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法华经》舍利弗得成佛授记

时间:2015-05-13

第四十六段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

提示:本文共有 29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第四十六段)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

这时世尊告诉舍利弗说:我今天对天界众生、人类众生、“沙门”、“婆罗门”等大众说我成佛后如何教化众生的事。这里说的“沙门”意译为勤息,止息,原为古印度的宗教名称,不分外道或佛教,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欲,以乞食为生的宗教人士。后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男性出家众“比丘”的代名词,意义略同于和尚。指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的修行人。贪嗔痴三毒是众生最根本的烦恼,它能毒害众生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三毒,也就是众生的迷惑心,有了迷惑心,就会依惑造业、随业受报。佛陀发心修道,就是为了断除三毒烦恼,所谓妄惑断尽、智慧圆满,就能成佛。所以佛教徒被称为沙门、“佛”称为大沙门。

什么是“婆罗门”呢?婆罗门是古印度祭司贵族,这类人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婆罗门僧侣常常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即降为较低种姓。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四个种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最高”的教士和学者、刹帝利是仅次于婆罗门而掌管国家政权的王族、贵族和军政官员、吠舍是“下位”农夫和客商及贫民、首陀罗是“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四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印度教。

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合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这新旧二教统称为印度教。

世尊说:我对天界众生、人类众生、沙门、婆罗门,还有法会的大众们,说我过去曾在两万亿佛所,修“无上道”。什么是无上道呢?“无上道”含义有七,即:1、身无上:指法身高大无可限量,故名身无上。2、受持无上:受持最上戒定慧三学,故名受持无上。3、具足无上:具足福德功德,故名具足无上。4、智慧无上:得一切种智,故名智慧无上。5、布施无上:成就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故名布施无上。6、解脱无上:解脱生死烦恼、解脱一切知见,故名解脱无上。7、行无上:修行四摄六度、十波罗蜜法,故名行无上。

世尊对舍利弗说:我修无上道时,你舍利弗是我的学生,我就常教化于你,当时的你还没有开悟,犹如在长夜的黑暗中,随我修学,我就用方便法逐步开导于你,所以你今生才能生在我释迦牟尼的佛法中。舍利弗!我往昔教你要立大志、发大愿成就佛道,你现在是全都忘了,还自称,我已得了四果罗汉,得到涅槃了,这四果罗汉的涅槃只是解脱了分段生死,并未得到大自在,所以我今天说两万亿佛前的事,就是要唤醒你的记忆,使你知道自己以前曾发过要成佛道的大愿,你有大乘根器,就不要满足于小乘之果。

世尊说:关于如何才能成佛?是我今天要为诸多声闻大众们所说的大乘经,名《妙法莲华经》,这部经就是教小乘人如何成佛的重要法宝,也是教菩萨的究竟法,得十方诸佛所护念。舍利弗!你能受持《法华经》,现在就可得佛授记,佛授记你将在未来世,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劫数,供养若干千万亿佛,世世都信奉持受正法,具足菩萨六度万行之道,就成佛了。你成佛后的名号叫:“华光如来”。 成佛后都具有十大功德名号,称为如来十号,即:

一、如来:音译多陀阿伽陀、意译无有虚妄,名如来。如来之义有三、即:法身、报身、应身。《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转法轮论》说: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成实论》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成了佛的人,已俱足这法、化、报三身,得大自在。

二、应供:音译阿罗汉、意为应受到人天的供养。指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故名应供。

三、正遍知:音译三藐三佛陀、意为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法。正遍知又名正等觉,义为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以一切法平等,开示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又名正等觉。

四、明行足:具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名“明”;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以自愿力修六度万行,福德智慧满足,名“行足”。“明行足”的意思就是“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意三善业全部圆满具足。

五、善逝:善逝又称“妙去”、跟“如来”相对,去而不去、不去而去,名为善去“善逝”。是以一切智为根本,行八正道以无量智慧,断诸惑业,妙出世间,而入涅槃,故号善逝。

六、世间解、无上士:“世间解”指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知世间生灭及出世间之道,对世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了解,名世间解。无上士:意为最上、无与相等。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九法界中、佛为无上。无上士者,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无上士。

七、调御丈夫:善于调理他心、名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以大丈夫力用,种种语言、种种方便,而说种种诸法,调御修行人,令离垢染,使往涅槃,故号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其解脱烦恼。天人师不仅是四众之师,也是“天界众生、魔王、外道、帝释、梵天、龙王”等众生之师。使其尽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佛门弟子,故号天人师。

