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孩子不努力 妈妈用蛮力 爸爸不出力的家庭 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时间:2014-08-01 13:42:51

相关推荐

俗话说得好:“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养孩子容易,教育好孩子难。”

妈妈拥抱孩子

当下,如何教育好自家孩子,就是天下父母最大的心病,也是最头疼的事情。

其中,父母们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写学业。

因为每次都是一写作业就是鸡飞狗跳的场面。而不写作业时,又是母慈子孝的和谐画面。这样的感受陪过孩子写作业的父母都体验过了。

就连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父母 ,也不禁感慨:“要不是孩子长得太像我了,我甚至怀疑是否抱错了。”

原来高学历的父母也会有这样的烦心事啊!

消息一出,不禁有网友说:“我上辈子不知道做了什么坏事,这辈子要惩罚我陪孩子写作业。”

更有人反思:高学历的父母也教育不了读小学的孩子,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殊不知失败的教育,离不开下面这三个原因:

一、孩子不努力

二、爸爸不出力

三、妈妈用蛮力

第一大点

孩子不努力

孩子不努力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巴掌拍不响”。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在教育上就像是一双手。要想巴掌拍得响,就要互相配合,互相回应。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努力,孩子不努力,那就是孤掌难鸣的结果。这样又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

父母和孩子两者之间,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公。以后孩子的学习如何,都取决于孩子自己,孩子的命运最后也都是掌握在孩子自己手中。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者,扮演的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就像学校老师一样的职责。因此 ,父母日常要做的也是督促,引导孩子,唤醒孩子内在的无限潜能。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自觉地去努力。

我曾经在一本教育领域书籍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爸爸和孩子比谁的力量大

“一个不努力的人,别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里。”

当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要去努力学习,父母再怎么逼迫孩子学习,也是“对牛弹琴”,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就是:一定要从根本上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孩子才会主动的去学习。

我妯娌的小儿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迷上了玩手机游戏。父母给他讲道理,他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妯娌生气了骂他:“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去捡瓶子卖钱买馒头吃,不然就饿死了”。她儿子问妈妈:“瓶子卖多少钱一个?”我妯娌就说:“捡一百个瓶子才能卖一块钱,馒头就是一块钱一个。有时候,一天时间都不一定能捡到一百个瓶子。意味着你一天有可能连馒头都没得吃哦!”

自那天起,我妯娌儿子就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就想着要好好学习,将来人生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一位台湾作家说过说过:

喜欢动手的孩子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他是为了父母而学习,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就没了学习的动力。

当孩子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不用父母的催促和监督,孩子也一样会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

给父母的建议:

给孩子踹口气的机会

1. 父母要给孩子踹口气的机会,不要逼迫孩子太紧了。否则适得其反。

2. 要以“紧松紧”的节奏来管理孩子的学习。就是刚开始要管紧一些,然后适当的让孩子轻松一下。看着孩子“放风”时间已过,又开始管紧一些。这样无限循环,直到孩子自己能管理自己的学习为止。

3. 父母不要给孩子套上不切实际的远大理想,否则孩子会活得很辛苦,最后也达不到父母想要的结果。

4. 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孩子考好了,父母要适当的表扬一下。孩子考差了,父母也不要贬低孩子,适当的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5. 父母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优秀的孩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打击出来的。

第二大点

妈妈用蛮力

妈妈和孩子沟通愉快

昨晚,我和妈妈视频聊天。妈妈告诉我,我堂妹的女儿吵着要离家出走。原因就是我堂妹当初逼着孩子去读理科,还说理科考大学的专业选择多,以后好就业。我堂妹的女儿其实喜欢的是文科 而且文科学得也比理科好一些。可是我堂妹拿命要挟孩子去读理科。结果可想而知,堂妹的女儿多次小测成绩垫底,回家和妈妈诉苦。我堂妹不仅不安慰一下女儿,还说:“不听话就滚”。堂妹的女儿一气之下跑到外婆家,她小时候和外婆最亲。现在孩子外婆外公都在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还把我堂妹臭骂一顿。

大家要知道,孩子成长的路上,妈妈越是用蛮力,越是适得其反。就像握在手中的沙子,越是想抓住,越是会失去更多。

妈妈蛮力教育下,越是压迫孩子,孩子就越是变得叛逆不想好好学习,最后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有时候,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多听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 ,才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否则孩子只想逃离妈妈的身边。

教育孩子不能用蛮力,就像扁担的两头,只有平衡才能走的更远,一方的用力和过重,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给用蛮力妈妈的建议:

妈妈给孩子说出心里话的机会

1.妈妈每天给孩子说出心里话的机会,然后适当的指导孩子。

2.妈妈要给孩子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干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只要是正常范围之内的事情,家长就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尊重自己,更会拉近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3. 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孩子不擅长的事 ,家长就要扬长避短。

