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晓梅说古代天文历法

时间:2016-01-10

我国古代有许多和星座有关的神话,最完整和最有趣味的要数牛郎织女的故事了

提示:本文共有 21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今天和大家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许多和星座有关的神话,最完整和最有趣味的要数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见诸于文字的“牵牛”、“织女”二星及有关的天河,最早出于《诗·小雅·大东》篇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院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的“汉”,即天河,银河,是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的白云状光带,因白亮有光,故以“监(即鉴,镜)”来形容;其中的“织女”,即“天琴座”的等三星,因三星组成三角形,故以“跤”来形容。其中的“牵牛”.有人认为指河鼓三星,即“天鹰座”的等三星,也就是后世说的牛郎星,因而把《大东》中的这些诗句当成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滥筋.但也有人认为这里的“牵牛”不是指的牛郎三星,而是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六星。如韩愈《三星行》:“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牛不见服箱,斗不抱酒浆。”注中明确指出其四星,斗六星,牛六星。显然是用《大东》之典故,但把牵牛看作牛宿六星而未当作牛郎三星。王力先生也认为这里的牵牛,只能指牛宿,他还特别注明“不是牵牛星。”但我结合天上的星象来考察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演变,认为《大东》诗中写及的“牵牛”、“织女”就是神话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而且起源很古,到了《诗经》时代已经流传颇广了。

《大东》诗中的牵牛、织女,原本是从星的形象产生的联想,而后又逐渐由星发展到神或人。西汉刘安《淮南子·淑真训》:“妾必妃,妻织女。“《纬书·春秋元命苞》:“织女之为言,神女也。”《文选·班固<西都赋>》:“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朗疏》:“昆明池上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昆明池建于汉武帝元狩三年(见《汉书·武帝纪》),可见在西汉初年,织女和牵牛早已由二星名转化成了神人,且有两两相对的二神塑像,显然当时已有了和他们相关的故事情节,织女、牵牛由两不相涉的星变成了互有关联的神。这里的“牵牛”,同《大东》诗中的“牵牛”一样毫无疑问的是指后世所言之牛郎星了。

《汉宫朗疏》

文献中明确地点明牛、女二神有情爱关系的,现存最早的要算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一诗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摇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是借天上牛、女二星来写人间夫妻离别之情的,所以诗中的牛、女无疑也可确认为是夫妻关系了。《文选·洛神赋》李善注引三国魏曹植《九咏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早于曹植的东汉末年的蔡遂在《青衣赋》中就说:“悲彼牛女,隔于河维。”至于晋代的杜预还说:“星占之织女,处女也。”只可说他从星占角度来言,并不能一定说他还不知晓牛女的故事,因而推断晋代牛女的故事还未普遍流行。

《九咏注》

牛、女既为夫妻,为何分隔两处?《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杆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枉.天帝怒,贵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月令广义》为明代冯应京所作。南朝梁殷芸有《小说》已散佚,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1’说,此书明初尚存,当即《月令广义》所引。唐杜甫《牵牛织女》诗起首二句:梦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即用此典。但清人浦起龙杜诗说:“牵牛织女四字宜倒转。牵牛三星如荷担,在河东;织女三星如灿足.在河西。公涉笔偶误耳。”从天象上看,蒲氏所言似有道理.但杜诗是用典,绝非“涉笔偶误.”诗名即为《牵牛织女》,岂可连牛、女的方位都弄颠例了?唐代卢全《月蚀》诗:“痴牛与骇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旦夕遥相望.”也是信殷芸《小说》之言,对牛、女持谴责态度。但《太平御览》卷三十引《日纬书》却说:“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观梁;织女星主瓜果.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取天帝钱二万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言虽不经,有是为怪也。”《海录碎事》卷二引刘子仪诗曰:“天帝聘仪还得否?晋人求富是虚辞。”

《太平御览》

牛、女腻着天河如何相会呢?《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织女渡河去做什么呢?因今本《淮南子》和《风俗通去》皆无以上所引之语,所以无法从上下文中得知此义。但这传说极可能在有了牛、女分离的故事之基础上,乌鹊成桥,织女渡河去会牵牛。可见,《淮南子》成书的西汉初年,牛女的故事应该说就早已成型了。后因以“鹊桥”为夫妻相会之典。牛女相会,何以选在七月七日呢?因农历七月初昏,牛、女二星都在子午圈上,在人们的视觉中,二星似乎离得近了,故选在此时为二星神相会之日.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夏小正》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之语被误解所致。所以“七夕”就成了妇女们的节日。南朝梁宗慷《荆楚岁时记》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有符应.”除穿针、乞巧外,还有看天河、祈祷福寿等活动,古时不仅民间,而且还盛行于宫中,可见其影响之厂。七夕因有乞巧之俗,故又称作“巧夕”。因这天是牛、女二星神会合之期,故又称此日为“星期”、“双星节”。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晓梅说古代天文历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 历法 水利和数学家 他都有哪些贡献?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 历法 水利和数学家 他都有哪些贡献?

历法,运河,郭守敬,作用,贡献,科学,建设,设计,郭荣,天文,仪器,地方,地形,水利,天文学,想法,思想,效率,方面,父亲,问题,研究,观测,运输,中国古代,非常大,史中,多新,在当时,世人

2020-01-06 #故事会

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

祖冲之,戴法兴,方面,数学家,故事,历法,公元,大明历,数学,梁朝,祖冲,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历代,成就,父亲,错误,驳议,工作,有研,观测,天文历,出生于,何承天,区的,刘歆,刘徽,宋大明,孟子,张衡

2012-10-03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

祖冲之,戴法兴,方面,数学家,故事,历法,公元,大明历,数学,梁朝,祖冲,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历代,成就,父亲,错误,驳议,工作,有研,观测,天文历,出生于,何承天,区的,刘歆,刘徽,宋大明,孟子,张衡

2012-04-10 #小故事

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祖冲之,天文,天文学家,石申,张衡,沈括,天文学,世纪,中国,公元,历法,方面,欧洲,水力,蔡伦,人们,仪器,回归年,墨子,天象仪,指南针,科学家,赤道,风扇,丁缓,刘焯,常满灯,杨忠辅,李春,李治

2014-06-02 #故事阅读

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祖冲之,天文,天文学家,石申,张衡,沈括,天文学,世纪,中国,公元,历法,方面,欧洲,水力,蔡伦,人们,仪器,回归年,墨子,天象仪,指南针,科学家,赤道,风扇,丁缓,刘焯,常满灯,杨忠辅,李春,李治

2007-11-29 #小故事

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祖冲之,天文,天文学家,石申,张衡,沈括,天文学,世纪,中国,公元,历法,方面,欧洲,水力,蔡伦,人们,仪器,回归年,墨子,天象仪,指南针,科学家,赤道,风扇,丁缓,刘焯,常满灯,杨忠辅,李春,李治

2014-08-23 #故事阅读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小故事

张衡,天文,石申,仪器,天文学,世纪,天文学家,星星,中国,爷爷,刘焯,沈括,历法,水力,一行,发明家,人们,巨著,欧洲,速度,蔡伦,研究,视运动,公元,北斗,地动仪,地震,墨子,天象仪,文学家

2012-09-17 #长篇故事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小故事

张衡,天文,石申,仪器,天文学,世纪,天文学家,星星,中国,爷爷,刘焯,沈括,历法,水力,一行,发明家,人们,巨著,欧洲,速度,蔡伦,研究,视运动,公元,北斗,地动仪,地震,墨子,天象仪,文学家

2011-10-1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