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国庆日 我们在英国讲述中国故事|2017级传媒实验班举办斯特灵大学 “中国周”活动

时间:2014-04-25

七十年的华彩化作震天的礼炮与恢弘的军队,让每一位中国人激动振奋

提示:本文共有 36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采写 | 付思涵 姜新雅 王明睿 陈琪

视频 | 陈琪 王明睿

图片 | 2017级传媒实验班

指导老师 | 袁光锋

排版 | 敬萧菲

National Day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七十年的华彩化作震天的礼炮与恢弘的军队,让每一位中国人激动振奋。在地球的另一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传媒实验班以另一种方式为祖国庆生——“中国周”文化活动在英国斯特灵大学拉开序幕,中国民乐、茶道、书法、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大放光彩。

这是传媒实验班在海外访学中首次举办“中国周”活动。对17级传媒实验班的同学们来说,“中国周”不仅是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也包含着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贡献力量的决心。传媒实验班同学们心怀美好的期待——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青年使者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智慧,促进中英深度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添砖加瓦。

与君初相识

当地时间下午两点,斯特灵大学“中国周”系列活动在校园地标建筑Pathfoot Building正式开幕。此时的大厅四周悬挂着遒劲书法、淡雅古画,俨然化身一方水墨空间。

开幕式上,斯特灵大学副校长Malcolm MacLeod教授首先登台致辞。他真诚地希望南大新传的同学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能够有所收获,同时也希望此次中国周能够将中国悠久的文化带入苏格兰。最后,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表达祝贺。

交换项目负责人Damyan Kachulski老师随后发言,特别感谢了传媒实验班同学赠予的礼物——印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手帕。这句诗对于Damyan有着特殊的含义:去年此时,他带领着16级传媒实验班在斯特灵进行交换学习,17级学生们与斯特灵虽是初次相见,却同样宛如亲切的故友。

Malcolm MacLeod发表致辞

Damyan Kachulski展示手帕

令人惊喜的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从万里之遥的南京发来了祝福视频。他相信这次活动可以促进两校师生的交流和合作,也会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并为斯特灵大学和祖国送上了祝福。“天涯共此时”,院长发来的祝福温暖了每一位传媒实验班学子的心。

随后,斯特灵大学中国学生联谊会以快闪的形式带来了一曲《国家》。飘扬的五星红旗与婉转的旋律相互辉映,“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在英的游子们借用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思念和感恩。

歌声落下,传媒实验班的五个小组依次登场,带来“From Jiangsu”主题视频。这五部从主题确定、脚本撰写到拍摄剪辑,都由传媒实验班同学利用暑期时间自主完成,并附有英文配音和字幕。

《南京初印象》描绘了南京的惊鸿一面,而《金陵宝鸭香》则细数南京美食鸭馔;《早安南京》和《南京大萝卜》分别讲述了南京的清晨风物和不夜之景,《金陵旧梦》着眼乡愁、寻根与今昔对比。五幅展现南京城市文化的画卷被娓娓道来,一座古朴与时尚交融、活泼与厚重并存的城市渐渐呈现在观众面前。

观看视频,南京的烟雨楼台如在眼前,烤鸭的香气仿佛扑鼻而来,令人回味无穷……还未回过神来,中国周的第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接力已正式开始。

天涯若比邻

一首《梁祝》翩然响起,二胡与小提琴弦音和鸣,现场的掌声此起彼伏。这是传媒实验班范文君和吴梓溢带来的乐器演奏。将二胡与小提琴合奏是范文君的主意。和世界流行的小提琴不同,二胡更多地作为一种中国的民族乐器而存在。她希望通过二者的合奏,展现出二胡的包容性魅力,同时也以小见大,通过乐器的融合体现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范文君记得,开幕式前排练,她的二胡演奏还吸引了一位路过女士的好奇。文君向她介绍了二胡的起源,也教授了她二胡的握弓方式。那一刻,她切身感受到了介绍民乐以及中国周的意义。

