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时间:2016-06-01

中国古代文人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1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熊飞讲知识

百家号10 2710:16

明嘉靖年间,广东出了个大学者。其平生撰述,据《明史·本传》称共260余卷,但据《明史·艺文志》中已录人者,即有经类之《诗经通解》21卷、《礼典》40卷、《乐典》36卷、《续春秋明经》12卷、《卜学古训》1卷、《姆训》 1卷;史类之《通历》36卷、《革除遗事》6卷;职官类之《翰林记》20卷;方志类之《广州府志》22卷、《香山县志》8卷;传记类之《广州人物志》《四库全书总目》称《广州人物传》)24卷;子类之《泰泉庸言》12卷;总集类之《明音类选》18卷;赋类之《两都赋》2卷;诗文集《泰泉集》60卷。以上统计,已有319卷,实际上远不止于此。其所修纂的《广东通志》70卷,如此重要的著作就没有收入。近人有统计出多达46多卷的。这位大学者的著述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极广,不愧为博通经史的大学问家。更为可贵的是,他一生淡泊功名,潜心著述,被称为“通籍三十年,在朝仅数载”。此人就是黄佐。

黄佐,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县荔山今属珠海市人。祖居江西高安县,先祖元朝西台御史黄仕元因直谏被贬江南。黄氏家族明初定居香山,为闻名岭南的“文献之家”,名儒辈出。祖父黄瑜,世称双槐先生,曾任福建长乐县知县;父亲黄袭,世称粤洲先生。祖父及父亲皆为一代儒宗,以学问品行知名于世。因此,黄家为书香门第。黄佐生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自幼继承家风,也以奇隽知名,3岁起即开始受读孝经,接受理学教育。人学不久,他对儒家经典《大学》提出疑问:“自纲领条目之外,如何释本末而不及终始?”把老师都问住了。他8岁完成举子学业,又钻研古文、诗词以及天文、历数之书。正德五年1510年,中乡试解元。正德年间,黄佐完成了他青年时期的力作《广州人物传》,这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他把历史上广东先贤近二百人,分门别类,范集成传,既博采诸家之说,又慎于选材,务求翔实,使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并且于记述之中,穿插了不少或明或暗的评述,不乏真知卓识。过了十年,嘉靖元年1520年他始成进士,时已31岁,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此时,嘉靖帝刚即位,黄佐上奏建议初政要务,又请修举新政,这些奏章均被搁置不办。此时,朝中发生一宗“大礼仪”事件。原来,正德帝死后无子,按兄终弟及的规矩,嘉靖帝是由藩王即位的,嘉靖帝授意大臣追认其生父为太上皇,不少大臣则认为依礼只能承认为皇叔,由于与皇上意见相左,导致下狱百余人,廷杖致死十余人,罢官贬滴无数。黄佐参与了联名签署提请依礼办事的奏章,也卷人了这场风波,虽然他位卑名微,不被注目,也自知得罪了皇上,便要求归里省亲,避开风头。回乡途中,顺道拜访时在浙江余姚老家守丧的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王守仁居家讲学不辍,这时已是赫赫有名的大理学家,黄佐却不因为他名气大而盲从,与之理论知行合一之说,相与辩难。王守仁对黄佐追求真谛敢抒己见的精神甚为赞赏。黄佐抵家以后,又上疏要求养病,打算不再北上。正好朝廷决定编纂《广州府志》,就让他在广州主持其事。黄佐亲自修订,并让他的门人番禺教谕吴卑、训导张善、南海教谕袁吉、从化教谕彭时济、东莞教谕黄晏参与编辑,集广州一时之精英,精心纂修,至嘉靖六年1527年成书刊刻。这本志书70卷50余万言,有作有述,而述则加考证,不停留于陈陈相因。记事中,自秦至元,皆采录于史书,明洪武至嘉靖年代,则是记录本人所见所闻,治乱得失,记述清楚,体现其作志提要务简、言务核而详的主张。

省亲后回到朝中,黄佐被外放任江西金事,这实际是对他上疏要求请修新政得罪了权要之打击报复。黄佐之母怕他接受不了,劝慰他说,这个职务是当年你外祖父所任之职,你不要因外补而感到不快,“惟求无愧于师道足矣!”黄佐遵母所嘱受命。不久改任广西督学。在广西任上不长时间中,倡修乡村社学,尽行拆除荒诞不经的庙宇,把淳风俗、育人才视为己任,“即摇撞子弟皆教之”,体现了儒学有教无类的思想。另一方面他挑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士子,与诸生员一起探讨理学精义,编辑出版《理学本源》等书,在所管辖的郡邑广为颁行。由于他致力于开化,使广西这一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逐渐出现了向学之风。此时,他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匆忙向朝廷乞休,等不到批示,便急奔回家,为此差点被上司拟以擅离职守论罪,经吏部核实确因他母亲年高病重,才从轻处理,准其致仕家居。这倒是他求之不得之美事。终于得到过淡泊平静、潜心理学、著书立说的日子。他在得到获准致仕消息那天,不觉得难过,反而兴致勃发,登观海楼赋诗。明代,观海楼原在广州城内西壕大观桥上,与双门底之拱北楼、越秀山之镇海楼、五仙观之岭南第一楼合称广州四大名楼。此楼今已久废,在明代却是城内一景。黄佐之诗不仅让我们得见当年之景观,还表露了他厌倦仕途的心情:逍遥短褐沧洲上,突兀高楼霄海间;潮落鱼龙尤并出,日晴鸥鹭已知还。冲帆野色来千里,八座春声殷万山。飞絮已随杯酒尽,东风何事亦偷闲。从此,他开始了家居九年的生活,远近学者从游甚众,他特辟粤洲草堂以接待游学士子。

