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京冀扶贫协作一线见闻:土里生金 心中生花

时间:2014-05-16

李洋摄中新网张家口9月2日电 肖光明 李洋初秋,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深井镇北庄子村的乡间上,阳光映射在路旁高大的杨树叶子上,反射出星星点点的白光

提示:本文共有 24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图为赵贵军在大棚内与村民交谈今年收成。李洋摄

中新网张家口9月2日电 (肖光明 李洋)初秋,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深井镇北庄子村的乡间上,阳光映射在路旁高大的杨树叶子上,反射出星星点点的白光。路旁接连成片的温室大棚,整齐划一。三年来,赵贵军已记不清这条乡间小路走过多少次。

张家口市宣化区,曾集革命老区、深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2018年春,北京市延庆区和张家口市宣化区结成对口帮扶“对子”。北京市延庆区儒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贵军自此“冀漂儿”,来到了宣化区,挂职担任区委常委、副区长。“资源匮乏,观念落后,真没有想到紧邻北京的河北宣化区,有的村庄还要靠天吃饭,住在土坯房子里。”这是他初到的记忆。

三年间,赵贵军和同事一起走遍了宣化区的14个乡镇、97个贫困村,从完善基础设施到产业扶贫,从卫生医疗到孝道民风引导,利用北京帮扶资金1.27亿元,打造了一道用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收益帮扶贫困户的京冀扶贫协作风景线。

图为赵贵军与村民交谈玉米种植情况。李洋 摄

千亩葡萄园的生态与民生

初秋时节,江家屯现代葡萄产业园连栋大棚内一株株牛奶葡萄苗长势喜人,充满生机。

宣化葡萄研究所所长金秋立介绍,河北宣化葡萄历史悠久,2013年“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如何让更多的人品尝宣化葡萄的美味,如何让特产变资产?如何将扶贫工作与葡萄产业相结合,更与张家口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建设相联系,这或许才是我们来这里的意义。”赵贵军说,在进行详细的调研后,最终正式启动了宣化区江家屯现代葡萄产业园区项目。

据悉,该项目占地1000亩,概算总投资8000余万元。目前一期工程3座50亩的高标准连栋大棚及配套的水电、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排水系统已经建设完成。二期项目葡萄种质资源库、漏斗架葡萄种植区等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去年把土地流转出去,1亩地一年收入1200元,我来这里打工,一年还能收入1万元,可比以前种玉米强多了。”在江家屯现代葡萄产业园区打工的下湾村脱贫户郭金龙高兴地说道。

今年64岁的刘有贵,曾是宣化区下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的他只能在5亩薄田里种植玉米,维持生活。每年收入只有几百元。如今,在葡萄产业园打工的他,每个月可以领取2000元工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刘有贵眼中有光。

据赵贵军介绍,一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吸纳4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年收益可达每人每年1万元。项目稳定后,预计年收入为330万元,年净收益约为200万元左右。其中100万元将用于江家屯乡的扶贫公益岗位,对贫困人口进行收益分配,可以带动全乡270名贫困人口脱贫。“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会帮扶带动更多的人。”赵贵军信心满满。

图为赵贵军与村民交谈今年收成。李洋 摄

坝下小高原里的扶贫产业链

这几天,宣化区深井镇鱼跃沟村的村民张雨正在为自己春天里作出的“大胆”决定而高兴。

“种普通的玉米品种,亩产也就是300元的收入。现在种的黑糯玉米,每亩产值可达到2000多元。”在深井镇农产品交易中心的院子里,种了30多年地的张雨颇有感触。

宣化区深井镇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俗称坝下小高原。从2018年开始,赵贵军多次来到深井镇,在与村民深入沟通后,了解到当地的情况是,“贫困人口集中,村民种植品种单一。即使鼓励种植高产值蔬菜、粮食,也会对销路有顾虑和担忧。”

为从根本上改变深井镇的种植习惯,赵贵军提出发展以温室大棚为主的蔬菜种植,鼓励村民开展特色农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如今,一座座种、养大棚成为昔日一穷二白高寒盆地的新地标。

白墙、蓝色彩钢屋顶的深井农产品交易中心在蓝天白云掩映下格外引人注目,这一集储藏、加工、配送等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中心,让周边村民不再为销售而担心。

建立在交易中心内的糯玉米加工项目,让张雨今年收获满满。“在这里,每个黑糯玉米将以6角钱的价格被收购。每亩3500株产量,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在测算我可以挣多少钱,打算明年也改为种植这个品种。”

据承担两个项目运营的公司负责人付强介绍,目前深井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糯玉米加工两个项目已全部完工。项目将和各龙头企业、各大商超、大宗采购用户、专业合作社共同合作,届时每年可为深井镇327户贫困户648人,提供扶贫补助金181万元。同时,可提供就业岗位,调整区域种植结构,增加当地农户收入。

赵贵军介绍,为进一步推动贫困村特色农产品销路,北京挂职干部团队积极对接延庆的超市以及食堂,还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对农产品进行营销。

