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天津的历史故事

时间:2016-05-29

关于天津的传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天津老地名蕴含历史故事 津地名里蕴含着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例如,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有关的地名就为数不少,河西区的挂甲寺和蓟县、宝坻区一些地名的来源都和李世民有关联。 据民间传说,蓟县地名中的“擂鼓台”是李世民东征时筑台擂鼓点将之处;“东二营”、“西二营”是李世民东征时于此地驻扎兵马的两个营盘;“大安宅”、“小安宅”是李世民曾于此安营扎寨,初名大、小安寨,后改今名;“验甲宫”是李世民东征途中晾甲的地方;“邦均镇”原名“商君店”,因传说战国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后唐太宗东征至此,因地名谐音“伤军”犯忌,故改名“邦军店”,后民间演化为“邦均镇”;“马伸桥”是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御马劳乏伸腰,故村名马伸腰,后演化为马伸桥。 据民间传说,宝坻区石桥镇有两个相邻的村子——大小“黑豆窝”,传说当地盛产黑豆,唐王征东回师路过此处时曾用黑豆喂马,故名黑豆窝。石桥镇还有一个叫“歇马台”的村落,传说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地高台歇马,故名。“帐房衢”是李世民东征途中设帐房之处。 在历史上宋朝和辽国相隔大清河、拒马河南北对峙,辽国曾多次越过界河与宋军杨延昭部即俗称“杨家将”激战。今静海县与河北省交界一带,就是两军驰骋交战之处。传说静海县南部的古城洼今子牙河与南运河之间的堤外洼地一带,就是杨延昭军队的大营。其辕门就设在古城洼的北部,后形成村落初名“辕门口”,元朝时更名为“元蒙口”。为侦察搜集辽军情报,杨延昭派出两个侦察机构,一处设在辕门以北,后形成聚落初名“探马庄”,后演化为今名“谭庄子”。另一处设在辕门以西的寺庙内,由杨五郎弟子僧人刺探敌情,人称“禅房”。后形成聚落,现已发展为“东禅房”、“当禅房”、“西禅房”三个村落了。 静海县子牙镇所在地名“王二庄”,原名“望儿庄”,传说每当杨延昭临阵与辽兵交战,其母佘太君常于此眺望观战,故名。距王二庄一里多远有“宗保村”,传说是杨延昭之子杨宗保领兵驻扎之处。附近还有“孟庄子”和“焦庄子”,传说是杨延昭部将孟良、焦赞的驻地。宁河县“潘庄”,因是宋将潘仁美的封地而得名。据民间传说,武清区“牛镇”是杨六郎当年抵御辽兵大摆牤牛阵的地方。最具浪漫色彩的地名是宝坻区的“南仁浮”,相传杨六郎在此与大刀王怀女交战被俘,在王的威逼下杨被迫与王怀女成婚,故名“男人服”,后演化为今名。 作为宋辽战争的另一方,关于辽国和萧太后的故事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反映。宝坻区有“打扮庄”,相传辽国萧太后督军南下,与宋兵交战,曾在此筑梳妆楼,梳洗打扮,故名。宝坻区大口屯镇绣针河东岸有毗邻两村——大小“绣针口”,相传辽代建村,绣针河当时为萧太后的运粮河,此处为巡查护卫运粮河的哨口,故名。 另外,武清区有黄花店乡,始建于辽代会同年间938~947,据《畿辅通志》转引《东安县志》载:“省抑宫在安次南,辽会同中建。以禁嫔妃之有犯者。元时屡迁废后于其地。今属武清县,俗名皇后店。”此地原属安次县,明初划入武清县。今称“黄花店”,系由“皇后店”谐音演化而来。与之对应的地名是泗村店乡的“太子务”,辽代成村。传说辽太子曾前往皇后店软禁失宠遭贬后妃的冷宫,探视被罢黜的母亲,途中在此留宿,故村落得名太子府,后演化为太子务.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历史故事 据说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一个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这个人很聪明又能干,炸麻花可以说有一手绝活。他炸的麻花真材实料,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传遍整条巷街,人们闻到香味纷纷蜂拥到他的铺子购买,因此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店面。开始还算是宾客满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觉得麻花有点乏而生腻,渐渐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老人家不甘心。后来店里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气扑鼻,味道可口。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是尽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至于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颇费了一番脑筋,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还有青红丝和冰糖。为了使自己的麻花与众不同,增强口感味道,把放置时间延长,取材也是愈来愈精细,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精制小麦粉等等,制作成不仅存放良久不艮,而且香气四溢,味道香脆可口,满口生津。 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精心研究,刘老八终于创造了金黄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绵的什锦夹馅大麻花,从此“桂发祥”麻花著称于市,广受欢迎,成为天津卫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绝”之首。而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也就因此创立了百年字号,成为天津百姓的最爱食品 参考网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天津的历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17年天津历史人物大全 天津历史名人故事

