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聊斋俚曲》的通俗性

时间:2014-10-09

蒲松龄的墙头记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3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人称聊斋先生,其文学作品成就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创作了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二是创作了《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的流传地区主要在山东省淄博市,蒲氏家族及后人是主要传承者,它主要是山东方言为基础的淄博方言,以淄川方言为先;大多数俚曲作品创作于晚年,是蒲松龄设帐于西铺毕家为取悦毕际有的孀妻王老夫人而创作,据传当年蒲松龄创作俚曲的地方叫绰然堂,白天他教书,代馆东应酬,晚上毕府子弟到绰然堂听他讲故事,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一年四季,坚持不懈;由于俚曲是说唱艺术,俚曲每段词成他都会以掌击桌作板,一板一眼的哼唱,有时忘乎所以,情不自禁,他竟脚踏楼板,放声高唱,导致楼板砰砰作响,这时院中看家的大黄狗以为家中有了变故,闻声一路跑来,狂吠不止,这才惊醒如痴如醉的蒲松龄,于是他为之敛声,黄狗原路返回,可时间不长,唱声再度响起,随后犬声大作,往返数次,累的大黄狗筋疲力尽。

聊斋俚曲根据蒲松龄墓碑记载为14种,其中《富贵神仙》变为《磨难曲》后,共15种,所用曲调是借用当时流行的几十种曲牌填词演唱的,曲目主要有《耍孩儿》、《玉娥朗》、《红粉莲》和《叠断桥》等,由于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又名“蒲松龄俚曲”。

聊斋俚曲的通俗性是俚曲最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生活化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为“参破村庸之谜,而大醒市媪之梦”,用以劝善惩恶,移风易俗,因此,俚曲的作品内容主要来源于当时的平民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当时老百姓所关心的一些生活热点问题,比如《墙头记》取材于当时社会人们关心的尊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问题,作者抓住“养儿防老”人们这一错误观念,创作《墙头记》对这一错误观念进行抨击,由于《墙头记》贴近生活又贴近时代,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至今仍对人们尊老爱老敬老有教化作用。

二、语言的大众化

聊斋俚曲在语言运用上,蒲松龄运用白话口语加方言的手法,使俚曲充满了清新活泼的勃勃生机,犹如一幅幅社会风俗画,特别是乡音的运用,更使俚曲让平民百姓倍感亲切。比如《俊夜叉》中的张三姐痛斥丈夫赌博后,叙述自己的生活苦难时说:“俺一日吃了一碗菜汁子,拾了一把烂棘子,着咱家里小妮子,借把盐来炒虱子,章邱的话头好日头。”这些方言土语的运用,形成了聊斋俚曲语言的地方特色和风格特点。同时蒲松龄在塑造人物时,常常使口语性格化,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口吻毕肖,出神入化。特别是蒲松龄大量采用歇后语,使用讽刺夸张,反话正说等手法,使俚曲的语言在口语的话中充满了诙谐幽默的喜剧风格,让人们在嬉笑愉悦之中认识丑美,辨别是非,在真情的感召下受到教化。

三、声腔的世俗化

聊斋俚曲由于充满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处处散发着诱人的乡土芬芳,因此,蒲松龄在声腔设计上采用世俗化的手法,使俚曲成了广泛传唱于街衢里巷的传世之作。曲本源于白话,但俚曲继承发扬了元曲和通俗的说唱艺术,有说有唱引人入胜,特别演唱的曲牌是当时社会的时调俗曲,人们对这些曲牌熟悉又新鲜,为人们喜闻乐见,到了蒲松龄的笔下,便活龙活现起来,拉近了作者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与作者之间的隔阂,在当时产生了很强的说唱艺术魅力。

《聊斋俚曲》与《聊斋志异》是文学大师蒲松龄一白一文,一俗一雅,一长一短文学成就的两个高峰、两座丰碑,在她们的相映生辉中,奠定了蒲松龄在中国古典文学乃世界文学中的大师地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聊斋俚曲》的通俗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聊斋俚曲集》

《聊斋俚曲集》

故事,蒲松龄,俚曲,作品,磨难,聊斋志异,寒森,幸云,富贵神仙,淄川,穷汉,说唱,蓬莱,题材,商三官,席方平,张鸿渐,路大荒,墙头记,仇人,人民,仙女,山东,儿子,夜叉,形象,聊斋,家庭问题,聊斋俚曲,虚构故事

2019-11-19 #长篇故事

聊斋俚曲集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清蒲松龄

聊斋俚曲集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清蒲松龄

蒲松龄,磨难,幸云,富贵神仙,穷汉,寒森,墙头记,说唱,乐曲,俚曲,夜叉,琴瑟,蓬莱,虚构故事,张鸿渐,张诚,张飞,曹操,易晓,潘金,路大荒,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中国通,作品集,作家,图书馆,华容道,内容,剧种,墓碑

2007-12-09 #故事阅读

聊斋俚曲《墙头记》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聊斋俚曲《墙头记》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维普网,读者,疫情,学术论文,肺炎,权限,工作,教育,防控,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新型冠状病毒,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利

2018-12-26 #小故事

顾芳:《聊斋》阴影下的蒲松龄

顾芳:《聊斋》阴影下的蒲松龄

蒲松龄,聊斋志异,故事,作品,聊斋,作者,创作,原因,茶摊,书生,事情,形象,考官,题材,唐传奇,叶生,张鸿渐,聊斋俚曲,传说,个人,俚曲,内容,大半生,形式,抄本,文章,民众,现实,科举,私塾

2011-02-08 #长篇故事

电影的特点:直观性 通俗性 故事性 用画面讲故事。

电影的特点:直观性 通俗性 故事性 用画面讲故事。

电影,声音,必杀,细节描写,动作,片段,神态,闻其声,镜头中,事物,听觉,悬念,特写,老师,王熙凤,噔噔噔,放牛班的春天,渐渐地,三电,未见其人,特点,故事性,情节,关系,人物,先生,全方位,分解成,卷子,垃圾箱

2007-01-22 #小故事

电影的特点:直观性 通俗性 故事性 用画面讲故事。 2

电影的特点:直观性 通俗性 故事性 用画面讲故事。 2

电影,声音,必杀,细节描写,动作,片段,神态,闻其声,镜头中,事物,听觉,悬念,特写,老师,王熙凤,噔噔噔,放牛班的春天,渐渐地,三电,未见其人,特点,故事性,情节,关系,人物,先生,全方位,分解成,卷子,垃圾箱

2010-09-28 #故事大全

聊斋志异故事

聊斋志异故事

故事,蒲松龄,精品,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山东,狐仙,聊斋,字留仙,于明末,劳山,唐传奇,柳泉居士,科第,王士稹,鬼方,世界文学,内容简介,一生,主题,中都,书籍,作者,人生哲理,全书,促织,作者简介,俚曲,卖文,别号

2020-08-10 #经典故事

聊斋里共有哪几个故事

聊斋里共有哪几个故事

聊斋,故事,聊斋志异,蒲松龄,内容,短篇小说,社会,唐传奇,柳泉居士,王士禛,鬼方,别号,书屋,人民,俚曲,代表作,人物形象,作品,伦理观,农业,全书,塾师,医药,名称,字号,妖怪,山东,宿命论,底层,布局

2020-05-1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