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时间:2014-02-23

关于刘勰的故事2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26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林环讲知识

百家号11 1217:16

《文心雕龙》对某些问题的论述,使人感到似乎有些矛盾,有些捉摸不定。例如对于《楚辞》,《辨骚》称其“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惊才风逸,壮采烟高”,可谓热情赞颂,几乎无以复加,但《宗经》云“楚艳汉侈,流弊不还”,《通变》云“楚、汉侈而艳”,又认为《楚辞》与汉赋侈大华艳,乃是后世淫丽之风的始端。评论汉赋也有类似情况。既称道其描绘物象生动逼真,称司马相如等为“辞赋之英杰”;而又多所批评,尤其对司马相如,指责他“理不胜辞”,“文丽用寡”,颇为严厉。实际上,这正是兼顾两头,既看到长处,又看到短处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吧。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作出的评价可以完全不同。犹如一件物品,正面看是一个形状,背面、侧面看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形状。唯有诸方面都看到,才完整真实,对于所谓“近代”即刘宋以来作品的评论,也有似于此。既批评其讹滥,以“宋初讹而新’,加以概括,可谓严厉之极;又颇为准确地概括了当时模山范水之作的艺术特色,不无欣赏之意。宋代制作,既有文风不正的一面,又有写景体物自然真切的一面,二者都可说具有新变的倾向,刘勰都注意到了,而态度有所不同。又如建安时期曹氏父子的乐府诗作,从音乐文学的角度,刘勰说“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态度显得保守;但若换一个角度,撇开传统音乐理论,单纯就诗论诗,则又称其“气爽才丽”、“有佳篇”、“清越”。由于刘勰常是在某一处只说一个方面,在别处又说另一个方面,如果简单地比照其评价、态度,便容易感到矛盾。其实正宜合而观之,方得其全。

《文心雕龙》之作,意在“弥纶群言”,欲将前人有关论述熔为一炉。而在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论,与魏晋以来文学自觉时代出现的一些论述,实际上不是没有矛盾之处当南朝的文学理论。事实上也不可能不是如此,因为不论创作也好,理论也好,其长足的进步、发展,乃在进人自觉时代以后。而刘勰作为一个儒教的崇拜者,当遇到二者矛盾时,自然不会公然对儒家文论表示异议。相反,他仍然引用这方面的言论,但实际上已有所违异。例如扬雄批评汉赋文丽用寡、劝百讽一,进而否定汉赋。扬雄那些话太著名了,刘勰也加以引用,说一些“无贵风轨,莫益劝戒’,之类的话;而同时又肯定楚汉以来著名赋家,赞扬其艺术成就。那些被他称道的作家作品,其实有的并无讽谕之意,有的按扬雄的说法正是曲终奏雅、劝百讽一。因此事实上刘勰并没有固执于扬雄的本意。他之引用扬雄的话,实际上不是否定汉赋,也不是坚持赋必须有讽谏之用,而是只取其一点,即指斥汉赋过于侈丽那一点,拿来对汉赋艺术方面的缺点进行批评。对于诗歌也有类似情形。既引用“诗者,持也”、“思无邪”那样的话,也称道某些讽谏诗作,但又决不像汉儒或同时的裴子野那样要求诗歌都与政教相联系,而是表现出十分宽容的态度。对于许多并无讽谏性质的、一般的抒情写景之作都加以肯定,而且其评论的重点乃在于那些抒情写景作品方面,因为正是那些作品才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魅力。在这些地方,确显出其思想中调和的一面,容易使人感到矛盾和困惑。实际上刘勰的论述是所偏向的,偏向于重视文学内部规律、重视艺术美这一边。不过他也并不否定另一边,即传统的功利主义的那一边。事实上,又何止刘勰一人如此。在魏晋南北朝,即使非常重视审美因素、于诗教说并不在意的文论家,也决不至于公然表示反对。这是由整个社会、思想界的状况决定的,儒教总是统治者所提倡、尊崇的官方哲学。功利的、标举政教作用的文艺观,与审美的、不重视政教作用的文艺观,有的人或许视为对立的两极,但在刘勰头脑中,可能就不曾意识到其间的对立。只是文学发展的事实,时代的风气,使他在论述文学时,自然而然地偏到了重审美的这一边。

