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吉仁:屈原与端午节

时间:2015-01-30

本月十八号,是专门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

提示:本文共有 3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屈原是历史上罕有的以个人名义设立节日而被纪念的人。本月十八号,是专门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

据《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既得利益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被人陷害,被赶出都城,最后被流放到今天湖南的沅、湘流域,也就是今天的岳阳。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以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棟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纵观屈原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我们今天纪念屈原,到底纪念他什么?屈原的形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我们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包括各个单位,机构和组织,以及民间自发地进行的活动,意在弘扬屈原精神,学习他的坚持真理,刚正不啊,宁折不弯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学习他热爱祖国,心向人民的无私奉献的热忱!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光大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过端午节,纪念屈原,让我们牢记历史使命,追求真理,热爱祖国,为使得我们的国家真正地强起来而努力奋斗!

看了以上的文字大家也都知道了,和清明节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大夫介子推一样,端午节是祭祀的日子,也是怀念和追思的日子,所以,大家是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就是互祝安康,祈福吉祥,这权作是一种常识普及吧!

2018-06-15 保定家中

附录:与端午有关的词语和习俗

端午名称由来

①端午:

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民间习俗

②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③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④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⑤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2]

⑥钟馗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⑦荷包和⑧五色线

应劭(读音:yīng shào 东汉学者)的《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⑨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不上身。

(10)井水

北平忌端午节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11)饮酒

山东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zuó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12)挂纸

山西隰州[ xí zhōu ]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13)敬师

山西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山西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14)迎神

广东新兴县端午,各个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15)风筝

广东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16)踏柳

河北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17)踏石

陕西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18)饴糖

甘肃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19)香扇

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20)煮鱼

上海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吉仁:屈原与端午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带你了解屈原不为人知的故事?端午节屈原

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带你了解屈原不为人知的故事?端午节屈原

楚怀王,楚国,屈原,秦国,楚怀,土地,诗经,张仪,靳尚,作品,国君,正黄旗,相貌,贵族,很多人,关雎,小爱,屈氏,张仪才,慕之情,成淑,成君,明志,来比,楚齐,花美男,王图议,郑袖,顷襄王,左徒

2020-09-19 #长篇故事

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带你了解屈原不为人知的故事?端午节屈原

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带你了解屈原不为人知的故事?端午节屈原

楚怀王,楚国,屈原,秦国,楚怀,土地,诗经,张仪,靳尚,作品,国君,正黄旗,相貌,贵族,很多人,关雎,小爱,屈氏,张仪才,慕之情,成淑,成君,明志,来比,楚齐,花美男,王图议,郑袖,顷襄王,左徒

2015-09-25 #故事阅读

端午节的来源和屈原没关系 因为屈原也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源和屈原没关系 因为屈原也过端午节

屈原,楚王,粽子,来源,楚国,祖先,人们,历史,意思,老祖宗,伍子胥,五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习俗,二合一,名字,天气,日子,版本,竹叶,结果,纪念日,老百姓,雄黄酒,香草,为了纪念,就容易,粉丝们,语文书

2009-09-05 #小故事

为何端午节要祭奠屈原?端午节和屈原到底哪个更早?

为何端午节要祭奠屈原?端午节和屈原到底哪个更早?

屈原,关系,说法,韩国,为了纪念,代表,人们,人物,历史,节日,龙船,伍子胥,兰汤,司马相如,岳飞,李白,艾叶,董永,其源,北方人,产物,一代人,东方朔,专业,中国,主流,代价,全国,体育锻炼,传统

2010-06-14 #故事阅读

端午节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其实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 有史为证

端午节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其实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 有史为证

屈原,百越,中国,节日,楚国,粽子,五月初五,顺阳,五毒,古人,图腾,赛龙舟,角黍,菖蒲,阶段,龙神,变化,活动,从小就,是我国,这一天,这样一个,风土记,中曾,古研,古百越,哈大,方伯,江自沉,艾叶

2019-08-16 #经典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诗词 屈原列传 okex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诗词 屈原列传 okex

屈原,怀王,楚国,张仪,秦国,屈平,离骚,上官大夫,子兰,顷襄王,国家,郑袖,汉中,诸侯,渔父,齐国,土地,小人,忠臣,朝廷,楚王,雄黄酒,志洁,屈大夫,怀沙,楚怀王,高洁,大破,天中节,一带

2007-03-09 #长篇故事

端午节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别开玩笑了 其实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

端午节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别开玩笑了 其实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

屈原,让孩子,孩子,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楚国,百越,赛龙舟,熏陶,艾叶,中国传统节日,立体书,习俗,图腾,地区,父母,玩法,艺术,魅力,龙神,活动,为了纪念,从小就,包粽子,节日民俗,古研,古百越,江自沉

2015-10-09 #小故事

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 关于屈原的传说——照面井

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 关于屈原的传说——照面井

小屈,三星,屈原,井边,姐姐,香炉坪,姐弟俩,弟弟,山神,爷爷,井水,水井,泉眼,龙骨,金镝,井里,老樵夫,挖着挖着,一面,井底,位置,坏人,好人,尘埃,帽缨,心灵,污垢,泉水,自已,老爷

2009-07-2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