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图片故事:历经风雨 长春百年气象站蝶变新生

时间:2015-07-26

近年来,共有60余人次荣获国家部级奖励,团体和个人都曾在国家、省、市级测报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提示:本文共有 21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延续百年的业务传统,让如今的探测中心在观测业务方面获得诸多殊荣。近年来,共有60余人次荣获国家部级奖励,团体和个人都曾在国家、省、市级测报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长春市巾帼十杰”“长春好人”等荣誉称号,传递出独属于百年台站的精气神儿。图为全自动GPS探空气球试放成功-长春。(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近几年,长春气象站增加了微波辐射、风廓线、全自动GPS探空系统观测,气象探测资料在国防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精细化预报、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气象科研和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此外,还不定期承担东北冷涡加密、雨滴谱、降水对比分析等外场实验观测项目。图为全自动GPS探空系统远程监控平台。(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探测环境面临遭破坏的危险。探测中心多次联合长春市气象局执法大队,与违规建设的开发商据理力争。伴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探测中心的探测手段和内容发生了质的转变,气象探测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图为20世纪90年代,工作人员进行高空气象探测。(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1990年配备了286微机用于查算编报;2002年建成了CAWS600SE-I 型自动气象站,并且一直保持人工观测和自动24次定时观测的双轨道业务。2005年7月,长春气象站被命名为长春市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图为人工观测比对数据信息。(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长春气象站开展了大规模基本建设。1984 年启动办公楼、锅炉房建设,1987年建成后,办公面积达470 平方米;1989年由挑井水升级为自来水;1992年进行路面硬化等一系列投入使得办公环境、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也让长春气象站的职工为之振奋。环境改善的同时,观测技术手段也不断进步。从1986年开始,长春气象站开始使用图为20世纪90年代,长春气象站更新技术手段,用微机取代PC-1500袖珍机编发报。(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1985年至1993年国家改革风起云涌,各项观测业务顺利完成,为气象服务各行业提供了基础而全面的观测数据,并向省、市气象部门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人才。期间虽然条件艰苦,凭着大家的决心和毅力创造了多个250班无错情的好成绩。(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面对每小时一次每天24时次的观测任务,观测员风雨无阻,熬的是心血和精力。长春的冬季寒冷漫长,是观测员们最难捱的季节。暖气管道常常会因温度过低而冻裂,值班室地面结满了冰。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正值家人团聚的温暖时刻,观测员必须坚守岗位,内心的孤苦只能自己吞下。(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因业务需要,长春气象站在1958年建立了辐射一级观测站,1959年1月1日正式开始观测。1973年1月1日开始夜间守班。“ 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年代。长春气象站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987年,长春气象站被正式命名为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开始每日24次基准气候观测。1990年1月被列入全球基准气候站网点。成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后,长春气象站不仅承担全要素观测图为观测员粉刷小观测场围栏。(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虽然长春气象站历经清朝灭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变迁,但由于战争军事需要,长春的气象观测业务几乎未受影响。新中国成立前40余年的地面观测历史,让长春气象站积累了丰富的气象资料。从1949年12月1日开始,长春气象站每天定时开展6次地面观测与统计,拍发4次绘图报;从1954年开始,每日增加四次补充观测并拍发绘图报;从1951年11月开始进行高空清晰观测。1954年开始,国家对观测场地的代表性要求更加严格。(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长春气象站于1956年再次迁移至观测环境更佳的长春市绿园区西环城路5235号。新中国成立后,气象事业百废待兴,有着良好观测基础条件的长春气象站也投入新中国建设服务中。也正是由此地开始,长春气象站历经60余年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国家基准气候站、高空探测二级站、农业气象一般站的综合气象台站。(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1932年,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次年在长春成立了中央观象台。1936年9月1日,站址被迁至长春南岭郊外。随着伪满洲国中央观象台的成立,东北地区的气象观测台(所)逐步增多,基本上构成了完整的观测网络。通过设于各地的地方台站,伪满洲国中央观象台每日使用电话和电报汇总定时观测数据,并通过和日本、中国其他地区及远东各地交换气象实况信息,制成每日气象图,预报新京及全满的气象概况。当时的几任台长均为日本人担任。(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长春气象站的百年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1908年(光绪34年)11月20日,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日本侵略者为满足其吞食东北的野心,在长春所谓满铁附属地西一条街,设立了“关东都督府观测所长春支所”,这便是长春气象站的前身,同时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长春有了属于自己的气象观测机构。 (图文:贾雪梅 王灵玲 张明 谷浩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图片故事:历经风雨 长春百年气象站蝶变新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走进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24小时捕风捉雨 气象观测故事多