上文说过,我国传统学术本具有辩证因素。这儿还应补充一下,即佛学中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可能给予刘勰的思维不小的影响。《文心·论说》言及西晋时贵无崇有之争,有云:“然滞有者全系于形用,贵无者专守于寂寥,徒锐偏解,莫诣正理。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所谓般若绝境,指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即鸠摩罗什所传龙树的学说。这种理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无的统一体。色有空无相即,二者并观,是为中道。若滞于有或滞于无,都谈不到“中”,都是落于一边。而掌握了中道,领悟到世界的本质是有无相即,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便是获得了佛家智慧即“般若”。鸠摩罗什的高足、东晋僧肇作《不真空论》,即阐发此理,认为万物乃因缘而生,并无自性,因而是不真实的存在,是无而不是有;但因缘既已生起,事物已经显现,因此又是有而不是无。其结论是“有无称异,其致一也”。有和无看似对立,其实是同一体的两个不同方面。僧肇在《答刘遗民书》中特地从认识论的角度,批评一般俗人“观色空”时。总是滞于一边,观照到空时便看不到有,把空和有割裂为两截。他说:“观色空时,应一心见色,一心见空。”意谓应该在同一时问内既看到有色,又看到无空;如此方为中道,方为不落一边。这种思想方法包含一定的辩证因素,猜测到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既包含肯定方面,又包含否定方面;从这个角度看是肯定,换一个角度看又是否定。僧肇另一篇有名的论文《物不迁论》也反映出相似的思想方法。他说万物“弗留”而又“常住”。一切事物都要消逝,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动而非静”。而它们既然只存在于它们所在的那个时间内,而不延续到下一个时间,“称去而不迁”,“虽往而常静”,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静而非动”。因此万物即动即静,既是“不住”,又是“不迁”。这是般若空宗中观方法的运用。刘勰称赞“般若之绝境”,其思想方法当受到此种思辨的熏染。上文所说他对屈宋、对汉赋的评论,有时甚为赞赏,有时又加以指责;还有他论文时,每每似褒非褒,似贬非贬,似乎只是客观描述,而使人觉得难以判定他的主观态度究竟如何。上文所述对曹氏父子祖孙乐府诗的评论即其中一例。从这些地方,似乎颇能感觉到那种“不落一边”的思辨方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林环讲知识

百家号最近更新:11 1217:16

简介: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作者最新文章11 1217:1611 0917:3211 0817:19相关文章国际在线11 13每日经济11 12人民日报11 12环球网11 12??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刘勰,分析,理论,特点,百家号,作者,文心雕龙,著作,综合,文章,文论,问题,作家,基础,思维,文风,逻辑,风格,故事,主观因素,概念,玄学,风骨,指导,论述,张秋红,本章第,中国古代,思想方法,基本思想

2020-06-16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刘勰,分析,理论,特点,百家号,作者,文心雕龙,著作,综合,文章,文论,问题,作家,基础,思维,文风,逻辑,风格,故事,主观因素,概念,玄学,风骨,指导,论述,张秋红,本章第,中国古代,思想方法,基本思想

2009-07-04 #长篇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刘勰,分析,理论,特点,百家号,作者,文心雕龙,著作,综合,文章,文论,问题,作家,基础,思维,文风,逻辑,风格,故事,主观因素,概念,玄学,风骨,指导,论述,张秋红,本章第,中国古代,思想方法,基本思想

2008-02-26 #故事会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刘勰,汉赋,扬雄,百家号,般若,态度,方面,评论,论述,思想方法,作者,因素,理论,僧肇,一面,万物,作品,政教,文学,时代,绝境,讽谏,司马相如,林环,文丽,曹氏,鸠摩罗什,上文,故事,中道

2020-06-16 #经典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刘勰,汉赋,扬雄,百家号,般若,态度,方面,评论,论述,思想方法,作者,因素,理论,僧肇,一面,万物,作品,政教,文学,时代,绝境,讽谏,司马相如,林环,文丽,曹氏,鸠摩罗什,上文,故事,中道

2013-06-19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下

刘勰,汉赋,扬雄,百家号,般若,态度,方面,评论,论述,思想方法,作者,因素,理论,僧肇,一面,万物,作品,政教,文学,时代,绝境,讽谏,司马相如,林环,文丽,曹氏,鸠摩罗什,上文,故事,中道

2017-09-03 #小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点上

刘勰,分析,理论,特点,百家号,作者,文心雕龙,著作,综合,文章,文论,问题,作家,基础,思维,文风,逻辑,风格,主观因素,概念,玄学,风骨,指导,论述,张秋红,本章第,基本思想,个人风格,专著,故事

2010-02-02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

中国古代故事:刘勰

刘勰,作者,百家号,文心雕龙,文章,全书,内容,定林寺,刘勰传,萧统,故事,年华,文学,论文,创作,黄艳,程器,记室,中国古代,通事舍人,世族,书稿,佛经,作品,关系,形式,文学批评,时间,枢纽,沈约

2018-06-0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