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家长和孩子:疫情期间 规避宅家的风险 你需要知道这些

时间:2014-06-29

目前家居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比如大家熟知的84消毒液,这种产品在超市就可以买到,可以用来消毒餐具、桌椅、厕所洁具等物品

提示:本文共有 33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疫情期间

相信很多小伙伴

都宅在家里吧

除了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外

居家安全也要时刻注意!

不不姐为大家准备了

安全宅家小常识

各位家长和孩子们看过来

↓↓↓

家庭消毒小常识

疫情期间,很多家庭每天都会对家庭进行消毒。目前家居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比如大家熟知的84消毒液,这种产品在超市就可以买到,可以用来消毒餐具、桌椅、厕所洁具等物品。

在家庭中使用消毒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大人或者孩子以为是饮料喝掉。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家中如有婴儿或儿童,家长要格外留意,必须将消毒液放置在高处或者放在上了锁的柜子里。

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

配制消毒剂时,要戴口罩、防护眼镜(或游泳眼镜)和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

进行空气消毒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家里人离开房间,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

发生上述情况应如何处理呢?

误服——立即口服100-200毫升的牛奶或生蛋清,马上去医院就诊。

吸入——如果有呼吸困难,立即去医院就诊。

眼睛——溅入眼睛后,马上使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如果仍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医院就诊。

皮肤接触——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彻底使用清水冲洗,仍有疼痛或者刺激症状就近去医院就诊。

家庭火灾小常识

家庭防火要在做到以下几点:

1.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

2.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3.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4.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5.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6.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7.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8.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家庭灭火小常识

1.发现火险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3.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4.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家庭用气小常识

用气通则

保持空气流通:管道气完全燃烧时,需消耗的空气量是该气体的4倍以上,应保持厨房、燃具周围良好的通风状态。

注意人走熄火:用气完毕,要关闭阀门。临睡前,外出前应检查确认燃气管道、液化气罐和灶具阀门已经关闭。

使用燃气要照看:勿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使用燃气具。汤、粥、牛奶等烹煮时容易溢出,要多加照看,以免汤水淋熄炉火,造成燃气泄漏。同时避免儿童接近燃气具。

打不着火应停顿:如果连续三次打不着火,应停顿一会儿,确定燃气消散后,再重新打火。燃气多次释放,遇到明火极易燃爆。

燃气管使用规范:家用的燃气管一般有三种,一是软管,这种管子容易老化而出现断裂、漏气等危险因素,使用超过18个月就要更换。二是金属波纹管,这种管子用6至8年是可以的。三是铝塑管,这种管子使用年限为50年,但要定期检查接口处。

使用燃气管要注意:燃气胶质软管的长度,不能超过2米;燃气管不要靠近炉面,以免被火焰烧烤;不要穿越墙体、门窗;不要压、折胶管,以免造成堵塞,影响连续供气;脱落漏气。

家庭食品安全小常识

保持清洁

一般来说,在备制食物时应清洗餐具,以免细菌的生长。特别要注意用于吃饭、饮水和烹饪而又接触了生食物和嘴的餐具。准备好食物后,别忘了消毒接触了生肉、海鲜等的案板和餐具;以及清洗、干燥清洁设备,以防细菌滋生。餐后应将剩余食物刮到垃圾桶中;用热水和清洁剂一起清洗餐具,用干净布或刷子清除食物残渣及油腻;用干净热水冲洗餐具;用开水和消毒液消毒餐具;以及将盘子和炊具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用干净的干布擦干。有些动物(老鼠、小鼠、鸟、蟑螂、苍蝇及其它昆虫)也会将病菌带到食物和厨房台面上。宠物(狗、猫、鸟等)的爪子、毛皮、羽毛携带细菌。

生熟分开

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禽、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能含有病菌,在备制和存放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因此,生熟分开不仅仅是在烹饪过程中,而是在整个食物备制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宰杀过程,都应保持生熟分开。