与此同时,同学还在会场两侧设立了剪纸、花钿、谜语、中式点心等中国特色展台。开幕式后,许多斯特灵师生参与其中,亲自体验民艺、了解中国传统,现场一片热闹。

“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梅妆”就是花钿,是中国古代女子所钟爱的妆容。苏格兰女孩Diana一眼就被展台上的各式花钿吸引,她挑选了自己喜欢的花样,并让传媒实验班同学画在自己的额头上。为了让外国同学更好地理解,负责花钿妆的王诗涵和储瑞秋在电脑上展示范冰冰的花钿妆,接着,又从范冰冰讲到她所扮演的武则天,从宫斗剧讲到古代封建制度。

感兴趣的Diana在尝试花钿妆后,还和传媒实验班同学一起合影留念,并社交软件上互相关注,建立了一段跨国友谊。活动结束后,诗涵回想说,正是因为有了互动,有了接触和感受,这次的跨文化传播才显得格外吸引人。

在美丽的花钿妆之外,另一个展台上的中国色彩也吸引了诸多参观者的目光。深蓝色绒布上摆放着大红的双喜、鹅黄的团花和水绿色的天鹅,这是传媒实验班同学设立的剪纸展台。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年节喜事,单薄的纸张总能在劳动人民的巧手下千变万化,被赋予生动的形象和美好的寓意。现在,这项植根中华文化土壤的传统艺术被带到了大洋彼岸。

为了让斯特灵师生更好地理解剪纸背后的文化含义,剪纸组特意在每个图案下用小标签阐明它们的内涵,并且提供现场教学以增加趣味性。例如,红双喜下,就写着一句“for your lover”(为你的爱人)。一位女士被它吸引,并且在同学们的指导下顺利剪出了一张红双喜。在被科普它通常被挂在中国新婚夫妇的卧室后,她兴高采烈地表示,回家后也要把自己亲手剪的字挂在床头。

与热闹的民艺展台不同,书法展台在简洁的黑白轮廓里勾勒古典中国。对中国人来说,汉字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其书写更成为了一门艺术。秀美遒劲的中国字让驻足台前的外国友人颇感新奇。在传媒实验班同学的帮助下,Damyan收获了用毛笔写就的中国名字“戴米安”,还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 “福到了”的寓意。

这边墨香四溢,那边茶香萦绕——身着青花旗袍的华人老师Grace Wang,从家里带来了收藏的各式茗茶,正在进行茶艺表演。来往于Costa Coffee(英国本土咖啡品牌)的英国学生,也品尝到了正宗的中国味。

秋收万颗子

在中国周的活动里,中西文化的交流在饮食、手工、化妆、视频等具体的互动形式里得到了实现。

来自斯特灵大学经济学院的Ali对中式糖果和饼干印象深刻。他最喜欢的食品是大白兔奶糖和椰子薄饼。同时,他表示五个关于南京的视频让他想要亲眼去看看南京,“真想有天能亲口尝到有名的南京鸭子”。

教授就业能力培养课程(Employability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的Elaine Watson老师也观看了视频。她表示,大多数苏格兰人对中国的印象都主要来自于本地媒体报道,而这些报道并不能让她真正地了解中国。来自同学们的视频让她对中国、对南京有了更多的了解。她最惊讶的片段是《早安南京》里上班早高峰的南京地铁,因为地广人稀的苏格兰从未有过如此人流密集的场合。

对中国留学生来说,中国周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他们再次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气息。斯特灵大学大二就读的欧阳说,他从中国周里感受到了国庆的氛围,而各种传统文化的展示,则增添了中国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重拾起部分遗忘的记忆与文化。

对传媒实验班的同学而言,在中国周传播中华文化,也是一次加深自身文化体会的过程。文君回忆起了一个细节:在中国周结束后,她帮忙收下挂在墙壁上的画。这次不经意的近距离接触,让她得以感受到古典画的细腻笔触,更加发觉中华文化的美丽。“我感受到我们民族对美的追求,一直没有断过,一直在积累。”

