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巾帼脱贫故事」合作社+妇联执委+贫困户 走上小康快车道

时间:2015-07-03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脱贫攻坚战的总攻新号令。中央有号召,妇联有行动。永川区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提示:本文共有 24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脱贫攻坚战的总攻新号令。中央有号召,妇联有行动。永川区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群众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巾帼之智、献巾帼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永川大地上。

永川区妇联在“茶竹姐妹”开设“巾帼脱贫故事”专栏,陆续讲述各级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精彩故事,透过一个个奋斗身影,共同见证永川巾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点滴历程和累累硕果。

6月19日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何埂镇联盟村碾子山村民小组的村民就忙活了起来。你采摘、我过磅、他包装,金灿灿的玉米沿着小道一字铺开。4小时的功夫,6000斤玉米整装上车,将统一运往重庆各大农贸市场。看着合作社进账的第一桶金,屈英群心里又有了新的盘算,她要把合作社打造成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让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创收。

把“能人”请出来、用起来

村里人说,碾子山能有今天的变化,就是因为他们村有两个“能人”万云香和屈英群。万云香是何埂镇镇人大代表、联盟村妇联执委、联盟村村委会主任、联盟村综合服务社董事长;屈英群是何埂镇联盟村综治专干,同时也是重庆市永川区屈英群果树种植股份合作社创始人。这两位巾帼英雄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正是有了两个能人的“干”,才有了碾子山今天的“变”。

都常说,用对一个人,能富一村人。只要用对一个人,不论什么地方,都有兴旺发达的希望。近70岁的村民吴应华是最早入股合作社的村民之一,她向记者回忆起了碾子山村民小组往日的模样。

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而几年前的碾子山,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却只能“望地兴叹”,陷入“有地难种”的尴尬局面。2007年前后,不少业主曾在这里大量承包土地种植速生桉、杂交林。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几年后纷纷终止合同,以前在老百姓眼中的“经济林”也变成了令人头疼的“低效林”。“以前是一亩田500斤粮食一年。合同终止后,没人来收,村民只能自己砍来卖。一斤竹子卖五分钱,一亩地一年下来只能卖200块钱。”吴应华说。由于杂交竹和速生桉根系发达,农民自主难以铲除复耕,不少村民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外出打工,碾子山也成了一个“空壳”。

村民们急,万云香和屈英群等村干部们更急,大家决定改变碾子山的贫困模样。2019年6月,在一次村民院坝会上,联盟村村支两委决定把现有的竹基地改造成耕地,成立以村民土地入股的种植合作社。于是,永川区屈英群果树种植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屈英群也当之无愧地出任合作社理事长。

一个月后,屈英群就拎着一个大麻袋风风火火地走进何埂镇党委政府办公楼。“袋子里全是碾子山47户村民土地流转情况,每家每户一张说明情况,还有原始材料,按了手印的。村民们想恢复耕地的愿望很强烈。”

在万云香和屈英群的工作协调下,今年2月,120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资金到位,60万元入股重庆耘昊农业有限公司,60万用于撂荒地改造项目。碾子山的变化就这样红红火火地拉开了大幕。

把“机制”转起来、活起来

脱贫攻坚,全民小康,需“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扶贫扶产业,长远看产业”,产业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关键取决于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是否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屈英群果树种植合作社当前主要种植有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已实现流转土地156亩,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本着自愿原则,合作社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雇佣贫困户劳动力。”屈英群说,“家里2亩多耕地已办理土地流转,平日里在合作社务工,到现在收入有近6000元。”合作社的成立,对村民覃泽良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为了提高农户入社积极性,保证入社农户的收益,屈英群果树种植合作社约定:盈余部分24%作为合作社集体收益,60%为股民共有资金,16%作为合作社流动资金。同时,该合作社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四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即:统一为农户提供农资、统一为农户规划品种和轮种时间、统一进行技术管理、统一安排产品上市。除了指导农户做好农业生产,合作社还不定期组织农户到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组织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交流,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

扶贫的关键之一是资金。屈英群说:“假如把产业扶贫资金一次性发给农民,有的农民不会经营,没有想法,发下去的钱花完后,村民还会返贫。”在屈英群看来,扶贫资金必须用在扶贫上,而不能用在扶急上。目前,联盟村13户建卡贫困户均以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规定,土地入股或产业帮扶金让村民或贫困户变身合作社社员。社员不仅可以得到土地上的收益,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贫困户除享受普通社员所能享受的待遇外,还多了一项利益联结机制分红。

让日子富起来、好起来

今年56岁的刘代全,是碾子山村民小组的建卡贫困户。如今,他和妻子都在合作社务工:“现在我们夫妻俩一天下来,务工费可以拿到130元钱。”

