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公共场所撒泼?放弃说教吧 真正该有的动作 妈妈得学个两招

时间:2013-11-02

大多数时候,父母只能选择安慰或者忍受,尽管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总是听不进去家长的劝导,但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他们能够快速停止下来

提示:本文共有 21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孩子的哭闹,就像天气一样反复无常,不分场合和时间,有时候会令家长颜面扫地,但是也无可奈何,孩子在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大多数时候,父母只能选择安慰或者忍受,尽管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总是听不进去家长的劝导,但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他们能够快速停止下来。

前两天看到一则关于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的事件。在深圳某地的公交车上,一位宝妈带着孩子乘车,由于本次去的地方很远,5岁的男宝表现得不耐烦了,一直缠着妈妈,要让妈妈给他讲故事。这位家长也是十分的烦躁和焦急,随便敷衍了孩子两句,就开始迷迷糊糊的打盹,准备先睡一觉。

还没睡一会,就听见身边的孩子开始大哭大闹的声音,让车上的乘客都感到反感,因为在公交车上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孩子的哭闹,让所有人的目光都开始盯着这对母子了。妈妈看到此情此景,内心觉得十分抱歉和不好意思,便立马安慰孩子的情绪,希望通过安抚,让孩子安静下来。

没想到,孩子仍然不依不饶,反倒是越来越厉害了,妈妈看到好言相劝不管用,随即开始严厉的斥责和批评教育,这让身边的人们开始指指点点,孩子的哭闹并没有停止。还没有到目的地,妈妈拽着孩子下车,又是一顿说教和斥责,最后不了了之的回家了。

看到这个案例,或许让很多家长跟着“头疼”,面对孩子的大哭大闹,显得更加手足无措。

全世界孩子公众场合哭闹的操作,都是怎么样的呢?

1,不依不饶,听不进去劝告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都表现出不依不饶,并且听不进去父母的劝告,以及家长的安慰。他们会觉得自己内心受到委屈,应该“肆无忌惮”的发泄出来,不管这个场合和时间,是否适合。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安慰方式都显得很吃力,因为孩子的“哭闹”情绪占主导地位,根本没有时间听父母的话。

2,蛮不讲理,过分要求

这个时候的孩子,是蛮不讲理的,即便平时他们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父母是为了自己好,而进行劝导,但是孩子不会把这些道理给表现出来,反而会变本加厉,使得这件小事情得到激化;同时,会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和补偿方式,这些看起来毫无理性可言的行为,或许只有孩子才能做得出来。

3,不容易哄好

在公共场合哭闹的孩子,一般是很难安抚好的,不仅需要家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耐心的引导和解释,而且孩子此刻的内心想法是和父母呈现对立的,他们不会就事论事,而是直接和家长持反对意见。

或许一时安慰好了,但是孩子心里面还是记着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不哭不闹,其实心里的情绪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亲子互动,才能逐渐被抚平。

那么,为什么孩子当众就如此哭闹,孩子的哪些特点决定的呢?

1,自律性差

尽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树立了规则意识和榜样,但是孩子本身的自律性比较差,他们在公众场合很难做到自律,更多的随性而为,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而进行与外界交互,脑海里也没有规则和规矩的概念。

此外,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也会导致孩子的自律性变差,一旦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开始蛮不讲理,甚至是大哭大闹,以此来要挟家长实现自己的心愿和目的。

2,情绪宣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不同的情绪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孩子大哭大闹就是在进行情绪的宣泄,只不过这样的方式看起来“幼稚”、不理智,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这样的情绪宣泄不仅会让家长感到难堪和尴尬,而且会干扰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另外,孩子的情绪是比较敏感的,他们能够直接接受到周围事物和家长的反馈,进而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当周围的事情与自己理想目标不一致时,他们便开始用“哭闹”的情绪,来引起周围的关注。

3,心智不成熟

其实,孩子完全可以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但是他们往往会选择使用“哭闹”这种不成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孩子的心智处于发育阶段,他们或许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面对孩子的这种当众哭闹,父母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呢?