在斯特灵大学任职的华人老师Grace Wang说,这是斯特灵大学第一次举办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在她看来,中国周最大的亮点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年轻学生们相结合,体现了一种有活力的文化传承。“这些平实又鲜活的生活片段,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人,中国的文化,中国现今的思维与生活方式。”

与Grace Wang不同,Damyan既是中国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跨文化传播的经历者。在中国周活动里,他也第一次如此之近地接触了中国文化。

Damyan展示他的剪纸作品

“我很喜欢学习那些包含着中国精神,并且在中国文化里扮演着如此重要角色的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Damyan表示,斯特灵校园中有很多的中国学生,但通常不会有人想到去了解他们所带来的东西。“通过我们学生的展示,一定能够让所有访客去思考中国在校园中的位置”,以及“它(斯特灵大学)与中国之间的联系”。

身处新时代的17级传媒实验班,是幸运的传播者。2017级传媒实验班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第三届传媒实验班,为实现“为新闻传播领域培养后备领军人才”的目标,学院制定了专门的培养计划,此次海外访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次中国周,让传媒实验班学子在学习国际新闻传播的前沿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上书写弘扬中国文化的篇章,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相信中国周活动可以成为海外学子进行跨文化传播实践的良好开端,也相信每位身在海外仍心系中华的学子都可以成为优秀的跨文化传播者,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国庆日 我们在英国讲述中国故事|2017级传媒实验班举办斯特灵大学 “中国周”活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石头寨南大校友的家信故事|乡村观察

石头寨南大校友的家信故事|乡村观察

海山,王金娣,李海山,奶奶,身体,弟弟,微信,李家,时候,母亲,父亲,爷爷,父母,美国,日海,李新,传媒,一家,县里,农活,实验班,大学,妈妈,寄回,才能,您们,溧水,村里,电话,研究生

2019-08-06 #故事大全

童话故事表演对4

童话故事表演对4

童话故事,表演,幼儿,研究,幼儿语言,能力,实验,附录,发展,中班,实验班,维度,影响,活动,能力水平,儿童,因子,家长,对照班,意义,建议,活动方案,研究内容,能促进,语言能力,园园,中文,个人简历,摘要,国家

2007-01-31 #小故事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王嘉宁,爸爸,活动,故事,妈妈,建议,爸妈,讲故事,过程,方案,时间,班级,课堂,我了解,报名参加,和建,好的,家长委员会,尾声,亲子活动,会上,优点,场景,双方,发送给,可行性,实验班,孩子,家长,小视频

2020-04-16 #故事大全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王嘉宁,爸爸,活动,故事,妈妈,建议,爸妈,讲故事,过程,方案,时间,班级,课堂,我了解,报名参加,和建,好的,家长委员会,尾声,亲子活动,会上,优点,场景,双方,发送给,可行性,实验班,孩子,家长,小视频

2020-04-16 #长篇故事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王嘉宁,爸爸,活动,故事,妈妈,建议,爸妈,讲故事,过程,方案,时间,班级,课堂,我了解,报名参加,和建,好的,家长委员会,尾声,亲子活动,会上,优点,场景,双方,发送给,可行性,实验班,孩子,家长,小视频

2020-04-16 #故事大全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王嘉宁 爸爸 活动 故事 妈妈 建议 爸妈 讲故事 过程 方案 时间 班级 课堂 我了解 报名参加 和建 好的 家长委员会 尾声 亲子活动 会上 优点 场景 双方 发送给 可行性 实验班 孩子 家长 小视频

2020-04-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王嘉宁,爸爸,活动,故事,妈妈,建议,爸妈,讲故事,过程,方案,时间,班级,课堂,我了解,报名参加,和建,好的,家长委员会,尾声,亲子活动,会上,优点,场景,双方,发送给,可行性,实验班,孩子,家长,小视频

2020-07-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故事爸爸”养成记

王嘉宁,爸爸,活动,故事,妈妈,建议,爸妈,讲故事,过程,方案,时间,班级,课堂,我了解,报名参加,和建,好的,家长委员会,尾声,亲子活动,会上,优点,场景,双方,发送给,可行性,实验班,孩子,家长,小视频

2020-07-1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