在厦门打工多年的村民黄蓉今年选择了留在家乡。“在家我可以照顾8岁的女儿,还能务工挣钱,比在外面打工划算。”

▲屈英群看着果实累累的玉米笑开了花。

看着硕果累累的玉米地,屈英群感慨地说,甜玉米属甜度和营业价值高,深受市民青睐,如今已大量上市销售。黑玉米市场价3元一斤,花糯玉米1.5元一斤,价格都高出普通玉米2倍。如果销售得好,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

碾子山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了贫困户的“小手”。由能人牵头组建合作社,把贫困户“合”进来,共同去“作”,用能人的智力、管理、技术、协调等之长,去补贫困户之弱、之短,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如今,屈英群又到处跑市场,拉客户,她打算着再流转100亩土地,让村民们走上全民小康的“快车道”。

故事征集

如果你身边也有通过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巾帼脱贫故事,欢迎投稿至邮箱:517302199@qq.com

注:内容需为真人真事、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情感真挚。

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巾帼脱贫故事」合作社+妇联执委+贫困户 走上小康快车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脱贫故事|垦利区董集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贫困户端上“金饭碗”

脱贫故事|垦利区董集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贫困户端上“金饭碗”

合作社,北范村,贫困户,党支部,果蔬,群众,分红,产业,资金,李立军,立卡,专业合作社,情况,收入,网纹,发展,扶贫,攻坚,突破,张路路,崔姗姗,张滨,金铃,立军,赵小华,副组长,工作人员,强村,大众网,东营

2018-12-05 #长篇故事

(小康故事)推广“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走出农民致富增收新路径

(小康故事)推广“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走出农民致富增收新路径

杨梅,农户,基地,合作社,泰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量,模式,村民,筱村镇,红杨,发展,夏念,王江,产业,产值,入社,切入点,大力发展,小农,销路,助推,低收入农户,高洋,科技人员,座山,越来越好,充分利用

2018-09-22 #短篇故事

「脱贫振兴八闽行」泉州南安山夫合作社的创业故事:不等不靠 敢想敢干

「脱贫振兴八闽行」泉州南安山夫合作社的创业故事:不等不靠 敢想敢干

合作社,示范基地,连生,残疾人,残疾,向阳乡,农产品,产业链,泉州市,山夫,家庭,蔬菜种植,高山上,丝瓜,南安市,农村,周边,基地,市场,岗位,模式,贫困户,发展,建设,生产,销售,销售渠道,小欢,苏海,在向

2012-03-22 #故事大全

「脱贫振兴八闽行」泉州南安山夫合作社的创业故事:不等不靠 敢想敢干

「脱贫振兴八闽行」泉州南安山夫合作社的创业故事:不等不靠 敢想敢干

合作社,示范基地,连生,残疾人,残疾,向阳乡,农产品,产业链,泉州市,家庭,山夫,蔬菜种植,高山上,南安市,农村,周边,基地,市场,岗位,模式,贫困户,发展,建设,生产,销售,销售渠道,小欢,在向,体验馆,档口

2017-05-19 #经典故事

「脱贫振兴八闽行」泉州南安山夫合作社的创业故事:不等不靠 敢想敢干

「脱贫振兴八闽行」泉州南安山夫合作社的创业故事:不等不靠 敢想敢干

合作社,示范基地,连生,残疾人,残疾,向阳乡,产业链,农产品,泉州市,山夫,蔬菜种植,家庭,高山上,丝瓜,人民网,南安市,农村,周边,基地,成员,市场,岗位,模式,贫困户,发展,建设,生产,销售,销售渠道,小欢

2015-06-27 #故事阅读

不向命运低头 响应扶贫政策开辟草根养鸡专业合作社新天地

不向命运低头 响应扶贫政策开辟草根养鸡专业合作社新天地

冯庆,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市场,生活,社员,草根,鸡苗,发展,服务,有的人,全村,农户,命运,动力,头顶,妻子,女儿,父亲,湖北,精准,经验,统一,综合,不妥协,科学养殖,销售渠道,山土,王建平

2009-09-26 #故事阅读

一个关于传承和扶贫的故事——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个关于传承和扶贫的故事——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

天麻,合作社,彝良县,原生态,社员,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地方,贫困户,小草,代表,传统,平台,渠道,合作,就达,杨星,杨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名的,不幸,云南,云天,人物,产品,产品包装,产量,元老级,包装

2015-02-15 #故事阅读

用好“党建+” 畅通脱贫致富“快车道”

用好“党建+” 畅通脱贫致富“快车道”

党建,攻坚战,新时代,扶贫,党建工作,力量,地方,支部,习近平,党政领导,互联网,产品,作用,元素,快车道,关键,基础,效率,特色,贫困户,难题,宣传,攻坚,直播,新模式,特色品牌,区块链,各大,张蕴,相辅相

2020-08-1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