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虚假繁荣的隋朝:国库充盈 粮食烂在粮仓 却仅存在了38年

时间:2015-02-10

一条隋唐大运河,贯通了南北方数十座城市,在便利了南北交通运输的同时,也促进了沿岸经济的发展,更为后世带来了不菲的意义

提示:本文共有 23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一条隋唐大运河,贯通了南北方数十座城市,在便利了南北交通运输的同时,也促进了沿岸经济的发展,更为后世带来了不菲的意义。而全长2000多公里的大运河,仅仅花费了2年时间便建成,其中耗费人力200余万人,这一项项的数据,在如今看来都让人感到咂舌。

与隋朝强盛的国力相对的是,这个朝代只存在了38年,便被唐朝取代。它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积累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又是如何在这般富有的情况下,被唐朝灭亡?

隋炀帝杨广影视剧形象

繁重赋税之下的虚假繁荣

隋朝惊人的财富,粗略来说是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继承了北周、陈国等王朝留下的丰厚遗产;二是隋王朝相关的制度:赋税制度、均田制。

之所以用"继承"这个两个字来形容隋朝的改朝换代,是因为隋朝不同于唐朝、明朝、宋朝等,不是打下来的天下,没有经历过劳民伤财、山河动荡。隋文帝杨坚开创隋朝,是通过北周静帝禅位的,北周王朝的丰厚遗产没有葬送到战争当中,很平静地迎来了更迭。而北周留下的财富,除了物质财富外,还有辽阔的疆域和丰富的人口。

隋文帝画像

而后,在隋文帝、隋炀帝的统治下,隋朝人口的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这因为隋朝的赋税制度,而赋税与户籍又密切相关。

隋朝的户籍是一年一查,所有人的名字都要登记在户籍上,十分严格,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缴税,不过主要的税收还是按照单位征收。但是隋朝还有个规定,男女成年后必须要结婚,不然需要成倍纳税。百姓无奈之下,只得在子女成年后,就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子女早早成家。

不过结婚后的夫妻,又算作一户。长久以往下去,隋朝的人口持续增长、户的数量也愈来愈多,隋王朝收缴的税自然增多。而隋朝除了按人头、按户缴税之外,还需要交纳租税。

这个"租",指的是土地的租金,隋朝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即隋王朝将无主的土地按照人口数分出去。哪一户人口多,分的地就多,租金也会随着增加。这样一来,百姓便遭到了人口税、户税、地税的层层剥削,这些最终都进入到了隋王朝的国库当中。

隋朝时期形势图

拥有天下第一粮仓的隋王朝

提到隋朝,后人总是不免想起来"赋税繁重"这四个字。

隋朝持续增加的人口,也促进了经济、农业的发展,毕竟在古代,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因为不论是行军打仗也好,还是清平盛世也罢,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从古至今都适用。不过古代没有现代社会的先进技术、自动化设备,所以种田需要人力来完成,隋朝并没有人口不足的忧虑。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在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下,隋文帝、隋炀帝都热衷于建仓囤粮,"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便出自隋朝二帝的手下。

隋朝有民力、有粮食、收税多,自然国力强盛。

隋朝的国力强盛,除了在修建隋唐大运河中可见一斑,在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中更是得到了充分体验。

隋唐大运河实景图

众所周知,打仗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在讨伐高句丽时,竟然出动了100万的军队,这是什么概念?战争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后备辎重,是各种物资、粮食。如果将100万人笼统的概念转换成粮食来算,行军打仗,每个人1天至少需要1公斤粮食,100万人一天就需要1000吨粮食,这足以见隋王朝惊人的财富。

然而隋朝仅仅历经38年,便被李唐皇室所取代。这其中有许多灭亡的必然原因,从上述隋王朝的种种做法便能窥得一二。

隋炀帝剧照

隋王朝的繁荣不过是"藏富于国"

首先是隋朝的税收制度与均田制。虽说在这种制度之下隋朝的缴收的税金如流水一般,国库充盈、富裕不假。但这不过是"藏富于国",只是隋朝的统治阶级的富裕,与"能载舟、能覆舟"的人民无关。相反,隋朝国库有多充盈,百姓遭受的压迫就有多重。

隋炀帝影视剧形象

纵观中国的古代史,有多少朝代是因为"民怨"导致的覆灭呢?百姓与王朝之间生了嫌隙,就如同一根大树从内开始腐烂,无论再怎么为它施肥耕种,外表再怎么枝繁叶茂,死亡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若是此时再来上那么一场"暴雨",这腐败的速度便会加快。而唐朝,就是由内部开始腐烂的隋王朝的"暴雨"。

其次,便是隋王朝急剧增加的人口。百姓为了多分的一些土地,为了避免超过法定结婚年龄后的翻倍赋税,只得早早结婚生子,增加劳动力、增加土地。然而随着人口的扩充,土地的紧张也就随之而来。土地的承载人数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承载额,就意味着资源的匮乏,如果连最基础的住房、粮食资源都无法保证,那么必然会引起动乱。

