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说老师对别的学生好 家长千万不要生气 应该这样来处理

时间:2015-05-29

特别是在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有偏见的时候,家长们更是容易不冷静,或跑去学校找老师的麻烦,或者有的人可能就直接去举报老师了

提示:本文共有 15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作为家长,免不了会经常听到孩子回家后抱怨,或者是同学让孩子生气了,或者是老师对孩子不公平了,严重一点的时候,孩子有可能因此不想去学校了。

特别是在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有偏见的时候,家长们更是容易不冷静,或跑去学校找老师的麻烦,或者有的人可能就直接去举报老师了。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我们多数人不管自己的表现如何,其实都是希望别人关注我们,喜欢我们的,更不要说自己的表现还不错,那就更希望老师能够喜欢自己了。对于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也许老师一个无意中的眼神,就可能伤害到了一颗幼小的心灵。

但是作为家长,首先需要搞明白的是,老师喜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可能性是自己孩子的主观感受,而并非客观存在的事实。

想想看,就算是一个教室里,克隆了两个自己的孩子,要让老师公平的对待两个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不太可能?因为就算是提问的时候,总得有个123这样的顺序提问吧,那么第2个被提问的,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如第1个受重视呢?

可是对有些人来说,也许他会觉得后提问更是重视他呢,想想看,如果班里其他人的回答都不正确,而只有他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是不是最后提问他更加好呢?

所以说,当学生自己觉得不受老师重视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就是这是客观事实还是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更多的时候是主观判断的可能性更大。

老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绝对一碗水端平,非常不容易

理论上老师在待在学生的时候,应该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可是在事实上,人不是机器,往往在无心之间,确实可能会对某一个同学好一点,而对另外的同学可能会差一点;

就像过去一家好几个孩子的时候,虽然家长肯定会对每一个孩子都好,可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可能还是会对某一个孩子好一些,而对某一个孩子可能会差一些。

包括我们学生自己本身,其实也是完全一样,就想有的学生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而不喜欢另一个老师的课;而另外一些同学呢却正好相反,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当中,或多或少会掺杂一些主观的因素。

从这个方面来说,老师比较喜欢这个学生多那么一点点,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太喜欢另一个学生,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想让老师做到绝对的公平,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毫无感情是不可能的。

想要让老师喜欢自己的孩子,抱怨老师是没有用的,恨自己也是没有用的,需要做的就是认真的分析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许多老师都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情况下,那么更大的可能性,就是自己孩子确实存在某些问题。

比方说,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简单看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是不是经常抢答老师的问题呢?如果老师还没有把问题说完,还没等老师点名,学生就为了表现自己而开始回答问题,如此久而久之,肯定就会让老师产生不同的看法。

书生上课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学生,每次上课都坐在第1排的中间位置,可以说就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而且上课时候积极回答问题,给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始之后以为他是位好学生,可是等后来测试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学习实际上很差;而且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当中,大家对这位学同学都很有印象,而感受也都是一样的,就是这位同学表面上看起来什么都懂,实际上学习很差,虽然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可实际上他也误导了老师们。

所以总体上他留给老师们的印象并不是很好。

当然,家长有可能的情况下,找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上课情况,如果能查看一下上课中的录像,就更有助于了解孩子上课的真实情况了。

书生综述:想要改变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就需要从细节上入手,看看自己孩子在上课中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找一找老师,让老师仔细的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只要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学生,相信老师一定是会喜欢他的,没有老师会和自己的好学生过不去,更不会和老师自己的未来过不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介书生94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说老师对别的学生好 家长千万不要生气 应该这样来处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上海书展·浙版书|浙江古籍出版社:倾听往事的声音 看见历史的来处

上海书展·浙版书|浙江古籍出版社:倾听往事的声音 看见历史的来处

家训,良渚,申遗,抄本,诗经,考古,信仰,浙江古籍出版社,马黎,丛书,书稿,历代,孩子,小学生,共产党宣言,夜航船,主题,书信,全书,味道,旧事,注释,陈望道,钱江晚报,人世,作者,历史,古人,学生,文丛

2018-05-12 #故事大全

感恩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尽孝 莫等只剩归途

感恩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尽孝 莫等只剩归途

父母,母亲,子女,父亲,孩子,身体,回家,事情,妈妈,换新,马桶,东西,养老院,内心,小时候,年龄,尽孝,说法,问题,养老,又怎么,就有些,动不了,子之心,里安,和村,城市风景,人生,一大,一身

2017-08-07 #故事大全

父母健在 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若去 人生只剩归途 感恩只在当下

父母健在 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若去 人生只剩归途 感恩只在当下

孩子,父母,李子,柳岩,时候,奶奶,书包,事情,学会,心理,母亲,结婚照,老人,责任,零花钱,培养孩子,感恩父母,永远都,柒一,农家小院,是农村,百善,前段时间,亲人,下身,主持人,买车,书柜,仪式,人世间

2010-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这本书说透一千个汉字的来处和去处 中国人都该读一读

这本书说透一千个汉字的来处和去处 中国人都该读一读

千字文,赳赳,老师,汉字,先生,写错,字旁,文字,蒙学堂,原因,太阳,大阳,图说,字形,小时候,差异,意义,甲骨,脉络,记忆,语文,身体,实验,影响,一个小小,为什么是,八个字,于光,云腾,人皇

2019-07-29 #短篇故事

俗语“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下半句更催泪 陪伴才是最好的爱

俗语“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下半句更催泪 陪伴才是最好的爱

父母,人生,这句话,孩子,生活,个人,人们,时候,名言,归途,家庭,年轻人,气息,白发,细节,观念,只剩下,很多人,能找到,小城市,思源,俗语,中都,一顿饭,世界,亲戚,作品,催泪,关系,兄弟姐妹

2009-05-07 #长篇故事

小铜钱的故事: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小铜钱的故事: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要知道,事情,劳动,东西,财富,金钱,但是你,小铜钱,是一件,要珍惜,富贵,一碗粥,小朋友,个人,人生,傲慢无礼,吃饱穿暖,取之有道,境遇,唯一标准,基本素质,财经,差异,态度,才能,方法,机遇,根线,父母,眼光

2017-05-08 #长篇故事

历史俗语: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听完下半句 无数人落泪

历史俗语: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听完下半句 无数人落泪

父母,人生,归途,对子,中华民族,俗语,历史,数人,孝道,子女,字面,故事,时候,意思是,和发,古话,人们,亲人,先别,传统,制度,出远门,句子,大学,孝子,官制,家庭,慈母,尽孝,意义

2012-12-06 #长篇故事

亲人们的故事|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 人生只剩归途

亲人们的故事|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 人生只剩归途

母亲,二妹,医生,父亲,给母亲,儿媳,医院,情况,了一下,秀香,病情,身体,外婆,小便,病房,臀部,葡萄,灵溪,回到家里,接着说,好的,寨上,化验单,县城,外公,子女,天气,小孩,样子,永顺县

2015-05-29 #小故事

高圆圆回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就只剩归途

高圆圆回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就只剩归途

母亲,高圆圆,父母,人生,工作,归途,女儿,时候,病重,生活,一直都,她自己,吴吴,在母,掌门,事情,人群,女神,大部分,原因,剧中,医生,大叔,家人,才能,情变,护士,推掉,方法,方式

2020-07-2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