九、佛:佛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义。知见三世一切诸法,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

十、世尊:福慧二德圆满,名世尊。世尊以智慧等善法,破众生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所有众生,全都尊重,故号世尊。

以上是所有成佛者所应得到的如来功德十号。佛说舍利弗成佛后,具足以上十个果号,国土名“离垢国”,国土平正,没有坡坡坎坎,街道市容非常清洁、非常干净,庄饰也很华丽,国泰民安,天界众生和人类众生都很兴盛。以流云溢彩、美仑美焕、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琉璃为地,有“八交道”。“八交道”指通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八条交通主干道,各道路两边的人行道,以黄金为绳,就是用黄金绳作的护栏,作为界线。此处八交道比喻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人行道旁各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宝石”成就的七宝行树,常开花结果,花香果甜。此七宝比喻七觉支。这是世尊在讲《法华经》时,第一个为舍利弗授记成佛的大概情况,非常殊胜,令人羡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法华经》舍利弗得成佛授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法华经:释迦牟尼佛授记阿难 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含义(52)

法华经:释迦牟尼佛授记阿难 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含义(52)

阿难,山海慧,授记,诸佛,世尊,如来,王佛,世间,佛陀,河沙,罗侯罗,义理,寿命,护持,无学,菩萨,觉悟,阿僧祗,无上正等正觉,五蕴,众生,侍者,学者,多闻,妙音,弟子,恒河沙,比喻,释迦牟尼,错误

2013-08-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普贤菩萨感应故事 以及和法华经的因缘

普贤菩萨感应故事 以及和法华经的因缘

普贤菩萨,法华经,感应,法师,加持,大象,成就,富贵,华严经,众生,功德,听闻,发愿,善根,天台宗,精进,祖师,童真,许多法,非常之,修法华,凡夫,喻品,师念,念一,瑞相,国师,不一样,不思议,中国

2010-05-14 #短篇故事

佛经故事|舍利弗遭袭

佛经故事|舍利弗遭袭

伽罗,恶鬼,金刚,三昧,阿修罗,和尚,帝释天,比丘,大地,尊者,如来,拳打,智慧,阿鼻,须弥,佛经故事,大力鬼王,成两半,于最,叶君,大阿罗汉,威德,得金,王怒,云卷云舒,佛门,圣僧,公主,去路,功夫

2017-10-25 #故事阅读

佛教小故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佛教小故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眼睛,众生,菩萨,年轻人,小乘,我妈妈,修学,佛陀,天神,医生,右眼,孝子,瞎子,腥味,人的眼睛,你的眼睛,一只眼,大阿,龙天护,佛菩萨,得如,我得,人家,世尊,举动,佛经,利益,决心,嚎啕大哭,动作

2020-07-05 #故事大全

《法华经》中陀罗尼受持功德有多大?这位法师的经历告诉你答案

《法华经》中陀罗尼受持功德有多大?这位法师的经历告诉你答案

法师,法华经,宝通,妻子,陀罗尼,鬼魅,杨桥村,受持,殊胜,了一件,村民们,人生,不辍,事情,咒语,宣说,家人,护持,村民,村里,树枝,眉头,疯魔,经文,缘故,通法师,一笑,微微,道光,那本

2018-06-08 #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天女散花点醒舍利弗的故事

佛教故事:天女散花点醒舍利弗的故事

花瓣,天女,佛教,佛陀,佛法,凤凰网,维摩诘,传说,智慧,戒律,鲜花,花雨,有的人,何著,文殊菩萨,在身,编者按,传播者,内心,图片,和文,听众,图景,在场者,点醒,居士,官方,慰问团,文殊,把手

2020-06-24 #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天女散花点醒舍利弗的故事

佛教故事:天女散花点醒舍利弗的故事

花瓣,天女,佛教,佛陀,佛法,凤凰网,维摩诘,传说,智慧,戒律,鲜花,花雨,有的人,何著,文殊菩萨,在身,编者按,传播者,内心,图片,和文,听众,图景,在场者,点醒,居士,官方,慰问团,文殊,把手

2015-10-24 #经典故事

宏海法师开示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的故事二

宏海法师开示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的故事二

佛陀,时候,弟子,智慧,因缘,故事,开示,外道,十大弟子,儿子,多长,天人,文人,眼睛,桓精舍,比丘,海法师,他妈妈,他们俩,目犍连,释迦牟尼佛,世间,世界,信心,兜率天,光明网,印度,外甥,师父,弟弟

2020-05-1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