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时间:2015-05-18

关于良好品德的传统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原标题:品读经典故事,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正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传统美德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绵延不绝的传承,成就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与文明的共同延续。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品读经典故事,可以让我们获得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对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美德多一份尊重与思考,从而在历史的镜鉴中,享受一番道德的滋养,实现一段精神的升华。

修己慎独

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论的传统,使得中国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建立在对人性尊严的强调与期待上。这种集中体现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见利思义

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她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这种道德观念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杨震“四知”

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而回。

勤俭廉政

中国人民历来就以勤俭节约、廉明正直著称于世。他们以劳动自立自强,形成了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诚实勤奋的优质品质。“俭以养德”就是要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为政者说则主要是廉德。廉既是对为政者的要求,也是一般人应有的品德,因为无“廉”则不“洁”,无“廉”则不“明”。“廉”的本意是在取舍之间,取道义,舍邪心,严格自我约束。有了“廉”才可能做到“正”。“正”是遵循公益和道德。勤俭廉政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人共有的美德。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笃实宽厚

中国传统道德崇尚质朴、朴素的精神。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范和美德。如老实、诚实、求实、踏实、实在等等,形成崇尚实干、反对空谈的务实精神和实践精神。在待人接物上,中华民族一向以宽厚为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宽厚的道德人格来打动别人,达到任我沟通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忠厚长者等道德评价,都是中华民族宽厚品德的体现。

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蔺相如只是笑而避之。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勇毅力行

这是中华民族在践履道德方面所具有的德性和德行,或者说是在道德意志方面所体现的美德。“勇”有凭力气的血气之勇,有凭意志的意气之勇,理直气壮、恪守坚定的道德信念的“大勇”。“毅”是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毅力,以及在遵守道德准则方面的毅力。中国人十分重视“力行”的美德。中国文化认为,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知遇言,而在于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正是这种勇毅力行的美德,使得中华民族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能够化险为夷,自强不息,不断前进。

万户飞天

元末,陶成道以火神器技艺助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开天下,朱元璋以元制授他万户官。明初,陶成道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仆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仆人担心地劝道:“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陶成道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道德,杨震,蔺相如,许衡,陶成,精神,中华,方面,美德,刘宠,王密,中国人,传统美德,传统,力行,廉颇,慎独,火箭,礼物,飞天,朱元璋,价值取向,经典故事,为政者,人格,仆人,修己,勇毅,品质

2015-08-23 #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故事有哪些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故事有哪些

包拯,王旦,寇准,颜真卿,李希烈,经典故事,禄山,百姓,中华传统美德,京城,宰相,河北,希烈,端州,皇上,端砚,荐贤,贡品,知州,包家,园林别墅,中华民族,两岸,关节,原文,庐州,命令,地契,太守,官吏

2020-09-19 #短篇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故事有哪些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故事有哪些

包拯,王旦,寇准,颜真卿,李希烈,经典故事,禄山,百姓,中华传统美德,京城,宰相,河北,希烈,端州,皇上,端砚,荐贤,贡品,知州,包家,园林别墅,中华民族,两岸,关节,原文,庐州,命令,地契,太守,官吏

2020-09-20 #故事阅读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闵损,精神,岳飞,道德,中华民族,孔子,曾子,孩子,母亲,父亲,小故事,儿子,克己奉公,叫声,后母,忠恕,情感,整体,精忠报国,美德,仁德,芦衣,舜帝,中国人,经典故事,个体,传统美德,中国,人际关系,利益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闵损,精神,岳飞,道德,中华民族,孔子,曾子,孩子,母亲,父亲,小故事,儿子,克己奉公,叫声,后母,忠恕,情感,整体,精忠报国,美德,仁德,芦衣,舜帝,中国人,经典故事,个体,传统美德,中国,人际关系,利益

2015-10-07 #故事阅读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闵损,精神,岳飞,道德,中华民族,孔子,曾子,孩子,母亲,父亲,小故事,儿子,克己奉公,叫声,后母,忠恕,情感,整体,精忠报国,美德,仁德,芦衣,舜帝,中国人,经典故事,个体,传统美德,中国,人际关系,利益

2019-05-21 #短篇故事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闵损,精神,岳飞,道德,中华民族,孔子,曾子,孩子,母亲,父亲,小故事,儿子,克己奉公,叫声,后母,忠恕,情感,整体,精忠报国,美德,仁德,芦衣,舜帝,中国人,经典故事,个体,传统美德,中国,人际关系,利益

2018-08-16 #故事大全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品读经典故事 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闵损,精神,岳飞,道德,中华民族,孔子,曾子,孩子,母亲,父亲,小故事,儿子,克己奉公,叫声,后母,忠恕,情感,整体,精忠报国,美德,仁德,芦衣,舜帝,中国人,经典故事,个体,传统美德,中国,人际关系,利益

2015-07-2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