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道德经有数千个版本 哪个版本更适合你?先要了解老子其书的由来

时间:2013-12-01

这部经典著作,读过的人都倍加推崇,被世人称为帝王书

提示:本文共有 27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部经典著作。

这部经典著作,读过的人都倍加推崇,被世人称为帝王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都曾经认真研读过这部书,德国哲学家尼采,黑格尔,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都对这部书推崇有加,就连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很多高管也读它,并且奉它为商业神作,被认为是东方哲学、管理学、战略学、谋略学的祖典,这部书就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都说不识道不足以为官,不识道不足以经商,不识道不足以处世。如果您困于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如果您想开始创业或者让事业有所突破,这部以道为核心的道德经会给予您很大的帮助。

很多道德经的爱好者都知道,《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之前的一部哲学著作,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不是老子书的原名,史记记载,老子一书是老子在辞官后,晚年西去秦地的途中,被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在函谷关写成的著作。

而且传说尹喜本人也挂冠随老子来到钟南山,在钟南山随老子修道,五千言的《老子》一书,由关令尹喜得到,陆续传给了壶子、列子、庄子。当然这后面都是传说中的故事。

所以说老子书起初应该是叫《五千言》,后被称为《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而《道德经》这个书名,据说是西汉初年,一个著名老子注学者叫河上公的人,给他追加的名字。因为到西汉景帝时期,老子一脉高超的虚学思想,已经扭曲为黄老之学的一种政治实务操作,被奉为经,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说老子修道德,所以后来就有了《道德经》这个书名。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的“道”和“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名著,没有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哲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期《老子其人》中详细探讨,今天主要探讨《老子其书》。《道德经》作为万经之王,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那么,问题来了,道德经一书,编写于2000多年前,最初的手稿早已遗失,我们今天所拿到道德经并不是老子书的原本,学界早就知道,他实际上是四个后世文人注本的综合本,那就是西汉早年河上公的注本,东汉时候一个著名学者严尊的注本,三国时代曹魏所在地出一个著名学者叫王弼的注本,直至唐代初期一个叫傅奕的史官的注本,所谓道德经是这四大注本的综合本,因此学界把它叫传世通行本。

通行本分为81章,《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而1973年中国考古界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两组老子帛书则不分章,而且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所谓帛书就是写在丝绢上的老子书,分甲乙两本,老子帛书出土以后,人们发现帛书跟道德经有诸多文字表述细节上的差异,而且帛书成书的时代远比道德经为早,比如在帛书乙本中道德经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述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永恒的恒,能用这个字就说明这个乙本本子出在西汉早年,汉孝文帝刘恒之前。因为中国古代有为尊者讳的习惯。能用恒这个字至少表明乙本比汉文帝刘恒要早。

而甲本中“邦”这个字不断地使用,很显然他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字讳,表明帛书甲本已经到先秦时代了,那么尽管我们说帛书也不是老子书的原本,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老子帛书是比道德经更贴近于老子时代的一个文本。然而,继帛书之后,另一件让学界震惊、也是让道德经爱好 者既兴奋、又苦恼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又出土了一个版本更早的竹简本《老子》,竹简本《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篇,

楚简老子或因盗失导致竹简有所缺失,也可能是当时抄写者收集不足,其内容只有其它版本《老子》的三分之一。竹简本《老子》文字纯正、古朴(部分文字极难注解)。同样,因年代久远,竹简原件也存在不少残缺。经鉴定,其成书时间或为老子晚年时期,约公元前500至400年间,竹简本丙篇中部分内容与甲篇中的部分内容基本相同,但文字稍有差异,也说明了抄写者所依据的版本并不是一个。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抄写者那个时代(公元前374年之前,即墓主入葬之前),已经有其它版本《老子》的出现。

说到这里,可能道德经的初学者己经是一头雾水了,2000多年前就有不同版本了,那流传到今天,道德经究竟有多少版本呢?据不完全统计,从先秦以来,学者及文官史官乃至帝王的研老注老著作早就超过了三千种,再加上现代出版发行的诸多注解译文版本和外文翻译版本,恐怕早就超过五千种,甚至上万种了,那么这么多版本的道德经,我今天要和大家探讨哪个版本呢?

