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江西90后新冠肺炎患者讲述治愈的感人故事

时间:2014-02-17

新冠儿科病房感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6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我叫鄢XX化名,今年27岁,是一个来自很普通农村家庭的90后。我的家乡江西丰城,为干将、莫邪宝剑藏地,是有名的剑邑之乡。王勃的“龙光射牛斗之墟”,指的便是现如今的丰城。

2010年,我考入大学,2017年硕士毕业并于苏州工作。

2020年,眨眼间,距我迈入大学之门已过去十年!

2020年,也是一个浪漫的数字,我和女朋友打算今年领证结婚。

2020年,事实证明,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像往年一样,我早早地抢好春运车票,规划好了返乡行程:1月20日晚送女友回武汉,女朋友虽然也是丰城人,但是她家人基本定居武汉。21日与她家人一起度过,22日早回南昌后回丰城。

临走之前,同事笑着调侃我,让我不要回了,就留在苏州过年吧!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已显露趋势。我回了一个微笑,可防可控,有限人传人,怕啥。

回家过年,义无反顾。

到达武汉的当晚,钟南山说,肯定人传人。我和女友一惊,赶忙戴上早已预备好的口罩。21日开心地在她家度过。22日,我起个早,赶武汉站7:30的火车。火车上,戴口罩的人仍不多,我找到自己的座位。几分钟后,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男子坐到了我左侧,他靠窗,我靠走廊。他不停地咳嗽,我心头一皱,想是否要走开,出于尊重,我没有换座位,只是稍微往外侧身,紧了紧自己戴的口罩。两个小时过去,我到达南昌西,我爸开车来接我,上车后摘去口罩,看了一遍无处可放,便折起来顺手放裤子口袋

祸因也由此埋下。

回到家,总有一股温馨的感觉。爸爸告诉我楼上我睡觉房间的灯不亮了,他也搞不定,就等我回来修一下。只有一根电笔,我捣鼓半天,终于发现原来是线路全部烧坏了,今天是修不好了,我摸黑睡了一晚。第二天妈妈买回来电线,我重新布线,终于修好了,电灯点亮的那一刻,房间瞬间光明了起来,我们也笑了起来!

1月23日,女朋友微信告诉我,武汉封城了,我听出了她话语里的慌张。我告诉她不要着急,赶紧去买口罩,屯菜,少出门。

之后的每一天,全国人民都关注着武汉。湖北各市先后相继封城。仿佛每个庚子鼠年,都令所有中华儿女终身难忘!上一次是08年汶川大地震!

武汉新冠肺炎,终于大爆发了!

荆楚大地,英雄之城,九省通衢,武汉这座富有众多标签的城市,一下成了揪住所有中国人心的焦点。正义还是谣言?逃离还是战斗?心存侥幸还是盲目悲观?疫情爆发之下,千城封道,万村封路,谁是谁非?在洪流的裹挟之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每天数字的攀升,令人惊恐。全国先后迅速响应,各省市道路严查,一座座空城先后出现。留给人们最后的一个欢乐的场所仿佛只剩下抖音。

好在,逆行者出现。中国,从不缺少英雄。

我也早已封家隔离,每天量测体温。想到火车上的经历,我心很慌。体温的波动,让心情的波动更大。我有意识地远离家人,不与他们说话。我爸喜欢粘我,我呵退他,他埋怨我。我交待妈,我的碗筷分开洗,用开水泡。家里的气氛也升级了。

1月31日下午四点,我看着体温计37.6。我知道不会错,因为我已能感受到。我父亲陪着我,在村小组负责人带领下办理好村委会手续、街道办手续,立即由村小组负责人开路,前往丰城市中医院发热门诊。

到达时已经快六点了。再次量体温已经显示37.8。我口干舌燥,委托村小组负责人去医院对面小卖店帮我买瓶水,他说好。买来后我让他远远的放地上,他走远些后我再过去拿。拿到水,我咕噜咕噜大喝起来,好像这样就能降降体温一样。我父亲陪着我挂号、交钱,进行抽血、CT拍摄,一圈下来,我已很疲惫,心里也有着无限的忐忑与慌张。很快,检查结果就出来了。医生告诉我,CT显示我的肺部有感染,病灶呈现小白斑片高密度,不排除病毒性肺炎,需要立即住院隔离。我和父亲相对无言。很快,中医院联系安排我前往丰城矿务局总院,让我耐心等待他们的车子来接。等了半小时,车还没来,我对爸爸说,你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在这等就好了,医院不安全,你早点回去。他犹豫了一下,又交待了几句,走了。没过几分钟又回来了,又交代了几句,终于走了。

