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啥都自己扛的人 都有“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童年 别让孩子太懂事

时间:2014-04-27

这是一个有事情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孩子

提示:本文共有 23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丨福林妈咪

单位曾经来过一个刚毕业的新同事,开始的几天经常加班到很晚,我有天就问她,今天工作还顺利吗?她才说,这前两天PS一直装不好,这两天电脑又总是连不上网,而且主管让她写的策划她完全不知道怎么做。

这是一个有事情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孩子。

其实,电脑上不去网,装PS这些事,她问一下我们就很容易解决,而不知道怎么做策划,她完全可以再去和主管沟通,但她硬是凭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精神,自己去摸索,虽然能理解她,但是也不免感叹,其实有时候,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能力。

罗振宇讲过一个例子,他以前的一个工作人员,解决一个难题的时候自己试了很多办法,罗振宇看着他也很着急。最后工作人员过来跟他说,对不起,他想了很多办法,但实在完成不了。罗振宇就问,你真的把所有办法都用完了吗?对方说是的,我用尽了所有的办法。

罗振宇就说,不对,你还有一种方法没用,你可以来问我呀,我就在你旁边坐着,你为什么不向我求助呢?

在社会上,我们面临的不是一张闭卷考试的试卷,我们是可以“抄答案”的,寻求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但是很多人往往想不到,或者说不习惯去用。

为什么不习惯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呢?

因为很多孩子被父母教的太独立太懂事了,“你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也是儿子福林昨天晚上给我的启发。晚饭的时候他想拿出一瓶什锦罐头吃,自己翻箱倒柜找到了,试了试没拧开,又找到毛巾垫着拧,还把罐子倒过来拍,于是过来找我帮忙。我不太想让他吃,于是假装也拧不开,想说这下他会算了吧。没想到孩子毅力不小,分别去找了姥姥、阿姨、姥爷,大家都在我偷偷阻拦下没有打开,最后等到了回家的爸爸,终于打开了罐头。

小朋友其实是非常会借助外力的,因为他特别能意识到自己力量有限,需要大人的帮忙,而且并不觉得有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品质,也是需要保留到长大的一种能力。

我以前也写过很多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习惯的文章,不过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不能太早让孩子独立,也不能太过分要求孩子独立,因为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一座孤岛,虽然面对单打独斗是一种未来课题,但是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却是使用场景更多的另一个课题。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爸爸妈妈不在家,她照顾比自己小很多的弟弟,给自己和弟弟炒菜做饭,每次都炒4个菜,比很多结婚之后的大人强多了。

小小年纪锻炼出来的超强的生活能力,让人不难想象她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太早独立,这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独立性的培养,不能太晚,否则容易让孩子养成过度依赖他人的习惯,不过也不能太早,让孩子变得不懂得寻求别人的帮助。

3-4岁

孩子3岁之后,度过了最需要安全感的阶段,就可以开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开始的时候很简单,比如扔垃圾、收拾玩具、独自刷牙、叠衣服、摆桌椅、擦桌子、选择要穿的衣服等等;

4-7岁

孩子动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如果说之前的做家务等行动,孩子是好奇多过责任,那么现在则是第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感的真正时期。

让孩子对家里的家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比如,知道每餐做饭、洗碗是必须的,然后引导孩子思考,爸爸妈妈做饭辛苦了,自己还不会做,但是可以帮忙在饭前摆放碗筷,洗蔬菜,后收拾餐桌,洗衣服也是必须要做的,那可以帮妈妈把衣服分类、找自己要穿的衣服等。

同时,要告诉孩子什么是他这个年纪不能做的,比如不在大人的监护下开煤气做饭,独自乘车去离家较远的地方等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起来简单,但是什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人生规划是孩子自己的事,寻找伴侣是孩子自己的事,但是那些从小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父母,这时候却会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和建议来,这不正是一种“双标”吗?

只有在合理的时间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正确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方式。

同时,不仅独立意识需要培养,求助意识也是需要培养的。

首先,引导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且去分析自己的能力

我发现有的孩子有目标感,有的孩子则没有。

有目标感的孩子会知道自己现在要做什么,并且主动思考应该怎么做,哪些可以做到,哪些做不到,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做到;

而没有目标感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有想法之后不知道怎么做,然后这个想法就放下了。他的行为更多的是根据父母的要求来走:在大学之前,生活和学习的目标都有人帮忙制定,到了相对自由的环境,没有目标规划意识的缺点才会显露。

如果你家孩子想做一件事,会心心念念好几天,并且尝试各种方式来推进,那么他是个目标感非常强的人。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意识,那在平常陪孩子玩儿和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多引导,让孩子有知觉,心里清楚。