彻底加热食物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的危险细菌。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末、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的禽。整块肉的中心部分往往不滋生细菌,大多数细菌是在肉的外表面。但是,对肉末、烤肉或禽来说,它们的内外部分都有细菌。因此,我们应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在制备汤或炖菜(煲)时要煮沸,确保温度达到70℃。煮肉和禽类食物时,确保汁水是清的,而不是淡红色。最好使用食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熟食二次加热时,要彻底热透。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如果在室温下存放食物,细菌可以(可能会)迅速繁殖。冷藏或冷冻食品不能杀死细菌,但能限制其繁殖。把温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使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减慢或停止。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安全”是指水和食物中不含可以致病的病菌和无有毒化学物。因此,我们在购买或使用食物时应注意:挑选新鲜和卫生的食物,在食用前需要清洗是很关键的。如果蔬菜和水果有变质或擦伤的部分,应立即切除。用水清洗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生吃时。不食用超过保鲜期的食物。不要买破损的、膨胀或氧化的罐头。注意食物的保质期,不要食用过期的食品。

沉溺网络的危害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五)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疫情期间

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我们了

我们也要和爸妈多沟通

说说心里话

和爸妈做一些有趣地游戏

……

还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比如帮他们整理整理屋子

帮他们做一些家务

帮爸妈洗洗脚

……

更要为自己做些规划

比如看一些书籍

多学一些技能

用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上

( 来源:巴中教育体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家长和孩子:疫情期间 规避宅家的风险 你需要知道这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情期间宅家如何科学带娃?这份亲子互动 饮食 护理指南请收下

疫情期间宅家如何科学带娃?这份亲子互动 饮食 护理指南请收下

宝宝,孩子,妈妈,建议,疫情,家长,积食,功能,母乳喂养,母乳,饮食,风险,乳铁蛋白,冠状病毒,免疫力,免疫,口罩,呼吸困难,奶粉,肺炎,月龄,爸爸,积木,细胞,维生素,蛋白质,零食,一起画,不建议,带孩子

2011-11-08 #故事大全

新冠肺炎疫情或加重儿童肥胖现状 专家提醒家长警惕儿童宅家“疫情肥”

新冠肺炎疫情或加重儿童肥胖现状 专家提醒家长警惕儿童宅家“疫情肥”

孩子,儿童,体重,疫情,丽丽,食物,脂肪细胞,家长,建议,活动,同济医院,医院,脂肪,运动,青少年,饮食,监测,孩子们,专家,儿科,共识,同龄人,小时,少年,户外活动,患儿,成年,时间,肥胖率,血糖

2013-08-21 #故事会

疫情期间的宅家陪伴 让心更靠近

疫情期间的宅家陪伴 让心更靠近

家长,孩子,老师,总能,问题,距离,孩子们,家长们,李云鹤,发现了,故事,反醒,报料,拉近,状态,父母,能参,盼头,编辑,课堂教学,误解,责任,身心,工作,直播,不关心,回答问题,家长与孩子,对孩子,教育方法

2019-10-25 #故事会

疫情之下——“宅家”随笔一

疫情之下——“宅家”随笔一

老师,时间,孩子,家长,学生,电视,直播,全英,我们的孩子,名师,教育厅,人家,学校,小孩儿,小时候,教学,网络,老大,郑州,课堂,英语课,能力,工作,竞争,孩子们,当然不是,我自己,要不就是,多大,不一样

2016-05-12 #经典故事

疫情期间……宅家快乐学习

疫情期间……宅家快乐学习

孩子,家长,古诗,作业,活动,隔离,手指操,特殊时期,月照,能学,中心幼儿园,和家,亲子,儿歌,朋友,疫情,游戏,视频,防控,一起动,呆在家,小二班,绘本故事,请各位

2019-04-06 #小故事

家长请收藏!宅家期间 这60本书值得您陪孩子一起

家长请收藏!宅家期间 这60本书值得您陪孩子一起

家长,孩子,生命,得中,疫情,推荐值,小学生,老师,科学,话题,回头看,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帮助孩子,看历史,给孩子

2018-09-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宅家的日子

宅家的日子

我们家,老爸,日以,买菜,个人,口罩,包菜,大白菜,土豆,学校,屏幕,感染者,护目镜,才能,教学,海鲜,武汉,病毒,用场,物资,牛排,疑似,疫情,蔬菜,肉类,警察,警局,通宵,食物,风险

2018-06-13 #小故事

宅家的日子

宅家的日子

我们家,老爸,日以,买菜,个人,口罩,包菜,大白菜,土豆,学校,屏幕,感染者,护目镜,才能,教学,海鲜,武汉,病毒,用场,物资,牛排,疑似,疫情,蔬菜,肉类,警察,警局,通宵,食物,风险

2010-08-2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