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陈鹤琴生平及其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意义

时间:2016-01-28

陈鹤琴生平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9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陈鹤琴先生,生于1892年,卒于1982 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学家和儿童心理 学家。他是“活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和构建者,早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与同属浙籍的 教育家张雪门并称为“南陈北张”。他一生创办多所幼儿、师范类学校,主编众多儿童读物和 教育研究刊物,同时组织学校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设计研发适合开发儿童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玩具及教具设备。可以说他是我国幼教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将毕生心血都奉献 给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 日,陈鹤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的一户普通家庭,自幼在父亲严厉的管教下,培养出勤奋、自强、忠孝、友爱的好品格。无奈6 岁丧父,家境陷入贫寒,依靠 母亲辛勤劳作和亲友的资助,陈鹤琴发奋读书,终于完成了六年私塾学习和中学生涯,并于 1911 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学堂高等科录取。在校期间,他更精于学业,担任起校青年会 干事,开办了“校役补习夜校”,组织“任友同志会”,创办报刊,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为失学儿童 创建的义务小学,可说为他日后走上儿童教育事业,起到巨大的影响。1914 年从清华学堂 毕业的他获取公费留学资格,这使得陈鹤琴对祖国的大力栽培由衷感恩,他决心报效祖国, 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面对留学学医还是学教育这个人生上第一个重大的选择,陈鹤琴反 复思量,他认为,学医仅仅能够解除国人身体上的病痛,却无法挽救他们思想上的愚昧,要 使国家强大,必须改变国内教育落后的局面,而少年儿童作为教育的基础,祖国的未来,必 须从培养他们抓起,加之他由衷地热爱孩子,至此坚定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 在赴美留学期间,陈鹤琴先后就读于霍普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深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此时的陈鹤琴在学习中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他认为“方 法是秘诀是钥匙,得了秘诀和钥匙,就可以自由去开知识的宝藏了”。在校期间,他担任学 生部主席、学生会会长,组织各项学生活动,积极宣传中国文化,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 分别于1917 年、1918 年取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19年夏,留学五年后的他重新踏上祖国的领土,应邀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任教 授一职,回国后的陈鹤琴深感国力的衰败、教育落后、国人迂腐,时值国内五四运动高峰, 陈鹤琴积极响应“民主”与“科学”的号召,加入反封建文化的斗争中,他觉得此时此刻他必须 付诸实际行动,为改变国内教育现状贡献出个人力量。自此他开始编著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 文学著作,积极投身于各类学术研究活动,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事业的先驱。他编著的《婚姻 问题研究和女子教育》、《语体文应用自汇的研究》、《测验运动》、《儿童学研究》、《儿童心理 的实验研究》《家庭教育的科学总结》、《耳聋与口吃》、《特殊儿童在美国》、《低能儿童之研 究》、《儿童心理之研究》等众多优秀著作,无一不推进了我国教育走向民主化、科学化、系 统化、国际化。他还推动了教育测验运动的开始,开创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先河。无数耗尽心 力换来的优秀著作,为其日后的教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3年,陈鹤琴为了更深入研究幼儿教育,创建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并亲自担任园长, 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幼稚教育实验基地,他对幼稚园的办学宗旨、课程安排、教学用具、教师 教学和幼儿特点等作了全方面的研究,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办学思路。 1927 年,他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文章将自己多年来对幼儿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十五则 纲领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来,标志着中国特色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此后,他还组织幼稚教育 研究会并创办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协助陶行知创办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教育实验 基地——燕子矶幼稚园,将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引入农村。 1927年,在南京任职的他对当地中小学进行了全面教学改革,使南京地区各院校办学成 绩得到全面提升。第二年,他出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走上长达十一年的从政生涯。任职期间,他始终奔走在为国人兴办教育的道路上,他不但创办了多所校舍,争 取经费补助和各项华人应有权利,还亲自编写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指导,将爱国主义 精神深深篆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 1934—1935年,是陈鹤琴对欧洲国家进行教育考察的两年,他代表我国多次发表演讲声 明,主张社会应当重视儿童、保护儿童、热爱儿童,使他们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这也是陈鹤 琴倾其一生的奋斗目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鹤琴响应中国共产党伟大号召,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中。身兼数职并担任多个教育团体负责人的他,一面从事难民、难童的收容保护工作,一面 兴办各类学校,开展进步文化宣传活动,也因此遭日伪怀恨被列入暗杀名单,幸得地下党保 护,前往宁波避难。 1940年,陈鹤琴辞去国民教育司司长一职,执意前往江西办学,力图实现中国人独立培 养和兴办幼师及幼教院校。