黄佐名扬海内,地方官员和朝中大臣纷纷上表交章相荐,虽为朝中议礼者所阻,终于又起用为翰林院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黄佐本不想赴任,但母亲说“此殊恩,不可辞”,只好勉强上任。不久,进职侍读,掌南京翰林院,召为右谕德,摧南京国子监祭酒。又因丁母忧回家守丧,服满起用为少詹事。黄佐本无心于仕途,此时又发生了两起事情,影响到他被罢官。一是他与首辅夏言议论河套事意见不合。一是吏部左侍郎职位空缺,有几个想谋此缺者争吵垢骂,出尽丑相,皇帝一怒之下,凡涉及此事者都被弹幼,黄佐是被推荐的候选人之一,虽然没有参与争位,也被牵连罢官。他也不加辩白,默然归广,又继续隐居家乡、著述讲学的生活。乐得自由自在,不受那官场的乌烟瘴气的熏染。他“卜筑禺山之阳”,广收门下。在教学与钻研学问中,以程朱为宗,独持理气之说。明代,理学盛行,尤其是王守仁的学说在学坛上公认为泰斗,黄佐却不与苟出,数相辩难,对陈献章之学说则相当尊崇。他专程到新会白沙村今属江门市瞻仰陈献章故居,并赋嘉会楼、碧玉楼诗,碧玉楼诗中有“百年闻道属斯人,碧玉中藏太古春;今我登楼望江水,青山绿树四无邻”之句,语带双关,以示对陈献章之敬仰推崇之情。他认为“理即气也,气之有条不可离者谓之理,理之全体不可离者谓之道。盖通天地、亘今古,无非一气而已”。他的理气一体的观点,既有别于张载的气在理先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有别于朱熹的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观点,独树一帜。

黄佐归广以后,改白云山景泰寺为泰泉书院,日与学生讲学其中。他博通经籍、乐律和词章,《四库全书总目》赞其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底”。他所培育出来的学生中,出了不少人才。明代岭南诗坛著名的“南园后五先生”之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等人先后出其门下,他们不仅诗名著于当时,而且多是乡邦文献学者,为岭南文坛之佼佼者。黄佐为人师表,极其注意操守品行,对自己严格要求。“居无惰容,燕无媒语”。住宅接近府寺,喧哗嘈杂,能泰然处之。居室中使用简陋的布帐木床,长期不求更新。每晚治学至夜深时分。对于社会公益却十分关心,惟恐落后于人。曾捐钱增置义田以瞻养周济族人。所至之处,力荐孝义。乡居时也屡向地方官进言地方建设。以身作则,因此而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弟子。培养出一班诗坛俊杰的黄佐,是一代之诗宗。他的诗受理在气中的哲学观点所影响,显出能任气而行,雄直悠肆,不傍门户。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这在陈陈相因的明代诗坛显得难得。后人因尊为“吾粤之昌黎”。试看这首归乡以后所写的《春夜大醉言志》:拔剑起舞临高台,北斗括地银河回。长空赠我以明月,天地知心唯酒杯。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倦游却忆少年事,栅上鸡啼天地开。此诗,何藻翔《岭南诗存》评谓:“调悦不群,神来气来。”谭敬昭云:“此诗直是徐庚乐府,在王、杨、沈、宋之上。”难怪朱彝尊评说:“岭南诗派,文裕黄佐溢号实为领袖,功不可泯。

