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好人”吴和春讲述震后10年与汶川灾区的故事

时间:2013-08-18

吴和春心中仍有些挂念,于是又给四川的王明发去了一条微信,内容是:有啥技术问题,随时联系,咱们不是外人

提示:本文共有 19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头是挂念,一头是想念

——“中国好人”吴和春讲述震后10年与汶川灾区的故事

图为“中国好人”吴和春

挂断电话,抬头看看表,已是晚上9点多。吴和春心中仍有些挂念,于是又给四川的王明发去了一条微信,内容是:有啥技术问题,随时联系,咱们不是外人。

“咱们不是外人。”这句话,顿时温暖了夜晚。

这不是吴和春第一次对王明说这句话。10年了,从他到汶川灾区那年算起,至今已经10年。10年里,如果真要为这句话推算“点击率”,那么被点击的概率是100%。10年里,这句话回荡在保定和汶川灾区两地上空。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折射出的是一种国家信念——危难时刻、生死与共;折射出的是一种国民精神——临危不惧、众志成城;折射出的是一种国度情怀——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人总是矛盾的。如果时间真能倒流,我宁愿没有去过汶川;如果命运再次让我面对,我会毅然选择前往。”5月8日,凝视着对面这位已经67岁的老人,讲述还未开始,笔者的内心已经不平静。

汶之伤、国之痛,本性无畏,改变命途

时间不是橡皮擦,任岁月再匆匆,都无法抚平10年前那场灾难留在大地上、留给人心中的伤痕。

思绪被拉回到那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动山摇后的满目疮痍,举国震惊。

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那时,汶川的百姓说天“塌”了。

500元现金、一张工资卡、一个修理箱,带着这三样家当,那年57岁的保定电力修造厂退休职工吴和春,瞒着家人,于震后第二天离开保定奔赴汶川灾区。“当时没容自己多想,一听到8.0级的大地震,我惊呆了。”参与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援的吴和春十分清楚,8.0级大地震是个什么概念。

火车、汽车、徒步,辗转到达灾区,吴和春同沿途结识的志愿者们一刻不停地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

挖遗体、搬物资、搭帐篷、扫卫生,他样样都干。

一头白发的他,在挖掘遗体的行列里格外引人注目。每当发现遗体,他便放下铁锹,趴下身子用手去挖周围的土。挖出遇难者遗体后,他先用布擦去土,再用清水和白酒仔细擦拭,最后与志愿者或遇难者家属用布将遗体包裹好。他说,逝者也要有尊严。

处理完这些,他常常是不能自已、老泪纵横,之后还要忍受手上残留的味道多日洗不掉。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挖掘中,他发现了一条小腿残肢,猜想着这个人也许还活着,他便找来一只脸盆,“捧着”那条残肢跑了2里路,送到了安置点。在那场灾难中,究竟挖出多少遇难者遗体,他已记不清。

心之宏、志之韧,大爱无疆,书写人生

汶川地震救援结束后,吴和春没有回家,而是留在灾区为群众免费修理电器,千方百计帮他们节省开支。

他最初在绵竹市建起一个家电义务维修点。出远门回不了绵竹,他就住在百姓家里。食宿都自己掏钱,从不白吃白占。

吴和春跑遍了绵竹市所有乡镇,最后“扎根”广元市青川县姚渡镇阳山村,一“驻”就是三年。王明,就是他在阳山村认识的。

退休前,吴和春做了几十年电工,修理电器的手艺精湛。

吴和春从不收修理费。小的零配件,搭钱购买了给百姓换好;大的配件只收成本费。

当时,王明经营着一家电器零配件小店,吴和春所需的那些配件都从他店里购进,一来二去,俩人成了熟人。得知吴和春的事迹后,王明敬佩他的人品,一些小的配件免费送给他,大的只收进价。

“吴老,心地善良、待人和蔼,我们这附近的村民都认识他。”电话中,王明说起了他眼中的吴和春。“他回到保定后,我们一直联系,经常在一起交流修理技术,来我小店的乡亲们也常会提起他,大家都很想他,我们早就不是外人。”

10年来,因为事迹突出,中央、省、市媒体对吴和春进行了报道。2016年9月,他先后被授予“河北好人”“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知之深、爱之浓,情谊无价,温暖世界

时间转瞬至今,吴和春与汶川灾区结缘已10年。

10年里,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奋进,自强不息,一座座新城从废墟上“站立”起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10年里,哪里出现险情,吴和春就奔赴哪里,在哪里救灾,他就扎根在哪里。去年年底,他刚刚从九寨沟灾区回到保定。