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一步步探索,终于率领众多有志教师,创办 起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也就是此地,他经过几十年来对幼稚教育的实践总结,提 出“活教育”的教学理念。引发了国内对幼教事业的广泛思考。 1945年抗战胜利,陈鹤琴返回上海,继续办学推行“活教育”理念,并参与地下党活动, 在好友陶行知迫害而死后,他不计个人安危,悲痛之余肩负起友人生前未完成的事业,正是 由于他一系列的爱国活动,激起国民党反动派痛恨,两次遭遇被捕,经友人解救才得以脱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陈鹤琴同志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 并由他担任多项政府要职,陈鹤琴也誓为新中国未来教育事业和对祖国下一代的培养,贡献 自己的一生。 解放后,他仍躬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立监督幼教体系,深入试点教学,研发儿童玩具,撰写教育文章,却不幸遭遇“文革”浩劫,突如其来的遭难并没有摧毁他对教育事业和儿 童的热爱,他依旧怀着满腔热情,为幼教事业奠基、铺路。1982 月,陈鹤琴终于得到正式平反,却在同年12 月30 日,于南京逝世。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用自己的一生,为我 国幼儿教育事业,谱写出无数辉煌的篇章。 陈鹤琴一生中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众多,但尤其以“活教育”思想最为著名。“活教育”思想是他融合中西方思想文化结晶,并通过多年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总结而得出的思想精华, 因而对“活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当今教育理论的优化,还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 的长远发展。 “活教育”思想是针对“死教育”而提出的,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死教育”,使学生养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不良局面,学生只知其文不知其意,学而不能致用。面对当时国难 深重的祖国,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不可沿袭下去。陈鹤琴提出“活教育”思想,目的就是教会国 人如何“做人”,他指出做“现代中国人”就要拥有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 作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担负起国家重任。而在课程安排上,他主张儿童学 习应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这些都是所谓的“活教材”,更适合儿童身心发展,有利于培养他 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精神。“活教育”思想还集中总结了十七条教学原则,鼓励学生敢想、敢 做、亲力亲为,要求教师采取积极、鼓励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儿童的学 习兴趣。可以说,“活教育”思想的提出,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带来了一片光明前景,对现代 社会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第一,“活教育”开创了对新型教育模式探索的先河。“活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陈鹤琴先生长期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总结,针对中国传统教 育,他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学生学习带向社会,融入自然,一方面开拓了学生视野, 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毫无生气的课堂面貌,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智力提升。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之前是从未出现过的,可以说它开创了我国教学改革的先 第二,“活教育”确立了儿童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活教育”的提出,首次将儿童的重要性摆在了教育的首位。陈鹤琴认为,幼教工作的开展,应当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和了解儿 童为前提,将他们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不是成年人的附属品,只有这样在开展“活 教育”的过程中,才有利于培养儿童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满足个性发展需求[5]。这种进步 的理念,为日后我国的幼教事业广泛接受并采纳。 第三,“活教育”明确了我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活教育”明确强调,其目的是教会国人如何做一名现代中国人,这是一种带有鲜明爱国特色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它不 同于传统盲目的教育学习,也不是照搬别国忽略本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的教学,它的提出, 更激发了国人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理念上,“活教育”明确表示,幼儿的教育工作,是极为复 杂的,并非仅仅依靠幼稚园一方努力就可取得良好效果,对幼儿的培养,还离不开家庭和社 会的关注。只有三方相互协调配合,才有助于儿童身心更健康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大大 引发了社会和家庭对儿童的关注。 第四,“活教育”为中国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不难看出,“活教育”思想是我国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理念的缩影,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力图为国家培养出富有理想力、创造力和伟大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 素质教育理念源自于对“活教育”思想精髓的提取,“活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 思想基础。 陈鹤琴先生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他的丰功伟绩绝非千字可以详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每一位国人敬仰,他身后留下的无数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需 要后人深入研究并融入新时代教育特色而加以利用,相信我国的幼教事业在陈鹤琴先生的带 领下,会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陈鹤琴生平及其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意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陈鹤琴生平及其“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意义