我个人观点认为,所谓传统文化,就是能够传承下来并具有统一观点的即为传统文化,引用余秋雨老师的话就是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用逻辑学的观点就是既能自洽又能够他恰的矛盾对立统一体,更能为大众广泛接受并传承,当然了哲学概念太复杂,又太烧脑,而我们研究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提升智慧,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有所帮助。所以今天我们来研究和探讨道德经,也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正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相信老子著道德经的初衷,除了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侧重于解决人伦关怀问题,而并非像西方古典哲学一样只是去探讨世界的本源。

哦,好像有点扯远了,那么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探讨道德经的哪个版本呢?其实很简单,既然说是道德经,就一定不是老子书的原版,因为原版就叫《老子》,道德经这个名字是指通行本,我们探讨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是学术研究,所以我们仍然以传世通行本为主,而那些大众广泛有疑问的上不能自洽或他洽的地方则辅助参考帛书甲本乙本以及楚墓竹简本的内容来解释和校读。

由于传世通行本是以王弼为主的后人注本的综合本,大家知道古人没有印刷术,一本书写成后是没有办法流传的,他的传播方式是靠每一个人抄写,在一个一个誊抄的过程中发生笔误发生错讹在所难免,因此,造成老子书版本极多,并由此引发的对老子思想歧见分成,甚至误解甚多,今天我们并不是要评价谁对谁错,也不是要研究谁是权威谁是误读,而是要结合多个版本,共同探讨道德经81章中老子所要表述的内容究竟有哪些?老子思想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我们尽量去追寻老子先生的本意,以此帮助道德经初学者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并能有所感悟,从而提升我们的人生智慧。可能有些老师会认为我有些地方也是误读,所以希望有不同观点的朋友能够在评论区提出并指正,大家一起探讨学习,一起为往圣继绝学,共同把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智慧继承并发扬光大。

下一期我们将就《老子其人》做进一步探讨,谢谢大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道德经有数千个版本 哪个版本更适合你?先要了解老子其书的由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道德经》的版本与作者

《道德经》的版本与作者

老子,版本,孔子,帛书,作者,感觉,论述,上下篇,下篇,仁义,意思,方法,看法,竹简,于老子,王弼,研究,人们,史记,大道,文本,时期,简本,篇名,编辑,问题,资料,刘邦,圣智,柏拉图

2007-05-09 #故事阅读

老子的道家巨著:《道德经》的由来!

老子的道家巨著:《道德经》的由来!

老子,尹喜,道德经,内容,历史,最重要,函谷关,主意,五千言,叫什么名字,这本书,司马迁,孔子,李耳,道可道,函谷,三生万物,文化里,非常道,原名,主张,万物,传统,史记,常识,思想家,教育家,治理者,相拥,经典

2011-08-22 #故事阅读

孔子提出以礼治国 老子强烈反对!列出了两大理由来否定它

孔子提出以礼治国 老子强烈反对!列出了两大理由来否定它

老子,孔子,老子说,智慧,标签,规定,开端,思想,行为,道德经,韩非子,国家,境界,家庭,忠臣,条理,法家,理由,看法,祸乱,社会,老百姓,观点,道理,问题,出了问题,才会有,理论上,国之福,智治国

2017-07-15 #故事会

关于《道德经》中道经和德经的由来

关于《道德经》中道经和德经的由来

周易,道德经,道经,老子,卦象,大象,依据,天下,通行本,尹喜,分析,个章节,帛书,内容,美食,问题,易知,莫能知,讲的是,都会,个人,下篇,主题思想,六爻,声音,大道,思想,心态,文章,方法

2019-11-16 #长篇故事

武安传说故事——太上老君的由来

武安传说故事——太上老君的由来

老子,楼观台,老君,武安,入关,古柏,由来,神像,道教,道德经,余老君,张陵,尹喜,山下,庄子,李名耳,李老君,李皇,续谱,老君石,老字,高岗,天子,李树下,风和,万岁,上宾,中心,东西,传说

2012-11-06 #故事会

老子与《老子(道德经)》

老子与《老子(道德经)》

老子,动物,思想,老聃,关尹,孔子,可以用,哲学史,一面,全书,时机,统治者,我们知道,李名耳,孔丘,应在,上第,三生万物,云上,典籍,乘风,万物,主张,个人,体系,他用,人民,做法,周礼,君子

2010-06-18 #经典故事

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老子愿意 老子真的愿意吗?

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老子愿意 老子真的愿意吗?

老子,道德经,创始人,春秋时期,关令尹,李耳,牛顿,穆罕默德,蔡伦,哲学家,世界,名人,伊斯兰,书吧,产物,佛教,写本,势力,基督教,段子,思想家,影响力,安危,战争,成就,时候,真名,民间,民族,疾苦

2011-09-27 #长篇故事

走进老子故里 听老子讲《道德经》(一)

走进老子故里 听老子讲《道德经》(一)

老子,圣母,道德经,太清,河南,城东,历史,公元,化身,地方,塑像,太后,鹿邑县,阴阳,道德天尊,可明,天之,宝天尊,宋真宗,李渊,李母,玉清,道可道,高月,龙幡伏,名的,圣母殿,太极殿,水中月,哲学家

2018-04-2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