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时间:2013-11-09

与蒲松龄有关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4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8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书、著书、科考。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概述图中的蒲松龄像为清朱湘麟绘,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藏。

从《聊斋志异》中的内容来看,大概有四类故事:

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

二、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

三、赞扬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

四、阐释伦理道德的寓言故事。

从这些内容来看,蒲松龄其实有意通过这部小说集来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就像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的那样: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蒲松龄用将近一生的时间来写女鬼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和他少年时代经历过的事情有很大关系。蒲学专家马瑞芳教授曾经介绍说,蒲松龄所处的时代正值明末清初。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时代,民族灾难深重——清兵入关屠杀中原百姓,人民奋起反抗,抵御满清入关。公元1644年,刚刚5岁的蒲松龄就亲眼目睹了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变革——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亡,随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那动荡的时代,前赴后继的反抗者奋勇抗争,却一次次地被血腥地镇压下去。那样的环境,自然是信息:蒲松龄写鬼狐不是美女,狐狸的年龄越长,道业也就越深。但是在这些六朝故事中,鬼狐往往是蛊惑人、害人的生灵, 她们常常给人带来伤害, 迷惑人的理智,甚至使人丧失生命。可到了蒲松龄笔下,这些狐仙不仅美丽迷人,而且往往侠肝义胆,勇于助人,常常在人陷入绝境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而且有些狐仙纯洁可爱,甚至像我们现在非常喜欢的阳光女孩。

蒲松龄的故事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曾经在通过秀才考试时拿到的连续三次的第一名。当时的蒲松龄正值19岁,为了通过秀才的科考已经参加了两次考试,在之前的两次考试中,蒲松龄都凭借自己的答卷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的这场考试就是他能否考中秀才的最后一场。按照清朝科考的惯例,考生答卷时必须采用八股文的文体,这种文体其实是很难发挥出考生真正的学识的,凑巧的是,这次开始的主考官是一名诗人,出的考题也不同于一般考官而加入了一些文学色彩,于是蒲松龄就下决心不用八股文攥写,在简单构思之后,蒲松龄决定用一种文学的手法来写一篇抨击社会现象的文章,果然,这篇文章得到了当时主考官的大力赞赏,蒲松龄也又一次拿到的第一名并成为一名秀才。

另外一件比较出名的蒲松龄的故事就是他为了自己的创作在街边摆茶摊的事。当时蒲松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谋求生机的他不得已在一个有钱人家里做了一名教书先生。尽管如此,蒲松龄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写故事。但是要满足自己不断扩大的创作需求,蒲松龄想尽办法终于想出了在村口摆茶摊的方法。蒲松龄摆茶摊非常特别,过往的行人不论是抽烟还是喝茶都不收一文钱,蒲松龄唯一的要求就是有故事的客人能够讲出一些给自己听。这件事的坚持也让蒲松龄获得不少的创作素材,感人的《促织》一作就是在摆茶摊搜集到的灵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故事,秀才,茶摊,蒲氏,一生,时代,聊斋志异,科考,主考官,事情,入关,八股文,内容,文体,文学,清兵,狐仙,答卷,考生,创作,两次考试,其学,图中,吴三桂,崇祯皇帝,朱湘,李自成,考得,老舍

2020-06-18 #小故事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故事,秀才,茶摊,蒲氏,一生,时代,聊斋志异,科考,主考官,事情,入关,八股文,内容,文体,文学,清兵,狐仙,答卷,考生,创作,两次考试,其学,图中,吴三桂,崇祯皇帝,朱湘,李自成,考得,老舍

2020-06-17 #故事会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故事,秀才,茶摊,蒲氏,一生,时代,聊斋志异,科考,主考官,事情,入关,八股文,内容,文体,文学,清兵,狐仙,答卷,考生,创作,两次考试,其学,图中,吴三桂,崇祯皇帝,朱湘,李自成,考得,老舍

2020-06-17 #短篇故事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故事,秀才,茶摊,蒲氏,一生,时代,聊斋志异,科考,主考官,事情,入关,八股文,内容,文体,文学,清兵,狐仙,答卷,考生,创作,两次考试,其学,图中,吴三桂,崇祯皇帝,朱湘,李自成,考得,老舍

2017-12-03 #长篇故事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鬼神? 蒲松龄的故事分享历史

蒲松龄,故事,秀才,茶摊,蒲氏,一生,时代,聊斋志异,科考,主考官,事情,入关,八股文,内容,文体,文学,清兵,狐仙,答卷,考生,创作,两次考试,其学,图中,吴三桂,崇祯皇帝,朱湘,李自成,考得,老舍

2015-11-09 #故事大全

解读历史蒲松龄为什么要写小说《聊斋志异》—阅读圈

解读历史蒲松龄为什么要写小说《聊斋志异》—阅读圈

小说,蒲松龄,作者,聊斋志异,中多,幻异,下原,本帖,故事,世界,事物,作品,感情,文言文,有性,飞云,编辑,笔下,民间传说,爱憎,美好理想,花妖狐魅,野史,轶闻,社会化,令人过目不忘,和幽冥,入骨三分,大家一起,很多人

2013-05-14 #故事会

解读历史蒲松龄为什么要写小说《聊斋志异》—阅读圈

解读历史蒲松龄为什么要写小说《聊斋志异》—阅读圈

小说,蒲松龄,作者,聊斋志异,中多,幻异,下原,本帖,故事,世界,事物,作品,感情,文言文,有性,飞云,编辑,笔下,民间传说,爱憎,美好理想,花妖狐魅,野史,轶闻,社会化,令人过目不忘,和幽冥,入骨三分,大家一起,很多人

2009-10-23 #故事会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生,时候,故事,创作,后世,柳泉居士,原因,月亮,秀才,劳山,柳树泉,举人,女妖,小说,愿望,文笔,科举考试,道士,考试,志怪小说,丰富的想象,因为他,岁的时候,这三个,不得志,大诗,来加,柳泉

2011-02-1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