2017年天津历史人物大全 天津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天津,人物,天津历史,教育家,张伯苓,南开大学,大全,佛教,先驱,先行者,甲骨,艺术家,艺名,被誉为,风筝,教育,研究,刘凤鸣,孙菊仙,张明山,来让,文研,李叔同,毕肖,桂芬,王襄,谭鑫培,长清,马顺清

2020-05-10 #故事大全

2017年天津历史人物大全 天津历史名人故事

2017年天津历史人物大全 天津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天津,人物,天津历史,教育家,张伯苓,南开大学,大全,佛教,先驱,先行者,甲骨,艺术家,艺名,被誉为,风筝,教育,研究,刘凤鸣,孙菊仙,张明山,来让,文研,李叔同,毕肖,桂芬,王襄,谭鑫培,长清,马顺清

2020-05-27 #长篇故事

天津故事-天津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

天津故事-天津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

天津,历史,城市,故事,文天,天津电视台,人物,精神,宝贵财富,文化,文明,节目,历史文化,和事件,有价值,科教频道,真实故事,讲述人,源远流长

2020-06-13 #故事大全

2017年天津历史人物大全 天津历史名人故事word免费

2017年天津历史人物大全 天津历史名人故事word免费

天津历史,人物,中国,大全,天津,名人故事,先驱,研究,南开大学,教育家,甲骨文,刘凤鸣,孙菊仙,张伯苓,张明山,李叔同,王襄,魏元泰,风筝魏,资料,先行者,弘一法师,泥人张,艺术家,艺名,被誉为,风筝,刻砖刘,来让,毕肖

2020-05-09 #故事会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天津天津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天津天津

天津,历史,气温,降水,月平均温度,多西,津卫,天子,大运河,一带,中纬度,东岸,亚欧大陆,偏南风,北温带,冷暖,副热带,半湿润,北风,城市,地区,四季,参考资料,民间传说,季风性,太平洋,新的一页,暖温带,春旱,最低温度

2013-10-23 #小故事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天津天津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天津天津

天津,历史,气温,降水,月平均温度,多西,津卫,天子,大运河,一带,中纬度,东岸,亚欧大陆,偏南风,北温带,冷暖,副热带,半湿润,北风,城市,地区,四季,参考资料,民间传说,季风性,太平洋,新的一页,暖温带,春旱,最低温度

2013-08-04 #短篇故事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天津天津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天津天津

天津,历史,气温,降水,月平均温度,多西,津卫,天子,大运河,一带,中纬度,东岸,亚欧大陆,偏南风,北温带,冷暖,副热带,半湿润,北风,城市,地区,四季,参考资料,民间传说,季风性,太平洋,新的一页,暖温带,春旱,最低温度

2007-04-28 #经典故事

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讲述天津故事

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讲述天津故事

馆长,天津博物馆,节目,陈卓,故乡,人文,党委书记,历史,历代,形式,天津,群体,故事,温度,艺术品,青年网,多少事,中国第一,博物馆馆长,直播节目,文化传承,文化内涵,在远

2015-11-16 #故事会

微天津天津老故事 这就讲给您听……

微天津天津老故事 这就讲给您听……

庆王府,建筑,故居,顾维钧,张伯苓,天津,旧居,段祺瑞,载振,五大道,孙殿英旧宅,历史,住宅,地下室,砖木结构,伯苓,高星桥,历史风貌建筑,始建于,南开大学,南开中学,中国,军长,南开,和平区,平房,总长,洋楼,见证,鞍山道

2020-06-1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