李世民影视剧形象

隋朝末期人口数已经达到了4600万,需要知道的是,唐朝最繁荣的"贞观之治"人口不过1300万。两相对比之下,可以想象隋朝当时"僧多粥少"的现状,这也是为何隋炀帝执意要征讨高句丽的原因之一,只有广阔的土地,才能缓解国内的动乱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便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大运河虽是功在千秋,在当代确是劳民伤财,无异于从背后推了一把本就大厦将倾的隋朝,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真正的财富是"藏富于民"

公元619年,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让,建立唐朝,标准着隋朝的灭亡。隋朝积累财富的速度有多快,它灭亡的速度就比这块上数十倍。至此,隋朝一切繁荣如过眼云烟,消散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后人在评价隋朝与唐朝时,常常说唐朝的国力不如隋朝,仅从两朝人口与政府财力来对比确实如此,但是唐朝却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大中之治"。这并不是因为唐朝当时有多富裕,而是这段时期的政治清明,特别是贞观之治时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唐王朝恢复了动乱的社会秩序,为盛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影视剧形象

唐王朝虽远远不及隋朝富裕,但却比隋朝强大许多。这是因为唐朝的财富都集中在了人民身上,唐太宗真正做到了"薄赋轻",让百姓的生活相较于动辄要缴税的隋朝好上太多,。"藏富于民",是真正的财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虚假繁荣的隋朝:国库充盈 粮食烂在粮仓 却仅存在了38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什么郭麒麟说相声一直就是虚假繁荣 难道这个行业真的不行了?

为什么郭麒麟说相声一直就是虚假繁荣 难道这个行业真的不行了?

郭德纲,行业,相声,德云社,郭麒麟,同行,时候,观众,百花齐放,山顶,招牌,竞争,同行们,就是因为,德云社演员,虚假繁荣,还会在,一家独大,于谦,岳云鹏,孙越,人和,和你一起,大家好,好的,真的好,越来越好,那一天,都会,黑猫白猫

2011-06-16 #故事阅读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费国库只出500万 还需500万从哪出呢?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费国库只出500万 还需500万从哪出呢?

左宗棠,西征,军费,朝廷,收复新疆,时间,西征军,清政府,大臣,所需,清廷,粮食,运粮,清朝末年,何惜,文祥,沈葆桢,军机大臣,向新,多客,情况,决策层,主力部队,中华文化,人烟,事情,人马,兵员,全军,余地

2019-06-23 #经典故事

河南发现隋朝粮仓 能储存1亿斤粮食 建造技术现代都无法超越

河南发现隋朝粮仓 能储存1亿斤粮食 建造技术现代都无法超越

杨广,隋炀帝杨广,含嘉仓,公元,储粮,工程,粮食,粮仓,含嘉,隋炀帝,史料记载,全国,册立,大事,时期,面积,隋唐大运河,于建,出生于,唐玄宗,天之,文帝,杨英,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陈朝,隋文帝,隋炀,在当时,一跃

2008-10-26 #经典故事

洛阳挖出隋朝粮仓 粮食能发芽千年不腐 证明隋炀帝太伟大了

洛阳挖出隋朝粮仓 粮食能发芽千年不腐 证明隋炀帝太伟大了

粮仓,地窖,粮食,隋炀帝,发现了,人们,储粮,草席,韩家,嘉仓,仓库,国家,安史之乱,木板,谷物,遗址,研究,历史事件,是如此,考古人员,唐玄宗,杜甫,歌德,科林伍德,中发,好的,得如,经发,人类,历史

2014-09-15 #故事阅读

法国最悲惨的国王 国库被王后败光 最后还是被人民杀了

法国最悲惨的国王 国库被王后败光 最后还是被人民杀了

路易十六,法国,历史,断头台,问题,上断头台,国王,国库,挥霍无度,称号,铡刀,他的国,法国大革命,歌德,明文,玛丽,路易十四,头台,任务,三角形,五金,主人,区别,作坊,傀儡,切刀,刀刃,刀片,博物馆,文章

2007-06-07 #短篇故事

老梁:蒋介石溃败台湾之前 将中央国库大概几百万两的黄金运走了

老梁:蒋介石溃败台湾之前 将中央国库大概几百万两的黄金运走了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6-19 #故事阅读

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偷 从排水沟进国库 却因“小羊过桥”双双困死

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偷 从排水沟进国库 却因“小羊过桥”双双困死

国库,小偷,金元宝,事情,国家,突破口,缺钱,重兵把守,生活,万历皇帝,两个人,都知道,玉波,荣华富,有钱人家,下水道,人人,事迹,人们,优点,办法,同行,国民,墙壁,姓名,排水沟,小羊,悲剧,幻想,层皮

2017-09-03 #经典故事

魏蜀吴后期哪家国库最充盈?曹魏劫后重生 蜀正常 东吴惨不忍睹

魏蜀吴后期哪家国库最充盈?曹魏劫后重生 蜀正常 东吴惨不忍睹

东吴,国库,财政支出,赏赐,孙权,情况,官员,方面,百姓,蜀汉,天子,军队,国家,司马氏,孙皓,曹操,诸葛恪,去世后,文章,内容,俸禄,学者,客观,政策,时候,荆州,财政,赤乌,农桑,卫觊

2020-08-0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