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唐朝诗仙李白:一把剑 一壶酒 一轮明月 一生的乡愁

时间:2015-05-03

但却委屈了后来的学生们,语文课本里这些诗人、诗歌、别号等等,光是诵读和默写就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

提示:本文共有 42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后人都喜欢给古代诗人冠以别号,以表达自己对于前人的敬仰和钦佩,更是一种肯定和赞誉。但却委屈了后来的学生们,语文课本里这些诗人、诗歌、别号等等,光是诵读和默写就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

这些别号诗人以唐朝居多,往往与他们诗歌的风格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因其诗多含浪漫主义色彩,后人誉为“诗仙”;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活在唐后期,写的诗很多都反映了现实的情况,后人称他为“诗圣”,与李白合称“大李杜”;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歌题材广泛而形式多样,有“诗魔”之称。

当然,唐朝别号诗人还有“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骨”陈子昂,“诗奴”贾岛,“诗囚”孟郊,“诗家夫子”王昌龄等等不胜枚举!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诗仙”李白的情感故事,终其一生恐怕不过“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明月,一生的乡愁”仅此而已。

李白其人,以及家世

李白,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可以说是正宗的皇亲国戚。

《草堂集序》云:“……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李白五岁那年,一代女皇武则天去世,他也就是在这一年开始读书认字。

十五岁那年,在古代算不小了,他就已经写了好多首诗词歌赋了,并得到一些社会上人的肯定和赞许,也是这个时候李白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仰慕游侠儿。

所以,李白就是在唐朝那个开放包容的大时代背景下,加上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在唐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天宝二年(743年)之前,也就是李白四十三岁之前,他的人生还是非常高潮不断的,受唐玄宗和玉真公主的欣赏,供奉于翰林,主要就是在皇帝有空的时候,给皇帝写写诗歌娱乐。也正是李白被宫中贵人所宠爱有加,所以也饱受其他人的嫉妒。

后来,李白对这样的生活慢慢有了厌倦之情,常常酗酒放纵,恃宠而骄不听玄宗召唤,甚至有了醉酒后让杨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的张狂之举。于是,小人在唐玄宗耳边进谗言,从那以后李白就渐渐被疏远,然后郁郁不得志,走向了人生的低谷。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李白的那把剑,斩破了一片天

宝剑配英雄,红粉赠佳人。剑,在古代是百兵之首。古代文人也非常喜欢佩剑,常常以佩剑为荣,因为佩剑更是一种身份地位上的象征。

据说,李白有一柄家传宝剑,是父亲传给他的“龙泉剑”,希望李白有朝一日能青云直上,以英雄少年英姿,施展远大宏图抱负。正是因为如此,李白的剑术也是顶好的,十五岁就擅长舞剑,并且通达,只不过他的诗更好,所以盖过了他的剑术,更是只能将自己的剑术寄托在诗句当中。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当然,李白也曾吃过亏,那个时候风流年少,估计剑术一般,并且对方还是一群小混混,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这不幸亏自己一个好兄弟陆调的帮助,叫来了官兵,才免去了一场毒打。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李白奋发图强,练就一身好剑术,才能行走四方,除暴安良。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有人还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可见,李白爱剑,并且善剑,更是以手中剑,口中诗,斩破了唐朝的那片天。

李白的一壶酒,喝了一辈子

酒能排忧解难,也能抒发抑郁,更能放大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华。所以现在很多人遇上烦心事,就想找三五个朋友喝上几杯。在《庆余年》里有一集,是说假“诗仙”范闲被诬陷抄袭,所以在宴会上豪饮之后,口吐诗歌三百篇,当然这虽然是影视剧,可也确实说明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代的文人也大都喜欢喝酒,而我们的真"诗仙”李白,的确也是极为好酒,好酒到哪种程度呢?他的好朋友“诗圣”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大意是说李白喝了一斗酒(一斗约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足足有30斤),这么多酒喝下去,就能做出诗歌上百篇,这也让长安集市上的酒家高兴的睡觉都笑了出来。喝完酒之后的李白飘飘欲仙,称自己是酒中仙,连天子玄宗召唤都不上船。