第三大点

爸爸不出力

先来看一组网上那些爸爸单独带娃的精彩瞬间吧。

不靠谱的爸爸

这位爸爸带娃真不靠谱,真担心他把婴儿车坐塌了。

爸爸带娃,自己睡着了

这是爸爸带娃还是娃带爸爸?孩子还没睡着,爸爸就睡着了。

看着这些“父爱如山”的画面,果然爸爸带娃很不靠谱啊!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是个坑娃“小能手”;孩子长大了,又尽帮倒忙,简直是育儿路上的“绊脚石”。

我的老公,在孩子小时候也是坑娃“小能手”。他休息时带娃,孩子的纸尿片都一大包尿,也不知道要更换。他休息时,我煮饭,他带娃,结果孩子自己在那里吃脚指头,他却睡得打呼噜。孩子长大了,读小学,读初中他就没管过孩子的学习。平时不管不顾就算了,我在教育孩子的关键时候,他老是打岔、插嘴、扮好人,好像他就是孩子的“好爸爸”,而我就是那童话故事里恶毒的后妈似的。

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习,全力以赴的辛苦付出,却得不到认可,还要被质疑。而爸爸永远不懂妈妈的辛苦,永远和妈妈“对着干”,爸爸只是工作之余,偶尔的“关心”孩子。就这样的“关心”,大部分时候还是很不靠谱的。

面对像爸爸这样的“甩手掌柜”,妈妈当然是心里很不爽的。

殊不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爸爸的责任更大。人们常说的“父爱如山” ,说的就是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爸爸们千万不要觉得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那个人。爸爸们都长点心吧!

一个完美的家庭教育是:母亲给予孩子关爱,父亲给予孩子力量和依靠。如果只想依靠妈妈一人之力去教育孩子,那注定孩子在某些方面是缺失的。

给爸爸们的几点建议:

1. 爸爸要做妈妈的好帮手,共同教育好孩子。

2. 爸爸和孩子相处时,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定要迅速进入“好爸爸”的角色。

3. 妈妈在教育孩子时,爸爸不要灭妈妈的“威风”。否则,孩子会觉得凡事会有爸爸撑腰,那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努力就白费功夫了。

4. 爸爸要支持、理解妈妈教育孩子的辛苦。多点给妈妈加油鼓劲!

注意事项:

教育孩子的路上,孩子有孩子的不易,家长有家长的艰辛。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孩子和家长要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对方的不易,就能更加理解对方,支持对方。这样,家庭教育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但愿每个家庭教育都能成功,但愿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父母想要看到的样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不努力 妈妈用蛮力 爸爸不出力的家庭 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 爸爸爱妈妈一个关于家庭和睦对于孩子的影响的亲子小故事~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 爸爸爱妈妈一个关于家庭和睦对于孩子的影响的亲子小故事~

民国,宝宝辅食,徐志摩,思恩,纳豆,黄宝妹,钱秀玲,大坑里,本味,郑家小,评论,作品,父亲,千金,公路,故事,山口,大桥,山里娃,年糕,心情,检查站,教师,比利时,目的地,美食,苹果,蛋黄,骑行,香椿

2007-02-14

4岁女儿打碎爸爸的手机 爸爸怒扇孩子一巴掌 毁掉了一个家庭

4岁女儿打碎爸爸的手机 爸爸怒扇孩子一巴掌 毁掉了一个家庭

孩子,爸爸,父母,小丽,手机,女儿,一巴掌,丈夫,家长,暴力,对孩子,让孩子,一个家庭,妈妈,教育,带孩子,给孩子,毁掉了,做法,性格,情绪,才能,时候,暴力行为,爸爸妈妈,错误,很多时候,教育孩子,黄金棍,宝妈

2020-04-25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大头儿子,孩子,梦想,父母,小头爸爸,妈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围裙,一起玩,动漫,大头儿,家庭教育,宇航员,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好朋友,内心,孩童,家庭,小孩子,教会,朋友,爸爸,玩具,爸爸妈妈,种子,回家,教育,影响,工作,比赛

2013-04-24

家庭就是西游记:孩子是唐僧 爸爸就像猪八戒 妈妈是孙悟空

家庭就是西游记:孩子是唐僧 爸爸就像猪八戒 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唐僧,高手,女人,孙悟空,妖精,段子,沙僧,猪八戒,男人,笑话,亲爱的朋友,得合,非常形象,民间,时代,上口,一身,作者,世界,刀刃,吃喝拉撒,厅堂,厨房,哲理,孩子,好坏,妈妈,学家,当今社会

200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