陈鹤琴生平及其“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意义

陈鹤琴,张雪门,家和,教育研究,先生,儿童读物,同属,南陈,刊物,学校,提出者,师范类,幼儿,教育家,理论,组织,工作,生平简介,儿童心理学家,20世纪,是我国,学校教育,并称为,活教育,生创办,近现代,研究和

2013-10-19 #故事会

陈鹤琴生平及其“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意义

陈鹤琴生平及其“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意义

陈鹤琴,张雪门,家和,教育研究,摘要,先生,儿童,儿童读物,同属,南陈,刊物,学校,提出者,师范类,幼儿,教育家,理论,玩具,组织,工作,设计,儿童心理学家,20世纪,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并称为,德智体,生平简介,是我国,活教育

2012-07-22 #短篇故事

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陈鹤琴,活教育,教育,儿童,目的,活动,中国人,幼教,一节课,中国,幼稚园,方法论,课程,儿童心理学,有哪些,故事,儿子,儿童教育,基地,大自然,婴儿,对象,小兵,层次,教授,校长,步骤,流浪儿,能力,课堂

2019-07-05 #经典故事

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陈鹤琴,活教育,教育,儿童,目的,活动,中国人,幼教,一节课,中国,幼稚园,方法论,课程,儿童心理学,有哪些,故事,儿子,儿童教育,基地,大自然,婴儿,对象,小兵,层次,教授,校长,步骤,流浪儿,能力,课堂

2013-10-31 #短篇故事

陈鹤琴传记和生平

陈鹤琴传记和生平

陈鹤琴,教育,研究,儿童,学校,教育思想,上海,陶行知,研究会,精神,实验,中国,先生,儿童心理,幼稚园,幼稚教育,幼教,活教育,儿童教育,家庭教育,我国,商务印书馆,教育科学研究所,婚姻问题,事业,全国,刊物,科学,著作,运动

2007-12-11 #故事阅读

陈鹤琴传记和及生平

陈鹤琴传记和及生平

陈鹤琴,教育,研究,儿童,学校,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国,研究会,上海,精神,实验,儿童心理,先生,幼稚教育,我国,活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所,刊物,幼稚园,科学,运动,幼教,清华,事业,北京市,南京,字汇,家庭教育,小学

2011-07-12 #长篇故事

陈鹤琴的特殊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特殊教育思想

儿童,陈鹤琴,特殊儿童,教育,思想,部分,发展,生平,研究,机构,特殊学校,问题,活动,三部分,国家,师范学院,管理机构,管理,林士,陈淑贞,有缺陷,中等专业学校,中国,上海,上海市,丛书,专号,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内涵

2007-07-30 #短篇故事

陈鹤琴PPT

陈鹤琴PPT

教育,儿童,幼稚园,活动,原则,时期,生平简介,教学法,课程,发展,南京鼓楼,五指,学校,家庭教育,幼儿,幼稚师范,新生,陶行知,中学,年代,同志,心理特点,幼稚教育,思想,江西省,标准,科学,行知,观念,言语

2015-10-1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