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苏轼读书故事三则

时间:2014-11-14

关于苏东坡读书的故事总结

提示:本文共有 29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1.苏轼何须出处原文 东坡先生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1):“皋陶为士(2),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 处!”公以为皆偶忘之,然亦大称叹。初欲以为魁,终以此不果。及揭牓,见东坡姓名,始谓圣俞曰:“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及谒谢(3),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 须出处。”乃与圣俞语合。公赏其豪迈,太息不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 注释 厚之至论》:省试时的作文题目。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选入《古文观止》。(2)皋陶:上古时代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呕心沥血辅佐尧舜禹,功高德厚。曾经被 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3)谒谢:考中进士后, 拜见主考官,表示感谢。 译文 苏轼在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作文中有“皋陶为法官,在讨论是否该杀时,皋陶说了 三次应该杀,尧也说了三次应该宽宥”的句子。梅圣俞当时是考场试官,看到这一句就拿给 欧阳修看。欧阳修问:“这个说法出自哪本书?”梅圣俞说:“这哪里有什么出处!”欧阳修 以为他们都是偶然忘记了出处,然而还是非常称赞。开始想把苏轼的文章列为第一名,最终 还是因为这句出处不明而没有放在第一。等到公布名单时,看到苏轼的名字,欧阳修对梅圣 俞说:“他肯定是有根据的,只恨我们自己记不住罢了。”等到苏轼上门谢恩,欧阳修一上来 就问他这件事,苏轼也回答说:“哪里需要出处。”和梅圣俞说的话一样。欧阳修称赞他文章 写得气势豪迈,赞叹不绝。 2.苏轼读《汉书》 原文 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 偶一日,谒至(3)。典谒已通名(4),而东坡移时不出(5)。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 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6)。且云:“适了些日课(7),失去 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8)。” 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 “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 公降叹良久(10),曰:“先生真谪仙才也(11)!”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12):“东坡尚如 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13)?”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注释(1)司农:掌管钱粮的官职。朱载上:北宋中期人,曾任司农寺卿。分教:指任学官。 (2)黄:黄州。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3)谒:拜见。(4)典谒已 通名:主管迎宾的人已经通报了姓名。(5)移时不出:过了一阵不出来。(6)愧谢:感到惭 愧。谢:道歉。(7)适了些日课:刚才完成了一些每日要做的功课。了:了结。日课:每天 的功课。(8)钞《汉书》:钞:通“抄”。《汉书》:史书名,东汉班固撰,记汉高祖至王莽之 诛,共239 年的史料,全书共120 卷。(9)离席:离开坐席,表示恭敬。(10)降叹:心悦 诚服地赞叹。(11)谪仙:谪降人世的神仙。用来称誉才学出众的人。李白曾被誉为“谪仙 人”。(12)新仲:朱载上的儿子,下文的辂(l)是他的孙子。(13)中人之性:才资居于 中等的人。 译文 司农朱载上曾经分教于黄冈县。当时苏东坡被贬谪居住在黄州,不认识朱司农。有位客 人吟诵朱司农的诗说:“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苏东坡惊愕地说:“什么人作的诗?” 客人回答是朱司农所作,苏东坡再三称赞,认为很有幽雅的情趣。 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 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则 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 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了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 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 坡对答道:“抄《汉书》。”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 哪里用得着手抄呢?” 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 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朱司农离开座 位,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在书桌上取来 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 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 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 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 读书吗?”朱新仲又曾经用这个话教育自己的儿子朱辂。 3.苏轼以一意求之 原文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 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单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1), 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2),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 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3)。 (选自苏轼《又答王庠书》) 注释 (1)别作:另外。(3)迂钝:迂阔蠢笨。(3)涉猎:指泛泛而读不深入钻研。 附注王庠,四川荣州(今四川荣县)人,苏辙的女婿。王庠生于神宗熙宁七年(1074), 比苏轼整整小28 岁。苏轼此信,写于晚年被贬“海嵎”之际,即60 岁以后,当时王庠正值 壮年,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本篇是苏轼晚年回答王庠问学的一封书札,以循循善诱的态度, 告诉王庠求学无捷径可走,必须勤奋学习,讲求方法,抓住重点,深入把握。 译文 书的内容丰富就像大海一样,里面什么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 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求得自己想得到的部分。所以,希望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 集中注意一个专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 集中注意这个专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到另一次读书时,你想了解史实典故和典章 制度和文物等,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一意求之”法读书, 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能够八面受敌,应付各种学问上的质难,那些博 览群书却不作深入研究的人是无法与你相比的。 人物小传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 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 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 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其 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苏轼读书故事三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东坡,苏仙,苏轼,书法家,画家,文坛领袖,散文,成就,建中靖国,常州,方面,北宋文学家,七月二十八日,唐宋八大家,年六十

2011-02-27 #故事阅读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东坡,苏仙,苏轼,书法家,画家,文坛领袖,散文,成就,建中靖国,常州,方面,北宋文学家,七月二十八日,唐宋八大家,年六十

2013-02-24 #故事大全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东坡,苏仙,苏轼,书法家,画家,文坛领袖,散文,成就,建中靖国,常州,方面,北宋文学家,七月二十八日,唐宋八大家,年六十

2016-10-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 苏轼的故事

苏东坡,苏仙,苏轼,书法家,画家,文坛领袖,散文,成就,建中靖国,常州,方面,北宋文学家,七月二十八日,唐宋八大家,年六十

2012-11-14 #长篇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徐州,老师,红烧肉,学生,黄州,励志故事,尽人间,一带,故事,百姓,鹭鸶,苏东坡,书法,书房,名人,天下,小苏,对联,西湖,雪片,程建,苏辙,知州,书院,东坡肉,全城,人民,事理,刘老师

2020-05-11 #小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徐州,老师,红烧肉,学生,黄州,励志故事,尽人间,一带,故事,百姓,鹭鸶,苏东坡,书法,书房,名人,天下,小苏,对联,西湖,雪片,程建,苏辙,知州,书院,东坡肉,全城,人民,事理,刘老师

2020-06-15 #故事阅读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徐州,老师,红烧肉,学生,黄州,励志故事,尽人间,一带,故事,百姓,鹭鸶,苏东坡,书法,书房,名人,天下,小苏,对联,西湖,雪片,程建,苏辙,知州,书院,东坡肉,全城,人民,事理,刘老师

2020-06-15 #短篇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徐州,老师,红烧肉,学生,黄州,励志故事,尽人间,一带,故事,百姓,鹭鸶,苏东坡,书法,书房,名人,天下,小苏,对联,西湖,雪片,程建,苏辙,知州,书院,东坡肉,全城,人民,事理,刘老师

2012-11-30 #故事大全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的励志故事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徐州,老师,红烧肉,学生,黄州,励志故事,尽人间,一带,故事,百姓,鹭鸶,苏东坡,书法,书房,名人,天下,小苏,对联,西湖,雪片,程建,苏辙,知州,书院,东坡肉,全城,人民,事理,刘老师

2017-11-2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