,有人觉得厦门大学这四个字当中的“门”字没有点也是错别字,其实这个“没有点的门字”也是草书的惯用写法。虽然草书的字体模样和我国如今的标准字体出去很大,但这种草书的字体形态确实不是错别字。

鲁迅先生之所以能够熟练地使用草书,那就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文学家,而且鲁迅也冠有书法家的称号。在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依旧惯用的是繁体字,但从鲁迅先生存世的诸多文学作品来看,当中却有大篇幅的简体字,我们如今认为是草书的字体形态,但如果仔细去看,也许就会发现:其实当时那个年代,鲁迅先生的一些字的书写,就已经比较符合经过简化之后的汉字模样了。

同为文学家兼书法家的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的字:

“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直攀魏晋。”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书法也是值得国人称赞的一大绝活。

03

书法视觉和标准字体有冲突?

中国书法是我国历来的一种优秀文化传统,从先秦时期发展至今,汉字已经经历了六千多年的的时间,而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中国书法,也有几千年的时间。其中,中国书法和中国汉字相同的一点是,在汉字与时俱进的过程当中,书法也丝毫没有停下,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楷体等一应俱全,伴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也在与时俱进着。

所以在我看来,书法和汉字以及我国如今正畅行的标准字体,它们三者之间是互通一体的关系,虽然繁体字和书法字体,以及我们从小学到的标准字体,虽然它们之间在字体形态和字体结构上有着很大出入,但繁体字不是错别字,书法字体也不是错别字,故而它们之间没有冲突。

在我个人的印象当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浓缩的精华和产物,从中国书法当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汉字的演变和繁体字的影子,书法和如今的标准字体同宗同源,都来自6000多年之前诞生的汉字。如果我们以书法家的视角来看待厦门大学这四个字,或许会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吧!

04

亮郎说

繁体字的世界里,简体字似乎是一种清流,当然现在看来,更算是一种趋势。爆发于公元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容当中的“破四旧”不是也涉及到了繁体字的汉字了吗?当时的鲁迅先生也曾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沿人士,先生曾支持简化汉字,因为步入近代以来的中国,在继续沿行繁体汉字的路上,确实有些我们都可以看得见的弊端。

厦门大学这所高校,本就是时间沉淀的一种国家文化,它具备着来自上个世纪独特时代背景之下的味道,而从鲁迅先生文学作品当中择出来的“厦门大学”,也正好贴切于这所高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厦大门匾的“学”写错了?这不是鲁迅先生写的 而是草书的写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你真的了解厦大建南大礼堂?还有弥留之际将别墅献给厦大的林校长

你真的了解厦大建南大礼堂?还有弥留之际将别墅献给厦大的林校长

李光前,陈嘉庚,林文庆,厦门大学,厦大,校长,厦门,公司,学生,李氏,闽南,李启,先生,大学,文庆,塑像,教师,建南大礼堂,上海,事业,别墅,史料,家训,家风,橡胶,毯子,芙蓉,闽南人,大洋,岳父

2013-05-19 #故事大全

客家人的门匾原来有这么多故事 从门匾看出你从何而来

客家人的门匾原来有这么多故事 从门匾看出你从何而来

门匾,客家,客家人,秘密,上端,书法,后裔,名节,典故,大门,姓氏,村里,时期,屋主,成语,文化,迁徙,来源,汉魏,民俗文化,祖训,现房,绘画,风俗,你不必,从哪里,一个词,是什么人,文化传统,往往会

2020-07-16 #短篇故事

从怀素草书谈起:书法为何要有法

从怀素草书谈起:书法为何要有法

书法,草书,兰亭序,怀素,作品,佳作,古人,写法,文章,祭侄稿,东西,人生,历史,实用性,急就章,感觉,时候,朋友,楷书,发展,流传下来,美丽的画面,乃可,吴皇象,徐徐,皇象,颜真卿,齐彭,上海博物馆,再回头

2016-04-28 #长篇故事

草书不会写?看看这3本书 特别是于右任的《标准草书》

草书不会写?看看这3本书 特别是于右任的《标准草书》

草书,写法,于右任,先生,初学者,标准,邓散木,韩道亨,标准草书,百韵,朋友,偏旁部首,差别,法帖,经典,是比较,孙过庭,智永,王羲,在书,在草,好的,介绍了,单单是,三点水,不学,乐趣,书籍,偏向,办法

2007-08-28 #故事会

百字隶书写法

百字隶书写法

书法,写法,作品,怎么写,高清,隶书,礼器碑,赵孟頫,千字文,胡问遂,行书,何绍基,史晨碑,孔羡碑,张瑞图,梁鹄,邓石如,乙瑛碑,百字,图片,词典,草书,碑阴,苏轼,评论,西岳华山庙碑,仇远,唐御史,刘炳森,卢登焯

2020-08-21 #长篇故事

鲁迅与厦大的故事鲁迅故事林语堂

鲁迅与厦大的故事鲁迅故事林语堂

鲁迅,厦大,林语堂,手稿,记者,厦门大学,语丝,一面,厦门,孙伏园,杨先生,林文庆,科主任,先生,历史,境遇,文科,稿纸,灵魂,结局,通知,问题,创作,中国人,国学院,恩怨情仇,多大,朱水涌,本多,范爱农

2017-10-20 #故事会

我院与厦大联合开展“支教+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我院与厦大联合开展“支教+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支教,乡村,厦大,平台,红树林,罗坊,罗坊乡,厦门大学,永安,乡政府,晚会,盘中餐,电商,老师,活动,公益教育,小朋友们,社会实践,开展了,梦之旅,江星,访问学者,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生和,生产基地,科技有限公司,阳光大道,中心校,会...

2018-11-29 #故事阅读

除了鼓浪屿和厦大 思明区还有这些宝藏地方

除了鼓浪屿和厦大 思明区还有这些宝藏地方

厦门,沙坡,猫街,开放时间,中山路,索道,缆车,门票,来到了,全天,思明,钟鼓,铁路文化公园,一带,南洋杉,圣地,园区,场景,墙面,思明区,好去处,打卡,故事,时光,景点,海风,脚步,美景,艺术,草坪

2013-11-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