这短短几句诗,可能有吹捧好友而略显夸张的意思,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象的到李白酒量之大(当然也有可能古代的酒大都度数较低),好酒之盛,性格之放荡不羁,也有“酒仙”的美称。

同时,李白自己也夸自己酒量好得很,一喝就要喝三百杯,并且他还说:自古圣贤都是寂寞的人,只有酒中神仙才能名传千古,人生这辈子太短暂了,不要太计较得失,不管开心还是难过,都要喝酒,喝完酒还要唱歌,唱出心中所想,实在喝多了酒就去睡觉吧,在梦里久久不要醒来。可见李白将自己的满腔豪情和浪漫意境都寄托在酒中,留给后人细细品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其实,李白之所以喜欢喝酒,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诗歌创作灵感,可是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在朝为官,想做出一番事业,可是抱负无法实现,最后心灰意冷,只能寄托在酒中,寻得一丝安慰和自由。同时,李白也非常向往道学,曾经也隐居在山中,与道观的道士谈经论道,更有感慨万千。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只是好酒的人,往往成败都是因为酒。据传李白死因众说纷纭,但是大致有三种: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我认为,这三种都有一定的根据,喝酒太多容易猝死,也有可能导致多种疾病,从而病死。

李白这一生,是浪漫而伟大的,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饮酒后写下的诗篇,反映出大唐盛世的繁荣富强,也更是揭露出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他反抗世俗,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崇高境界。

一轮明月,一生的乡愁。

李白二十四岁那年,离开了故乡陇西游学,先后到了成都、峨眉,以及渝州(现在的重庆市),第一次离开家乡和亲人,见山见水见月,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峨眉山月歌》。只是这一趟出游很短暂,短到只有一年时间,为何一年就回去?具体原因我们无法考证,我想最大的可能是家中有事,不得不归。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回到家里处理了事情,隔了一年又踏上了诗和远方的旅程,只是这一次他走的更远了,远到忘记了回家的路,然后这一生再也没有回去。

李白二十六岁,春天的时候游行到了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秋天正要离开,却不曾想生了一场病,一个人住在扬州的一家旅舍里,独在异乡为异客,就是在这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李白抬头看到天上一轮皓月,孤独惆怅的李白思乡之情到达了极点,然后就写下了名传千古,扬名海内外的《静夜思》和续篇《秋夕旅怀》。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夕旅怀》: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的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一个抬头,一个低头,乡愁怎么都藏不住。越是作客他乡,卧病在床,越是深感漂泊无依,孤寂凄凉。不曾想,这缕乡愁看似简单明了却又发人深省,随便一勾就勾起了千百年来无数游子的心。

其实,尽管李白放荡不羁,却仍然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唯有举起手中的酒杯,邀请明月来共饮,而故乡的亲人,也许此时此刻也正在明月的那一头吧!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浪漫的诗人李白爱酒,爱明月,更爱对着月亮思考人生哲理。他经常拿着酒杯,喝一杯酒,就问月亮一个问题,月亮不回答,他就自问自答。

现在的人看不到以前的月亮,可是现在的月亮却曾经照过以前的人。人来人往,就和流水一样会逝去,只有月亮才是永恒的。这是多么有道理的话啊!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只是,那一夜月明星稀,李白照旧拿着酒,撑着小船,漂在江面上,喝得兴起时,隐隐约约看见江面浮现出一轮明月,他没有忍住,伸手去捞,噗通一声扎进了水里,也扎进了月亮里面,在沉入江底失去意识时,他似乎感觉回到了家乡亲人的怀抱,所以闭上双眼,就此睡去,不愿意醒来。

诗仙、酒仙、剑仙李白,就此而亡,唐朝的诗也随之少了一栋高楼。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结束语:

李白这一生,可谓是传奇而富有诗意,无愧于“诗仙”“酒仙”“剑仙”之称。

遥想他当年,只身一人豪情满满佩剑出了陇西,本以为可以在朝堂上一展青云志,然而还是看不惯这世态炎凉,学不来那阿谀奉承。他只好带着一壶酒离开,漂泊异乡,孤苦无依。某一天的某一夜,他对着那轮永恒的明月高歌畅饮,洋洋洒洒间把永远回不去的乡愁都化做了白纸黑字,稳稳地占据了大唐的半壁江山,最后闻名于海内外,千古流芳。