发热门诊发热的人很多,都无言地陆续做着检查,有和我一样结果的病人,和我一样等待车子来接。我们分散站开,我打开手机,给单位领导及亲人家人汇报情况,领导嘱托我安心,有任何情况及时向他们反馈。我说好。八点,车子终于来了。我和另一位疑似患者一同上车,在黑暗中前往丰矿总院。

近九点,终于到达。我看到车子驶过一道卡,警察过来盘问,我们坐在车里递出转院介绍信,他们放行,并引着又过了一道卡后,我们终于到达感染科隔离病房。在前台,又量了一次体温,我已38度。不知是不是由于紧张还是疲惫。我们问有没有晚饭,护士回复说已经没有了,给了我们一人一桶泡面,两根火腿肠。

到达房间,没有热水,无法洗头洗澡。我烧了开水,泡了面吃。可惜没有刀,我用牙咬掉火腿肠口子,可是挤不出来。艰难地挤出一点吃完泡面后,简单洗漱,上床,打开手机后微信消息满满。单位的、村委会的、街道的、亲朋好友的,关心的,调查的应有尽有。

我一一回复,并告诉他们我很好,只是有点发热,不咳嗽,没有其他任何症状。请他们放心。

2月1日,早上,护士送来早餐,是面条。我没有胃口,闻什么都带着一股药味。强行吃,只能吃下一半。上午,护士拿来点滴给我打吊针,并问我用不用留置针?我说留置针是什么?护士回复就是可以留在手上的针,不需要每次打的时候插血管,他们戴着护目镜也很难看到血管。我从来没用过留置针,犹豫了一下,说暂时不用了吧。护士说那好吧。打点滴过程中我感觉嗓子非常刺激,想咳嗽。我特地喵了一眼药单,左氟沙星。下午,疾控中心人员过来进行咽拭子采样,并询问我的旅行史及密切接触者,我详细作答。同时微信答复的还有街道工作人员、村委会工作人员、派出所工作人员。

感觉很忙,回答不完的问题。心累。

令人暖心的是,街道付主任加我微信,告知他是我的“五帮一”负责人。问我有什么需求跟他说,我说缺些生活用品。保温杯,毛巾,漱口杯什么的。我把清单发给他,他马上就安排人全部给我送了过来,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大袋苹果。

2月2日早,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微信告知我,阳性!确诊!终于还是“中奖”了!这两天的经历,跌宕起伏,平时根本不会想到的东西纷纷闯入脑海。突然好害怕失去一些人,明白了谁是我最重要的人。当晚,我被送到了丰城市洛市卫生院,丰城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的隔离点。在前往的路上,我看着雨点敲击车窗,车外的灯光在雨点中散发出耀眼的光线,和我同车确诊的女生自顾低头看着手机,我们一路无言,不知命运的车要把我们带向何方。在洛市卫生院,基本都是轻症患者。我看到了很多病友,看到了画面早已熟悉的白衣天使们!

2月3日,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还是没有胃口。静脉抽血+动脉抽血、心电图检测,血氧、大小便取样。当天上午开始打点滴,这次我选择了留置针。我问护士,这是激素药吗?会不会有副作用?护士回答,就是普通的抗病毒消炎药,别担心,不用激素的,激素也没用。我放心不少。

2月4日,仍旧点滴,还是一样的药。只是加了口服药莲花清瘟胶囊。我看到莲花清瘟,心想,这个药就可以治新冠肺炎吗?

后续,吃了一天莫西沙星,吃了两天虫草口服液,还有中药。都是补身体的。有几天时间里,我晚上睡觉背部发热,额头出冷汗,脑海思绪纷飞,画面交替,整夜无法入睡。医生嘱托我,别紧张,放轻松入睡,同时给我加开酮替芬,睡前服用,我睡眠质量才稍有好转。

2月7日,我已经停止打针,只靠吃口服药和中药。当天,拍摄ct复查,并取了咽拭子采样。

医生告诉我,我状态挺好的!