走进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24小时捕风捉雨 气象观测故事多

观测,数据,人工,气象站,小时,冰雹,国家,南宁,气象观测,设备,观测员,工作,气象观测员,时间,值守,年代,故障,气象,特征,湿度,百叶箱,错误,张芳,赵金玲,地面气象观测,时间节点,气象数据,自动站,观测场,中国气象局

2012-07-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恒昌书写“桃花源”脱贫记 北纬35度的蝶变富农新生

恒昌书写“桃花源”脱贫记 北纬35度的蝶变富农新生

扶贫,消费,智能,货柜,酉阳,攻坚,贡米,产业,精准,农产品,优势,优质农产品,品牌,恒生,金融,农户,中国,北纬,产业链,农民,分界线,富农,国家,攻坚战,桃花源,酉阳县,发展,年年,花田乡,地理标志产品

2015-01-09 #故事大全

恒昌书写“桃花源”脱贫记 北纬35度的蝶变富农新生

恒昌书写“桃花源”脱贫记 北纬35度的蝶变富农新生

扶贫,消费,智能,货柜,酉阳,攻坚,贡米,产业,精准,农产品,优势,优质农产品,品牌,恒生,金融,农户,中国,产业链,农民,分界线,国家,攻坚战,酉阳县,发展,年年,花田乡,地理标志产品,重庆酉阳,金融扶贫,中国农民

2011-04-12 #故事阅读

恒昌书写“桃花源”脱贫记 北纬35度的蝶变富农新生

恒昌书写“桃花源”脱贫记 北纬35度的蝶变富农新生

扶贫,消费,智能,货柜,攻坚,贡米,酉阳,产业,精准,农产品,优势,恒生,优质农产品,农户,品牌,金融,重庆酉阳,酉阳县,花田乡,中国,产业链,农民,分界线,委员会,攻坚战,桃花源,疫情,发展,年年,地理标志产品

2007-12-14 #故事阅读

金庸先生笔下的光明顶 其实与武侠小说无关 而是一所气象站

金庸先生笔下的光明顶 其实与武侠小说无关 而是一所气象站

光明顶,黄山,云海,光明,明教,好的,四绝,风光,飘过,金庸,吴应,杨左使,张无忌,观云海,韦一笑,九龙瀑,天风,都会,先生,一大,万物,主峰,世间,众人,云雾,仙界,人生,从零开始,代表,仪态万千

2019-01-10 #长篇故事

「老照片 新故事」南充老干部讲述高坪的蝶变新生

「老照片 新故事」南充老干部讲述高坪的蝶变新生

高坪,陈二才,绿色,高坪区,建设,教育,消费,生活,那时候,城区,南充,全区,南充市,城乡,哥哥,城市,学校,市民,条件,泥巴路,群众,镇上,邻居,变化,不再是,到处都是,医疗资源,教育水平,立体交通,那个年代

2015-12-12 #故事会

猪在飞 茅台醉?“长春”新高国旅归

猪在飞 茅台醉?“长春”新高国旅归

茅台,价值投资,启明,长春高新,业绩,价值,企业,新高,朋友,外资,机构,分析,戴维斯,超预期,助您,同行,团队,新希望,大道,投资者,方舟,猪猪,股权,长春,风雨,国旅,一起走,历史新高,疯了吗,系统学习

2014-11-19 #小故事

静坐丨老鹰的故事

静坐丨老鹰的故事

老鹰,人生,猎物,爪子,羽毛,长出来,乔达摩,向新生,悉达多,蝶变,寿命,可达,云天,之门,习惯,云霄,勇气,信众,天道,山顶,岩石,指甲,常人,引着,才能,新生,故事,本能,生死,程度

2017-04-0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