图为赵贵军在地里与村民交流种植情况。李洋 摄

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深井镇北庄子村,赵贵军的好朋友顾宝军正在为圈养的三十多只羊储备饲料。51岁的顾宝军是一位农民,从小右腿严重残疾,妻子、儿子、女儿均是智力残疾人,生活一度失去希望。

顾宝军的状况并非孤例。在扶贫工作中,赵贵军发现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民生领域人才匮乏是制约贫困地区最突出的“短板”之一。为了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他们投资420万元在全区16所乡镇卫生院建起了远程会诊中心和流动卫生室。

面对贫困残疾人群体,赵贵军为其量身定做了“人性化+精准化”的帮扶措施。他组织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为残疾人做足踝矫正手术5人8例,配发辅助器具1300多件,重点升级改造3个残疾人“温馨家园”……

饲养30多只羊,种植10多亩蔬菜,3个蔬菜大棚,这是顾宝军家如今的境况。曾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家庭,变成了村里的脱贫户。如今,仅靠大棚种植,顾宝军全家年收入就突破了3万元,而且还通过劳务用工带动全村10多户人家实现了增收。

33岁的大堡子村村民杨永红,为四级智力残疾,过去在社会上到处游荡,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今被安置在村里的“温馨家园”上班,每月也可获得500元左右的收入。

“帮他们找到生活的希望,教给他们生活的本领,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只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肯定日子越来越好。”赵贵军坚定地说。(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京冀扶贫协作一线见闻:土里生金 心中生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新房里讲述脱贫故事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新房里讲述脱贫故事

杨乐,新房,油茶苗,光明日报,一家人,产业,农具,小臂,干部,政策,村里,村庄,环扣,扶贫,生活,驻村,村委会,乐仁,仁和,亚林,刘梦,年年,欧阳青,老屋里,第一书记,中国林科院,中心学校,和村,对杨,工作队

2007-05-01 #长篇故事

「脱贫攻坚 扶贫故事」独山玉龙村:香科寨的“美丽见闻”

「脱贫攻坚 扶贫故事」独山玉龙村:香科寨的“美丽见闻”

杨昌,香科,村民,网格,寨子,示范户,工作,乡亲们,管委,梁建忠,村民们,竹篱笆,梁国,群众,建设,自治,玉龙村,美丽乡村,文化墙,产业,村里,环境卫生,组织,能人,贫困户,发展,管理,格内,梁建,动起来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山二年级小学生寒假跟着爸爸去扶贫 并写作文记录见闻

中山二年级小学生寒假跟着爸爸去扶贫 并写作文记录见闻

爸爸,凤楼村,小宇,扶贫,记录簿,杨俊杰,作文,拖拉机,贫困户,杨清宇,法制局,中山市,内容,村里,物品,百字,工作,做一个,只有一个,小助手,对社会,提高生产效率,小一,田机,工作组,技师学院,楼村,来源,中山网,受访者

2020-07-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掌声 送给“最美的人”——湖南省2019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表彰暨事迹报告会见闻

掌声 送给“最美的人”——湖南省2019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表彰暨事迹报告会见闻

扶贫,人物,王德,龙俊,平江县,干部,长坪村,胡玉山,报告,村民,攻坚,朝虹,代表,太阳,湖南省,小丹,农业银行,方正证券,掌声,光芒,孩子,生命,精准,群众,贫困户,驻村,杨幂,就会有,战场上,工作队

2014-01-13 #小故事

一线故事|一个封闭小区的蔬菜配送见闻

一线故事|一个封闭小区的蔬菜配送见闻

社区,志愿者,骨干,防控,居民,疫情,薛家,工作组,三义,党员,党委,巡察,林介,党组织,党支部,干部,市委,片区,管控,蔬菜,荆州市,工作人员,第一书记,中央纪委,和发,小区门口,工作队,江陵中学,一家,国家

2009-11-15 #小故事

四川抗击新型肺炎见闻:在防疫一线的年轻人

四川抗击新型肺炎见闻:在防疫一线的年轻人

疫情,成都,都会,90后,乘客,一线,口罩,年轻人,成都地铁,一号线,四川,地铁站,小区,肺炎,刘娇,王军,胡正,春运,列车员,体温,医生,告示,地铁,女孩,责任,请战书,金融城,传播,回家,防控

2008-08-11 #故事会

美国女高中生花400小时 用胶带制作晚礼服 照片美翻了

美国女高中生花400小时 用胶带制作晚礼服 照片美翻了

曼克,裙子,病毒,小时,创意,口罩,胶带,佩顿,伊利诺斯州,主题,发饰,卫生纸,字样,手提包,评论,媒体上,很多人,这个男人,苏西,在社,工作人员,和发,都会,日报,一线,代表,事情,国网,元素,信息

2013-09-30 #故事大全

「战疫|天眼见闻」父女医生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

「战疫|天眼见闻」父女医生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

防控,疫情,村医,元厚镇,观察对象,体温,村民,女儿,村里,父女,群众,老张,检测,刘露,两个女儿,石林村,个体,党员,医生,山路,村寨,赤水市,父亲,记者,检查,非典,曾参,李玉红,王霁,贾梦

2007-11-1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