2月8日,再次进行第二次咽拭子取样。

这段时间里,手机成了唯一接触外界的窗口。刷着抖音,总是很容易感动。我看到全国响应,一省包一市,无数支出征者。同时,我了解到丰城是江西的重灾区。宜春地区所确诊病例,超过6成来自于丰城。部分重灾村一家三四口同时确诊入院!可以说,丰城之于宜春,相当于武汉之于湖北!家乡的抗疫形势如此严峻!省领导多次赴丰城调研考察部署工作!各级政府单位干部下派常驻开展工作。镇干部吃住在村,各式各样的小喇叭,一群群村社干部和志愿者工作在一线,令人动容!

家里也早已封村封镇。我家人也到达定点酒店进行隔离。我女朋友家人也在武汉居家隔离。所幸他们都没事,万幸!

我的状态一天天好转,胃口也逐渐好了起来。惭愧。这两个字涌上心头。感恩。这两个字也涌上心头。

因为我,很多人失去了部分自由,白衣天使们付出的,又何止是自由!大家都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然而,在这次疫情中,90后挑起了重担,扛起了半边天。因工作猝死的90后医生宋英杰、瞒着家人赶赴武汉的90后女生……不胜枚举!

我也是90后。我给他们拖后腿了,我给他们添麻烦了。在丰城洛市,照顾我的护士小姐姐,绝大部分是90后姑娘。他们通过朦胧的眼镜为我们打针、检查、送饭、做室内卫生,往往忙的不可开交。我偷偷记住她们中的一些名字:吕佳、胡越、周海燕……太多了。

护士给我们派送苹果,我很开心。但当我拍CT时与护士小姐姐闲聊时才知道,那是医院发给医护人员吃的!他们不忍吃,全部发给病人吃!不仅仅是苹果,还有牛奶、面包、饼干!在菜价疯涨的此时此刻,我们仍然有非常可口的两荤两素……

每天五点多,护士就过来为我们量测体温、测血氧。我问她们,你们起这么早呀。她一笑:我们没睡。令人鼻酸。有的病友晚上一两点饿了,在病友群里只是一说,结果护士小姐姐立即提供好了食物!最忧心的,就是医生了吧。有的病患睡不着觉,整夜失眠,有的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有的血钾低,等等等等,医生们都将第一时间开会商讨调整治疗方案,只为病患能稍感舒适并早日出院。他们真的很可爱。一袭白衣虽然遮去了他们神秘的容颜,但我会永远记得雾气之下他们清澈可爱的双眼,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向他们致敬!抗疫一线,不止白衣天使们!还有全国人民。自觉居家不外出,不为大家添麻烦!在党和政府、在人民的众志成城下,形势控制一天天好起来。我相信拐点即将到来!

2月10日,我的同房病友作为丰城第一例治愈的患者出院,我为他感到开心,自己也自信起来!医生护士也都打入了一阵强心剂!

同一天,我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我迫不及待地将消息汇报给各方面。我的胃口越来越好,一餐可以吃两盒饭了。医生还给了一罐虫草粉补身体,加开了阿比朵尔胶囊。

2月12日,丰城确诊患者已经57例。形势仿佛仍旧不可乐观。这一天,我的病房住进了一位奋战在一线的35岁的年轻村长,看到他走进病房时,袖口仍佩戴着“党员先锋岗”袖章!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第一时间就知道他是一名光荣的病友!他无任何症状,如果不是他母亲高烧他陪同就医,为保险起见他也要求检测,他都不知自己已被感染!

这,就是新冠肺炎的可怕之处!或许你认为它毒性不强,但其传染性超强,或许你能抗住,但传播开来,很多人扛不住!