比如,画画、积木、折纸等活动,多强调目标;

孩子有兴趣或者偏好的东西,可以引导他来向父母争取;

让孩子参与父母的有目标的行动,并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学习这样的做事方式。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求助技巧和态度

有了困难,向什么人求助,求助什么,如何说服对方等等,都是需要去思考和实践的,在孩子小时候多培养,他长大后就会比其他人多一条路。

比如,思考谁能做到;

那他会愿意帮我吗;

我应该如何去请求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教孩子求助,要让孩子明白真诚的重要性,懂得感恩,而不是投机取巧,不是借助自己的优势欺骗别人。

孩子很容易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他会知道自己是小孩子,而大人一般会让着小孩子,甚至会学会卖萌撒娇的方式求助,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真诚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不要耍心机,否则会得到别人的讨厌,避免孩子习惯用小聪明办事。

就像美国神经心理学家路易斯·科佐利诺说所说的:“一个孩子的生存竞争力,不取决于他自己能够做多少事,而取决于他能够获得多少人的帮助。”一个人再强大,也需要别人的合作和帮助,能够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愿意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别人,这是未来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啥都自己扛的人 都有“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童年 别让孩子太懂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家长要牢记:遇到下面的情况 千万别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要牢记:遇到下面的情况 千万别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家长,事情,自己做,妈妈,安全感,家长教育,时候,难题,要自己,父母,帮一把,教育孩子,教孩子,还告诉,让孩子,不一样,在路上,文儿,买菜,书包,个人,包包,力量,前提,场景,坏孩子,基石,小男孩,态度

2017-03-05 #经典故事

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 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别让“踢猫效应”牵制你

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 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别让“踢猫效应”牵制你

孩子,妈妈,情绪,事儿,心情,父母,孩子是,对孩子,事情,家长,严重程度,踢猫效应,一生,偷吃,女儿,开头,母女,文章,时候,时间,状况,理性,美国,脾气,零食,身体,影响,别让,手打,段时间

2014-10-09 #短篇故事

“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多“恐怖”?别让自己的孩子做“井底之蛙”

“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多“恐怖”?别让自己的孩子做“井底之蛙”

孩子,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待人处事,时候,父母,青蛙,井底之蛙,过程,井口,井里,小青蛙,黄磊,教育,大海龟,带孩子,场面,情况,意识,朋友,知识面,易烊千玺,多让,从小就,参加比赛,下井,世面,场合,大城市,娱乐圈

2018-04-16 #长篇故事

再别让重男轻女的旧观念 尤其是婆婆 残害女儿们的童年!

再别让重男轻女的旧观念 尤其是婆婆 残害女儿们的童年!

女儿,孩子,丈夫,家庭,重男轻女,公婆,婆婆,社会,电话,父母,老师,回家,都不愿,别让,士开,一直以来,传统观念,事情,二老,文明,影子,公会,伤口,境遇,士心,女孩,孙女,悲剧,情况,无暇顾及

2015-04-18 #长篇故事

别让你女儿知道你童年的趣事

别让你女儿知道你童年的趣事

贾乃亮,女儿,父亲,贾乃,甜馨,地方,沼泽地,姑姑,奶奶,孩子,时候,网友,观众,李小璐,孩子们,人们,大伯,小时候,巴掌,爸爸,爸妈,绳子,节目,金鱼,教育,童年的故事,不喜欢,你就会,我很好,有一次

2020-09-28 #短篇故事

人 可以老实 但别让别人把你当“傻子”

人 可以老实 但别让别人把你当“傻子”

事情,个人,对方,时候,说出来,家人,情绪,意思,朋友,不满意,两个人,小事情,他根本,对自己,温柔的人,负能量,这样做,别让,小妙招,在别,在背,那一天,下线,严重后果,极限,太久,人格,人生,傻子,圈子

2011-07-30 #故事会

别让女孩做骄傲的孔雀

别让女孩做骄傲的孔雀

女孩,家长,小薇,老师,成绩,同学,认识到,骄傲自满,爸爸,和建,好的,优势,分数,分母,才能,尾巴,情绪,时候,短处,你怎么,认识自己,目中无人,可那,数学老师,你的朋友,好人缘,心都,比你,越高,俄国

2013-08-04 #短篇故事

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 懂得很多道理却也过不好这一生的人

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 懂得很多道理却也过不好这一生的人

个人,人生,小了,事情,内心,才能,你自己,可以做,需要带,别让,白居易,快一点,改变自己,爱都,真的好,都会,过去了,世间,买鞋,关系,道理,原因,名字,友情,双泪,父母,宝贝,安全感,太紧,大事

2009-07-1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