1,为孩子的情绪发泄提供充分的时间

孩子大哭大闹,家长一味的制止和压制,只会起到反作用,让孩子越发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进而开始讨厌家长。这个时候,其实家长可以选择给孩子的情绪发泄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尽情的宣泄,同时,不要离开他们,始终和孩子保持在水平线。

当孩子逐渐恢复平静时,家长在和孩子进行耐心的沟通交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对症下药”,为孩子解决问题和提供思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大哭大闹,是因为他们“钻牛角尖”,一直把这件事情看得过于重视,并且陷入其中,用结果来“惩罚”自己。此时,家长可以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要一直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比如:可以带孩子逛一逛超市、去一趟玩具店、看一次动物世界或者有趣的绘本视频等等,来让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稀释。

3,关爱并理解孩子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家长要做的是关爱并理解他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经历过大哭大闹,但是当我们长大之后,会觉得这件事情或许只是年少无知的画面。因此,家长的关爱和理解,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并且治愈他们脆弱的心灵,从而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健康快乐的成长。

你觉得面对孩子的这种当众哭闹,父母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呢?如果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可以一起进行探讨和交流。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Doris妈妈育儿说、等风来育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公共场所撒泼?放弃说教吧 真正该有的动作 妈妈得学个两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历史上的今天:一个古怪老贵族去世 他开创的学科 上中学就得学

历史上的今天:一个古怪老贵族去世 他开创的学科 上中学就得学

波义耳,科学,英国,贵族,怪人,实验室,家庭,欧洲,伯特,伽利略,老罗,研发,都会,人物,人生,偶像,孩子,学院,惊悚,小时候,成果,方向,父亲,科学研究,教育,生活,研究,新成果,科学巨匠,这一天

2015-03-15 #短篇故事

谭新凯下线:他的出现就是为了给江达琳上一课 女人们都得学着点

谭新凯下线:他的出现就是为了给江达琳上一课 女人们都得学着点

新凯,卫哲,江达,演员,黄轩,角色,好的,时候,作品,佟丽娅,于恒,孙俪,下线,使命,剧里,导演,老师,观众,完美关系,好演员,就是这样,有多少人,丫丫,扮演者,编剧,问题,不同的角色,作为一个,从侧面,他知道

2020-02-11 #小故事

贵州3岁男孩在家 一个动作丧命:近5成意外伤亡事故发生在家里

贵州3岁男孩在家 一个动作丧命:近5成意外伤亡事故发生在家里

孩子,家长,插座,地方,楼梯口,事故,凶器,物品,阳台,情况,防护门,儿童,公共场所,刀叉,学校,安全门,家庭,幼儿,楼梯,洗洁精,防护栏,防盗网,中的刀,放置在,未设防,在家中,上横,家中家,亲子,事情

2018-05-15 #经典故事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 教育 小常识 大人 老师 教育孩子 幼儿安全 公共场所 同伴 家长 幼儿园 玩具 网友 陌生人 不随意 过马路 不能自己 靠右边走 来园 世界 十分必要 动作 习惯 交通规则 作者 内容 医生 单位 反锁 危险物品

2020-04-30 #长篇故事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教育,小常识,大人,老师,教育孩子,幼儿安全,公共场所,同伴,家长,幼儿园,玩具,网友,陌生人,不随意,过马路,不能自己,靠右边走,来园,世界,十分必要,动作,习惯,交通规则,作者,内容,医生,单位,反锁,危险物品

2020-07-11 #小故事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教育,小常识,大人,老师,教育孩子,幼儿安全,公共场所,同伴,家长,幼儿园,玩具,网友,陌生人,不随意,过马路,不能自己,靠右边走,来园,世界,十分必要,动作,习惯,交通规则,作者,内容,医生,单位,反锁,危险物品

2020-09-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

幼儿,教育,小常识,大人,老师,教育孩子,幼儿安全,公共场所,同伴,家长,幼儿园,玩具,网友,陌生人,不随意,过马路,不能自己,靠右边走,来园,世界,十分必要,动作,习惯,交通规则,作者,内容,医生,单位,反锁,危险物品

2020-02-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亲子安全绘本:《妈妈 请不要为我担心》

亲子安全绘本:《妈妈 请不要为我担心》

孩子,让孩子,故事,爸爸妈妈,康康,这本书,学会,安全隐患,方法,问题,安全知识,自我保护,图中,在听,和发,后应,反复强调,事事,主线,主题,信息,人物,公共场所,印象,妈妈,句式,场所,地方,场景,报纸

2020-07-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