这10年,吴和春对汶川灾区知之深、爱之浓,几次重返故地,看望那里同他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看望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

42岁的阳山村人宜长春告诉笔者,去年吴和春回到阳山村,原本打算叙叙旧就走。没想到,村民们知道他回来了,纷纷把家里要修的电器搬过来,愣是留他在阳山村住了两个多月。

曹富强,四川省德阳绵竹市南轩中学的一名政治老师。10年前,他和吴和春一起在灾区救援,现在两人同在“绵竹志诚志愿者服务队”。“这些年,哪里有灾情,吴老就到哪里救援,我们被他的行为深深感动着,他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致力于公益事业,希望我们之间的这份情谊地久天长。”

“哪里有灾情,我还会去。”吴和春坚定地说,并且写下了八个字:抗震救灾,大爱无疆。(姚琳 张洁)

(来源:新华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好人”吴和春讲述震后10年与汶川灾区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汶川地震灾区十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汶川地震灾区十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灾区,四川,铁路,汶川地震,成都,项目,农业,产业,全球,新城,安昌镇,大熊猫,记者,汶川,航空,改革,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成德绵,灾后重建,北川,杨勇,映秀,李忠,母贤,汉旺,王朗,雅康,马高,电子商务

2019-12-09 #短篇故事

习近平的牵挂:汶川地震灾区10年新生

习近平的牵挂:汶川地震灾区10年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灾区,群众,四川,汶川,北川,建设,人民,乡村,映秀镇,发展,共产党员,兰辉,党员,全国,家园,干部,理念,党中央,产业,全村,北川县,国家,玫瑰,精神,都江堰,映秀,杨云,东汽

2010-09-17 #小故事

汶川地震12年:国家电网在灾区新建线路1.7万公里

汶川地震12年:国家电网在灾区新建线路1.7万公里

电网,发展,德阳,四川,智能,企业,国网,5·12,汶川特大地震,供电公司,服务,变电站,平台,灾区,电力,巡检,建设,数据,广元,机器人,精算师,绵阳,阿坝,重灾区,升级,增加到,台山,业务,充分考虑,动力

2017-06-17 #经典故事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展出 参观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灾区的变化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展出 参观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灾区的变化

刘啸,灾区,展览,地震,发展,展馆,汶川,唐山大地震,告诉记者,刘秋凤,北川,吕培,明显提高,雷远,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峰顺,新会展中心,新闻报,越来越好,记者,宣传部,力量,九寨沟,交通,县城,印象,大部分,场馆,国家,地铁

2014-10-06 #经典故事

5月12日 512分钟超长直播带你看汶川地震灾区十年巨变

5月12日 512分钟超长直播带你看汶川地震灾区十年巨变

四川在线,灾区,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灾区,于振,北川,映秀,和发,兴中,四川地震,新时代,重建中,人间,人们,什邡,四川,消息,奇迹,小时,安州,巨大成就,彭州,平武,废墟,故事,时长,方式,距离,点位,绵竹

2008-08-17 #故事阅读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在成都开展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在成都开展

记者,灾区,展览,力量,实物,成就,新家园,群众,足迹,发展,个展,十年来,展示了,大爱,在成都,新华社,新会展中心,来源,新华网,成都,件套,人间,全方位,历史,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地震,广大干部,意志,情况

2007-07-04 #短篇故事

真正的励志!10年前的汶川地震灾区 高考是这样举行的……

真正的励志!10年前的汶川地震灾区 高考是这样举行的……

考生,考场,彭丽,地震,北川中学,赵思,学生,板房,中学,灾区,教育,考试,教室里,高三学生,人生,参加考试,办法,德阳,考点,重庆,王丽,参加高考,活动板房,医护人员,新桥医院,全国,四川,安县,监考,记者

2020-01-13 #长篇故事

跨越山与海——汶川灾区儿童赴俄疗养故事将拍成电影

跨越山与海——汶川灾区儿童赴俄疗养故事将拍成电影

电影,俄罗斯,故事,儿童,团队,魅力,映像,主创,儿童中心,全国,灾区,海洋,院线,受灾,大爱,王晓利,符拉迪沃斯托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影业,北京,人类,中俄,事宜,企业,剧组,国家,原型,友谊,同学

2011-11-08 #故事大全