黄佐著述甚多,为地方文献留下丰富的遗产。他一生著作计460多卷,其中编纂志书就有200多卷。除前述《广州人物传》、《广州府志》之外,有《罗浮山志》、《南雍志》24卷、《广西通史》60卷等。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为家乡纂成《香山县志》8卷,嘉靖四十年1561年纂成《广东通志》70卷。尤以《广东通志》之影响和作用为大。存世的《广东通志》,黄佐纂修的《广东通志》是第二部,明代戴憬的《广东通志初稿》早修于黄志26年,戴志草创之功应予肯定,但修该志历时仅三个月,成书匆促,仅有40卷,质量未能如人意。《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未免潦草,其门类亦多未当”。因此,黄佐在嘉靖三十六1557年接受两广总督特聘,吸取了戴志之经验教A,由官方设通志局,礼请知名人士,广集各地史料文献,黄佐自任总纂主笔,还有其门人欧大任、黎民表等社会名流任分纂,纂辑过程又另请有专长者协助。采撷颇繁,且事事不敢苟且,态度十分认真,历时三载,终于成书,比戴志体例严谨,文字简雅,资料充实。清代,两广总督、大学者阮元修《广东通志》,在其所修《广东通志》序言中就提到:“‘黄志’为泰泉弟子所分撰者,体裁渊雅。”可见其为后世修志者所肯定及影响,这是黄佐为地方文献作出的卓越贡献。纂成《广东通志》之后过了5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黄佐病逝,终年76岁。诏赠礼部右侍郎,溢文裕。据说黄佐临终之前还“整襟衬节”并说了一句颇为玄妙的话:“宏毅之学,当如是也,小子识之。”这位大学者一生执着追求天理,严谨其身,可谓至死不渝。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熊飞讲知识

百家号最近更新:10 2710:16

简介:日落之后,日出之前,请允许我尘埃落定。

作者最新文章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10 2710:15相关文章环球网10 27观察者网10 26环球网10 26雷锋网10 27环球网10 26??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黄佐,广东通志,泰泉,百家号,广州,王守仁,广东,岭南,理学,教谕,一生,执着,天理,作者,广西,著述,观点,其门,戴志,影响,大学者,故事,南京,天地,学问,成书,诗人,母亲,环球网,碧玉

2020-06-17 #小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黄佐,广东通志,泰泉,百家号,广州,王守仁,广东,岭南,理学,教谕,一生,执着,天理,作者,广西,著述,观点,其门,戴志,影响,大学者,故事,南京,天地,学问,成书,诗人,母亲,环球网,碧玉

2020-06-24 #小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中国古代故事:一生执着追求天理 严谨其身的广东大诗人

黄佐,广东通志,广州,泰泉,王守仁,岭南,理学,教谕,广西,著述,观点,其门,戴志,影响,大学者,南京,学问,天地,成书,母亲,碧玉,诗坛,香山县,文裕,欧大任,黄志,人物传,四库全书总目,两广总督,纂修

2015-07-21 #短篇故事

《树》:父亲一生执着的荒漠枯木 其实是女儿的梦想

《树》:父亲一生执着的荒漠枯木 其实是女儿的梦想

女儿,父亲,老人,小女孩,故事,梦想,枯树,一生,沙漠,代表,大树,绿树,灌溉,枯木,动画短片,奇迹,画面,绿色,那棵树,想法,时间,时候,方式,观众,阶段,镜头,两棵树,作品,屋子,日常生活

2009-05-26 #故事大全

王阳明警句 励志一生(推荐收藏)

王阳明警句 励志一生(推荐收藏)

王阳明,传习录,孔子,圣人,于心,天之,人心,天地,天理,道心,良知,何言,白起,花与汝,花颜,万事,一念,之本,五经,人生,同体,凡人,学者,大道,圣者,圣贤,小道,心光,才力,心存

2013-10-24 #故事会

身边的检察榜样 | 尚衍安:三十五载执着坚守 一生无悔检察相伴

身边的检察榜样 | 尚衍安:三十五载执着坚守 一生无悔检察相伴

我院,赣榆,区检察院,时光,人民,检察事业,工作,安来,张克,副检察长,区政协,日月,主人,一步一个脚印,一行,业务,光和热,主席会,信仰,岗位,岁月,日子,情谊,必要性,新兵,执着,文章,数字,飞流,普通人

2015-01-02 #故事阅读

广东六祖故里新兴的禅域小镇实景演出 再现六祖惠能的传奇一生

广东六祖故里新兴的禅域小镇实景演出 再现六祖惠能的传奇一生

惠能,实景演出,大典,六祖,客人,金刚经,卢兴,广东,岭南,弟子,演艺,父亲,禅境,高手,生活,惠能大师,东山法门,云浮新,唐武德,山真水,曹溪宝,柴维,林寺,能明心,范阳,以真,禅宗少林,老和尚,中国,一生

2020-08-03 #短篇故事

从赤壁之战到单刀赴会 一生在维护孙刘联盟的鲁肃 为何如此执着

从赤壁之战到单刀赴会 一生在维护孙刘联盟的鲁肃 为何如此执着

鲁肃,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孙刘联盟,关羽,东吴,荆州,联盟,孙刘,事情,关系,力量,势力,大事,天下,汉室,江东,盟友,长江,赤壁之战,主要原因,完全没有,刘抗曹,刘皇叔,周瑜,姜东,才可,有才

2013-09-2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