写到这里,我仍还有很多想说,只是不愿再去言语,后人对李白的凭吊何其之多啊,而心中那浪漫的李太白却再也回不来了。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贺知章:“谪仙”(《本事诗》)。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黄锦祥:“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朝诗仙李白:一把剑 一壶酒 一轮明月 一生的乡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仙李白的传奇一生

诗仙李白的传奇一生

李白,思想,侠士,儒家,形象,英雄,诗仙,道家,影响,个人,世间,人格,关系,功名,大气,官场,思想观念,游侠,张良,一生,仙气,儒家思想,功臣,古人,君王,壮士,诗人,大臣,头脑,心怀

2019-08-10 #短篇故事

唐朝诗人谁最自信?诗仙李白称第二 无人敢称第一 不服来战诗

唐朝诗人谁最自信?诗仙李白称第二 无人敢称第一 不服来战诗

李白,开头,诗仙李白,时候,对自己,后人,名字,自己的名字,作品,古诗,信心,所作,文人,诗仙,诗人,话剧,诗句,舞剑,几乎没有,李白乘舟将欲行,用自己,赠汪伦,这首诗,任侠,李白能,汪伦,安之,都会,俗话说得好,传奇

2020-02-08 #短篇故事

历史人物:诗仙李白的一生

历史人物:诗仙李白的一生

李白,唐玄宗,贺知章,时候,玉真公主,高力士,宰相,长安,将自己,在长安,游山玩水,地方,好友,官场,开元,洛阳,诗仙,娱乐,生活,开始学,多得,大诗,张卿,武则天,西边,诗本,连皇帝,卫尉,中人,认识了

2017-11-25 #小故事

一生必读的经典诗词 诗仙李白篇 值得收藏

一生必读的经典诗词 诗仙李白篇 值得收藏

李白,诗歌,诗词,唐玄宗,汪伦,这首诗,所作,月亮,经典,诗仙,桃花潭水深千尺,诗中,如烟,故园情,古诗,下定,三峡,一带,主人,人学,内心,唐诗,哲学,地点,场面,天地,孤云,庐山,常人,开元

2007-04-20 #故事会

诗仙李白生平经历——谪仙所遭遇的不顺一生

诗仙李白生平经历——谪仙所遭遇的不顺一生

李白,唐玄宗,一生,才华,方面,诗作,杜甫,仙人,叛军,地点,安史之乱,文人,经典,知己,诗歌,生活,杨贵妃,是一位,颠沛流离,代表,全国,后人,态度,时候,朋友,皇帝,经历,蜀道难,诗仙,谋士

2013-04-29 #故事会

李白《把酒问月》:何问月 问何月?做一场 月与远方的梦

李白《把酒问月》:何问月 问何月?做一场 月与远方的梦

...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又一次,唯愿当歌对酒时,诗仙李白,这一轮,古往今来,云开,何曾见,唐玄

2017-09-09 #长篇故事

诗仙李白的诗歌揭露了唐朝的一些什么事 对后代都有什么影响

诗仙李白的诗歌揭露了唐朝的一些什么事 对后代都有什么影响

李白,生活,权贵,高力士,郭子仪,成就,皇帝,诗人,诗篇,漫游,宋若思,杨贵妃,李白诗歌,形象,一生,军队,四川,当涂县,政治,歌咏,于次,北达,吴筠,唐玄宗,多大,大诗,幼博,宗至德,昌明县,李阳冰

2007-07-16 #故事大全

日本人对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喜欢远胜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日本人对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喜欢远胜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白居易,日本,李白,个人,粤语,诗人,日本人,白居易的诗,唐玄宗,杜甫,最高法院,电影,一生,主旋律,写实,仕途,主流,古音,发音,哈日族,唐诗,寒山,外国,地位,天皇,幕府将军,市长,文化,推崇备至,汉语

2010-04-0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