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成语解释 出处及翻译 简单故事简洁最好

时间:2016-05-09 08:23:14

相关推荐

1.出奇制胜 出处: 《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典故: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例子: 统率所部,~,将法人所占越南各城,迅图恢复。(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2. 亘古奇闻 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从来稀有,亘古奇闻。” 典故: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奇:稀有不常见的。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 3.奇货可居 出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典故: 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例子: 可是他们把票子当做~,非要足了钱不肯放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 4. 奇葩异卉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典故: 珍奇难得的花草。 例子: 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丛林中,有许多~。 5.百步穿杨 出处: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典故: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例子: (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6. 百感交集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典故: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例子: 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7.百家争鸣 出处: 《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典故: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例子: 没有~,就没有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8.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典故: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例子: 测绘工作常是~,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9. 发引千钧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典故: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10. 东方千骑 出处: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典故: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例子: ~从骊驹,岂不下山逢故夫。(梁·简文帝《采菊篇》诗) 11. 横扫千军 出处: 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典故: 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例子: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如卷席。(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 12.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出处: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典故: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13.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典故: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例子: “~”,是错觉的一例。(毛泽东《论持久战》) 14.跋山涉水 出处: 《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典故: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例子: 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魏巍《路标》) 15. 逼上梁山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典故: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例子: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16.调虎离山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典故: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例子: 这自然是~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 17.笔下生花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典故: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例子: 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以《阿房宫赋》传诵千古。 18.闭月羞花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典故: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例子: 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之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19.柳暗花明 出处: 唐·武元衡《摩河池送李侍御之凤翔》:“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洒换离颜。”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典故: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例子: 十二月十三日之晨,我心酸肠断,以为从此要尝些人生失望与悲哀的滋味,谁知眼前有这种~的美景。(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一》 20.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出处: 元·无名氏《大战邳彤》:“主公,便好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典故: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例子: 常言道:“~”,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得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八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解释 出处及翻译 简单故事简洁最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刘义庆,周侯,新亭对泣,出处,山河,故事,新亭,饮宴,成语解释,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宋

2020-07-24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刘义庆,周侯,新亭对泣,出处,山河,故事,新亭,饮宴,成语解释,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宋

2020-08-23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刘义庆,周侯,新亭对泣,出处,山河,故事,新亭,饮宴,成语解释,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宋

2015-02-03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成语故事典故 出处 解释

刘义庆,周侯,新亭对泣,出处,山河,故事,新亭,饮宴,成语解释,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宋

201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