2月13日,为方便照顾,通过安排,村长母亲也住进了我们病房。

我鼓励他们,我们这里已经有近十人出院了!我也快出院了,你们加油,很快的,都会出院的!村长信心大增,与我一起安慰他母亲和其他病患。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情是打开手机,了解当前形势,也看看治愈数字,激励自己。我的状态渐渐好了起来,我开始帮医务人员做自己病房的卫生工作,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自己也适当运动。我与同事笑谈,我说我胖了,脸圆了一圈。同事调侃道,医生护士们把患者像宝一样供着。听到此话,心里瞬间触动了!仔细想来,何尝不是如此呢!

对很多年轻人来讲,新冠肺炎并不强于普通流感。凭什么?我们躺着,需要别人照顾?

于是,我在群里呼吁,部分状态好的病友,可以自己多做做病房卫生工作,什么都可以!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患难见真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江西90后新冠肺炎患者讲述治愈的感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江西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达99% 1271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江西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达99% 1271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疫情,江西,防控,江西省,患者,肺炎,医务人员,个位数,会上,形势,指挥部,湖北,病例,组长,视频,应急,新闻发布,确诊病例,病例数,吴鹏,卫健,雷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防疫组,随州市中心医院,中新网,专家组,专业,中医,人员

2018-07-16 #短篇故事

90后护士与高龄患者的暖心故事90后患者新冠肺炎

90后护士与高龄患者的暖心故事90后患者新冠肺炎

护士,张一丹,患者,高龄,老人,爷爷,张莹莹,张艳,90后,医护人员,光谷院区,孩子,家人,病房,饭盒,肺炎,是一名,丁艳,杨奶奶,科主任,第一时间,一线,听力,医院,员工,奶奶,地陪,床边,床头,年龄

2020-06-25 #小故事

大庆治愈患者自述:我与新冠肺炎的13个日夜

大庆治愈患者自述:我与新冠肺炎的13个日夜

女士,医生,护士,肺炎,大庆,市第二医院,信心,医院,经历,专业,大庆市,全市,团队,患者,肇源县,刘春河,总医院,专家,公公,家人,才能,江西,消息,症状,疫情,病毒,穿着,肇源,身体,防护服

2009-01-05 #故事会

抗疫一线丨90后护士与90多岁新冠肺炎患者的暖心故事

抗疫一线丨90后护士与90多岁新冠肺炎患者的暖心故事

张一丹,护士,患者,老人,爷爷,病房,高龄,张莹莹,张艳,医护人员,光谷院区,孩子,家人,肺炎,90后,是一名,丁艳,杨奶奶,科主任,第一时间,一线,听力,医院,员工,奶奶,地陪,床边,床头,年龄,日子

2013-11-07 #小故事

「新冠肺炎」28位患者的遗体 去哪了?|百家故事

「新冠肺炎」28位患者的遗体 去哪了?|百家故事

老师,遗体,遗体捐献,学校,病毒,去世后,医学,医院,妈妈,患者,眼角膜,身体,贡献,辈子,研究,姚贝娜,是他们,个人,人体,医生,医学生,善意,婆婆,意义,故事,教授,标本,武汉,生命,病人

2007-12-20 #短篇故事

回访丨庆阳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最新情况是这样的

回访丨庆阳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最新情况是这样的

庆阳,患者,肺炎,首例,身体,人民医院,宁县,村干部,村民,母亲,状况,回家后,陇东报,从武,吴志,医护人员,一保,县人民医院,工作组,房地产公司,武汉市汉阳区,事儿,专人,先生,住宅,体温,县乡,医生,医嘱,后任

2008-08-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新冠肺炎治愈者:经历生死后 更热爱生活

新冠肺炎治愈者:经历生死后 更热爱生活

患者,郭琴,医院,医护人员,李振东,医生,肺炎,护士,病人,感觉,隔离,黄虎,丈夫,婆婆,家人,病毒,身体,抵抗力,时候,一线,口罩,孩子,情况,疫情,症状,视频,重症,刘娟,体温,天后

2017-04-03 #小故事

老板常电话问候 照发工资——新冠肺炎康复出院后故事

老板常电话问候 照发工资——新冠肺炎康复出院后故事

小王,医院,患者,阴性,妈妈,核酸检测,情况,结果,血浆,血液,赵宏,巩义市人民医院,一家,医生,家人,房间,工资,急救车,早饭,碗筷,村医,武汉,测体温,痔疮,电话,肺炎,经历,重症,工作,救治

2014-01-2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